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小升初(六年级)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
课内小古文阅读。
精卫填海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1.本文选自 ,传说精卫是 。
2.用“/”画出读下边句子的停顿。
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3.照样子文中找一找,单音节词变双音节词。
溺 溺水 返
4.解释词语。
少女: 故:
5.用原文填空。
故事的起因 ,经过 结果
6.有人认为故事的结果就是精卫填海;又有人认为精卫填海的结果就是让我们看到精卫身上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才让这个故事流传。你认为精卫身上精神是 ,你觉得故事结果是 ,理由
对比阅读。
材料一: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 ,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材料二:
凡读书,须整顿几案,令洁净端正。将书册整齐顿放,正身体对书册,详缓看字,仔细分明。读之,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熟读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
7.根据所学内容,将材料一补充完整。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1)余尝谓读书有三到 (2)心到最急
(3)其义自见
9.翻译下面的句子。
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10.结合材料二,写出两个我们在读书时要注意的事项。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古人忆读书(二)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11.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
谓: 急:
12.下面句中加点字与选文中“三到之中”的“之”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知之为知之 B.今日之责任 C.敏以求之 D.诸儿竞走取之
13.翻译文中画直线的句子。
14.朱熹认为读书最重要的是:(用原文回答) ,这是强调读书时 的重要性,但是孔子在《论语》中提醒我们这方面虽然重要,不学习也不行。这句话是:
阅读文言文,回答习题。
(甲)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魏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战乎鼓养,汤汤乎若流水。” 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乙)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15.解释文中的加点词。
(1)鼓: (2)若:
(3)拊掌: (4)乃:
16.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锺子期听之
(2)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
(3)此画斗牛也
17.《伯牙鼓琴》的故事流传至今,后人用一个成语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请你把这个成语写在下面。
18.《书戴嵩画牛》的结尾引用古语想说明什么道理?
阅读。
陆绩怀橘
陆绩,三国时吴人也。绩年六,于九江①见袁术②。术令人出橘食③之。绩怀④三枚,临行拜辞术,而橘坠地。术笑曰:“陆郎作客而怀橘,何为耶⑤?”绩跪下对曰:“是橘甘,欲怀而遗母。”术曰:“陆郎幼而知孝,大必成才。”
——晋 陈寿《三国志》
【注释】①九江:古代地名,今江西九江市。②袁术:袁绍的嫡弟。后被刘备击溃,吐血身亡。③食(sì):给……吃。④怀:装到怀里。⑤耶(yé):表示疑问,相当于“呢”。
19.联系上下文,选出加点字“遗”的读音和意思都正确的一项( )
A.yí 丢失 B.yí 丢失的东西
C.yí 漏掉 D.wèi 赠予;送给
20.选出与文中画线句子意思相同的一项( )
A.陆绩装着三枚钱向袁术拜年并告辞,袁术的橘子掉到地上。
B.陆绩临走时装着橘子再三叩拜袁术,橘子掉在地上。
C.陆绩在怀里装了三个橘子,临走时向袁术叩拜告别,橘子掉在地上。
D.陆绩在怀里装了三个橘子,向袁术告辞时将橘子放在地上。
21.选出“陆郎作客而怀橘”的原因正确的一项( )
A.绩年六 B.术令人出橘食之
C.绩喜食橘 D.橘甘,欲遗母
22.你怎么看待“陆绩怀橘”这一行为?
阅读文言文,再完成练习。
书戴嵩画牛
①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②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23.本文的作者是宋朝的 ,我们还学过他的古诗:《 》。
24.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含义。
(1)一日曝书画 曝: 。
(2)今乃掉尾而斗 乃: 。
(3)处士笑而然之 然之: 。
25.这则故事给你的启示是什么?请联系生活实际写一写。
阅读。
画龙点睛
张僧繇①(yóu)于金陵②安乐寺,画四龙于壁,不点睛。每曰:“点之即飞去③。”人以④为诞,因点其一。须臾,雷电破壁,一龙乘云上天。不点睛者皆在。
【注释】①张僧繇:南朝梁吴人,中国古代著名画家。②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③去:离开。④以:认为。⑤破:击破。⑥皆:都,全都。
26.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
(1)人以为诞( )(2)须臾( )
27.请用自己的话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雷电破壁,一龙乘云上天。
28.下列对“画龙点睛”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龙是一种很有灵性的动物,画得太像就会飞走。
B.画家绘画技巧再高明,也需要别人帮忙才能有提升。
C.作文或说话时在关键地方加上精辟的语句,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
D.说明画龙不能画眼睛,画眼睛就会变成真龙飞走。
29.下列选项中,与“画龙点睛”这个成语不同类的一项是( )
A.余音绕梁 B.点睛之笔 C.妙笔生花 D.栩栩如生
宋濂(lián)苦学①
余②幼时即嗜(shì)③学。家贫无从致④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fú)之怠(dài)⑤。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yú)约⑥。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注释】①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宋濂:元末明初文学家。②余:我。③嗜:喜爱。④致:得到。⑤弗之怠:不懈怠。⑥逾约:超过约定的期限。
30.【词语解释】解释带点的字的意思。
(1)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 (2)录毕,走送之( )
31.【正确朗读】文中划线的句子,标点正确的是( )
A.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B.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C.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32.【句子理解】“余因得遍观群书”这句话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因此能够读很多书。 B.我因此一遍又一遍地读书。 C.我因此得到了很多书。
33.【懂得道理】读了宋濂苦学的故事,你学到了哪些读书方法?
请你读一读下面的文言文,并完成练习。
王羲之学书
晋王羲之,七岁善①书。年十二,见前代《笔说》于其父枕中,窃而读之。父曰:“尔②何来窃吾秘?”羲之笑而不答。母曰:“欲看尔用笔法。”父见其少,曰:“待尔成人,吾授之。”羲之拜请:“使待成人,恐蔽③儿之才也。”父喜,遂与之。不盈月,书便大进。
(选自《书断》,有删改)
【注】①善:擅长,善于。②尔:你。③蔽:遮挡,遮蔽。这里指埋没。
34.请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窃而读之 窃: (2)欲看尔用笔法 欲:
(3)父见其少 少: (4)吾授之 吾:
35.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不盈月,书便大进。
36.下面对加点字“窃而读之”的“之”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指枕头 B.指《笔说》 C.指毛笔 D.指祝文
37.请简要说说《王羲之学书》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
阅读短文,思考后面的问题,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叶公好龙
①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窥头于牖,屋室雕文以写龙。②于是天龙闻而下之,施尾于堂。③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④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38.你知道文中两处“之”的意思吗?
A.叶公的家里
B.天龙
①于是天龙闻而下之
②叶公见之
39.根据文中的描写,你觉得 最能形容叶公的特点。
A.心慈手软 B.表里不一 C.刚正不阿 D.英勇无畏
40.下列说法中,你认为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五色无主”描写的是叶公害怕的样子,与之意思相近的词语有“六神无主”。
B.寓言故事一般比较短小,但往往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C.可以这样读这句话“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D.《叶公好龙》告诉我们做人要表里如一,实事求是。
41.“天龙闻而下之”,叶公却“弃而还走”,根本原因是文中的第 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
阅读小古文,完成练习。
孟母三迁
①邹孟轲母,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时,嬉游为墓间之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②。”乃去,舍市旁。其嬉游为贾人③炫卖④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复徙居学宫之旁。其嬉游乃设俎豆⑤,揖让进退,揖让进退。孟母曰:“真可以处居子矣。”遂居。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
注释:①墓间之事:指埋葬、祭扫死人一类的事。②处子:安顿儿子。③贾人:商贩。④炫卖:同“炫”,沿街叫卖,夸耀。⑤俎豆:古代祭祀用的两种盛器。
42.文中的孟子是 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他被后人尊奉为“ ”。
43.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乃去,舍市旁 及孟子长
44.翻译句子。
复徙居学宫之旁。
45.故事用《三字经》中的句子来概括,就是“昔孟母, ”。
46.这个故事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好文共读,相见欢。
夸父逐日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①;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②。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③。
【注释】①入日:追赶到太阳下山的地方。②大泽:大湖。传说纵横千里,在雁门山北。③邓林:地名,现位于大别山附近。邓林即“桃林”。
(选自《山海经·海外北经》)
47.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河、渭不足 足:
弃其杖 弃:
48.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
A.“夸父与日逐走”的“走”和现在的“走”意思是一样的。
B.夸父与太阳赛跑,当然赢不了,人们以此形容那些不自量力的人。
C.“夸父”的手杖变成了“桃林”,表现了夸父为人类造福的精神。
D.本篇小古文是寓言故事,选自《山海经·海外北经》,表达了古代人民战胜大自然的强烈愿望。
49.从这个故事来看,我觉得夸父是一个 的人。(填四字词语)
文言文阅读
师旷论学
①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②师旷曰:“何不炳烛①乎 "
③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
④师旷曰:“盲臣②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③与昧行④乎?”
⑤平公曰:“善哉!”
【注释】①炳烛:点烛。当时的烛,只是火把还不是后来的蜡烛。②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③孰:哪个 昧行:黑暗中行走
50.解释下面加点词。
(1)盲臣安敢戏其君乎: (2)臣闻之:
51.将文中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52.晋平公想学习,却又“恐已暮矣”,他所说的“暮”指什么?他为什么有这样的担心?
53.这则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什么?
课外阅读理解
读书须有疑
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有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致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选自朱熹《训学斋规》
54.下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未(mò)知有疑 B.过了这一番(pān)
C.都(dū)无所疑 D.方是长(zhǎnɡ)进
55.下列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疑渐渐释(放下) B.读书无疑者(……的人)
C.以致(致敬)融会贯通 D.方始是学(方向)
56.朱熹描述的读书进程是怎样的?请根据原文完成流程图。
→ → →疑渐渐释
57.在你的读书进程中,你有过上图所示的经历吗?请举例说明。
参考答案:
1. 山海经.北山经 炎帝小女儿溺水身亡后的化身 2.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3. 返回 常——常常 木——树木 4. 小女儿 因此 5. 女娃游于东海 溺而不返,故为精卫 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6. 不怕困难,坚持不懈 精卫精神的传承 我们需要这种精神
7.心到、眼到、口到 漫浪诵读 8. 说 要紧,重要 显现出来 9.心既然已经到了,眼和口难道会不到吗? 10.①整理桌子,将书摆放整齐,姿势要正确。②阅读时要读得响亮,不能错读。
11. 说 要紧,重要 12.B 13.心思不在读书上,那么眼睛不会看仔细,心思和眼睛都不集中以后,嘴里却只随意诵读,绝对不会记住读的书,即使记住也不能长久。 14. 心到最急 思考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5. 弹 像 拍手 却 16. 钟子期听他弹琴。 四川有个杜处士,喜爱书画。 这张画画的是斗牛啊。 17.高山流水 18.遇事要向内行请教,不要凭空臆想。
19.D 20.C 21.D 22.通过写陆绩才六岁就会在怀里揣着橘子回家孝敬母亲的事,可以看出他是个十分孝顺的孩子,他孝顺懂事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23. 苏轼 题西林壁 24. 暴晒 却 认为他说的对 25.我们做事要联系客观实际,不能迷信权威。
26. 荒唐 片刻 27.雷电击破墙壁,一条龙乘着云飞上了天。 28.C 29.A
30. 借 跑 31.B 32.A 33.通过宋濂苦学的故事,我学到了勤奋刻苦、诚实守信、借阅图书和记录要点的读书方法。
34. 偷偷地 想要 指年龄小 我 35.不满一月,(王羲之的)书法就大有长进。 36.B 37.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喜好书法要自己认真努力,同时父母长辈也需要教导有方。
38. A B 39.B 40.C 41. ④ 叶公并不是真的喜欢龙,他喜欢的只不过是那些像龙却不是龙的东西罢了。
42. 儒 亚圣 43. 在……安家 等到 44.又将家搬到学宫旁边 45.择邻处 46.我得到的启发是:孟母为了让儿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不惜迁居三次。这说明教育环境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47. 足够 遗弃 48.C 49.坚持不懈、勇往直前、不屈不挠
50. 戏弄、开玩笑 听说 51.点上火把走路和摸黑走路,哪个更好? 52.晋平公说的“暮” 是指时间晚、迟了。他有这样的担心是怕年纪大了,来不及学。 53.活到老,学到老。/学无止境/只要想学习,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54.D 55.B 56. 未知有疑 渐渐有疑 节节有疑 57.有过。在读《红楼梦》时,一开始只注重趣事,后来认真阅读,发现有一些难,越深入阅读,越感到很多不解,后来经过查询,弄清疑难,最后完全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