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说话的手》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会说话的手》这节课属于 “造型 表现”领域中的学习内容。旨在通过多种方式的手形表演与联想,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游戏式的活动中体会简单的、变化的手形带给我们的丰富联想与无穷乐趣,并鼓励学生通过平面绘画和立体彩绘的方式,尝试将自己借助手形联想到的形象表达出来。整个教学过程要求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相互启发,探索手形的装饰与组合美,创造性地表现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及合作能力。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引导学生感知手形的变化与组合,进而结合身边熟悉的事物展开联想,探究装饰与组合的美感。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感受手形画的魅力,激发对造型表现、欣赏活动的兴趣。培养观察生活,表现生活,装饰美化生活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及合作学习的乐趣。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手形的变化并进行联想,培养学生感知、观察、思考、探索能力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手的重要性,用绘画和综合素材表现具有创新的手。
教学难点:怎样使普通的千变得有趣、新颖。掌握综合材料的巧妙运用。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课
(师):小朋友们,我们先来猜一个谜语,看看谁最聪明。
“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
(生)手
(师)对了,谜底就是手。你们可别小看这双手,这双手还会说话哦,不信?那我们一起来看看手到底是怎么说话的。
播放中央电视台制作的手语公益广告〈课件呈现〉
(师)同学们,老师没骗你们吧,手是通过手语来说话的。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会说话的手》这节课吧。
板书课题“会说话的手”
二、欣赏名画,思考问题。
1、学生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一下这双手,是谁的手?请你猜出它的主人,大致的年龄、性别等,以及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生)蒙娜丽莎的手,这是一双年轻女子的手,感觉手很圆润,皮肤光滑细嫩。
(师)对了,这是《蒙娜丽莎》的手,《蒙娜丽莎》这幅画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达芬奇创作的油画,现收藏于法国卢浮宫博物馆,该画作主要表现了女性的典雅和恬静的典型形象,塑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一位城市有产阶级的妇女形象。
(师)只是一双手,你就可以猜出她的年龄、性别,说明手是人的第二张脸,它不仅能传递信息,表达感情,还会说话呢。
请同学们继续认真观察一下这双手,是谁的手?跟《蒙娜丽莎》的手相比,有什么样的感觉?
(生)这双手很黑,一点都不干净,感觉脏脏的。
(师)这幅画叫《父亲》,是当代画家罗中立于1980年创作完成的油画,现收藏于中国美术馆,该画用浓厚的油彩,精细而细腻的笔触,塑造了一幅感情真挚、朴实、憨厚的普通农民形象,即使没有斑驳夺目的华丽色彩,也没有激荡宏伟的场景,但作者依旧刻画的严谨朴实,细而不腻,丰满润泽,背景运用土地原色呈现出的金黄来加强画面的空间感,体现了人物形象,外在质朴美和内在的高尚美。
三、自主学习
1、展示多幅有趣的手形想象画。
〈课件呈现〉
2、引导学生归纳作画步骤并板书
(师)看了这么多漂亮的手形画,你发现了吗?画手形画要先干什么?看完这些可爱的手形联想画,你们是不是也想试一试呢?看看具体的创作步骤吧。
(师)伸出小手 摆一摆,然后用笔描一描,再动脑筋想一想,添上几笔变成画。
板书:摆,描,想,添
出示活动要求
根据手形根据手形特点进行想象添画,画出有创意的手型联想画,丰富画面,填充色彩。创作时间:20分钟
4、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四、展示交流
相邻同学在作画过程中可作适当欣赏交流
1、将学生有特点的作业粘贴在黑板上
2、指导学生从“想象是否有趣“”添画 是否生动“两个角度说说你满意的作业并粘贴小红星,也可以给同学的作业提提小建议。
3、教师点评作业。
4、拓展延伸
(师)接下来我们再来欣赏一组手形艺术
〈课件呈现〉
(师)大家说美不美啊,我们的双手真象是一位魔法师!那么老师也希望同学们能好好运用自己这双能干的小手,把我们的世界装扮的更加美丽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