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环境与发展 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学案(含答案)-2024春高中地理必修2(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章 环境与发展 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学案(含答案)-2024春高中地理必修2(人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3-05 17:26: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章 环境与发展
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学习目标] 
1.运用资料,分析区域存在的环境问题及成因。(区域认知)
2.运用资料,分析人类面临环境问题的区域差异、表现和成因。(综合思维)
3.结合实例,归纳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地理实践力)
4.结合实例,正确认识当前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人地协调观)
目标一 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1.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1)填写图中字母代表的含义。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说出图中箭头表达的含义。
①人类通过________活动从自然界获取所需的________。
②人类通过生产活动和消费活动把________排放到环境中。
③人类社会通过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影响环境。
④变化了的环境反作用于人类社会。
2.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原因 问题
人类向环境的索取超过环境________能力 自然资源枯竭、________等
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环境自身的________能力 环境污染等
判断
1.自然环境对人类排放的废弃物具有净化功能。(   )
2.城市建设一般不会造成环境问题。(   )
3.人口增长一定会带来环境问题。(   )
4.环境污染往往会引起生态破坏和自然资源枯竭。(   )
拓展延伸 环境问题具体原因分析
当今世界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人为原因引起的,其原因具体归纳如下:
(1)人口压力
(2)资源不合理利用
(3)片面追求经济增长
读“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模式图”,完成1~3题。
1.图中表示人类社会的是(  )
A.内圆 B.外圆
C.箭头① D.箭头②
2.下列人类活动能用图中箭头②表示的是(  )
A.废弃物 B.生存空间
C.物质和能量 D.消费活动
3.若箭头④表示沿海低地淹没,则箭头③表示(  )
A.全球气候变暖
B.温室气体大量排放
C.极冰融化
D.海水膨胀
(2023·江苏苏州期末)气溶胶光学厚度(AOD)是描述近地面大气污染物积累程度的指标,数值越大,大气污染越严重。下图为“我国四川盆地及周边地区2023年1月31日气溶胶光学厚度(AOD)分布图”。读图,完成4~5题。
4.据图推断,四川盆地(  )
A.南部晴天多于北部
B.南部降水多于北部
C.南部雾霾强于北部
D.南部污染弱于北部
5.该日AOD高值区出现的原因是(  )
A.阴雨天气多,工业发达
B.工业污染重,地形封闭
C.暖湿气流北上受阻堆积
D.近地面大气逆温层较弱
目标二 环境问题的表现
1.主要环境问题及其表现
主要环境问题 具体表现
自然资源枯竭 森林减少、水资源________、矿产资源短缺等
生态破坏 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环境污染 ________污染、__________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等
2.环境问题表现的区域差异
(1)城乡差异
(2)国家差异
3.环境问题的发展趋势: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1)有些环境问题已经超越国界和地域的界线,甚至发展成________环境问题,如酸雨、__________、全球变暖等。
(2)有些环境问题,如土地荒漠化、________________、水体污染等,有从________________的趋势。
连线 将主要环境问题与对应的环境现象连线。
拓展延伸 主要环境问题的表现及其人为原因
具体表现 主要人为原因 地域差异
资源枯竭 森林减少 乱砍滥伐、森林火灾等 发达国家更突出
水资源危机 水污染和浪费严重、工农业生产用水量增大
土地资源短缺 城市、工业、交通等建设用地增加等
矿产资源短缺 利用效率低、浪费严重
生态 破坏 水土流失 滥伐、滥垦,自然植被遭到破坏 农村地区、发展中国家严重
土地荒漠化 过度放牧、樵采、农垦,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土地盐碱化 不合理的灌溉、海水入侵等
生物多样性减少 生物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过度捕猎
环境 污染 大气污染 工业废气、汽车尾气、工地扬尘等 城市地区、发达国家严重
水体污染 工农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等
土壤污染 农药、化肥、废水、废塑料以及重金属等
固体废弃物污染 生产生活中的大量有害垃圾
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后,含有放射性物质的核污水被储存在大型罐体内,现有存储容量会在2023年用尽。为解决核污水的难题,日本政府拟将这数百万吨的核污水排入太平洋。这种成本最低、最快捷的排污方式,会极大危害海洋的生态环境。
据德国的一家海洋科学研究机构的电脑计算结果显示,从福岛第一核电站排放核废水之日起,57天内放射性物质就将扩散至太平洋大半区域,3年后美国和加拿大就将遭到核污染影响。
1.[综合思维]核废水排入海洋可能带来哪些危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地理实践力]你认为日本政府该如何处理核废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吉林长春期末)环境问题一般指由自然界或人类活动作用于人们周围的环境,引起环境质量下降或生态失调,以及这种变化反过来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环境问题就是环境污染
B.土壤污染只危害农作物
C.沙尘暴现象属于大气污染
D.乱砍滥伐导致森林生态功能下降
2.下列关于环境问题分布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乡村地区,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
B.城市地区,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
C.发达国家人均排放的污染物较发展中国家更多
D.发达国家的环境问题比发展中国家更严重
2021年5月26日,中国生态环境部在北京发布《2020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根据公报,全国酸雨区面积约46.6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的4.8%,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据此完成3~4题。
3.导致酸雨的原因可能是(  )
A.乱扔垃圾
B.使用含磷洗衣粉
C.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D.煤燃烧产生的气体
4.酸雨的危害在于(  )
①使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繁殖,乃至大量死亡 ②使土壤酸化,危害植物 ③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 ④使大气受到污染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目标一 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新知预习
1.(1)人类社会 物质、能量 废弃物 环境 (2)①生产 资源 ②废弃物
2.承受 生态破坏 净化
判断
1.√ 2.× 3.× 4.√
对点落实
1.A 2.A 3.B [第1题,在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模式图中,一般用箭头表示物质和能量的传输方向、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用圆表示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人类社会存在于自然环境中,并占据一定的空间,因此,表示人类社会的应是内圆。第2题,消费活动是在人类社会中完成的,产生的废弃物排放到自然环境中,用箭头②表示。第3题,沿海低地淹没是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极冰融化和海水膨胀的结果,而温室气体大量排放(人类活动引起)则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
4.C 5.B [第4题,由图可知,四川盆地南部气溶胶光学厚度(AOD)大于北部,说明四川盆地南部污染大于北部,D错误;晴天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会使得气溶胶光学厚度(AOD)数值较小,A错误;降水多,可以带走相当一部分气溶胶,从而使四川盆地南部气溶胶光学厚度(AOD)数值较小,B错误;四川盆地南部雾霾强于北部,使得四川盆地南部气溶胶光学厚度(AOD)高于北部,C正确。第5题,降水多,可以带走相当一部分气溶胶,从而使AOD数值较小,A错误;工业污染重,地形封闭,污染物不易扩散,B正确;暖湿气流北上受阻堆积,易形成阴雨天气,阴雨天气时污染较轻,C错误;近地面大气逆温层较弱,对流运动较强,污染物易扩散,D错误。]
目标二 环境问题的表现
新知预习
1.危机 大气 水体
2.(2)生态破坏 环境污染
3.(1)全球性 臭氧层破坏 (2)生物多样性锐减 局部向全球蔓延
连线
核心探究
1.造成海水污染;海洋生物受放射性污染死亡或变异,破坏海洋生态平衡;放射性物质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危害人体健康;对海洋渔业生产造成冲击。
2.将经过处理后的核废水装入大型罐体深埋到地层下;将装有核废水的金属罐投入选定海域4 000米以下的海底;化学方法稀释;将核废水蒸发等。
对点落实
1.D 2.D [第1题,环境问题主要有自然资源枯竭、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类型,A错误;土壤污染不只是危害农作物,污染物还可以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B错误;沙尘暴现象是土地荒漠化的表现,属于生态破坏,C错误;乱砍滥伐导致森林面积缩小,生物生存环境遭到破坏,森林调节气候、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维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下降,D正确。第2题,乡村地区因利用资源的方式不当或强度过大,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A正确,不符合题意;城市地区人口高度集聚,交通和工业活动排放大量废弃物,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B正确,不符合题意;发达国家人均自然资源的消耗量和污染物排放量远高于发展中国家,C正确,不符合题意;目前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比发达国家更严重,D不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
3.D 4.C [第3题,乱扔垃圾不会造成酸雨危害,A错误;使用含磷洗衣粉主要造成水污染,B错误;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主要造成水污染,C错误;酸雨主要是人类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造成的,煤燃烧会产生大量酸性气体,D正确。故选D。第4题,酸雨对环境的危害主要有:使河湖水酸化,危害水生生物;使土壤酸化,导致农作物减产;腐蚀树木,毁坏森林;腐蚀石材、钢材,造成建筑物、铁轨、桥梁和文物古迹损坏。①②③符合题意。酸雨是大气污染(大气中酸性物质过多)的结果,④不符合题意。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