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分课时教学设计
第2课时《3.2 用关系式表示的变量间关系 》教学设计
课型 新授课口 复习课口 试卷讲评课口 其他课口
教学内容分析 根据具体情况,能用适当的函数表示方法刻画简单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关系,能确定简单实际问题中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并会求函数值。经历探索某些图形中变量之间的关系的过程,进一步体会一个变量对另一个变量的影响,发展符号感.
学习者分析 通过研究,学习培养抽象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通过对自变量和因变量关系的表达,培养数学建模能力,增强应用意识。.
教学目标 1、能根据具体情况,用关系式表示某些变量之间的关系; 2、能根据关系式求值,进一步体会自变量和因变量的数值对应关系; 3、具体情景下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教学重点 根据具体情境,会用关系式表示某些变量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能根据关系式和自变量的值,求出对应的因变量的值.
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情境引入 回顾:1、变量与常量的意义是什么? 答:一般地,在某一变化过程中,数值发生变化的量叫做变量.在变化过程中,数值始终不变的量叫做常量. 2、什么是自变量、因变量? 答:自变量是在一定范围内主动变化的量;因变量是随自变量变化而变化的量. 3、________可以表示因变量随自变量变化而变化的情况,还能帮助我们对变化趋势进行初步的预测. 答:表格 学生活动1: 通过探究活动理解.学生通过已学习的知识经过个人思考、小组合作等方式推导出本课新知. 能根据关系式求值,进一步体会自变量和因变量的数值对应关系; 活动意图说明: 从实际出发,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能根据具体情景,用关系式表示某些变量之间的关系.环节二:新课讲解 问题:如图,三角形ABC底边BC上的高是6厘米.当三角形的顶点C沿底边所在的直线向点B运动时,三角形的面积发生了变化. (1)在这个变化过程中,自变量和因变量分别是什么? 答:三角形的底边长度是自变量,三角形的面积是因变量. (2)如果三角形的底边长为x(厘米),那么三角形的面积y(厘米2)可以表示为________. 答:y=3x (3)当底边长从12厘米变化到3厘米时,三角形的面积从_____厘米2变化到_____厘米2. 答:36;9 归纳: y=3x表示了三角形底边长x和面积y之间的关系,它是变量y随x变化的关系式. 强调1:关系式是我们表示变量之间关系的另一种方法. 强调2:利用关系式,我们可以根据任何一个自变量的值求出相应的因变量的值. 当x=12时,y=________; 当x=9时,y=________; 当x=6时,y=________; 当x=3时,y=________; 答案:36;27;18;9 做一做:如图,圆锥的高是4cm,当圆锥的底面半径由小到大变化时,圆锥的体积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1)在这个变化过程中,自变量、因变量各是什么? 答:自变量是圆锥的底面半径,因变量是圆锥的体积. (2)如果圆锥底面半径为r(cm),那么圆锥的体积V(cm3)与r的关系式为________. 答案: (3)当底面半径由1cm变化到10cm时,圆锥的体积由________cm3变化到________cm3. 答案:, 求变量之间关系式的“三途径” 1.根据表格中所列的数据,归纳总结两个变量的关系式。 2.利用公式写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式,比如各类几何图形的周长、面积、体积公式等。 3.结合实际问题写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式,比如销量×(售价-进价)=利润等。 学生活动2: 学生相互交流. 学生可相互交流,学生自主探究,得出结论 教师巡视,听取学生的看法、见解,随时参与讨论.过动手画图,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注意具体情景下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活动意图说明: 导学生建立模型,鼓励学生大胆探索,能根据关系式和自变量的值,求出对应的因变量的值.积累解题经验,提高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环节三:例题讲解教师活动3: 议一议:你知道什么是“低碳生活”吗? “低碳生活”是指人们生活中尽量减少所耗能量,从而降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的一种生活方式. (1)用字母表示家居用电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公式___________,其中的字母表示__________. 答案:y = 0.785x;耗电量(x)和二氧化碳排放量(y) (2)在上述关系式中,耗电量每增加 1 kW·h,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_________.当耗电量从 1 kW·h 增加到100 kW·h 时,二氧化碳排放量从________ 增加到____________. 答案:0.785 kg;0.785 kg;78.5 kg (3)小明家本月用电大约110 kW·h、天然气20m3、自来水5 t、耗油75 L,请你计算一下小明家这几项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答案:279.2kg学生活动3: 学生观察并回答教师规范解答,教师出示练习题组,学生尝试练习师巡视,个别指导. 巩固例题. 活动意图说明: 让学生在一定的数学活动中去体验、感受数学,能根据关系式求值,进一步体会自变量和因变量的数值对应关系及具体情景下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从而更好地理解知识,让学生的认知结构得到不断的完善.
板书设计
课堂练习 【知识技能类作业】 必做题: 1.如图,若输入x的值为1.5,则输出y的值为( ) A.3.5 B.2.25 C.0.5 D.4.5 选做题: 2.在地球某地,温度T(℃)与高度d(m)的关系可以近似地用T=10- 来表示.根据这个关系式,当d的值分别是0,200,400,600,800,1 000时,计算相应的T值,并用表格表示所得结果. 【综合拓展类作业】 3.对于气温,有的地方用摄氏温度表 示,有的地方用华氏温度表示,摄氏 温度x(℃)与华氏温度y(°F)之间存在 的关系为:y=1.8x+32,如图所示: (1)用表格表示当x从-10到30(每次增加10),y的相应的值. (2)某天,连云港的最高气温是8℃,悉尼的最高气 温是91°F,问这一天悉尼的最高气温比连云港 的最高气温高多少摄氏度(结果保留整数)?
作业设计 【知识技能类作业】 必做题: 1.一块长为5米,宽为2米的长方形木板,现要在长边上截取一边长为x米的一小长方形(如图),则剩余木板的面积y(平方米)与x(米)之间的关系式为( ) A.y=2x B.y=10-2x C.y=5x D.y=10-5x 选做题: 2、如图所示,梯形上底的长是a ,下底的长是15, 高是8,上底变化时,梯形的面积随之改变。 梯形面积S与上底长a之间的关系式是什么?(2)用表格表示当a从10变到15时(每次增加1),S的相应值;(3)当a每增加1时,S如何变化?(4)当a=0时,S等于什么?此时它表示的什么? a101112131415S
【综合拓展类作业】 如图,小明想把一长为60 cm,宽为40 cm的长方形硬纸片做成一个无盖的长方体盒子,于是在长方形纸片的四个角各剪去一个相同的小正方形. (1)若设小正方形的边长为x cm,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S; (2)当x=5时,求这个盒子的体积.
教学反思 关系式表示变量间的关系 1.关系式是用含自变量的代数式表示因变量的等式. 2.利用关系式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最大的优点在于能比较方便地求出自变量为取值范围内的任意一个值时,相对应的因变量的值. 3.利用关系式求因变量的值,实际上就是求代数式的值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9张PPT)
3.2 用关系式表示的变量间关系
华师大版 七年级 下册
内容总览
教学目标
01
新知导入
02
新知讲解
03
课堂练习
04
课堂总结
05
作业布置
06
目录
07
学习目标
1、能根据具体情况,用关系式表示某些变量之间的关系;
2、能根据关系式求值,进一步体会自变量和因变量的数值对应关系;
3、具体情景下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新知导入
想一想:确定一个三角形面积的量有哪些?
三角形的底和高
新知讲解
合作学习
如图,△ABC底边BC上的高是6cm.当三角形的顶点C沿底边所在的直线向点B运动时,三角形的面积发生了变化.
(1)在这个变化过程中,自变量和因变量分别是什么?
三角形的底边长度是自变量,
三角形的面积是因变量.
如图,△ABC底边BC上的高是6cm.当三角形的顶点C沿底边所在的直线向点B运动时,三角形的面积发生了变化.
(2)如果三角形的底边长为x(厘米),那么三
角形的面积y(cm2)可以表示为________.
y=3x
(3)当底边长从12厘米变化到3厘米时,三角
形的面积从_____cm2变化到_____cm2.
36
9
【想一想】y=3x表示的是什么?
y = 3 x
因变量
含自变量代数式
自变量的取值要符合实际
y=3x表示了三角形底边长x和面积y之间的关系,它是变量y随x变化的关系式.
3x
含自变量代数式
因变量
系数为1
=
y
因变量要单独写在等式的左边
关系式是我们表示变量之间关系的另一种方法.
12
36
9
27
6
18
3
9
我们可以根据任何一个自变量的值求出相应的因变量的值.
【想一想】
圆锥的面积公式是什么?
说一说:公式中的字母分别表示什么?
圆锥的底面半径的长度是自变量,
圆锥的体积是因变量.
【做一做】
如图,圆锥的高度是4厘米,当圆锥的底面半径
由小到大变化时,圆锥的体积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1)在这个变化过程中,自变量、因变量各是什么?
变化中的圆锥
h
r
r
h
底面半径不变
高变
高不变
底面半径变
【做一做】
如图,圆锥的高度是4厘米,当圆锥的底面半径
由小到大变化时,圆锥的体积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2)如果圆锥底面半径为 r(cm),那么圆锥的
体积V(cm3)与r的关系式为________.
(3)当底面半径由1cm变化到10cm时,圆锥的体积由 cm3变化到 cm3 .
提炼概念
求变量之间关系式的“三途径”
1.根据表格中所列的数据,归纳总结两个变量的关系式。
2.利用公式写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式,比如各类几何图形的周长、面积、体积公式等。
3.结合实际问题写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式,比如销量×(售价-进价)=利润等。
典例精讲
你知道什么是“低碳生活”吗?“低碳生活”
是指人们生活中尽量减少所耗能量,从而降低
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的一种方式.
【议一议】
(1)家居用电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可以用关系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其中的字母分别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y=0.785x
二氧化碳排放量 耗电量
(2)在上述关系式中,耗电量每增加1 KW·h,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___________.当耗电量从1 KW·h增加到100KW·h时,二氧化碳排放量从_________增加到_________.
你知道什么是“低碳生活”吗?“低碳生活”
是指人们生活中尽量减少所耗能量,从而降低
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的一种方式.
【议一议】
0.785kg
78.5kg
0.785kg
你知道什么是“低碳生活”吗?“低碳生活”
是指人们生活中尽量减少所耗能量,从而降低
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的一种方式.
【议一议】
(3)小明家本月用电大约110kW·h、天然气20m3、自来水5t、油耗75L,请你计算一下小明家这几项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家居用电的二氧化碳:
110×0.785=86.35(kg)
开私家车的二氧化碳:
75×2.7=202.5(kg)
家用天然气的二氧化碳:
20×0.19=3.8(kg)
家用自来水的二氧化碳:
5×0.91=4.55(kg)
(3)小明家本月用电大约110kW·h、天然气20m3、自来水5t、油耗75L,请你计算一下小明家这几项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列表与列关系式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各有什么特点?
通过列表格,可以较直观地表示因变量随自变量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通过关系式,可以根据一个因变量的值求出相应的因变量的值。
归纳概念
课堂练习
必做题
1.如图,若输入x的值为1.5,则输出y的值为( )
A.3.5 B.2.25 C.0.5 D.4.5
C
选做题
2.在地球某地,温度T(℃)与高度d(m)的关系可以近似地用
T=10- 来表示.根据这个关系式,当d的值分别是0,200,400,600,800,1 000时,计算相应的T值,并用表格表示所得结果.
用表格表示所得结果如下:
高度d/m 0 200 400 600 800 1000
温度T/℃ 10.0 8.7 7.3 6.0 4.7 3.3
综合拓展题
3.对于气温,有的地方用摄氏温度表
示,有的地方用华氏温度表示,摄氏
温度x(℃)与华氏温度y(°F)之间存在
的关系为:y=1.8x+32,如图所示:
(1)用表格表示当x从-10到30(每次增加10),y的相应的值.
解:(1)
(2)某天,连云港的最高气温是8℃,悉尼的最高气
温是91°F,问这一天悉尼的最高气温比连云港
的最高气温高多少摄氏度(结果保留整数)?
解:(2)y=91,则1.8x+32=91,
所以有x≈33,
33-8=25(℃).
所以这一天悉尼的最高气温比连云港的高25℃.
课堂总结
课堂总结
关系式是用含自变量的代数式表示因变量的等式.
利用关系式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最大的优点在于能比较方便地求出自变量为取值范围内的任意一个值时,相对应的因变量的值.
利用关系式求因变量的值,实际上就是求代数式的值
关系式表示变量间的关系
作业布置
必做题
1.一块长为5米,宽为2米的长方形木板,现要在长边上截取一边长为x米的一小长方形(如图),则剩余木板的面积y(平方米)与x(米)之间的关系式为( )
A.y=2x B.y=10-2x
C.y=5x D.y=10-5x
B
选做题
2、如图所示,梯形上底的长是a ,下底的长是15,
高是8,上底变化时,梯形的面积随之改变。
(1)梯形面积S与上底长a之间的关系式是什么?
a
8
15
(2)用表格表示当a从10变到15时(每次增加1),S的相应值;
(1) S=4a+60
a 10 11 12 13 14 15
S 100 104 108 112 116 120
a
8
15
(4)当a=0时,S等于什么?此时它表示的什么?
(3)当a每增加1时,S如何变化?
(3) a每增加1时,S增加4.
(4)a=0时,S=60,
此时它表示的是三角形的面积.
综合拓展题
3.如图,小明想把一长为60 cm,宽为40 cm的长方形硬纸片做成一个无盖的长方体盒子,于是在长方形纸片的四个角各剪去一个相同的小正方形.
(1)若设小正方形的边长为x cm,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S;
(2)当x=5时,求这个盒子的体积.
解:阴影部分的面积S=(60-2x)(40-2x)
=4x2-200x+2 400(cm2).
当x=5时,S底=S=4×52-200×5+2 400=1 500(cm2).
所以这个盒子的体积为1 500×5=7 500(cm3).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学 科 数学 年 级 七年级 设计者
教材版本 华师大版 册、章 七年级下册 第3章
课标要求 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表示方法及变量、自变量、因变量的意义;(2)根据表格、图象、关系式获取信息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探索现实生活中简单实例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了解常量、变量的意义;(3)经历探究具体情境中的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过程,感受变量的思想,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4)感受几何直观的作用,并用自己的语言大致描述表格、关系式、图象所表示的变量间关系,发展学生有条理的思考和表达能力;(5)从运动变化的角度认识数学对象的过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内容分析 把变量之间的关系列为单独一章,这是在学习了代数式求值和索规律等地方渗透了变化的思想基础上引入的,为进一步学习区数概念进行铺垫,因为函数是一种特殊的变量之间的“关系”。具体情景中从表格关系式、图像中获取信息找出自变量、因变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通过观察和思考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量之间的关系以及正确把对变量之间关系进行分析和对变化趋进行预测。本章从常量的世界进入变量的世界,开始接触新的思维方式.从表格、图象中分析出某些变量之间的关系,同时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运用,善于由图象获取信息,由图索数、由数导形,将抽象的数与直观的形有机结合起来.
学情分析 在孩子们现有的知识基础上,鼓励他们用表格整理数据并充分地从表格中获取信息,运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与同伴进行交流,提高孩子合作交流的意识。他们通过对表格中数据的分析,进一步体会变量之间的关系,明确自变量与因变量,并能通过资料分析进行预测.
单元目标 教学目标经历探索具体情境中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符号感和抽象思维;2.能发现实际情景中的变量及其相互关系,并确定其中的自变量或因变量;能从表格、图像中分析出某些变量之间的关系,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能根据具体问题,选取用表格或代数式来表示某些变量之间的关系;5.结合对变量之间关系的分析,尝试对变化趋势进行初步的预测.(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自变量、因变量的理解,图象的认识.教学难点:根据具体问题,选取用表格、关系式或图象来表示某些变量间的关系,并结合对某些变量之间关系的分析,尝试对某些变化趋势进行预测.
单元知识结构框架及课时安排 (一)单元知识结构框架1.教材特点分析:(1)情境引入,激发学生兴趣,通过一些视频介绍,贴近生活,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2)通过知识框架导图,和各知识点的逐一回顾,让学生从整体和细节上把握本章的内容(3)渗透建模思想,通过实例,利用设计各个小问题把知识点分层,再将分层的知识又合并在一起提出新问题,初步形成函数模型思想。(3)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在教学中以学生活动为主,并让学生自我创设问题,体现学生主体性.2.本章教学建议:(1)掌握变量的概念在七下的数学学习中,首先需要掌握变量的概念。变量是数学中描述变化量的重要工具,它可以在不同的值之间变化。学生应理解变量的本质,即变量是可以取不同值的量,这些值可以是数字、长度、面积等。同时,学生还应了解变量的分类,如自变量和因变量,这对于理解更复杂的数学关系至关重要。(2)理解变量之间的关系理解变量之间的关系是数学学习的核心。学生需要了解一个变量如何依赖于另一个变量,这种关系可以通过各种数学表示方法来描述。在教材中,应注重展现变量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用数学模型表示这种关系。(3)学习函数的表示方法函数是描述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关系的工具。学生需要学习如何使用不同的表示方法来表示函数,如解析法、表格法和图象法。这些表示方法各有特点,有助于从不同角度理解函数关系。(4)探究函数的变化规律探究函数的变化规律是理解函数的重要环节。学生应通过观察函数的图像、分析数据表格等方式,了解函数的变化趋势,从而掌握函数的变化规律。这有助于他们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数学知识。(5)掌握函数的图像表示函数的图像表示是一种直观的方法,有助于理变量之间的关系和函数的变化规律。学生应学会绘制单的函数图像,并能够通过图像分析函数的性质。教材中应提供足够的图像示例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这一技能。(6)学习通过表格理解变量关系表格是表示数据和变量关系的常用工具。通过表格,学生可以清晰地看到变量之间的关系和变化。教材应提供实际数据表格,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表格来理解变量关系,从而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1).体会和掌握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如通过一些具体、特殊的实例,找出一般的规律,再用这个规律指导实践,得出所需要的具体的数据.(2).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如利用图象确定变量之间关系以及预测变化趋势等,其关键是明确横轴、纵轴所表示的实际意义.(3).体会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如根据题目给出的不同条件进行判断,然后分类讨论,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并求解.4.单元知识结构框架:课时安排课时编号单元主要内容课时数3.1 用表格表示的变量间关系13.2 用关系式表示的变量间关系13.3.1 用图象表示的变量间关系1 3.3.2 用图象表示的变量间关系1
达成评价 课题课时目标达成评价评价任务3.1 用表格表示的变量间关系1、理解什么是变量、自变量、因变量.2、能从表格中获得变量之间关系的信息,能用表格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尝试对变化趋势进行初步的预测. 1.理解什么是变量、自变量、因变量.2.从表格中获得变量之间关系的信息,能用表格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尝试对变化趋势进行初步的预测.活动一:让学生亲自实践这个实验,使他们获得变量之间关系的直观体验.活动二:理解什么是变量、自变量、因变量.3.2 用关系式表示的变量间关系1、能根据具体情况,用关系式表示某些变量之间的关系;2、能根据关系式求值,进一步体会自变量和因变量的数值对应关系;3、具体情景下自变量的取值范围.1.根据具体情境,会用关系式表示某些变量之间的关系.2.能根据关系式和自变量的值,求出对应的因变量的值.活动一:能根据关系式求值,进一步体会自变量和因变量的数值对应关系.活动二:能根据关系式和自变量的值,求出对应的因变量的值.3.3.1 用图象表示的变量间关系1、结合具体情境,能理解图象上的点所表示的意义。 2、能从图象中获取变量之间关系的信息,并对未来的情况作一个预测.1.能够从曲线型图象中获取关于两个变量的信息.2.在给出图象中发现变量之间存在的关系,并能将图中的有用信息读取出来.活动一:通过结合横纵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我们能够很直观的感受到数据的意义.活动二:能从图象中获取变量之间关系的信息,并对未来的情况作一个预测.活动三:巩固例题.3.3.2 用图象表示的变量间关系 1、理解分段图象的意义,掌握分段图象各个部分的含义。2、进一步掌握运用图象表示变量间关系的方法,能够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 1.理解分段图象的意义,掌握分段图象各个部分的含义.2.从图象中获取变量之间关系的信息.活动一:唤醒学生的记忆——前面学习的变量间关系的方法.活动二:理解分段图象的意义,掌握分段图象各个部分的含义.
《第3章 变量之间的关系》单元教学设计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分课时学案
课题 3.2 用关系式表示的变量间关系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数学 年级 七年级下
学习目标 1、能根据具体情况,用关系式表示某些变量之间的关系;2、能根据关系式求值,进一步体会自变量和因变量的数值对应关系;3、具体情景下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重点 根据具体情境,会用关系式表示某些变量之间的关系.
难点 能根据关系式和自变量的值,求出对应的因变量的值.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引入思考】 回顾:1、变量与常量的意义是什么?什么是自变量、因变量?3、________可以表示因变量随自变量变化而变化的情况,还能帮助我们对变化趋势进行初步的预测.
新知讲解 本节课来研究:标明学习内容问题:如图,三角形ABC底边BC上的高是6厘米.当三角形的顶点C沿底边所在的直线向点B运动时,三角形的面积发生了变化.(1)在这个变化过程中,自变量和因变量分别是什么? (2)如果三角形的底边长为x(厘米),那么三角形的面积y(厘米2)可以表示为________.(3)当底边长从12厘米变化到3厘米时,三角形的面积从_____厘米2变化到_____厘米2.强调1:关系式是我们表示变量之间关系的另一种方法.强调2:利用关系式,我们可以根据任何一个自变量的值求出相应的因变量的值.当x=12时,y=________;当x=9时,y=________;当x=6时,y=________;当x=3时,y=________;做一做:如图,圆锥的高是4cm,当圆锥的底面半径由小到大变化时,圆锥的体积也随之发生了变化.(1)在这个变化过程中,自变量、因变量各是什么?(2)如果圆锥底面半径为r(cm),那么圆锥的体积V(cm3)与r的关系式为________.(3)当底面半径由1cm变化到10cm时,圆锥的体积由________cm3变化到________cm3.提炼概念(本节课主要内容提炼)求变量之间关系式的“三途径”1.根据表格中所列的数据,归纳总结两个变量的关系式。2.利用公式写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式,比如各类几何图形的周长、面积、体积公式等。3.结合实际问题写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式,比如销量×(售价-进价)=利润等。典例精讲 议一议:你知道什么是“低碳生活”吗? “低碳生活”是指人们生活中尽量减少所耗能量,从而降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的一种生活方式.(1)用字母表示家居用电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公式___________,其中的字母表示__________.(2)在上述关系式中,耗电量每增加 1 kW·h,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_________.当耗电量从 1 kW·h 增加到100 kW·h 时,二氧化碳排放量从________ 增加到____________.(3)小明家本月用电大约110 kW·h、天然气20m3、自来水5 t、耗油75 L,请你计算一下小明家这几项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课堂练习 巩固训练 1.如图,若输入x的值为1.5,则输出y的值为( )A.3.5 B.2.25 C.0.5 D.4.52.在地球某地,温度T(℃)与高度d(m)的关系可以近似地用T=10- 来表示.根据这个关系式,当d的值分别是0,200,400,600,800,1 000时,计算相应的T值,并用表格表示所得结果.3.对于气温,有的地方用摄氏温度表 示,有的地方用华氏温度表示,摄氏 温度x(℃)与华氏温度y(°F)之间存在 的关系为:y=1.8x+32,如图所示: (1)用表格表示当x从-10到30(每次增加10),y的相应的值. (2)某天,连云港的最高气温是8℃,悉尼的最高气 温是91°F,问这一天悉尼的最高气温比连云港 的最高气温高多少摄氏度(结果保留整数)?课后作业必做题:1.一块长为5米,宽为2米的长方形木板,现要在长边上截取一边长为x米的一小长方形(如图),则剩余木板的面积y(平方米)与x(米)之间的关系式为( )A.y=2x B.y=10-2xC.y=5x D.y=10-5x选做题:2、如图所示,梯形上底的长是a ,下底的长是15, 高是8,上底变化时,梯形的面积随之改变。梯形面积S与上底长a之间的关系式是什么?(2)用表格表示当a从10变到15时(每次增加1),S的相应值;(3)当a每增加1时,S如何变化?(4)当a=0时,S等于什么?此时它表示的什么?a101112131415S【综合拓展类作业】如图,小明想把一长为60 cm,宽为40 cm的长方形硬纸片做成一个无盖的长方体盒子,于是在长方形纸片的四个角各剪去一个相同的小正方形.(1)若设小正方形的边长为x cm,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S;(2)当x=5时,求这个盒子的体积.
课堂小结 关系式表示变量间的关系1.关系式是用含自变量的代数式表示因变量的等式.2.利用关系式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最大的优点在于能比较方便地求出自变量为取值范围内的任意一个值时,相对应的因变量的值.3.利用关系式求因变量的值,实际上就是求代数式的值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