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提速练 (一)细胞的分子组成与基本结构 (含解析)-2024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文档属性

名称 选择题提速练 (一)细胞的分子组成与基本结构 (含解析)-2024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9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3-05 16:30: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项二 选择题提速练
(一)细胞的分子组成与基本结构
一、单项选择题
1.(2023·徐州高三模拟)下列物质或生物体一定含有氮元素和磷元素的是(  )
A.核酸和磷脂
B.病毒和大肠杆菌
C.细胞中运输氨基酸的物质
D.神经递质和生长激素
2.(2023·南通高三三模)环孢菌素A是一种从真菌培养液中分离出的由11个氨基酸组成的天然环肽,是临床上常用的免疫抑制药物。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环孢菌素A与几丁质、ATP共有的元素组成为C、H、O、N
B.环孢菌素A在核糖体上合成,结构中含10个肽键
C.高温失效的环孢菌素A仍可用双缩脲试剂鉴定显蓝色
D.环孢菌素A可用于艾滋病等免疫缺陷疾病的治疗
3.(2023·泰州高三模拟)下列关于细胞质、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核中基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四种基质中都含有少量的DNA和RNA
B.四种基质中都可以发生ATP的合成反应
C.叶绿体基质只能合成有机物,线粒体基质只能分解有机物
D.细胞质基质和细胞核的基质中都有由蛋白质组成的网架结构体系
4.(2023·镇江高三模拟)如图是浆细胞的电镜图,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④具有单层膜包被,在浆细胞中大量存在
B.抗体从合成到分泌,依次经过核糖体、④、⑤和细胞膜
C.①与细胞器膜、细胞膜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
D.⑤所示细胞器的内膜上可消耗氧气生成水
5.(2023·扬州高三模拟)细胞在受到物理或化学因素刺激后,胞吞形成多囊体。多囊体可以与溶酶体融合,其中内容物被水解酶降解,也可与膜融合后释放到胞外,形成外泌体(如图所示),内部包含脂质、蛋白质、RNA等多种物质。溶酶体蛋白DRAM会降低溶酶体的水解功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外泌体的形成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特点
B.外泌体是由内、外两层膜包被的囊泡
C.和野生型小鼠相比,DRAM基因缺失型小鼠血浆中外泌体的含量更高
D.可以利用差速离心法提取细胞内多囊体,进一步分析外泌体的结构和成分
6.(2023·江苏盐城中学高三期末)如图表示细胞周期中核膜和核纤层的变化过程。核纤层是介于内核膜与染色质之间、紧贴内核膜的一层蛋白网状结构。核纤层蛋白可逆性的磷酸化和去磷酸化可介导核膜的解体和重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核孔可以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DNA进出和信息交流
B.有丝分裂前期核纤层蛋白去磷酸化可导致核膜消失、染色体出现
C.核膜小泡融合和染色质融合均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
D.在末期结合有核纤层蛋白的核膜小泡聚集染色质周围融合成核膜
7.(2023·南通高三三模)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肾上腺皮质细胞中富含内质网,有利于醛固酮的合成
B.骨骼肌细胞中富含线粒体,有利于提供更多的能量
C.胰岛B细胞中富含高尔基体,有利于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
D.巨噬细胞中富含溶酶体,有利于消化摄入的病毒或细菌
8.(2023·全国甲,1)物质输入和输出细胞都需要经过细胞膜。下列有关人体内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乙醇是有机物,不能通过自由扩散方式跨膜进入细胞
B.血浆中的K+进入红细胞时需要载体蛋白并消耗ATP
C.抗体在浆细胞内合成时消耗能量,其分泌过程不耗能
D.葡萄糖可通过主动运输但不能通过协助扩散进入细胞
二、多项选择题
9.(2023·江苏前黄高级中学高三模拟)胞间连丝是贯穿两个相邻细胞细胞壁的圆柱形细胞质通道。高等植物大多数相邻的细胞间能形成胞间连丝。初生胞间连丝是在形成细胞板时因内质网膜的插入而形成的;次生胞间连丝是由一些水解酶的作用使完整的细胞壁穿孔而形成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体细胞的初生胞间连丝是在有丝分裂中期时形成
B.次生胞间连丝的形成与纤维素酶、果胶酶等有关
C.胞间连丝使相邻细胞的生物膜形成了结构上的联系
D.胞间连丝有利于相邻细胞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10.(2023·连云港高三模拟)乳铁蛋白广泛存在于各种分泌液中。如图为乳铁蛋白的合成、加工、分泌过程示意图,甲、乙、丙、丁、戊表示细胞结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戊可为甲中的脱水缩合提供能量
B.乙与丙在结构上能直接相连
C.甲、乙、丁膜的组成成分相似
D.丙、戊表示的细胞器均具有两层膜
11.(2023·淮安高三三模)如图为液泡膜上离子跨膜运输机制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Ca2+逆浓度梯度从细胞液进入细胞质基质
B.有氧呼吸的增强可促进Ca2+进入液泡
C.Na+进入液泡的方式属于协助扩散
D.液泡中的pH环境与动物细胞中的溶酶体中的类似
(一)细胞的分子组成与基本结构
1.B [磷脂有可能不含氮元素;病毒和大肠杆菌都含有核酸,核酸的元素组成是C、H、O、N、P,故病毒和大肠杆菌一定含有N和P;运输氨基酸的可以是tRNA或载体蛋白,载体蛋白不一定含P;氨基酸类的神经递质,一般不含P,如甘氨酸,生长激素属于多肽类激素,不含P。故选B。]
2.A [环孢菌素A是一种天然环肽,几丁质是多糖,且含N,故环孢菌素A与几丁质、ATP共有的元素组成为C、H、O、N,A正确;环孢菌素A的化学本质是环状多肽,故其在核糖体上合成,由11个氨基酸组成,结构中含有11个肽键,B错误;高温失效的环孢菌素A中的肽键没有被破坏,仍可用双缩脲试剂鉴定显紫色,C错误;环孢菌素A是临床上常用的免疫抑制药物,而艾滋病则是一种免疫缺陷病,D错误。]
3.D [细胞质基质中没有DNA,A错误;细胞核的基质中不发生ATP的合成反应,B错误;叶绿体基质可分解ATP,合成糖类、蛋白质、DNA、RNA等有机物;线粒体基质可分解丙酮酸,可以合成蛋白质、DNA、RNA等有机物,所以叶绿体基质和线粒体基质能合成有机物和分解有机物,C错误;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细胞质基质和细胞核的基质中都有由蛋白质组成的网架结构体系,D正确。]
4.B [④内质网为单层膜细胞器,浆细胞合成的抗体为分泌蛋白,需要在内质网上合成和加工,在浆细胞中大量存在,A正确;⑤为线粒体,抗体的合成和分泌不需要经过线粒体,但是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B错误;①为核膜,与细胞器膜、细胞膜共同构成生物膜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C正确;⑤为线粒体,线粒体内膜上发生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氧气与[H]结合生成水,D正确。]
5.D [外泌体的形成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流动性,A错误;外泌体是由单层膜包被的囊泡,B错误;溶酶体蛋白DRAM会降低溶酶体的水解功能,因此,DRAM基因缺失型小鼠血浆中外泌体的含量更低,C错误。]
6.D [核孔具有选择透过性,DNA不能进出细胞核,A错误;有丝分裂前期核纤层蛋白磷酸化可导致核膜形成核膜小泡,核膜消失、染色体出现,B错误;核膜小泡融合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但染色质不含膜结构,融合过程不能体现生物膜的流动性,C错误;在末期结合有核纤层蛋白的核膜小泡聚集,在染色质周围融合成核膜,形成两个细胞核,染色体平均分配,D正确。]
7.C [肾上腺皮质能分泌醛固酮,醛固酮属于脂质类激素,其合成与内质网有关,因此肾上腺皮质细胞中富含内质网,A正确;线粒体可以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骨骼肌细胞中富含线粒体,有利于为生命活动提供较多的能量,B正确;胰岛素属于蛋白质类激素,胰岛素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高尔基体起加工、修饰作用,C错误;巨噬细胞可以吞噬消化病毒或细菌,其细胞内含有丰富的溶酶体,D正确。]
8.B [乙醇是脂溶性的小分子有机物,与细胞膜中的磷脂相似相溶,可以通过自由扩散方式进入细胞,A错误;血浆中K+含量低,红细胞内K+含量高,逆浓度梯度的跨膜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并消耗ATP,B正确;抗体为分泌蛋白,分泌方式为胞吐,需要消耗能量,C错误;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等为主动运输,进入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为协助扩散,D错误。]
9.BCD [由题图分析可知,初生胞间连丝是在形成细胞板时因内质网膜的插入而形成的,是在有丝分裂末期时形成的,A错误;次生胞间连丝是由一些水解酶的作用使完整的细胞壁穿孔而形成的,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和果胶,因此水解细胞壁需要纤维素酶、果胶酶,B正确;初生胞间连丝是在形成细胞板时因内质网膜的插入而形成的,胞间连丝使相邻细胞的生物膜形成了结构上的联系,有利于相邻细胞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C、D正确。]
10.BCD [戊含有DNA,因此戊为线粒体,可以为图示整个过程供能,A正确;乙为内质网,丙为高尔基体,它们在结构上不直接相连,是通过囊泡间接连接,B错误;甲为核糖体,没有膜结构,丁为细胞膜,乙、丁的组成成分相似,主要为磷脂和蛋白质,C错误;丙高尔基体只有一层膜,戊线粒体有两层膜,D错误。]
11.BD [Ca2+从液泡进入细胞质基质并未消耗能量,但需要载体,属于协助扩散,A错误;图中Ca2+进入液泡时需要载体且消耗ATP,属于主动运输,因此有氧呼吸的增强可促进Ca2+进入液泡,B正确;H+运出液泡的过程伴随Na+进入液泡,H+运出液泡属于协助扩散,该过程由高浓度→低浓度,会产生化学势能,可为Na+进入液泡提供能量,故Na+进入液泡的方式为主动运输,C错误;由图可知,液泡中的H+浓度高,呈现酸性,与动物细胞中的溶酶体类似,D正确。]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