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中国现代历史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单元测试题
姓名: 班级: 学号: 成绩: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开始得到改变,是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 ( )
A. 新中国成立后 B.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公布之后
C. 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后 D. “大跃进”运动之后
2、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在哪方面的成就最为突出 ( )
A. 工业 B. 农业 C. 交通运输业 D. 商业
3、2003年8月,温家宝总理在长春召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决策会议,正式把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列为国家发展战略。东北老工业基地形成于( )
A、新中国建立时期 B、解放前
C、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D、 ( http: / / www.21cnjy.com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时期
4、2006年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颁布( )周年。
A、49 B、50 C、51 D、52
5.下列建设成就中,出现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有( )
①鞍山大型轧钢厂②北京人民大会堂③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④京九铁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是( )
A.1953年 B.1954年 C.1955年 D.1956年
7.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不包括( )
A.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B.优先发展轻工业
C.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D.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8、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主要方式是:( )
A. 没收资本家的财产 B. 实行股份制 C. 组织生产合作社 D. 实行公私合营
9、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B.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公布之后
C.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D.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编制
10、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 )
①国内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②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
③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http: / / www.21cnjy.com )④初步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1.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因,不包括( )
A.分散的小农经济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B. 贫苦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等
C.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D.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成立
12.农业合作化运动推动了那一行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A.农业 B.手工业 C.重工业 D.轻工业
13.、有关中共“八大”的叙述,正 ( http: / / www.21cnjy.com )确的是 ( )
①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②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③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④提出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路线和许多正确意见未能在实践中坚持下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③
14、从“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应吸取的教训是( )
① 经济建设要遵循客观规律,不能急于求成② 经济建设要立足于本国国情
③ 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④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5.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
A.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B.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C.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D.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状况之间的矛盾
16.下列各项,属于“左”倾错误主要标志的是( )
①“共产”风 ②高指标 ③瞎指挥 ④浮夸风 ⑤骄傲自满 ⑥宗派主义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 C.③④⑤⑥ D. ①②③④⑤
17.我国结束靠“洋油”的时代,实现原油和石油产品全部自给是在( )
A.大庆油田建成后 B.胜利油田建成后 C.华北油田建成后 D.辽河油田建成后
18.、以毕生的精力投入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核实验工作,被誉为“两弹元勋”的科学家是:( )
A .赵忠荛 B. 华罗庚 C. 钱学森 D. 邓稼先
19.“一个萝卜千斤中,两头毛驴拉不动”的宣传口号,可能出现在下列哪次运动中?( )
A.“大跃进”运动 B.土地改革 C. “文化大革命” D.三反五反运动
20.毛泽东决定发动“文化大革命”是因为( )
A.中共领导层出现反社会主义的势力 B.党和国家机关的领导干部贪污腐化日趋严重
C.思想文化领域出现反社会主义的思潮 D.对社会主义时期阶级斗争形势的错误分析
21. “文化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
A.“一月风暴” B.成立“中央文革小组”
C.全国掀起“大串联”的高潮 D.中共中央发出开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
22.“文化大革命”的实质是( )
A.思想文化领域里的一场深刻的革命 B.无产阶级与走资派之间的一场革命
C.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的内乱 D.“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重要探索
23、“欲悲闻鬼叫,我哭 ( http: / / www.21cnjy.com )豺狼笑,洒泪祭雄杰,扬眉剑出鞘”这是选自1976年清明节天安门诗抄中的一首,人民用诗句为武器,悼念周恩来,怒斥四人帮。这件事就是( )
A、“二月逆流” B、“四五运动” C、红卫兵运动 D、批林批孔运动
24.“文化大革命”结束于( )
A.1966年5月 B.1967年2月 C.1976年4月 D.1976年10月
二.列举题(共8分)
25.列举“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在交通运输业方面的成就(共4分)
26.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或名称(共4分)
大庆石油工人、“铁人”——
党的好干部——
“文化大革命”中形成的两个反革命集团——
三、材料分析题(共20分)
27.材料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土地改革后,中国共产党及时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把小农经济逐步改造成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农业合作化的优越性,促使农民踊跃参加合作社,走社会主义道路。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1956年全国参加合作社农户1.18亿户,占全国农民总数96.3%。
材料二: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大办公共食堂,提倡吃饭不要钱。社员的自留地、家畜、果树等,都归公社所有。许多果树被砍、家禽被屠宰。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的是我国现代历史上哪些重大事件?(2分)
(2)材料一、二中能够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有哪些?(1分)
(3)从材料二中,我们应该吸收什么教训?(3分)
28.材料一: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材料二: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
材料三: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⑴材料一是那一时期的基本任务?(2分)
⑵材料二是哪一年、哪次会议上制定的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4分)
⑶材料三的名称是什么?此材料制定后,中共在实践中发动了哪两大运动?(4分)
⑷针对材料三,谈谈你的看法。(4分)
四.探究题(24分)
29.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三个方面分别是什么?其实质是什么?何时完成?三大改造的完成有什么意义?三大改造后期存在哪些缺点?(12分)
30.邓小平同志多次谈到,新中国建立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犯过“左”的或右的错误,“左”是主要的。结合你所学知识,列举出党犯的左的错误都有哪些?其中,时间最长、影响最严重的“左”的错误是什么?从对这些左的错误的思考、反思中,我们应吸取什么教训?(12分)
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C 2.A 3.C 4.D 5.C 6.B 7.B 8.D 9.C 10.B 11.D 12.B 13.C 14.A 15.D 16.B 17.A 18.D 19.A 20.D 21.D 22.C 23.B 24.D
二.列举题(共8分)
25.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建成川藏、青藏、新藏公路
26.王进喜,焦裕禄,林彪反革命集团,江青反革命集团
三、材料分析题(共24分)
27. ⑴材料一反映的是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材料二反映的是人民公社化运动。
(2)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要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制定政策必须从国情出发,不能脱离实际。
28.⑴“一五”计划期间
⑵1956年,中共八大。
⑶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运动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
⑷总路线反映了广大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 ( http: / / www.21cnjy.com )济落后的愿望,但由于党和人民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少经验,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
四.探究题(20分)
29.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三大改造是我国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深刻社会变革,三大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
1956年底
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三大改造后期,存在着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
30.党在1958年错误地发动了“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66年又错误地发动了“文化大革命”,而后者是时间最长、影响最严重的“左”的错误。教训:要坚持实是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路线,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要本着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原则,要坚持民主和法制,不搞个人崇拜,反对专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