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 年级 四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语文园地一
教科书 书 名: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四年级 下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年12月第1版
教学目标
1. 积累课文中表达作者情感的句子。 2.学习积累词语,体会乡下与城市生活的不同,并能选择一幅画写一写。 3.通过看图、感悟、体验、诵读,体会《卜算子·咏梅》的意境,积累古诗。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学习积累词语,体会乡下与城市生活的不同。
2.按照总分和排比的句式描写出图画的内容。 教学难点: 通过看图、感悟、体验、诵读,了解《卜算子·咏梅》的创作背景和意思,体会诗人 所表达的意境。
教学过程
环节一:交流平台 1.回顾单元内容,体会文章思想。 这一单元我们积累了很多优美词句,感受了乡村的优美风景,体会了作者对田园、自然的喜爱。那么,我们是怎么体会到作者感情的呢? 2.交流学习。 ①《三月桃花水》中“三月桃花水,叫人多沉醉”,“沉醉”直接表达了作者对三月桃花水的喜爱和赞美。 ②“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得感谢的。”从对大人们的感谢,就可以看出作者对天窗的喜爱了。 3.总结方法。 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关键的词句中体会作者的想法和情感。可以通过关键词或者是过渡句,以及中心句所在的位置来快速的找出关键句。 环节二:词句段运用 一、 读一读,选两三个词语,说说你体会到的乡村和城市生活的不同。 1.听读词语,熟悉内容。 同学听老师读,寻找特点,思考分类。 城市生活的词语:繁华、璀璨、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灯火辉煌 乡村生活的词语:肥沃、静谧、炊烟袅袅、依山傍水、鸡犬相闻 2.交流分享。 ①“高楼林立、车水马龙”让我感受到城市的人口多, 交通拥挤,生活节奏快。“依山傍水、鸡犬相闻”让我仿佛看到乡村优美、古朴的自然风景,有一种世外桃源的感觉。 ②“璀璨、大街小巷”让我仿佛看到了一栋栋高楼的灯光美丽而璀璨,大街小巷里霓虹闪烁、欢歌劲舞的场景,感觉到连空气中也充斥着前卫时尚的气息。“肥沃、麦浪”让我仿佛看到了农村肥沃的地上,长满了小麦。微风吹来,麦浪一漾一漾的田园风光,让人的心里充满了希望。 3.总结。 城市有城市的便利繁华,乡村有乡村的宁静优美。无论生活在哪里,都要用心感受现在生活给你带来的美好与乐趣。 二、读句子,再选一幅图画照样子写一写。 1.听读句子,寻找特点。 第一段话中景物有顺序的进行排列,突出了田园的特点。而第二段则是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2.总结。 构句形式:首先分述各种景物的特点,其次再总写留给人的印象。 3.交流分享。 ①天边的雪山,一望无际的草原,洁白的羊群,绘成了一幅美丽的风景画。 ②高大气派的教学楼,环形的橡胶跑道,奔跑的少年,构成了靓丽的风景线。 环节三:日积月累 1.了解背景,听读诗词。 背景:《卜算子·咏梅》是毛泽东于1961年创作的一首词。当时中国面临着来自国际和国内的重重困难。面对困难和压力,毛泽东主席为了鼓励大家蔑视困难,敢于战胜困难,就借用陆游的《卜算子·咏梅》的原题和原调做了这首词,但整首词体现出的意境却截然不同。 2.讲解重点字词。 悬崖百丈冰体现出。梅花生活的环境非常寒冷 犹有花枝俏,表现出梅花傲寒凌霜坚强不屈的精神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是他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表现。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这提现了梅花高洁、坚强与乐观。 3.学生自读。 同学们试读,结合创作背景和注释,边读边理解这首词的意思。 4.意思解读。 暴风骤雨送走了残花败柳的暮春,转眼又是漫天风雪的冬天,朝气蓬勃的春天即将来临。(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虽然已经是悬崖森立,风雪肆虐,冰天雪地的隆冬,但梅花却在俏丽的开放。(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在冰雪中俏丽开放的梅花,不是为了独占春光,只是预示着春天的到来。(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等到春暖花开、万紫千红的时候,它却已悄然凋谢,看到百花争艳,隐藏在花丛中的她欣慰地笑了。(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5.主旨及延申。 这首词表现了梅花坚强不屈,不畏寒冷,对春天充满信心的乐观精神和谦虚的品格,鼓励人们要有坚强不屈的精神和革命到底的乐观主义精神。 我们身边同样有着和梅花一样为他人为国家无私奉献的英雄们。 在这里,我们默默地感谢他们。我们也要像梅花一样面对困难坚强不屈,始终保持乐观向上。 6..观看视频,升华情感。 环节四:作业布置 1.完成构段仿写(有序、分总式)。 2.将你积累的描写城市生活和乡村生活的词语写下来。 3.课下搜集毛主席诗词,感受其诗词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