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2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二)
[学习目标]
1.结合海域分布图,辨识海洋权益的相关概念,说明我国海洋发展战略及其重要意义。(综合思维、区域认知)
2.在地图上确定南海诸岛、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准确位置,并说明其是我国固有领土的证据。(综合思维)
3.结合实例,了解我国海洋的基本国情,并说明国家海洋权益、海洋发展战略及其重要意义。(地理实践力)
目标一 拓展蓝色经济空间
1.主要目的:开发________、建设海洋强国。
2.我国的海洋国情
(1)海域辽阔,__________漫长,__________宽广,岛屿众多。
(2)自北向南纵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三个气候带,季风特征显著,________影响大。
(3)海洋资源十分丰富。
(4)________种类多。
(5)拥有多种海洋________类型。
(6)海洋环境状况不容乐观。
3.战略措施:拓展________空间,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维护海洋权益。
4.总体要求: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清晰规划________利用格局,提高海洋空间利用效率,提升海洋可持续发展能力。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提高海洋资源的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的措施合理的是( )
A.禁止沿海地区的海盐生产
B.禁止在沿海大陆架上开采石油,以免产生石油污染
C.禁止海水养殖业的发展
D.禁止过度捕捞海洋生物资源,努力做到捕养结合
2.对我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优势和劣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海洋面积绝对量大,相对量也比较大
B.海洋资源总量十分丰富,所以人均占有量也比较多
C.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十分迅速,目前已在国民经济中占了较大比重
D.我国海洋区位优越,但地理形势又有相对不利的一面
(2023·山东日照期末)我国是海洋大国,海洋资源开发是我国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依托。下图示意渤海和黄海局部地理事物分布。据此完成3~5题。
3.甲地海水深度可能为( )
A.25 m B.45 m
C.65 m D.85 m
4.乙地建设晒盐滩地的优势条件有( )
A.距河口近,河流带来盐分多
B.夏季伏旱时间长,晒盐条件优越
C.鹅卵石多,增温快,利于晒盐
D.春季干燥多大风,利于海水蒸发
5.与乙地相比,丙地附近冬季海冰资源开发潜力较大,因为丙地海冰( )
A.资源更丰富 B.开采更方便
C.运输更便捷 D.需求量更大
目标二 维护海洋权益
1.海洋权益
(1)概念:是指国家________向海洋延伸形成的一些权利和利益。
(2)范围
2.南海诸岛
(1)南海诸岛是中国领土组成部分的原因
①中国人民在南海的活动已有____多年历史。
②中国最早发现、________和开发利用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并对其行使主权和管辖。
③中国最早确立了在南海的________和相关权益。
2 中国对南海诸岛的权利
3.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中国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1)在历史上
①钓鱼岛等岛屿是中国人最早发现、______和利用的。
②中国渔民历来在这些岛屿及其附近海域从事________活动。
③早在____朝,钓鱼岛等岛屿就已经纳入中国海防管辖范围。
(2)在地质上
①钓鱼岛地处我国东海________,是台湾东部山岭的自然延伸。
②钓鱼岛与琉球群岛以冲绳海槽隔开,是我国台湾省的________。
4.维护我国海洋权益
(1)中国政府的主张:与相关国家通过________,公平合理地解决海洋争端。
(2)意义
①为海洋开发活动提供和平、稳定的______及外部环境。
②巩固________,打击海上恐怖活动、走私和跨国犯罪,营造和平、良好的国际海上安全秩序。
材料一 2021年4月26日,自然资源部在官方网站发布其组织编写的《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地形地貌调查报告》。该调查报告基于长期的历史调查数据,并采用最新高分辨率卫星遥感等调查方式,获取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海岛和30 m内浅海区域最新地形数据。下图为钓鱼岛的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和历史现实:①大陆架是陆地国土的自然延伸部分,其外延按物质来源划分;②《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76条规定:“沿海国的大陆架包括领海以外,依其陆地领土的全部自然延伸,扩展到大陆边外缘的海底区域的海床和底土。”
1.[地理实践力]说明我国外交部关于“中方有关船只在钓鱼岛附近海域进行正常海洋科考,是行使中方正当主权权利”的科学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综合思维]日本远隔重洋,却千方百计想窃取钓鱼岛的主权,目的是想窃取哪些海洋权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综合思维]中国海洋调查船“东方红2号”在钓鱼岛海域进行科考,是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一项措施。分析我国维护海洋权益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完成1~3题。
1.N海域与甲国距离超过200海里,则甲国在N海域( )
A.享有主权
B.有勘探、开发自然资源的主权权利
C.享有开发定居生物的主权权利
D.与其他国家平等地共同使用
2.波的尼亚湾为波罗的海北部海湾,南北长725千米(约390海里),东西宽80~240千米(约43~130海里)。则海域M( )
①其归属需乙国和芬兰通过友好协商确定 ②污染严重 ③赤潮频发 ④位于世界最大的石油航线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3.乙国和芬兰对于波的尼亚湾应( )
A.共同开发所有的海底资源
B.尊重其归属国合法利用海洋的权利
C.公平分担保护每一寸海洋国土的义务
D.共同遏制海洋环境质量恶化的趋势
(2023·山西长治期末)中国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形成于地质历史时期,主岛属于侵蚀剥蚀低山丘陵,南部海岸有倒石堆地貌分布。下图为“钓鱼岛及其附近海域示意图”。据此完成4~6题。
4.钓鱼岛所属海域及岛屿类型分别是( )
A.东海 珊瑚岛 B.南海 冲积岛
C.南海 火山岛 D.东海 大陆岛
5.下列能说明钓鱼岛是我国固有领土的理由,正确的是( )
A.地处我国南海大陆架
B.是台湾岛的附属岛屿
C.在冲绳专属经济区外
D.属于我国的内海区域
6.长期驻守在钓鱼岛上的人员遇到的自然灾害可能有( )
A.台风、海啸、冰雹、潮汐
B.台风、地震、潮汐、海啸
C.火山、潮汐、滑坡、崩塌
D.台风、地震、滑坡、崩塌
课时2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二)
目标一 拓展蓝色经济空间
新知预习
1.海洋国土
2.(1)海岸线 大陆架 (2)热带气旋 (4)海洋灾害 (5)生态系统
3.蓝色经济
4.海洋空间
对点落实
1.D 2.D [第1题,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应盲目禁止,这样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应对资源保持适度的开发,如禁止过度捕捞海洋生物资源,捕养结合,有利于海洋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D正确。第2题,我国海洋面积大,海洋资源丰富,但人口多,人均占有量少,A、B错误。我国海洋经济发展迅速,但发展时间较短,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较小,C错误。我国海岸线长,区位优越,但和邻国海洋专属经济区重叠较多,不利于开发,D正确。]
3.C 4.D 5.A [第3题,根据已有等深线数值判断,图中等值距为30 m,甲地外围等深线数值为-50 m,该闭合等深线位于-20 m等深线与-50 m等深线之间,该闭合等深线外侧数值大于-50 m,则内侧数值小于-50 m,即为-80~-50 m,因此甲地海水深度应为50~80 m。故选C。第4题,河流水为淡水,盐度低,乙地建设晒盐滩地并不是因为河流带来的盐分多;乙地位于华北地区,夏季没有伏旱天气,伏旱天气出现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图中显示乙地为淤泥质海岸,沉积物颗粒较小,鹅卵石较少;华北地区春季气温回升快,多大风,雨季未到,空气干燥,利于海水蒸发,有利于晒盐。故选D。第5题,丙地纬度比乙地更高,冬季海水温度更低,海冰更丰富;乙、丙都是淤泥质海岸,且均位于近海地区,海冰开采条件差异不大;乙靠近京津冀地区,社会经济条件更好,交通和市场需求更有优势。故选A。]
目标二 维护海洋权益
新知预习
1.(1)领土
2.(1)①2 000 ②命名 ③领土主权 (2)主权 毗连区 大陆架 历史性
3.(1)①命名 ②生产 ③明 (2)①大陆架 ②附属岛屿
4.(1)双边协商 (2)①周边 ②海防
核心探究
1.钓鱼岛位于冲绳海槽以西,是台湾东部山岭的自然延伸,与琉球群岛以冲绳海槽隔开,因此钓鱼岛是我国台湾省的附属岛屿,而不是琉球群岛的组成部分。
2.勘探、开发、养护和管理自然资源及其管辖权。
3.维护海洋权益可以巩固国防,维护对外贸易航运通道,营造海上安全秩序,为海洋开发活动提供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
对点落实
1.D 2.A 3.D [第1题,N海域与甲国的距离超过200海里,属于公海,则甲国在N海域与其他国家平等地共同使用,D正确。第2题,根据图示信息以及题干信息可知,该海域南北狭长,东西宽约43~130海里,东临芬兰,西临乙国,该海域的归属需要乙国与芬兰通过友好协商来确定。该海域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污染严重,①②正确;该海域所处纬度较高,水温较低,赤潮发生频率较低,③错;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储藏区与开发区位于西亚波斯湾地区,该海域并非位于世界最大的石油航线,④错。故选A。第3题,波的尼亚湾水域污染较严重,乙国和芬兰应共同遏制海洋环境质量恶化的趋势,而不是共同开发所有的海底资源,D正确,A错;波的尼亚湾属于芬兰和乙国共有,不属于某一个国家,B、C错误。]
4.D 5.B 6.D [第4题,读图,钓鱼岛位于台湾岛东北部,位于中国东海大陆架的东部边缘,是台湾岛的一部分,台湾岛原为大陆的一部分,因构造运动使其与大陆相隔形成岛屿,所以钓鱼岛为大陆岛,D正确,A、B、C错误。第5题,钓鱼岛是台湾岛的附属岛屿,台湾岛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固有领土,B正确。第6题,钓鱼岛主岛属于侵蚀剥蚀低山丘陵,南部海岸有倒石堆地貌分布,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起伏大,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地震、滑坡、崩塌;钓鱼岛位于西北太平洋,距台风源地近,台风多发,D正确;潮汐不是自然灾害;该岛屿没有活火山;海啸是较强海底地震引发的,次数极少;钓鱼岛纬度较低,冰雹较少,A、B、C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