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人口 第二节 人口迁移 课时2 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及影响 学案(含答案)-2024春高中地理必修2(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 人口 第二节 人口迁移 课时2 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及影响 学案(含答案)-2024春高中地理必修2(人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5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3-05 15:36: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时2 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及影响
[学习目标] 
1.利用资料或图表,说明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的特点。(综合思维)
2.运用实例或资料,说明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和迁入地的影响。(综合思维)
目标一 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
1.国际人口迁移
时期 主要流向 原因 特点
19世纪以前 旧大陆→________ 地理大发现与________的开辟 以集团性、________的移民为主
19世纪到20世纪上半叶 欧洲→美洲和大洋洲等地 经济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________洲→北美和欧洲 从发展中国家流向______国家,外籍工人增多
20世纪70年代以来 境外→________和北非 开采石油 以________为主
近年来 西亚、北非→________ 战乱等原因 以________为主
2.国内人口迁移
时期 主要流向 原因 特点
工业化以前 迁往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 垦荒、________、战乱等 大规模迁移
1949年以来 改革开放以前 由东部迁往西北和东北 国家实施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___________地迁移
改革开 放以后 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达地区;内地→沿海;山区→平原;农村→________ 快速________和城镇化的推动 迁移的流量增大,流向变化多样,自发迁移流量增大
判断
1.亚洲一直是国际人口迁移的迁入区。(   )
2.北美、大洋洲一直是国际人口迁移的迁出区。(   )
3.近年来,由于战乱等原因,西亚、北非的大量难民迁往欧洲。(   )
4.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快,吸引大量内陆人口迁入。(   )
读“中国、美国(本土)两国不同时期的国内人口迁移示意图”,完成1~2题。
1.与我国20世纪50~80年代相比,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主要表现为(  )
①自发性人口迁移、流动的规模较大 ②向西部地区迁移、流动的规模较大 ③务工、经商成为人口迁移与流动的主要动力 ④外出务工农民流动的人数大大减少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本土人口迁移主要是(  )
①受东北部工业区的吸引产生的 ②因南北战争引起的 ③因气候等环境因素引起的 ④受新兴产业的吸引产生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读图,完成3~5题。
3.若此图表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  )
A.从北美迁入拉美 B.从亚洲迁往拉美
C.从非洲迁往西亚 D.从欧洲迁往亚洲
4.若此图表示近年来我国外出务工农民主要流动方向,则甲、乙可能分别表示(  )
A.四川、广东 B.湖北、湖南
C.河北、河南 D.新疆、安徽
5.下列因素中,有利于人口从甲地迁到乙地的是(  )
A.乙地较高的工资待遇
B.乙地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C.甲地良好的教育条件
D.甲地优美的环境
目标二 人口迁移的影响
1.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人口迁移对就业结构的影响
伴随人口迁移,会不断出现新的职业。如学龄儿童迁移人口增多,则迁入地应增加或加强中小幼教师的师资力量。
材料一 人口流动情况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活力与竞争力的重要指标。重庆直辖以来,区域经济得以快速发展,人口流动性不断增强,重庆对外来人口的吸引力越来越大。在市外外来人口和外出市外人口规模“一增一减”的共同作用下,全市净流出人口规模保持逐年小幅度下降的趋势,人口净流出状况得以改善。
材料二 下表示意重庆市长期和短期流入人口的不同年龄段的人口比重。
年龄段 18岁及以下 19~29岁 30~59岁 60岁及以上
长期占比(%) 6.9 29.3 48.4 15.4
短期占比(%) 3.6 31.9 54.2 10.3
材料三 下图表示重庆市地理位置及某年份重庆全市外出市外主要目的地的占比。
1.[区域认知]读材料二,指出重庆市流入人口的总体年龄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综合思维]据材料三,简述重庆市人口外出目的地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区域认知]分析大量外来人口对重庆产生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江苏淮安期末)近年来,“逃离北上广”已成为一个时髦概念,但某App迁徙数据(如下图)显示,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人口依旧呈正向流入趋势。据此完成1~2题。
1.关于目前我国人口流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目前沿海大中城市人口以流出为主
B.影响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是生态环境
C.人口流动不利于国家经济发展
D.流动人口以青壮年为主
2.外来人口给“北上广”等大城市带来的有利影响是(  )
A.有利于缓解交通拥堵
B.缓解人地矛盾,减小城乡差距
C.保障充足的劳动力
D.有利于工业结构的调整升级
美国是世界最发达的国家,也是世界最大的移民目的国;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简称阿联酋)位于西亚,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是世界主要石油生产国之一,也是世界移民人口占本国人口比重最大的国家。下图为“美国和阿联酋两个国家接纳外来移民状况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3.阿联酋移民人口占本国人口比重大的主要原因是(  )
A.移民政策宽松
B.石油开采,就业机会多
C.自然环境优越
D.西亚战乱多,难民较多
4.大量人口迁入对美国的影响是(  )
A.加剧人口老龄化
B.降低经济发展速度
C.增大就业压力
D.改善生态环境
课时2 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及影响
目标一 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
新知预习
1.新大陆 新航线 大规模 拉丁美 发达 西亚 外籍工人 欧洲 难民
2.自然灾害 有计划、有组织 城镇 工业化
判断
1.× 2.× 3.√ 4.√
对点落实
1.C 2.B [第1题,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国内人口迁移流向东部地区的规模比流向西部地区的规模要大得多,外出务工农民流动的人数也远比20世纪50~80年代多。第2题,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本土人口主要是从东北部老工业区向西部和南部气候宜人、新兴产业兴起的“阳光地带”迁移。]
3.C 4.A 5.A [第3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口由经济欠发达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迁移;西亚因石油开采收入高,吸引大批外籍工人,成为人口净迁入区,故C项正确。第4题,近年来受经济因素影响,我国外出务工农民由经济欠发达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表现为由乡村到城市、由内陆地区到沿海地区流动。四川经济欠发达,人口以流出为主;广东经济发达,是人口主要迁入省。故A项正确。第5题,甲地的推力因素和乙地的拉力因素是导致人口从甲地迁往乙地的主要因素,故乙地较高的工资待遇成为乙地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拉力因素;乙地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不利于人口迁入;甲地良好的教育条件、优美的环境属于甲地的拉力因素,不会造成人口迁出。故A项正确。]
目标二 人口迁移的影响
核心探究
1.以中青年劳动人口为主;老年人口和少年人口比重小。
2.特点: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和周边地区。原因:①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工作机会多,收入高;②周边地区距离较近,迁移成本较低,且生活习俗相近,文化隔阂少。
3.有利影响:①提供廉价的劳动力和引进高素质人才,弥补劳动力和人才不足;②拉动消费(促进重庆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带动重庆经济发展;③不同地区的人有不同的生活习惯和文化背景,外来人口迁入有利于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不利影响:①在一定程度上会引起或加剧重庆的生态环境问题;②增加重庆公共设施的负担,在住房、交通、卫生、教育等方面产生巨大的压力;③增加城市管理的难度,影响重庆的社会治理。
对点落实
1.D 2.C [第1题,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人口依旧呈正向流入趋势,A错误;我国影响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B错误;人口流动有利于国家经济发展,C错误;我国流动人口以年龄在18岁至50岁之间的青壮年为主,D正确。第2题,外来人口大量涌入“北上广”等大城市,给大城市带来基础设施和环境保护的压力,不利于缓解交通拥堵和人地矛盾,A、B错误;外来人口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可以保障城市产业具有充足的劳动力,C正确;外来人口能够满足低端工业的劳动力需求,对工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影响不大,D错误。]
3.B 4.C [第3题,阿联酋石油资源丰富,石油开采工业发达,就业机会较多,但该国人口规模较小,劳动力相对较少,吸引大量外来移民前来就业,B正确。故选B。第4题,大量青年人口迁入,会减缓人口老龄化,A错误;人口迁入并不会降低经济发展速度,B错误;人口迁入会增大就业压力,C正确;人口迁入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压力,D错误。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