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52张PPT。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资料简介 罗布泊位于塔里木盆地东面,原是新疆最大的湖泊,也是中国第二大内陆咸水湖,因地处塔里木盆地东部“丝绸之路”要冲而著称于世。罗布泊蒙古语中有“汇入多水之湖”之意。 吴刚: 当代报告文学作家,写有《善待家园——中国地质灾害忧思录》。 本文是一篇报告文学。
报告文学兼有文学和新闻的特点。新闻讲究真实性,文学的特点则要求艺术加工,讲究形象性、抒情性。
作者及文体
题目《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告诉了我们什么信息?“泊”,三点水,罗布泊与水有关。“仙湖”,宛如仙境、极其美丽的湖。“ ”,消失。“逝”,含惋惜之意。消逝仙湖消逝,可见作者的感情基调是
遗憾、难过、悲痛的。①萧瑟 ② 和煦 ③干涸 ④吞噬 ⑤裸露 ⑥戈壁滩 ⑦庇护所 ⑧ 近在咫尺正音:sèxùhéshìluǒgēbìzhǐ思考罗布泊曾是一个怎样的仙湖?
什么时候消逝的?
为什么会消逝?
现在的罗布泊是什么样子?
罗布泊的消逝带来怎样的恶果?
同样的悲剧还有哪些?
……昔日罗布泊是怎样一个地方? 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
《汉书·西域传》记载了西域36国在欧亚大陆的广阔腹地画出的绵延不绝的绿色长廊,夏季走入这里与置身江南无异。
张骞:遍地的绿色和金黄的麦浪。昔日罗布泊是怎样一个地方? 另据史书记载,在4世纪时,罗布泊水面超过2万平方公里。
斯文·赫定:(20世纪30年代)罗布泊像座仙湖,水面像镜子一样,在和煦的阳光下,我乘舟而行,如神仙一般。在船的不远处几只野鸭在湖面上玩耍,鱼鸥及其他小鸟欢娱地歌唱着……——《亚洲腹地探险8年》关键词——绿洲、仙湖罗布泊也曾经牛羊成群罗布泊也曾经赛似江南罗布泊也曾经水如明镜牛马成群
绿林环绕 那时罗布泊人的主食是鱼也打野鸭烤来吃30年前罗布泊还有水牛羊欢歌林边牧歌鸟儿款款飞
草木丰茂碧波荡漾枯木哭泣动物的遗骸余辉中的昔日河床现在的罗布泊寸草不生 不见飞鸟
令人恐怖 死寂的荒漠绿洲
仙湖沙漠
戈壁?罗布泊的消亡,“仙湖”的消逝究竟是因为什么? 罗布泊消亡的原因一、改道—— 20世纪塔里木河曾经两次人为改道, 导致下游干旱缺水;
二、四盲——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 盲目掘堤引水 、盲目建泵站抽水 , “四盲”像个巨大的吸水鬼, 终于将塔里木河抽干了。 对比手法(罗布泊今昔之变) 作者将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都作了鲜明而具体的描写,显示了巨大的反差,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引读者思考求索其中原因。罗布泊干涸后,周边生态环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找个代表性事物)
胡杨 据《西域水道记》记载,20世纪20年代前,塔里木河下游河水丰盈,碧波荡漾,岸边胡杨丛生,林木茁壮。昔日罗布泊的胡杨美丽的胡杨林胡杨,维吾尔语称做“托克拉克”, 意为“最美丽的树”。D17哭泣的枯木 “那奇形怪状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躯,似在表明胡杨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挣扎与痛苦,又像在向谁伸出求救之手!”
“一棵棵胡杨树,只剩下奇形怪状的枯枝”
赋予胡杨以人的感情,令读者为人类自身盲目破坏生态环境而痛惜不已。“这出悲剧的制造者又是人!” 此句的“又”字有力地指出了罗布泊的消失是人为破坏生态的恶果,具有强烈的谴责意味,指责悲剧制造者的盲目和愚昧。
流泪的仅是罗布泊吗?青海湖月牙泉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地区资源利用过度现象最为明显的,是对天然草场的超载放牧。草原沙化的土地导致沙尘暴发生的频率增高,并有南下的趋势。根据资料显示,目前全国几乎所有大的天然草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沙化现象……西部开发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
——董峻《西部开发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人民日报》仍在继续…… 我国现有荒漠化土地面积267.4万多平方公里,占总面积27.9%,而且每年仍在增加1万多平方公里,18个省的471个县,近4亿人口的耕地和家园正受到不同程度的荒漠化威胁,目前废水排放总量为439.5亿吨,七大江河水系,劣五类水质占40.9%,75%的湖泊出现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600多座城市中有400多座供水不足,其中100多个城市严重缺水,尚有3.6亿农村人口喝不上符合卫生标准的水。小结:
这篇课文是从一篇报告文学中节选下来的。罗布泊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还曾经是一个美丽的仙湖,但现在却成了令人恐怖的沙漠,它吞噬了无数的生命。作者通过翔实的资料说明,人对自然贪婪和盲目的索取是造成这一悲剧主要原因。课文最后,作者发出了拯救生态环境的呼吁。
全文充满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痛惜之情。运用多种表现手法,一是对比;二是拟人,以事物自身的诉说引起人内心的震动;三是运用数据客观说明。 与自然和谐共处人活着,
是因同时有草木活着,
是因同时有飞禽走兽活着,
人类,永远需要有别的生命陪伴。体味真实性真实的史料记载
品语言 《汉书·西域传》记载了西域36国在欧亚大陆的广阔腹地画出的绵延不绝的绿色长廊,夏季走入这里与置身江南无异。 另据史书记载,在4世纪时,罗布泊水面超过2万平方公里。 斯文·赫定在他那部著名的《亚洲腹地探险8年》一书中写道:…… 据《西域水道记》记载,20世纪20年代前,塔里木河下游河水丰盈,碧波荡漾,岸边胡杨丛生,林木茁壮。作用:再现真实
体味真实性品语言
引用准确的数据 几十年间塔里木河流域修筑水库130多座,任意掘堤修引水口138处,建抽水泵站400多处,有的泵站一天就要抽水1万多立方米。 ……使塔里木河的长度由60年代的1321公里急剧萎缩到现在的不足1000公里,320公里的河道干涸,以致沿岸5万多亩耕地受到威胁。例:……作用:触目惊心
感受形象性具体表现在运用对比、排比、比喻、拟人等手法。
[对比]
1、罗布泊今昔鲜明的对比,促使读者反思。
2、将胡杨林比作“绿色长城”和“木乃伊”,形成鲜明的对比,以此说明作者对塔里木河干涸的遗憾、无奈,这也是对人们的警策。品语言以课文对罗布泊、胡杨树的描写为例,找出其中的排比、比喻、拟人句。找出句子,读出感情,领会作用“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四盲’像个巨大的吸水鬼,终于将塔里木河抽干了……” “盲目”一词,写出人们目光短浅,只顾眼前利益;眼光狭隘,不顾整体利益,滥用资源的悲剧。
连用了四个“盲目”,以排比的句式,遗憾之情、谴责之情大大强化。 排比手法:比 喻 放眼望去,塔里木河两岸的胡杨林似 一道绿色的长城。品语言 罗布泊像座仙湖,水面像镜子一样……罗布泊:胡杨林:感受形象性作用:形象生动品语言感受形象性拟 人 站在罗布泊的边缘,会突然感到荒漠是大地裸露的胸膛,大地在这里已脱尽了外衣,露出自己的肌肤筋骨。站在罗布泊边缘,你能看清那一道道肋骨的排列走向,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你会感到这胸膛里面深藏的痛苦与无奈。罗布泊:品语言感受形象性拟 人 那奇形怪状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躯,似在表明胡杨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挣扎与痛苦,又像是向谁伸出求救之手!胡杨林:作用:赋人情感,令人痛心拓展延伸: 假如你就是罗布泊或者是罗布泊上的最后一株草,最后一朵小花,最后一棵树,最后一条小溪,最后一滴水…… 你将代表你失去的同伴向人们诉说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