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3课《明朝和清朝前期的科学技术》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3课《明朝和清朝前期的科学技术》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8-25 21:37: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3课 明朝和清朝前期的
 科学技术
1.背诵明长城、北京紫禁城的概况,认识明长城和北京故宫是世界上的伟大工程。
2.掌握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宋应星和《天工开物》,学习李时珍、宋应星等科学家的优秀品质。
3.重点:明长城;明北京城及其故宫;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天工开物》。
1.明长城和北京故宫
建筑名称 修建 规模 历史地位
明长城 在古长城基础上,先后花了 200 多年时间修建 东起 鸭绿江 ,西到 嘉峪关 ,全长约 6300 千米 明长城 气魄雄伟 ,是世界上的 伟大工程 之一
北京故宫  明成祖 在 元大都 的基础上大规模营建北京,作为 都城  北京城由 宫城 、 皇城 和 京城 三部分组成,雄伟壮丽, 布局严整 ,街道宽广笔直 紫禁城内的 皇宫建筑 群是我国现存 最大最完整 的古建筑群。体现了我国古代 都市 建筑的最高成就,是世界建筑艺术的杰作
*想一想:明朝的北京城在其建筑和城市布局方面有哪些特点 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特点:①城市布局严整。北京城由宫城、皇城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京城三部分组成,雄伟壮丽,布局严整,街道宽广笔直。②突出了皇权至上的原则。北京城以一条中轴线贯通南北,两边的街道和重要建筑左右对称,以体现封建帝王是天下权力的中心。
感受:明朝北京城气魄宏伟、规划整齐,体现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国古代都市建筑的最高成就,是世界建筑艺术的杰作,同时也处处体现着大一统国家的宏伟气魄和博大精深。
2.医学巨著
著作名称 作者 朝代 历史地位
《本草纲目》 李时珍  明 朝 是我国医药学宝库中的珍贵遗产。该书后被译成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被称为 “东方医学巨典” 
《天工开物》 宋应星 明末清初 这部书后来被译成多种外文,外国学者称它为 “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说一说:在李时珍和宋应星两位科学家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不畏艰险、敢于创新、敢为人先的精神。
*想一想:课文中有《天工开物》的一幅插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描绘的是明代矿工在井下采煤的情景。图中有一根中间打通的长竹竿,从地面插进矿井深处,这是当时领先世界的一项生产技术。这根长竹竿是做什么用的呢
用来排除矿井中的有毒气体(瓦斯)。
1.各小组就小组成员在“问题生成”中的疑问展开讨论,并共同解决。
2.探究下列问题,以小组确定的形式进行展示。
【探究问题一】秦长城与明长 ( http: / / www.21cnjy.com )城相比有什么不同之处 历代修建长城的目的是什么 明代花200多年时间修长城反映了明朝社会什么时代特点 (提示:从两者所处地理位置、起止地点、抵御对象、修建方式等方面展开讨论)
不同点:①秦、明两朝长城地理位置不同。 ( http: / / www.21cnjy.com )明长城的位置较秦长城靠南。②秦、明两朝长城起止地点不一样。秦长城西起临洮,东至鸭绿江;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③抵御对象不同。秦长城抵御的是匈奴,明长城抵御的是蒙古。④秦、明两朝长城修建方式不同。秦长城用土筑,明长城东段用条石和青砖砌筑,中段用土心石砌筑。
目的:都是为了抵御北方少数民族的南下。
特点:闭关自守。
【探究问题二】分析《本草纲目》和《天工开物》两部著作,总结明朝科技发展的时代特点。
①明朝大医药学家李时珍的中药学巨著 ( http: / / www.21cnjy.com )《本草纲目》就是对传统中药学的总结。而在中药学的基础理论方面,李时珍本人并没有突破性创造。②明朝宋应星《天工开物》是对中国封建时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总结。由此不难看出,明朝时期,我国对传统古典科技的总结居多,对近代自然科学的运用和发展尚少,潜藏着发展停滞的危机。
【探究问题三】说说明清以后中国科学技术开始落后的原因。(提示:从文化政策、对外政策以及封建经济形式等方面展开讨论)
原因:①清朝统治者实行思想文化专制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兴文字狱,阻碍了学术文化的进步,不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②封建统治者推行闭关锁国政策,限制了中外正当的经济文化交流,不利于我国人民吸收外国的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③封建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缺乏对科技发展的迫切要求和有力推动。
3.对本课内容仍存有的疑问,由老师引导学生共同探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