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苦难时代的灵魂绝唱
——《声声慢》
万古愁心的乱世美人
——李清照
李清照大事记
1103年:新婚燕尔幸福日,金石书画共倾心。
1127年:金人入侵北宋灭,金石文物化灰尘。
1129年:丈夫赴任染病去,时值中年成遗孀。
1131年:漂泊会稽逢盗贼,重病缠身欲丧命。
1132年:不幸再嫁张汝舟,仓促离婚被判刑。
1155年:孑然一身无子嗣,悲苦离世人不知。
知人论世
晚年的李清照无儿无女,孑然一身,始终居无定所,饱尝了颠沛之苦、亡国之恨、丧夫之痛、孀居之哀,最后在杭州凄然死去,确切死期竟无人知晓,足见清照晚年之孤独凄凉。
用三个词语来概括李清照的一生:
少历繁华、中经丧乱、晚景凄凉
李清照:字漱玉,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能诗善文,婉约派的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 ”之称。
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南渡前:描写少女、少妇时期的生活
内容——闺怨离愁
词风——清丽柔媚
南渡后:表现思夫、思乡、思国
内容——怀旧悼亡
词风——凄婉哀怨
靖康之变后,北宋灭亡,志趣相投的丈夫也病死在任上,南渡避难的过程中夫妻半生收藏的金石文物又丢失殆尽。这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声声慢》便是这时期的典型代表作品之一。
思考:表达感情的词语当中哪一个是全诗的词眼 全文的主旨句是哪一句?
愁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一、直接写愁
①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②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二、间接写愁
思考:作者是如何抒发这种“愁情’的
淡酒、晚风、过雁、
黄花、梧桐、细雨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动 作
环 境
感 受
茫然无着
寂寞冷清
凄凉惨淡
感情基调:哀婉、凄凉、愁苦
结构上:回环往复,一唱三叹,增强语言韵律感
运用叠词:
寻寻觅觅————动作——寻而不得
冷冷清清————环境——毫无生气
凄凄惨惨戚戚——心境——凄凉悲苦
内容上:奠定感情基调——哀婉、凄
凉、愁苦
结构上:回环往复,一唱三叹,增强
语言韵律感
1、音韵美。 2、增强感情力度。
联系所学诗文,说说叠字有何修辞作用?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柳永《雨霖铃》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间接抒情
淡酒 秋风 过雁 黄花 梧桐 细雨
诵读领悟,感受意象
酒
雁
黄
花
梧
桐
一切景语皆情语,情景交融
意境:冷清、凄惨、哀怨、愁苦
为何说是“淡酒”?
并非酒淡,愁情太重,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这是一种主观感受。一个“淡”字表明了作者晚年是何等凄凉惨淡。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酒
曹孟德: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李白: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杜甫: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白居易: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将浸月。
王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总结:酒是“愁”的象征。
风
怎敌他晚来风急。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百鸟飞回。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
结论:秋风渲染愁情
雁过也,正伤心,
却是旧时相识。
作者独自对酒伤心伤神之时,猛然间抬头看到南飞的大雁,再细看,那大雁不就是自己以前曾多次看到过的大雁吗?不就是曾为她和丈夫捎过信笺的大雁吗 而今大雁依旧,人却不是那两人了,也不会再有什么书信捎来了,真乃“物是人非事事休”。
因为大雁是候鸟,它们从北方来,勾起了词人对故国、故乡、故人和往昔生活的无限向往;这追怀与眼下的孤苦处境相对照,不能不“伤心”
为什么词人看到“雁”过就“伤心”?
为什么作者看到“雁”会伤心
1、北雁南飞,点明时间“秋”,雁声凄切。——所见所闻皆是悲凉之感。
2、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雁是旧时相识,如今大雁依旧而收信的丈夫却不人世,所以看到大雁睹物思人,不禁伤心。——亡夫之痛
3、北雁南飞,词人也是从北方流落南方。——国破家亡之苦
结论:过雁象征离愁。
雁,一种离情别恨的希望。
雁,一种怀古伤情的寄托。
黄花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结论:
黄花比喻女子憔悴的容颜和孤独之愁
无甚可摘
有谁堪与共摘
黄花,即菊花,在古典诗歌中,一是表现高洁的品格;二是秋季的表现;三是表现一种孤独寂寞之情。如:手拈黄花无意绪,等闲行尽回廊。(辛弃疾《临江仙》)
“满地黄花堆积”表现了秋季菊花之多、之残,体现词人孤独之情。明写花,而暗喻岁月流逝,人已衰老,憔悴。
梧桐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白居易《长恨歌》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
——温庭筠《更漏子》
结论:梧桐一叶知秋,牵愁惹恨
梧桐因为叶子宽大,加之多种在院落,所以往往与雨结合表现一种寂静、孤独之感。
如: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
“梧桐更兼细雨”表达了作者孤夜难眠、孤独困苦的情怀。
结论: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
作者为何不说暴雨?
细雨绵长,细雨与愁绪相似。
雨是哀伤﹑愁思的象征。
细雨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秦观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淡酒——借酒消愁
晚风——秋风萧瑟
过雁——流浪、思乡
黄花——容颜憔悴 、孤苦
梧桐——凄苦
细雨——相思愁丝
酒
雁
黄
花
梧
桐
一切景语皆情语,情景交融
意境:冷清、凄惨、哀怨、愁苦
以愁作结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全词至此,戛然而止,但却言尽而意无穷,欲说还休,罢、罢、罢!愁情似水长,个中滋味只有自己慢慢咀嚼了。
词人为什么而愁呢?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包含了哪些情感?
痛 天上人间 各半
悲 美满姻缘 难全
伤 半壁江山 沦陷
恨 偏安一隅 煎熬
苦 形影相吊 孀晚
愁 漫漫余生 难捱
亡国之恨、流离之痛、丧夫之哀、孀居之苦
愁
丧夫之痛
孀居之悲
颠沛之苦
故国之思
亡国之恨
“愁”之内涵:
愁
直接抒情
1、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2、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间接抒情
(词眼)
(意象)
淡酒
急风
过雁
黄花
梧桐
细雨
(意境)
上片:寻觅寄托不得
下片:愁情欲说还休
背诵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