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六课对外友好往来同步练习题
1、下列国家在与中国交往中,受唐政治制度影响较大的是( )
A.日本、天竺 B.新罗、东罗马 C.天竺、大食 D.新罗、日本
答案:D
知识点:对外友好往来
解析:
分析:唐朝时期新罗、日本与唐交往密切,所以受唐政治制度影响较大。
点评:考查唐朝的外交。
2、唐朝时,蔬菜品种日益丰富,出现原产于地中海的莴苣、印度的刀豆、波棱国(今尼泊尔)的菠菜等。这一情况透露出唐朝( )
A.农业生产的发达 B.对外交流的频繁
C.西域都护的设置 D.泉州口岸的开放
答案:B
知识点:对外友好往来
解析:
分析:唐朝对外交往频繁,出现原产于地中海的莴苣、印度的刀豆、波棱国(今尼泊尔)的菠菜等都可以在唐朝看到。
点评:考查对外友好往来
3、下列哪些国家的使者在隋唐时期没有来过中国( )
①美国②日本③新罗④天竺⑤阿根廷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⑤
答案:D
知识点:对外友好往来
解析:
分析:唐朝时期,美国和阿根廷没有和中国交往过。
点评:考查对外友好往来
4、不仅在唐朝宫廷演出,而且广泛流行于民间的音乐是( )
A.大秦音乐 B.楼兰音乐 C.天竺音乐 D.新罗音乐
答案:D
知识点:对外友好往来
解析:
分析:新罗统一以后,和唐朝的友好关系继续发展。新罗还经常派大批留学生到长安学习。在唐朝的外国留学生中,以新罗人为最多。那个时候新罗音乐流入中国。
点评:考查唐与新罗的关系。
5、居唐朝进口之首的是哪一国的物产( )
A.天竺 B.日本 C.新罗 D.波斯
答案:C
知识点:对外友好往来
解析:
分析:新罗统一以后,和唐朝的友好关系继续发展。新罗商人来唐贸易的很多,北起登州、莱州(山东掖县),南到楚州、扬州,都有他们的足迹。新罗商人给唐朝带来了各种土特产品,从唐朝贩回丝绸、瓷器、茶叶、书籍等物品。
点评:考查唐与新罗的关系。
6、唐朝时,统一朝鲜半岛大部分地区,与唐朝保持友好关系的政权是( )
A.朝鲜 B.高丽 C.新罗 D.百济
答案:C
知识点:对外友好往来
解析:
分析:唐朝时,新罗统一朝鲜半岛大部分地区,与唐朝保持了友好关系。
点评:考查唐朝与新罗
7、下列史实反映了唐朝开放与交流的是( )
①鉴真东渡 ②玄奘西行 ③国际性大都会 ④遣唐使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
知识点:对外友好往来
解析:
分析:唐代文明的先进与国力的强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唐政府具有博大的胸怀,外交的开放。与很多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以上四项均符合要求。
点评:考查对外友好往来
8、唐朝的留学生中人数最多的是( )
A.新罗人 B.日本人 C.天竺人 D.阿拉伯人
答案:A
知识点:对外友好往来
解析:
分析:新罗统一以后,和唐朝的友好关系继续发展。新罗还经常派大批留学生到长安学习。在唐朝的外国留学生中,以新罗人为最多。840年(开成五年),学成归国的新罗学生一次就达百余人。新罗留学生不少人参加过唐朝的进士科举考试,有人进士及第后,还留在唐朝做官。
点评:考查唐朝和新罗的关系
9、唐朝时,中国与天竺交往最大的特点是( )
A.民间商贸交往 B.使臣互往通好 C.以佛教为纽带 D.技术交流
答案:C
知识点:对外友好往来
解析:
分析:唐朝时,中国同天竺(古代印度)交往频繁,最杰出的使者是高僧玄奘,他千里迢迢,不畏艰难,矢志不移,辛勤讲学,回国后写成《大唐西域记》一书,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所以选C
点评:考查唐朝与天竺
10、玄奘西游时唐朝在位的皇帝是( )
A.唐高祖 B.唐太宗 C.唐高宗 D.唐玄宗
答案:B
知识点:对外友好往来
解析:
分析:玄奘西游时唐朝在位的皇帝是唐太宗
点评:考查玄奘西游时唐朝在位的皇帝。
11、要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的历史和佛学,可以查阅的典籍是( )
A.《史记》 B.《资治通鉴》 C.《大唐西域记》 D.《诗经》
答案:C
知识点:对外友好往来
解析:
分析:唐朝时,中国同天竺(古代印度)交往频繁,最杰出的使者是高僧玄奘,他千里迢迢,不畏艰难,矢志不移,辛勤讲学,回国后写成《大唐西域记》一书,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所以要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的历史和佛学,可以查阅的典籍是《大唐西域记》
点评:考查对外友好往来
12、唐代的繁荣与开放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外交流的发展有关,以下最能表明中国人学习外国文化的开放意识和刻苦精神的是( )
A.遣唐使到来 B.鉴真东渡 C.文成公主入藏 D.玄奘西行
答案:B
知识点:对外友好往来
解析:
分析:唐朝时,中国同天竺(古代印度)交往频繁,最杰出的使者是高僧玄奘,他千里迢迢,不畏艰难,矢志不移,辛勤讲学,回国后写成《大唐西域记》一书,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点评:考查中国同天竺(古代印度)交往
13、“睦邻友好——同为天涯沦落人——狼子野心——发动侵略战争——从战败国复活——领土争端导致两国关系恶化”,这一过程反映概括的是哪两国关系的发展历程( )
A.中俄两国 B.中美两国 C.中英两国 D.中日两国
答案:D
知识点:对外友好往来
解析:
分析:睦邻友好是指中日之间从地理位置来看是相邻的两个国家,而且有着有好的历史往来;同为天涯沦落人是指中日两国在近侵都受到侵西方国家势力的入侵,狼子野心 ——发动侵略战是指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以后开始发动对外侵略战争,二战被反法西斯联盟国家打败,战国逐渐崛起,近年来因为钓鱼岛领土争端,导致中日两国 关系恶化。故选D项。
点评:考查中日关系
14、有专家认为,“买东西”这个词源于唐代。你知道他的理由是什么吗?( )
A.唐朝长安人买物品只能到东市和西市这两个地方去
B.唐朝时期才有“东”和“西”两个字
C.唐朝对外交通发达,常与东边的日本和西边的欧洲做贸易
D.舶来语,从阿拉伯传人中国
答案:A
知识点:对外友好往来
解析:
分析:在长安,有“东市”和“西市”两大市场,“东市”主要服务于达官贵人等上层社会,而“西市”不仅是大众平民市场,更是包含大量西域、日本、韩国等国际客商在内的国际性大市场。所以“买东西”这个词源于唐代,答案选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唐朝长安城的相关内容。
15、2006年是唐僧玄奘圆寂1342周年,也是中印友好年。以“传承禅宗优秀文化,共建和谐美好社会”为主题的广东禅宗历史文化长廊系列活动和“重走唐僧西行路”大型国际文化交流活动日前在广州光孝寺隆重举行启动仪式。你知道其中的“西天”与“经”实际上是指( )
A.古两河流域,佛经 B.古印度,佛经
C.古印度,圣经 D.古罗马,古兰经
答案:B
知识点:对外友好往来
解析:
分析:唐朝时,中国同天竺(古代印度)交往频繁,最杰出的使者是高僧玄奘,他千里迢迢,不畏艰难,矢志不移,辛勤讲学,回国后写成《大唐西域记》一书,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所以西天取经中的“西天”与“经”实际上是指古印度,佛经。
点评:考查中国与印度
16、唐朝时日本“遣唐使”规模最大的一次发生在( )
A.唐高祖统治时期 B.唐太宗统治时期
C.武则天统治时期 D.唐高宗至唐玄宗时
答案:B
知识点:对外友好往来
解析:
分析:唐朝时日本“遣唐使”规模最大的一次发生在唐太宗统治时期。
点评:考查唐朝和日本。
17、下列古迹中最能体现鉴真向日本传播文化作出贡献的是( )
A.那烂陀寺 B.唐招提寺 C.敦煌莫高窟 D.麦加大清真寺
答案:B
知识点:对外友好往来
解析:
分析:唐招提寺(Tōshōdai Temple)日本佛教律宗建筑群。简称为招提寺 。在日本奈良市西京五条。由唐鉴真主持,于759年建成,与东大寺的戒坛院并为传布和研究律学的两大道场。所以选B
点评:考查唐朝和日本的关系。
18、唐朝对外交往的政策是( )
①鼓励各国人到中国进行贸易活动②闭关锁国
③不允许向外国商人征重税④允许外国商人在中国长期居住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③④
答案:C
知识点:对外友好往来
解析:
分析:唐代文明的先进与国力的强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唐政府具有博大的胸怀,外交的开放。结合题干,选C
点评:考查对外友好往来
19、唐朝对外交往活跃,唐文化辐射周边各国。其中,仿照汉字创制了本国文字的是( )
A.新罗 B.天竺 C.日本 D.大食
答案:
知识点:对外友好往来
解析:C
分析:日本仿照唐朝教育制度,在中央设立太学,地方设立国学,参照汉字创造了日本文字,唐诗在日本广为流传,中国书法深受日本的喜爱。
点评:考查中日关系
20、日本文化其实是中国文化的新阐释,事实上并没有离开中国文化的根。——许倬云《从历史看时代转移》。这种“新阐释”最早可以追溯到哪一时期( )
A.秦汉 B.隋唐 C.宋元 D.明清
答案:B
知识点:对外友好往来
解析:
分析:隋朝时,已有日本遣隋使到来,唐朝从贞观年间开始,日本来中国遣唐使有十多批,同来的还有留学生和留学僧,他们成为推动日本社会改革的核心力量。所以选B
点评:考查对外友好往来
21、列举与唐朝往来密切的三个亚洲国家。
答案:日本、新罗、天竺
知识点:对外友好往来
解析:与唐朝往来密切的三个亚洲国家是日本、新罗、天竺
点评:考查对外友好往来
22、材料解析。
材料一:玄奘从天竺带回佛经657部,经过二十余年的努力,共翻译出75部1335卷,约1300多万字。唐太宗亲自为他写了《大唐之藏圣教序》。
材料二:日本晁衡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还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1)材料一中的天竺指今天的什么地方?当时中国还与哪些国家有密切的往来?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回答唐朝和日本、天竺之间的交往史实有那些?
(3)唐朝文化曾是世界文化发展的一个高峰。联系唐朝的发展你想对今天的改革开放说点什么?
答案:(1)印度;日本或朝鲜等。
(2)日本派遣唐使来中国;鉴真东渡日本;玄奘西行天竺求取佛经。
(3)唐朝的文化之所以如此的繁荣,在于它吸收了外来的先进文化;我们要以积极开放的心态,坚持对外开放,推动我们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言之有理即可)
知识点:对外友好往来
解析:遣唐使的历史背景:唐代文明的先进与国力的强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唐政府具有博大的胸怀,外交的开放。如日本派遣唐使来中国;鉴真东渡日本;玄奘西行天竺求取佛经。唐朝的对外开放对今天的改革仍然有借鉴作用,我们要以积极开放的心态,坚持对外开放,推动我们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点评:考查对外友好往来
23、问答题
回答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有关问题。
(1)简述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的主要史实。
(2)概括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主要特点。
(3)你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中得到了哪些启迪?
答案:(1)主要史实:①遣唐使:遣唐使是日 本政府派遣到唐朝进行交流的使团。遣唐使把唐朝的典章制度、天文历法、书法艺术、建筑技术以及生活习俗等带回日本。对日本的生产、生活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 远影响。②玄奘西行:贞观初年,玄奘从长安出发,前往佛教圣地天竺,求取佛经。到达天竺后,玄奘用大约十七年的时间研习佛法。玄奘从天竺带回大量佛经回到 长安,专心翻译佛经,他还把《老子》翻译成梵文,介绍到天竺。玄奘及其弟子还根据旅途见闻,写成《大唐西域记》。玄奘是第一个系统地把天竺佛教、历史、地 理、风土人情等记录下来并介绍到中国的人。③鉴真东渡:唐玄宗时,鉴真接受日本学问僧的请求,东渡日本弘扬佛法。还把中国的医药、建筑、雕塑、文学、书 法、绘画等技术知识介绍到日本。对中日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2)发展特点:唐朝中外文化交流具有双向性。一方面,唐朝的经济文化对日本、天竺等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另一方面。唐朝也在频繁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中,成为一个开放的国家,进一步促进了自身经济、文化的发展。
(3) 启迪:①一个国家只有经济、文化先进发达,才能对国外产生巨大的辐射力和吸引力,才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乃至仰慕。②一个国家在确保主权独立的前提下,只有对外开 放,鼓励交流,才会有所得益,有所进步。③国家和民族不论大小强弱,均有所长;一个国家只有积极开放,虚心学习,才能充分吸取别人的精华,丰富自己的文化。
知识点:对外友好往来
解析:唐代文明的先进与国力的强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唐政府具有博大的胸怀,外交的开放。主要史实有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这样一方面,唐朝的经济文化对日本、天竺等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另一方面。唐朝也在频繁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中,成为一个开放的国家,进一步促进了自身经济、文化的发展。
点评:考查对外友好往来
24、你会说解说词吗?观察下面图片,以下列任何一个人物的主要活动为例,说说唐代中外交流的发展情况?(注意:要回答出人物的活动、作用及其反映的当时对外关系特点。)
图一
答案:图一:唐朝实行全面的开放政策,与世界各国广泛的交流。鉴真:受日本僧人的礼请,东渡日本弘扬拂法。鉴真六次东渡终于成功,除讲授佛经外,还将盛唐时期中国的医药知识、建筑艺术、书安绘画等介政给日本,对中日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图二:唐朝实行全面的开放政策,与世界各国广泛的交流。玄奘:为了求讲佛经经义,唐朝时从长安出发前往佛教圣地天竺,携带657部佛经返回,并撰写《大唐西域记》一书。对中印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知识点:对外友好往来
解析:唐玄宗时,应日本僧人邀请,唐朝高僧鉴真六次东渡日本,在日本辛勤不懈地传播唐朝文化,并精心设计了日本的唐招提寺,为中日文化交流和佛教的传播作出了重大贡献;唐朝时,中国同天竺(古代印度)交往频繁,最杰出的使者是高僧玄奘,他千里迢迢,不畏艰难,矢志不移,辛勤讲学,回国后写成《大唐西域记》一书,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点评:考查对外友好往来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
材料二:唐僧师徒四人把佛经送回首都长安,真身又返回灵山。师徒四人也终成正果,三藏被封为旃檀功德佛,悟空又被封为斗战胜佛,八戒受封净坛使者,沙僧受封金身罗汉,白龙马被加升为八部天龙,各归本位,共享极乐。
——百度《西游记》简介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舍己为人传道艺”指的是谁?试举一例说明“唐风洋溢奈良城”。
(2)材料二中,唐僧的原型是谁?根据所学知识,他终成正果的表现是什么?
答案:(1)鉴真;以唐朝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参照汉字创制日本文字;社会生活至今保留唐朝人的某些风尚,如服装。
(2)玄奘;从天竺携带佛经回唐朝;写出《大唐西域记》。
知识点:对外友好往来
解析:唐玄宗时,应日本僧人邀请,唐朝高僧鉴真六次东渡日本,在日本辛勤不懈地传播唐朝文化,并精心设计了日本的唐招提寺,为中日文化交流和佛教的传播作出了重大贡献;唐朝时,中国同天竺(古代印度)交往频繁,最杰出的使者是高僧玄奘,他千里迢迢,不畏艰难,矢志不移,辛勤讲学,回国后写成《大唐西域记》一书,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点评:考查对外友好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