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尹吉甫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尹吉甫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3-05 15:53: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泸州市龙马潭区尹吉甫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
开学考试历史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题1.5分、共15分)
1.事实证明,集巨大、精密、和谐为一体的古埃及金字塔留给人们的不仅仅是建筑史上的奇迹,更体现了古埃及人民在天文星象学、数学、力学等领域的极高造诣。下列对于古埃及金字塔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B.金字塔的大小反映了奴隶地位的不断提高
C.金字塔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D.金字塔的修建反映出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
2.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这得益于( )
A.文艺复兴 B.新航路开辟 C.三角贸易 D.早期殖民掠夺
3.文艺复兴并非简单的“复兴”,这其中更有继承和创新。其“创新”之处在于( )
A.重新解释古希腊罗马文化 B.强调个人自由与创造力
C.促进中世纪宗教神学复兴 D.唤醒人民平等博爱思想
4.“(美洲)土著居民的被绞杀、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的征服和掠夺,美洲成为商业性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些都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这反映了( )
A.中古世界发展的多样性 B.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C.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残酷 D.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5.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的控制“控制者”的办法。这说明光荣革命( )
A.彻底废除了英国的君主制度 B.实现了国家权力中心的转移
C.建立了分权制衡的民主政治 D.实现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
6.某历史学习小组在开展主题探究活动中,制作了如下时间轴。由此判断他们探究的主题是( )
A.走向近代 B.资本主义制度的萌芽
C.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D.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7.初三(2)班学生在以“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发展”为主题的探究活动中,收集到以下资料,其中对应正确的是( )
①《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
②第一国际——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一次伟大尝试
③巴黎公社—是马克思主义一次成功运用
④十月革命——将马克思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1993年,《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的著作《世界是平的:21世纪简史》被译成几十国文字,登上了各国排行榜。它描述了当代世界发生的重大变化,即科技和通信领域如闪电般迅速地进步,使全世界的人们可以空前地彼此接近。这一现象推动( )
A.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 B.美国成为超级大国
C.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D.世界市场逐渐形成
9.《全球史》认为:“1916年不仅牵连了‘全球’,还蝴蝶效应般地影响着‘一战’战后的百年政治格局。”如果把1916这个年份作为坐标点,最可能出现在这个坐标点上的是( )
A.凡尔登战役 B.马恩河战役
C.不列颠空战 D.莫斯科保卫战
10.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分别签署了文件,次日再由澳大利亚等其他国家按照国家字母顺序依次签署。作为一个开放型文件,截至1945年5月1日,陆续在宣言上签字的还有伊朗、自由法国、墨西哥等21国和战时组织。签署这一“文件”的目的是( )
A.建立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B.联合抗击法西斯国家侵略
C.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推动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二、综合题
11.自由作为人类社会的理想追求,被赋予神圣崇高的意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杰斐逊起草的这一文件正式宣告解除了英国对北美殖民地的政治控制,并升华为一部革命性的宪章——它旨在将美国人联结在自由之旗和共同意愿之下。……在美国革命激励之下,一群法国贵族起草了一份政治宣言。宣言宣布:普世权利的基石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这也是法国大革命的奠基性文件。
——摘编自《文件中的历史》
材料二 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以来,以其真理的光芒照耀着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实现自身解放的道路,不仅深刻改变了世界,也深刻改变了中国。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
材料三 今天,我们用电话联络远方的亲朋好友,在电灯下学习,坐汽车去上班,乘飞机出国……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越来越便利。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杰斐逊起草的这一文件”和“法国大革命的奠基性文件”分别指的是什么,并选择一个说说其意义。
(2)材料二中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时间和标志是什么?在这一真理指导下,哪一事件的发生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3)材料三中的科技成果最早出现在哪一次工业革命中?结合材料说说科技是怎样创造自由的。
(4)综上所述,你认为哪些因素有助于实现人类对自由的追求?
12.工业革命不仅改变了社会产业结构,而且引起了社会阶级结构,生活方式,世界市场等的深刻改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根据材料一图片所示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工业革命推动经济,社会生活变化的表现。
材料二:(在福特汽车制造厂)放上零件的人不去固定它,放上螺栓的人不用装上螺帽,装上螺帽的人不用去拧紧它。……到1914年,路上行驶的每辆汽车中就有一辆是福特汽车。
——摘自韦尔奇《美国创新史》
材料三:为发展工业,美国很注重发明创造并对其知识产权进行保护。从1890年到1900年,美联邦专利局批准专利约23.5万件。为提高全民素质,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人才,并鼓励科技发明,政府在1867年建立教育局,并拨出1.5亿英亩的土地用于建立各类学校。美国人很擅长将科技发明运用到实际中。例如,自爱迪生发明电灯后,有了输电、配电,直流变交流、高压变低压等一系列技术碱备的发明和改进,有100多个小型电厂建成。爱迪生在纽约建立了火力发电厂,为6000-7000只电灯供电。
——付京香编著《美国、加拿大历史与文化》
(2)指出材料二中现象出现的原因。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迅速发展的原因。
材料四:“(第一次工业革命)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资产阶级运用产业革命造就的廉价商品,利用先进的洋枪洋炮,叩开了闭关自守的古老国家的大门……
——陈钦庄、计翔翔等《世界文明史简编》
材料五:工业革命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推动了生产的向外扩张,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发展。它一方面使物质生产规模迅速地扩大,使得本国的市场趋于饱和,需要寻找新的产品销售市场;另一方面,机器大工业生产需要更多的原料、燃料,国内原材料已不能完全满足供给的需求,需要到国外去开辟新的原料供应地。为了适应机器大工业的产品在国际交换中的大规模长途运输的要求,交通运输业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各种新的交通工具的发明不断地涌现。这些都加快了英、法等国的向外扩张,从而使整个世界都被纳入以英国为中心的国际分工体系。
(3)根据材料四、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工业革命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 并分析两次工业革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对中国社会经济产生了哪些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工业化国家发展的认识。
试卷第4页,共4页
1.B
【详解】本题为逆向选择题,结合所学可知,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王权受到多方面的挑战。胡夫金字塔之后,金字塔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逐渐衰落,B项符合题意,选择B项;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A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B项;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
2.B
【详解】根据题干“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经济基础);欧洲、亚洲、非洲、美洲建立起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密切;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促进了世界物种的交流与人口的迁移,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B项正确;文艺复兴是思想解放运动,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三角贸易、早期殖民掠夺均出现在新航路开辟之后,不符合题意,排除CD项。故选B项。
3.B
【详解】据材料“文艺复兴并非简单的‘复兴’,这其中更有继承和创新”并结合所学可知,文艺复兴运动不是简单的复兴希腊罗马文化,而是宣扬资产阶级的思想和文化(人文主义),即强调个人自由与创造力,B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文艺复兴在借助复兴希腊罗马文化基础上,宣传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排除A项;文艺复兴的斗争矛头所向是基督教神学世界观,C项说法错误,排除C项;D项属于人文主义内容之一,D项说法片面,排除D项。故选B项。
4.C
【详解】根据题干中“(美洲)土著居民的被绞杀、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的征服和掠夺,美洲成为商业性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些都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结合所学可知,题干反映的是殖民国家为获取资本原始的积累而采取的赤裸裸的掠夺手段。说明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残酷,C项正确;题干只涉及殖民掠夺,无法反映多样性,排除A项;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排除B项;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排除D项。故选C项。
5.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题干“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可知,英国光荣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英国议会颁布了《权利法案》,逐步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实现了国家权力中心转移,B项正确;英国光荣革命没有废除君主制度,国王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排除A项;美国建立了分权制衡的民主政治,与英国无关,排除C项;英国在该时期一直是独立的国家,没有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排除D项。故选B项。
6.C
【详解】依据示意图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该研究性学习的主题是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了光荣革命,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束,1689年,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开辟了道路。1775——1783年,北美殖民地在华盛顿的领导下进行了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独立战争,建立了美国,最终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1789年,法国爆发了大革命,罗伯斯庇尔是其代表人物,通过大革命,摧毁了封建统治,资产阶级掌握政权。拿破仑主持制定了《拿破仑法典》,体现了自由平等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原则,因此该研究性学习的主题是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C项正确;走向近代应包括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排除A项;随着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资本主义制度已经确立,所以说资本主义制度的萌芽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在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制度扩展到俄国、日本等国,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7.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随着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出现了无产阶级为争取权利的斗争。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发表了《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将马克思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所以①④符合题意,B项正确;巴黎的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举行了武装起义,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所以②对应错误;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因此,十月革命是马克思主义一次成功运用,所以③对应错误。因此,②③错误,排除ACD项。故选B项。
8.A
【详解】题干描述说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两极格局的瓦解加快了全球化的进程,使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A符合题意,A项正确;苏联解体是美国成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的标志性事件,排除B项;现代工厂制度的确立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后确立的,排除C项;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排除D项。故选A项。
9.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破坏性最大,时间最长的战役。战事从1916年2月21日延续到12月19日,凡尔登战役以法国的胜利告终,德国企图一举击败法国的战略目标再次遭受挫折,损失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又无法及时弥补。它标志着德国军事进攻的能力已从顶峰跌落,战争主动权逐渐转到协约国手里。根据材料时间即可判断,A项正确;马恩河战役发生在1914年9月5日至12日,排除B项;不列颠空战是1940至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对英国发动的大规模空战,排除C项;莫斯科保卫战是1941年10月-1942年初,粉碎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使之遭到二战以来第一次重大失败,排除D项。故选A项。
10.B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分别签署了文件,次日再由澳大利亚等其他国家按照国家字母顺序依次签署。作为一个开放型文件,截至1945年5月1日,陆续在宣言上签字的还有伊朗、自由法国、墨西哥等21国和战时组织。”可知,1942年1月1日,美、苏、英、中四国代表在白宫总统书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次日,22个国家驻美使节在宣言上签字。签署《联合国家宣言》目的是联合抗击法西斯国家侵略,《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B项正确;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在一战后的世界格局,排除A项;1949年8月24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正式建立,排除C项;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排除D项。故选B项。
11.(1)文件:《独立宣言》;《人权宣言》。意义:《独立宣言》:标志着美国 诞生,鼓舞了北美人民的革命斗志;《人权宣言》:为人类的自由、平等和尊严树立了榜样。(选择一个即可)
(2)时间和标志:1848年和《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事件:十月革命(或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3)出现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怎样创造自由:人们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突破,人们可以更加自由地安排 自己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同时,科技也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信息和知识,让人们更加了解世界,更加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4)因素:法制的进步;思想的推动;科技的发展;反抗殖民压迫等。
【详解】(1)文件:根据材料一“杰斐逊起草的这一文件正式宣告解除了英国对北美殖民地的政治控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了有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宣布人人生而平等,享有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根据材料一“一群法国贵族起草了一份政治宣言。宣言宣布:普世权利的基石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这也是法国大革命的奠基性文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89年8月,制宪议会通过了《人权宣言》,宣告了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
意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独立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美国诞生,鼓舞了北美人民的革命斗志;《人权宣言》的发表为人类的自由、平等和尊严树立了榜样。(选择一个即可)
(2)时间和标志:根据材料二“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以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在伦敦正式出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
事件:根据材料二“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以来,以其真理的光芒照耀着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实现自身解放的道路,不仅深刻改变了世界,也深刻改变了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7年11月6日晚,列宁来到彼得格勒的起义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亲自领导起义。第二天,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这次革命因发生在俄历十月,被称为“十月革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3)出现在:根据材料三“用电话联络远方的亲朋好友,在电灯下学习,坐汽车去上班,乘飞机出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电话,电灯,汽车和飞机这些科技成果最早出现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
怎样创造自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电话、电灯、汽车和飞机这些科技成果的出现,使得人们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突破,人们可以更加自由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同时,科技也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信息和知识,让人们更加了解世界,更加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4)因素:本问属于开放性问题,可从法制的进步;思想的推动;科技的发展;反抗殖民压迫等方面简要说明,言之有理即可。
12.(1)开始标志:珍妮机的发明;表现:城市化进程加快;改变了社会产业机构;
(2)出现原因:福特流水线生产的出现;发展原因:美国很注重发明创造并对其知识产权进行保护;建立各类学校,提高全民素质,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人才;美国人很擅长将科技发明运用到实际中;
(3)条件:使物质生产规模迅速地扩大;机器大工业生产需要更多的原料、燃料;各种新的交通工具的发明不断地涌现。
影响: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4)认识:工业化社会,科技是一把双刃剑,有利有弊。科技能够大大推动生产力发展,同时,科技也给人类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蒸汽机燃烧大量煤炭,汽车燃烧石油等会严重污染环境等。所以,我们在发展科技的同时,要趋利避害。
【详解】(1)开始标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60年代,织布工詹姆士·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表现:根据材料一第一幅图片可知,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的对比可知,英国工业革命推动经济、社会生活变化的表现是城市化进程加快;根据第二幅图片可知,1841年至1877年的工业占比上升,农业和服务业占比下降,这说明了英国工业革命推动经济、社会生活变化的表现是改变了社会产业结构。
(2)原因:根据材料二“(在福特汽车制造厂)放上零件的人不去固定它,放上螺栓的人不用装上螺帽,装上螺帽的人不用去拧紧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福特汽车制造厂分工明确,采用流水线生产汽车。
原因:根据材料三“为发展工业,美国很注重发明创造并对其知识产权进行保护”可知,美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迅速发展的原因是美国很注重发明创造并对其知识产权进行保护;根据材料三“从1890年到1900年,美联邦专利局批准专利约23.5万件。为提高全民素质,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人才,并鼓励科技发明,政府在1867年建立教育局,并拨出1.5亿英亩的土地用于建立各类学校”可知,美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迅速发展的原因是建立各类学校,提高全民素质,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人才;根据材料三“美国人很擅长将科技发明运用到实际中”可知,美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迅速发展的原因是美国人很擅长将科技发明运用到实际中;
(3)条件:根据材料五“它一方面使物质生产规模迅速地扩大,使得本国的市场趋于饱和,需要寻找新的产品销售市场”可知,工业革命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的有利条件是工业革命使物质生产规模迅速地扩大;根据材料五“机器大工业生产需要更多的原料、燃料,国内原材料已不能完全满足供给的需求,需要到国外去开辟新的原料供应地”可知,工业革命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的有利条件是机器大工业生产需要更多的原料、燃料;根据材料五“为了适应机器大工业的产品在国际交换中的大规模长途运输的要求,交通运输业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各种新的交通工具的发明不断地涌现”可知,工业革命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的有利条件是各种新的交通工具的发明不断地涌现。
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扩大市场,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4)认识:综合上述材料可知,工业化国家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所以说对工业化国家发展的认识是工业化社会,科技是一把双刃剑,有利有弊。科技能够大大推动生产力发展,同时,科技也给人类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蒸汽机燃烧大量煤炭,汽车燃烧石油等会严重污染环境等。所以,我们在发展科技的同时,要趋利避害。
答案第6页,共6页
答案第5页,共6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