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千米和吨判断题
1.一架直升机每小时飞行280千米。( )
2.小明所在班级同学的平均体重是35千克,小明的体重不一定是35千克。( )
3.5吨棉花与5000千克的铁同样重( )。
4.一辆卡车的载重量是5吨,也就是5000克。( )
5.课桌长1米.( )
6.7吨是1千克的700倍.( )
7.毫米、吨、千米、分米都是长度单位。( )
8.3300米与700米合起来是4千米。( )
9.5960米>6千米。( )
10.黄河全长5464米。( )
11.课桌长1米.( )
12.1吨石头没有2000千克棉花重。( )
13.我们教室的长大约是9千米。( )
14.3千克铁一定比3000克棉花重。( )
15.操场长约1000米.( )
16.一辆汽车每次能运水泥5000千克。 ( )
17.1吨棉花比1000千克细盐轻。( )
18.3吨铁的重量比3吨大米重 ( )
19.7吨是1千克的700倍.( )
20.10吨小于8000千克。( )
21.测量较重的物体时,人们经常用千克作单位。( )
22.一袋黄豆重49千克,20袋这样的黄豆大约重1吨。( )
23.8千米比7吨大。( )
24.一个水梨大约重300克,10个同样重的水梨大约重3000克,100个同样重的水梨大约重3吨。( )
25.2600米+400米=3千米。( )
26.450克+550克=1000克=1吨。( )
27.轮船的载质量用“吨”作单位. ( )
28.国际标准马拉松赛全程长42千米.( )
29.小军家一个月可节约用水500千克,一年正好节约用水5吨。( )
30.因为1000>1,所以1000千克>1吨。( )
31.两头成年大黄牛大约重1吨。( )
32.一袋面粉重25吨,一头大象重3千克. ( )
33.汽车每小时行驶100米。( )
34.一头猪的质量是200千克,5头猪一共重1吨。( )
35.张叔叔的体重约有180吨。( )
36.300米比2千米要短。 ( )
37.5998千克接近1吨. .(判断对错)
38.2吨的铁比1800千克的棉花重。( )
39.一头牛重500克,两头这样的牛就重1吨。( )
40.3块砖重5千克,300块砖重5吨。( )
41.小明家距爷爷家25千米,他最好步行去。( )
42.身高为135厘米的小明到平均水深110厘米的池塘游泳不会遇到危险。(判断对错)
43.三年级同学平均体重25千克,40名同学共重1吨.( )
44.370米+630米=1000千米。( )
45.北京到广州的铁路长约2500千克。( )
46.100个100千克是1吨.( )
47.火车每小时行驶约120米。( )
48.小刚的体重是35吨。( )
49.6吨棉花比6吨铁轻。( )
50.8000千克棉花和8吨铁同样重。( )
51.一堆货物重35吨,用一辆载重6吨的卡车来运,至少要运6次。( )
52.10吨的铁和10吨的棉花一样重。 ( )
53.南京长江大桥的铁路桥全长约6700千米。( )
54.4千米大于3千克。( )
55.一台电视机重1吨。( )
56.一头大象体重约6000克。( )
57.小明长得很胖,他的体重是35吨。( )
58.一辆货车的载重量是8吨。 ( )
59.3000克=3吨。( )
60.小明在磅称上称体重时单脚站,他的体重就会轻些。( )
61.2吨棉花比2000千克铁轻. ( )
62.数学课本重18千克。( )
63.3千克铁比3吨棉花重。( )
64.测量学校南北长度是多少时,用千米做单位比较合适。( )
65.一头牛约重500吨。 ( )
66.40吨棉花和400吨水一样重。( )
67.300米与700米合起来是4千米. ( )
68.1辆小轿车的重量大约是1千克。( )
69.爸爸身高是175厘米,体重是72克。( )
70.高铁的速度真快,每小时能走400米。( )
71.南京长江大桥长约7千米。( )
72.1千米的路修好了一半,也就是说修好了500米. ( )
73.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进率都是十. (判断对错)
74.一辆汽车载重3千克.( )
参考答案:
1.√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和对长度单位的认识,可知:直升机每时飞行的路程用“千米”做单位,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知,一架直升机每小时飞行280千米;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留心观察生活实际,可以更快速的解决此类问题。
2.√
【详解】试题分析:平均数只表示这些数据的大体情况,平均体重是35千克,并不代表所有同学的体重都是35千克,有的同学的体重可能比35千克要重的多;有的同学体重可能等于35千克;还有的同学体重可能比35千克轻的多,据此判断.
解:同学的平均体重是35千克,并不代表所有同学的体重都是35千克,有的同学的体重可能比35千克要重的多;有的同学体重可能等于35千克;有的同学体重可能比35千克轻的多;所以小明的体重不一定是35千克,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对平均数的概念的理解,做题时应认真分析,想的要周全,不要被数据所迷惑.
3.√
【详解】略
4.×
【分析】将5吨换算成克数,只要用5乘进率1000000即可,进而判断。
【详解】5吨=5000000克
所以一辆卡车的载重量是5吨,也就是5000000克而不是5000克。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质量单位的换算,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名数,就乘单位间的进率,反之则除以进率。
5.×
【详解】略
6.×
【详解】略
7.×
【详解】略
8.√
【分析】首先计算题干中数据,然后根据进率将米除以进率1000化成千米。
【详解】300+700=4000(米)
4000米=4千米
故答案为:√
【点睛】单位换算首先要弄清是由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还是由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其次记住单位间的进率;由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乘进率,由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除以进率。
9.×
【分析】1千米=1000米,把千米换算成米,乘1000即可解答。
【详解】6×1000=6000,6千米=6000米,5960米<6000米,所以5960米<6千米。
故答案为:×
【点睛】熟练掌握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0.×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以及对长度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计量黄河全长用“千米”作单位。
【详解】黄河全长5464千米。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
11.√
【详解】略
12.√
【分析】1吨=1000千克,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2000千克=2吨>1吨,故1吨石头没有2000千克棉花重,所以判断正确。
【点睛】熟练掌握质量单位的换算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3.×
【分析】根据情景根据生活经验,对长度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计量我们教室的门长用“米”做单位。
【详解】我们教室的长大约是9米;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
14.×
【分析】1千克=1000克,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3千克=3000克,3千克铁与3000克棉花同样重,所以判断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熟练掌握质量单位的换算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5.√
【详解】略
16.√
【详解】略
17.×
【分析】将1吨化成千克是1000千克,然后比较即可。
【详解】1吨=1000千克
即棉花和细盐的质量都是1吨或1000千克,一样重,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1吨棉花和1000千克细盐放在一起占地是不一样的,解决本题时不要被这个现象迷惑。
18.×
【详解】略
19.×
【详解】略
20.×
【分析】千克和吨之间的进率是1000,据此将8000千克换算成吨,再和10吨比较大小。
【详解】8000千克=8吨
10吨>8吨
则10吨大于8000千克。
故答案为:×。
【点睛】不同单位的数比较大小时,要先换算成同一单位的数,再进行比较。
21.×
【详解】略
22.√
【详解】略
23.×
【分析】根据题意,千米是长度单位,而吨是重量单位,长度单位和重量单位是无关的,不能相互换算,也不能相互比较,更无所谓谁比谁大了。
【详解】因为千米是长度单位,吨是重量单位,二者不能相互比较。所以判断错误。
【点睛】正确区分长度单位和重量单位。常见的长度单位一般有毫米、厘米、米、千米等;常见的重量单位有克、千克、吨等。二者无关,不能相互比较。
24.×
【详解】略
25.√
【分析】先求出2600与400的和,再根据1千米=1000米,将其单位化为千米即可。
【详解】2600米+400米=3000米
3000米=3千米,所以这句话是对的。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重点考查学生对米与前面进率的掌握情况。
26.×
【分析】先计算出450克+550克是多少克,再根据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进行单位换算后判断即可。
【详解】450克+550克=1000克,1000克=1千克,1吨=1000千克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质量单位间的进率,要看清单位,熟练掌握单位间的换算。
27.√
【详解】略
28.√
【详解】略
29.×
【分析】一年有12个月,用12乘每个月节约用水的量即为一年节约用水的量。换算单位以后再判断对错即可。
【详解】500×12=6000(千克)
6000千克=6吨
所以一年节约用水6吨。
故答案为:×
【点睛】用一年的月份数乘每月节约用水的量即为全年节约用水的量,注意单位的换算。
30.×
【分析】比较1000千克和1吨之间的大小关系,应将1吨换算成千克,再进行比较。
【详解】1吨=1000千克
故答案为:×。
【点睛】不带单位数值比较大小直接比较,带单位数值比较大小必须先统一单位再比较。
31.√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质量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计量两头成年大黄牛的体重,应用质量单位,结合数据可知:应用“吨”做单位;据此判断。
【详解】由分析可知,两头成年大黄牛大约重1吨;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
32.×
【详解】略
33.×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千米的认识与使用。
【详解】汽车每小时行驶100千米是正常的时速。故此说法错误。
34.√
【分析】1吨=1000千克,用一头猪的质量乘5求出5头猪的总质量,再把千克换算成吨作单位,据此解答。
【详解】200×5=1000(千克)
1000千克=1吨
故答案为:√
【点睛】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即可。
35.×
【分析】称较重的物品时用吨做单位,成人的体重一般不到100千克。
【详解】张叔叔的体重约有180斤,大约90千克。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生活中常用的质量单位的学习与掌握。平时要注意观察与积累。
36.√
【详解】略
37.×
【详解】试题分析:把5998千克化成吨数用5998除以进率1000,是5.998吨,与1吨相差比较多,据此判断得解.
解答:解:5998千克接近1吨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点评:解决本题关键是要熟记单位间的进率,知道如果是高级单位的名数转化成低级单位的名数,就乘单位间的进率;反之,就除以进率来解决.
38.√
【解析】略
39.×
【详解】1吨=1000千克
500×2=1000(克)
故答案为:×
40.×
【详解】略
41.×
【分析】根据对长度单位的把握,以及对25千米距离的了解,即可解答。
【详解】根据对长度单位的把握,小明家距爷爷家25千米,他步行去的话用的时间会较长。
故答案为:×
42.×
【详解】试题分析:平均数只能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并不能反映这组数据的中所有数据的大小,一条小河平均水深110厘米,可能有的地方水深可能超过110厘米,所以身高为135厘米的小明到平均水深110厘米的池塘游泳可能会遇到危险,据此解答即可。
解:平均数只能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并不能反映这组数据的中所有数据的大小,
一条小河平均水深110厘米,可能有的地方水深超过110厘米,甚至超过135厘米,
所以这个同学下河游泳可能会有危险,
故“身高为135厘米的小明到平均水深110厘米的池塘游泳不会遇到危险”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均数的含义的应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平均数只能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并不能反映这组数据的中所有数据的大小。
43.√
【分析】三年级同学平均每人体重25千克,40名同学重40个25千克,即25×40=1000千克,然后再化成1吨进行解答.
【详解】25×40=1000(千克);
1000千克=1吨.
答:40名同学共重1吨.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是多少,用乘法进行解答;注意单位的换算.
44.×
【分析】由算式可知370米+630米=1000米,不能是1000千米。
【详解】370米+630米=1000米
故答案为:×
【点睛】计算时看清条件中单位名称,结果该是什么单位。
45.×
【分析】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单位即可。
【详解】北京到广州的铁路长约2500千米。千克是质量单位,不是长度单位,所以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此类问题要联系实际,不能和实际相违背。
46.×
【详解】略
47.×
【详解】略
48.×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以及对质量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单位即可。
【详解】根据生活经验,小刚的体重应该是35千克比较符合实际情况,因此原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
49.×
【分析】棉花和铁的重量相等,均等于6吨,依此解答即可。
【详解】6吨棉花和6吨铁一样重,题目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比较两个物体谁轻谁重,比较二者的重量大小即可,要避免铁重棉花轻的惯性思维。
50.√
【分析】千克和吨之间的进率是1000,据此将8000千克换算成吨,再和8吨比较大小。
【详解】8000千克=80吨
则8000千克棉花和8吨铁同样重。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质量单位的换算。把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就除以单位间的进率。解决本题时要注意打破棉花轻铁重的惯性思维。
51.√
【分析】此题用除法,求至少要运的次数,就是在计算35÷6时结果用进一法取近似值。
【详解】35÷6=5(辆)……5(吨)≈6(辆)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除法的估算,关键是要知道本题要用进一法进行估算。
52.√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此题中的铁和棉花的计量单位是相同的,数据是相等的,只是它们的密度不同,体积不同,质量是相等的,据此解答。
【详解】10吨的铁和10吨的棉花一样重,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53.×
【详解】略
54.×
【分析】千米是长度单位,千克是质量单位。不能进行比较。
【解答】解:4千米和3千克不能进行比较,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的认识。
55.×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一台电视机重不可能是1吨。
【详解】由分析可知,一台电视机重不能是1吨。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
56.×
【分析】根据生活实际,一头大象体重约6000千克。
【详解】一头大象体重约6000千克,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根据情景选择计量单位,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生活常识的掌握。
57.×
【分析】常见的质量单位有克、千克、吨。根据生活经验以及对质量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计量小明的体重用“千克”作单位。
【详解】小明长得很胖,他的体重应是35千克。一头鲸鱼的重量大约是35吨,很显然小明的体重是35吨,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
58.√
【详解】略
59.×
【解析】略
60.×
【分析】当人在磅称上称体重时单脚站或双脚站,重量是不变的。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小明在磅称上称体重时单脚站,他的体重不变。
故答案为:×。
【点睛】解决本题时可能误认为姿势会影响重量,需注意。
61.×
【详解】2吨=2000千克,所以原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62.×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结合对质量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计量数学课本重量用克作单位比较合适。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数学课本重18克,原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生活常识的掌握。
63.×
【详解】3千克铁比3吨棉花轻。
故答案为:×
64.×
【分析】一般的长度用米做单位,特别长的用千米做单位,1千米=1000米。
【详解】测量学校南北长度是多少时,用米做单位比较合适;原题说法错误。
【点睛】根据生活经验,对长度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需要灵活选择。
65.×
【详解】略
66.×
【详解】略
67.√
【详解】略
68.×
【分析】常用的质量单位有:吨、千克、克。根据生活经验以及对质量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计量1辆小轿车的重量应用“吨”作单位,是1吨;据此解答。
【详解】据分析可知:
1辆小轿车的重量大约是1吨,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地选择。
69.×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质量单位、长度单位和数据的大小认识,可知计量爸爸的身高用“厘米”做单位的数据是175;可知计量爸爸的体重用“千克”做单位的数据应该是72;据此得解。
【详解】由分析可知,爸爸身高是175厘米,体重是72千克;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
70.×
【解析】结合日常实际情况,高铁的速度大概在300千米/小时,要比400米大很多,据此进行判断。
【详解】高铁的速度与每小时400米相差甚远;
题干阐述错误,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长度单位的选择,需要结合生活经验进行判断。
71.√
【分析】根据实际情况,南京长江大桥长度用千米做单位。
【详解】由分析可知南京长江大桥长约7千米。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实际。
72.√
【详解】略
73.×
【详解】试题分析:毫米、厘米、分米、米每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米与千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
解答:解:毫米、厘米、分米、米每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米与千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是考查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属于基础知识.
74.×
【解析】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