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同步练习 28.4 表示一组数据波动程度的量(分层练习)(原卷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沪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同步练习 28.4 表示一组数据波动程度的量(分层练习)(原卷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3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3-05 20:12: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8.4 表示一组数据波动程度的量(分层练习)
【夯实基础】
一、单选题
1.(2023秋·九年级单元测试)在一次芭蕾舞比赛中,甲、乙两个芭蕾舞团都表演了舞剧《天鹅舞》,参加表演的女演员的身高(单位:)如下表所示,如果需要知道其中哪个芭蕾舞团女演员的身高更整齐,那么应考虑她们身高的
甲 165 167 165 164 168 165 166 165
乙 166 166 168 167 167 165 168 165
A.平均数 B.中位数 C.众数 D.方差
2.(2023秋·九年级单元测试)下列统计量中,表示一组数据波动程度的量是( )
A.平均数 B.中位数 C.众数 D.方差
3.(2023秋·九年级单元测试)为备战奥运会,甲、乙、丙、丁四位优秀短跑选手参加训练,近期的10次百米测试平均成绩都是10.3秒,但他们成绩的方差分别是0.020、0.019、0.021、0.022(单位:秒 )则这四人中发挥最稳定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4.(2023·上海松江·校考三模)小丽连续次的数学考试成绩分数是:、、、、、、关于这组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中位数是 B.众数是 C.平均数是 D.方差是
5.(2023秋·九年级单元测试)在一次引体向上的测试中,如果小明等5位同学引体向上的次数分别为:6、8、9、8、9,那么关于这组数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平均数是8.5 B.中位数是9 C.众数是8.5 D.方差是1.2
6.(2023·上海虹口·统考二模)甲、乙两人某次射击练习命中环数情况如下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甲 6 2 7 8 7
乙 3 2 8 8 7
A.平均数相同 B.中位数相同 C.众数相同 D.方差相同
7.(2023秋·九年级单元测试)已知两组数据:5、6、7和2、3、4那么这两组数据的( )
A.中位数不相等,方差不相等 B.平均数相等,方差不相等
C.中位数不相等,平均数相等 D.平均数不相等,方差相等
8.(2023·上海金山·校考一模)一组数据:,,,,,如果去掉其中的一个数据,那么下列统计量中发生变化的是( )
A.众数; B.中位数; C.平均数; D.方差.
9.(2023秋·上海普陀·九年级校考期中)已知两组数据:,,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均数相等,方差不相等 B.中位数相等,方差不相等
C.平均数不相等,方差相等 D.中位数不相等,众数相等
10.(2023秋·上海金山·九年级校考阶段练习)将一组数据中的每一个数据都加上3,那么所得的新数据组与原数据组相比,没有改变大小的统计量是(  )
A.平均数 B.中位数 C.众数 D.方差
11.(2023秋·上海松江·九年级校考期中)某厂对一个班组生产的零件进行调查,该组在8天中每天所出的次品数如下(单位:个):3,3,0,2,2,3,0,3,那么该班组在8天中出的次品数的中位数与方差分别是( )
A.2.5与1.5 B.2与1.5 C.2.5与 D.2与
12.(2023秋·上海虹口·九年级校考期中)甲、乙两名同学本学期五次引体向上的测试成绩(个数)成绩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的成绩比乙稳定 B.甲的最好成绩比乙高
C.甲的成绩的平均数比乙大 D.甲的成绩的中位数比乙大
二、填空题
13.(2023秋·九年级单元测试)甲、乙两地4月下旬的日平均气温统计图如图所示,那么由图中信息可知甲、乙两地这10天日平均气温比较稳定的是____________.(填“甲”或“乙”)
14.(2023秋·上海·九年级校考阶段练习)某厂对一个班组生产的零件进行调查,该班组在7天中每天所出的次品数如下(单位:个):3,3,0,2,3,0,3.那么该班组在7天中出的次品数的方差的值是______.
15.(2023秋·上海静安·九年级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校考期中)甲乙两位运动员在一次射击训练中各打五发,成绩的平均环数相同,甲的方差为1.6,乙的成绩为7,8,10,6,9那么这两位运动员中_______ 的成绩较稳定.
16.(2023秋·九年级单元测试)李同学毕业后收到了甲、乙、丙三家公司的入职通知书,李同学统计了一下三家公司这一年的月工资平均数及方差,如表所示:
甲 乙 丙
平均数 6000 6000 5000
方差 5.2 3.8 5.2
李同学是个爱挑战自己的人,希望短时间内有可能拿到更高工资,那么他该选择______公司.
三、解答题
17.(2023秋·九年级单元测试)甲、乙两支仪仗队队员的身高(单位:厘米)如下:
甲队:178,177,179,178,177,178,177,179,178,179;
乙队:178,179,176,178,180,178,176,178,177,180;
(1)甲队队员身高的平均数为 厘米,乙队队员身高的平均数为 厘米;
(2)你认为哪支仪仗队更为整齐?简要说明理由.
【能力提升】
一、单选题
1.(2023·上海·统考中考真题)我们在外卖平台点单时会有点餐用的钱和外卖费6元,我们计算了点单的总额和不计算外卖费的总额的数据,则两种情况计算出的数据一样的是( )
A.平均数 B.中位数 C.众数 D.方差
二、填空题
2.(2023秋·九年级单元测试)已知,,,…,的平均数是5,方差是2,则,,,…的平均数是_____,方差是____.
3.(2023秋·九年级单元测试)若1、、2、3的平均数是3,那么这组数据的方差是__________.
4.(2023秋·上海徐汇·九年级统考阶段练习)在植树节当天,某校一个班同学分成10个小组参加植树造林活动,10个小组植树的株数见下表:
植树株数(株) 5 6 7
小组个数 3 4 3
则这10个小组植树株数的方差是_____.
三、解答题
5.(2023秋·九年级单元测试)某学校要调查学生关于“新冠肺炎”防治知识的了解情况,从七、八年级各随机抽取了10名学生进行测试(满分10分),测试成绩整理、描述和分析如下:(成绩得分用x表示,共分成四组:A.8.0≤x<8.5,B.8.5≤x<9.0,C.9.0≤x<9.5,D.9.5≤x≤10.0)
七年级10名学生的成绩是:8.0,8.6,9.9,9.6,9.0,9.9,10.0,8.2,8.9,9.9.
八年级10名学生的成绩在C组中的数据是:9.4,9.0,9.3.
七、八年级抽取的学生成绩统计图表如下:
年级 七年级 八年级
平均数 9.2 9.2
中位数 9.3 b
众数 c 10.0
方差 0.52 0.504
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请直接写出上述图表中a,b,c的值;
(2)根据以上数据,你认为该校七、八年级中哪个年级学生掌握“新冠肺炎”知识较好?请说明理由.
(3)该校七、八年级共1200人参加了此次调查活动,估计参加此次调查活动成绩优秀(x≥9.0)的学生人数是多少.
6.(2023秋·九年级单元测试)完成下列问题:
(1)据不完全统计,至2022年4月16号,上海收到来自部分省市的部分救援物质如表所示:
省份 安徽 海南 云南 浙江 山东 江苏 湖北 宁夏 新疆 湖南 河南 江西
蔬菜(吨) 2000 20 230 800 1000 8700 800 130 22 700 1640 800
这一组数据的众数是    ;平均数是    ,中位数是    ,截尾平均数(去掉一个最大值和一个最小值)是    .
(2)2022年4月20号总台记者从今天举行的上海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上海市疫情近几天呈下降趋势.单日新增报告100例以上的街镇已连续3日降低,社区扩散得到有效遏制.浦东、闵行、松江、青浦和普陀等5区近3日疫情总体呈持续下降趋势.徐汇、杨浦、虹口、长宁、宝山和嘉定等6区疫情总体处于平台波动状态;黄浦区疫情仍在小幅上升,静安区疫情上升趋势趋缓.奉贤、金山和崇明等3区疫情持续低位,金山区和崇明区首日达到社会面清零目标.在数学统计中,我们使用哪一个统计量来表示疫情人数的波动情况?   .
28.4 表示一组数据波动程度的量(分层练习)
【夯实基础】
一、单选题
1.(2023秋·九年级单元测试)在一次芭蕾舞比赛中,甲、乙两个芭蕾舞团都表演了舞剧《天鹅舞》,参加表演的女演员的身高(单位:)如下表所示,如果需要知道其中哪个芭蕾舞团女演员的身高更整齐,那么应考虑她们身高的
甲 165 167 165 164 168 165 166 165
乙 166 166 168 167 167 165 168 165
A.平均数 B.中位数 C.众数 D.方差
答案:D
分析:根据每个特征量的特点和意义判断.
【详解】∵ 需要知道芭蕾舞团女演员的身高更整齐,
∴这是方差具有的特征,其余不具备,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量,熟练掌握每个特征量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2.(2023秋·九年级单元测试)下列统计量中,表示一组数据波动程度的量是( )
A.平均数 B.中位数 C.众数 D.方差
答案:D
分析:根据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而方差、标准差反映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或波动大小进行选择.
【详解】解:能反映一组数据波动程度的是方差或标准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方差的意义,波动越大,标准差越大,数据越不稳定,反之也成立.
3.(2023秋·九年级单元测试)为备战奥运会,甲、乙、丙、丁四位优秀短跑选手参加训练,近期的10次百米测试平均成绩都是10.3秒,但他们成绩的方差分别是0.020、0.019、0.021、0.022(单位:秒 )则这四人中发挥最稳定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B
分析:利用方差越小,表明这组数据分布越稳定解答即可.
【详解】解:∵0.019<0.020<0.021<0.022,
∴乙的方差最小,
∴这四人中乙发挥最稳定,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方差的意义,掌握方差是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方差越小,数据越稳定.
4.(2023·上海松江·校考三模)小丽连续次的数学考试成绩分数是:、、、、、、关于这组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中位数是 B.众数是 C.平均数是 D.方差是
答案:B
分析:根据方差、众数、平均数、中位数的含义和求法,逐一判断即可.
【详解】解:将数据重新排列为、、、、、、
则这组数的中位数为,
众数为,
平均数为,
所以说法正确的是B.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众数、中位数、平均数以及方差,解题的关键是牢记概念及公式.
5.(2023秋·九年级单元测试)在一次引体向上的测试中,如果小明等5位同学引体向上的次数分别为:6、8、9、8、9,那么关于这组数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平均数是8.5 B.中位数是9 C.众数是8.5 D.方差是1.2
答案:D
分析:根据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的定义判断各选项正误即可.
【详解】解:A、平均数,此选项错误;
B、6,8,8,9,9,中位数是8,此选项错误;
C、6,8,9,8,9,众数是8和9,此选项错误;
D、,方差是1.2,本选项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和方差的定义,属于基础题型,熟练掌握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和方差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6.(2023·上海虹口·统考二模)甲、乙两人某次射击练习命中环数情况如下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甲 6 2 7 8 7
乙 3 2 8 8 7
A.平均数相同 B.中位数相同 C.众数相同 D.方差相同
答案:B
分析:利用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的定义分别计算,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解:∵甲的平均数=,乙的平均数=,
∴甲、乙的平均数不同,
故A不符合题意;
∵甲的命中环数按从小到大排列为2,6,7,7,8,
∴甲的中位数是7,
∵乙的命中环数按从小到大排列为2,3,7,8,8,
∴乙的中位数是7,
∴甲、乙的中位数相同,
故B符合题意;
∵甲的众数是7,乙的众数是8,
∴甲、乙的众数不同,
故C不符合题意;
∵甲的方差=,
乙的方差=,
∴甲、乙的方差不同,
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的定义,正确掌握相关定义是解题关键.
7.(2023秋·九年级单元测试)已知两组数据:5、6、7和2、3、4那么这两组数据的( )
A.中位数不相等,方差不相等 B.平均数相等,方差不相等
C.中位数不相等,平均数相等 D.平均数不相等,方差相等
答案:D
分析:根据平均数、中位数、方差的定义计算判断即可;
【详解】解:数据:5、6、7的平均数=(5+6+7)÷3=6,中位数为6,
方差=,
数据:2、3、4的平均数=(2+3+4)÷3=3,中位数为3,
方差=,
两组数据的平均数不相等,中位数不相等,方差相等,
故选: D.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均数,中位数和方差的计算;掌握相关概念的计算方法是解题关键.
8.(2023·上海金山·校考一模)一组数据:,,,,,如果去掉其中的一个数据,那么下列统计量中发生变化的是( )
A.众数; B.中位数; C.平均数; D.方差.
答案:D
分析:根据众数定义,中位数定义,平均数公式,以及方差的计算公式分别计算,再进行比较即可.
【详解】解:原数据的众数为4,中位数为4,平均数为,
方差为;
新数据的众数为4,中位数为,平均数为,
方差为,
由此可知,如果去掉其中的一个数据4,那么下列统计量中发生变化的是方差,
故选:D.
【点睛】此题考查了众数定义,中位数定义,平均数公式,以及方差的计算公式,属于基础题.
9.(2023秋·上海普陀·九年级校考期中)已知两组数据:,,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均数相等,方差不相等 B.中位数相等,方差不相等
C.平均数不相等,方差相等 D.中位数不相等,众数相等
答案:C
分析:根据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与方差的意义求解即可.
【详解】解:∵新数据是在原数据的基础上每个加2,
∴新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均比原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大2,方差不变.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方差的定义:一般地设n个数据,x1,x2,…xn的平均数为,则方差S2=,它反映了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方差越大,波动性越大,反之也成立.也考查了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的定义.
10.(2023秋·上海金山·九年级校考阶段练习)将一组数据中的每一个数据都加上3,那么所得的新数据组与原数据组相比,没有改变大小的统计量是(  )
A.平均数 B.中位数 C.众数 D.方差
答案:D
分析:根据平均数和方差的特点,一组数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不等于0的常数后,方差不变,平均数,中位数改变,众数改变,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解:将一组数据中的每一个数据都加上3,那么所得的新数据组与原数据组相比波动幅度一致,即两组数据的方差相等,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方差和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一般地设n个数据,x1,x2,…xn的平均数为,则方差S2[(x1)2+(x2)2+…+(xn)2],掌握平均数和方差的特点是本题的关键.
11.(2023秋·上海松江·九年级校考期中)某厂对一个班组生产的零件进行调查,该组在8天中每天所出的次品数如下(单位:个):3,3,0,2,2,3,0,3,那么该班组在8天中出的次品数的中位数与方差分别是( )
A.2.5与1.5 B.2与1.5 C.2.5与 D.2与
答案:A
分析:直接利用中位数的定义和方差的计算公式计算即可.
【详解】中位数.


综上可知,中位数为2.5、方差为1.5.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求中位数和方差.掌握求一组数据中中位数和方差的公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2.(2023秋·上海虹口·九年级校考期中)甲、乙两名同学本学期五次引体向上的测试成绩(个数)成绩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的成绩比乙稳定 B.甲的最好成绩比乙高
C.甲的成绩的平均数比乙大 D.甲的成绩的中位数比乙大
答案:A
分析:分别计算出两人成绩的平均数、中位数、方差可得出答案.
【详解】甲同学的成绩依次为:、、、、,
则其中位数为,平均数为,方差为;
乙同学的成绩依次为:、、、、,
则其中位数为,平均数为,方差为,
甲的成绩比乙稳定,甲、乙的平均成绩和中位数均相等,甲的最好成绩比乙低.
故选.
【点睛】本题考查了方差是反映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的一个量.方差越大,则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大,稳定性也越小;反之,则它与其平均数的离散程度越小,稳定性越好.也考查了中位数.
二、填空题
13.(2023秋·九年级单元测试)甲、乙两地4月下旬的日平均气温统计图如图所示,那么由图中信息可知甲、乙两地这10天日平均气温比较稳定的是____________.(填“甲”或“乙”)
答案:乙
分析:由方差的意义知,波动小者方差小,根据气温统计图可知:乙地的平均气温比较稳定,波动小.从而可得答案.
【详解】解:观察平均气温统计图可知:乙地的平均气温比较稳定,波动小;故乙地的日平均气温的方差小.
故答案为:乙.
【点睛】本题考查方差的意义:方差反映了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方差越大,波动性越大,反之也成立.
14.(2023秋·上海·九年级校考阶段练习)某厂对一个班组生产的零件进行调查,该班组在7天中每天所出的次品数如下(单位:个):3,3,0,2,3,0,3.那么该班组在7天中出的次品数的方差的值是______.
答案:
分析:先求得次品数的平均数,然后用方差公式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7天中每天所出的次品数如下:,,,,,0,,
∴这七个数的平均数为:,
∴该班组在7天中出的次品数的方差的值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求平均数和方差,掌握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和方差的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15.(2023秋·上海静安·九年级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校考期中)甲乙两位运动员在一次射击训练中各打五发,成绩的平均环数相同,甲的方差为1.6,乙的成绩为7,8,10,6,9那么这两位运动员中_______ 的成绩较稳定.
答案:甲
分析:利用方差的公式求得乙的方差,与甲的方差比较,方差较小的成绩稳定.
【详解】解:乙的平均成绩为,
方差为:.
∵甲的方差为1.6,乙的方差是2,
∴甲的方差较小,
∴成绩较稳定的是甲.
故答案为:甲.
【点睛】本题考查了方差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了解方程的意义并牢记方差的计算公式.
16.(2023秋·九年级单元测试)李同学毕业后收到了甲、乙、丙三家公司的入职通知书,李同学统计了一下三家公司这一年的月工资平均数及方差,如表所示:
甲 乙 丙
平均数 6000 6000 5000
方差 5.2 3.8 5.2
李同学是个爱挑战自己的人,希望短时间内有可能拿到更高工资,那么他该选择______公司.
答案:甲.
分析:根据平均数,方差的定义,方差越小数据越稳定,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解:∵甲、乙、丙三家公司中,甲、乙的月平均工资大于丙公司的,
甲、乙中的方差,甲的方差最大,工资波动大
由于李同学爱挑战,故选甲公司比较合适;
故答案是:甲.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均数和方差的意义,熟悉相关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
17.(2023秋·九年级单元测试)甲、乙两支仪仗队队员的身高(单位:厘米)如下:
甲队:178,177,179,178,177,178,177,179,178,179;
乙队:178,179,176,178,180,178,176,178,177,180;
(1)甲队队员身高的平均数为 厘米,乙队队员身高的平均数为 厘米;
(2)你认为哪支仪仗队更为整齐?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1)178,178;(2)甲整齐,甲的方差小,理由见详解
分析:(1)根据甲、乙两支仪仗队队员的身高数据运用加权平均数计算公式即可得到甲、乙两支仪仗队队员的身高平均数;
(2)先根据方差公式:s2= [(x1 )2+(x2 )2+…+(xn )2],求出甲、乙两支仪仗队队员的身高的方差,再进行比较即可.
【详解】解:(1) =(177×3+178×4+179×3)=178,
=(177+178×4+179+176×2+180×2)=178,
故答案为178;178;
(2)∵==178,
∴=×[3×(177 178)2+4×(178 178)2+3×(179 178)2]=0.6,
=×[(177 178)2+4×(178 178)2+(179 178)2+2×(176 178)2+2×(180 178)2]=1.8
∵0.6<1.8,
又∵甲、乙两排队员的身高的平均数相同,而甲排队员身高的方差小于乙排队员身高的方差,
∴甲仪仗队更为整齐.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均数、以及方差,解题关键是掌握方程的计算公式,一般地设n个数据,x1,x2,……,xn的平均数为,则方差s2= [(x1 )2+(x2 )2+…+(xn )2].
,它反映了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方差越大,波动性越大,数据越不整齐,反之也成立.
【能力提升】
一、单选题
1.(2023·上海·统考中考真题)我们在外卖平台点单时会有点餐用的钱和外卖费6元,我们计算了点单的总额和不计算外卖费的总额的数据,则两种情况计算出的数据一样的是( )
A.平均数 B.中位数 C.众数 D.方差
答案:D
分析:根据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和方差的特点,这组数据都加上6得到一组新的数据,方差不变,平均数,中位数改变,众数改变,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解:将这组数据都加上6得到一组新的数据,
则新数据的平均数改变,众数改变,中位数改变,但是方差不变;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的意义.理解求解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方差时的内在规律,掌握“新数据与原数据之间在这四个统计量上的内在规律”是解本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
2.(2023秋·九年级单元测试)已知,,,…,的平均数是5,方差是2,则,,,…的平均数是_____,方差是____.
答案: 17 18
分析:利用一组数据加减一个数方差不变,乘除一个数,方差平方倍递减或增加,进而得出答案.
【详解】解:设,,,…,的平均数为,则=5,
设,,,…的平均数为,则
=
=
=
=17;
∴3x1+2,3x2+2,3x3+2,…,3x20+2的方差为,则
=
=
=
=18
故答案为:17,18.
【点睛】本题考查方差的计算公式的运用:一般地设有n个数据,x1,x2,…xn,若每个数据都放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后再同加或同减去一个数,其平均数也有相对应的变化.当数据都加上一个数(或减去一个数)时,方差不变,即数据的波动情况不变.
3.(2023秋·九年级单元测试)若1、、2、3的平均数是3,那么这组数据的方差是__________.
答案:
分析:根据数据的平均数求出x,再根据方差的计算公式解答.
【详解】由题意得,
解得x=6,
∴这组数据的方差==,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已知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求未知数,方差的计算公式,熟记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4.(2023秋·上海徐汇·九年级统考阶段练习)在植树节当天,某校一个班同学分成10个小组参加植树造林活动,10个小组植树的株数见下表:
植树株数(株) 5 6 7
小组个数 3 4 3
则这10个小组植树株数的方差是_____.
答案:0.6.
分析:求出平均数,再利用方差计算公式求出即可:
根据表格得,平均数=(5×3+6×4+7×3)÷10=6.
∴方差=.
【详解】请在此输入详解!
三、解答题
5.(2023秋·九年级单元测试)某学校要调查学生关于“新冠肺炎”防治知识的了解情况,从七、八年级各随机抽取了10名学生进行测试(满分10分),测试成绩整理、描述和分析如下:(成绩得分用x表示,共分成四组:A.8.0≤x<8.5,B.8.5≤x<9.0,C.9.0≤x<9.5,D.9.5≤x≤10.0)
七年级10名学生的成绩是:8.0,8.6,9.9,9.6,9.0,9.9,10.0,8.2,8.9,9.9.
八年级10名学生的成绩在C组中的数据是:9.4,9.0,9.3.
七、八年级抽取的学生成绩统计图表如下:
年级 七年级 八年级
平均数 9.2 9.2
中位数 9.3 b
众数 c 10.0
方差 0.52 0.504
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请直接写出上述图表中a,b,c的值;
(2)根据以上数据,你认为该校七、八年级中哪个年级学生掌握“新冠肺炎”知识较好?请说明理由.
(3)该校七、八年级共1200人参加了此次调查活动,估计参加此次调查活动成绩优秀(x≥9.0)的学生人数是多少.
答案:(1)a=40,b=9.35,c=9.9;
(2)八年级,理由见解析;
(3)780人.
分析:(1)由八年级学生成绩的扇形统计图可求得得分在C组的百分比,根据各百分比的和为1即可求得a的值;由扇形统计图可求得八年级得分在各个组的人数,从而可求得中位数b;根据七年级10名学生成绩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是众数,则可得c;
(2)两个年级得分的平均数相同,但八年级得分的方差较小,根据方差的特征即可判断八年级学生掌握得更好;
(3)求出两个年级得分的优秀率作为全校得分的优秀率,即可求得得分为优秀的学生人数.
【详解】(1)解:由八年级学生成绩的扇形统计图,成绩在C组的学生所占的百分比为:30%,
∴a%=1-10%-20%-310×100%=40%,
∴a=40,
八年级得分在A组的有:10×20%=2(人),得分在B组的有:10×10%=1(人),得分在D组的有:10×40%=4(人),
由此可知,得分的中位数为:b=(9.3+9.4)÷2=9.35,
七年级10名学生的成绩中9.9分出现的次数最多,即众数为9.9,故c=9.9.
(2)解:八年级学生掌握得更好,
理由如下:因为两个年级的平均数相同,而八年级的众数与中位数都比七年级的高,说明八年级高分的学生更多;八年级成绩的方差比七年级的方差小,说明八年级成绩的波动更小,成绩更稳定.
(3)解:两个年级得分的优秀率为:(6+7)÷20×100%=65%,
1200×65%=780(人),
所以参加此次调查活动成绩优秀的学生人数约为780人.
【点睛】本题是统计图与统计表的综合,考查了扇形统计图,方差、中位数、众数,样本估计总体等知识,读懂统计图,从中获取信息是关键.
6.(2023秋·九年级单元测试)完成下列问题:
(1)据不完全统计,至2022年4月16号,上海收到来自部分省市的部分救援物质如表所示:
省份 安徽 海南 云南 浙江 山东 江苏 湖北 宁夏 新疆 湖南 河南 江西
蔬菜(吨) 2000 20 230 800 1000 8700 800 130 22 700 1640 800
这一组数据的众数是    ;平均数是    ,中位数是    ,截尾平均数(去掉一个最大值和一个最小值)是    .
(2)2022年4月20号总台记者从今天举行的上海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上海市疫情近几天呈下降趋势.单日新增报告100例以上的街镇已连续3日降低,社区扩散得到有效遏制.浦东、闵行、松江、青浦和普陀等5区近3日疫情总体呈持续下降趋势.徐汇、杨浦、虹口、长宁、宝山和嘉定等6区疫情总体处于平台波动状态;黄浦区疫情仍在小幅上升,静安区疫情上升趋势趋缓.奉贤、金山和崇明等3区疫情持续低位,金山区和崇明区首日达到社会面清零目标.在数学统计中,我们使用哪一个统计量来表示疫情人数的波动情况?   .
答案:(1)800吨;1403.5吨;800吨;812.2吨
(2)方差
分析:(1)将表中数据联系起来,根据众数、平均数、中位数和截尾平均数的定义求解即可.
(2)当数据分布比较分散(即数据在平均数附近波动较大)时,各个数据与平均数的差的平方和较大,方差就较大;当数据分布比较集中时,各个数据与平均数的差的平方和较小。因此方差越大,数据的波动越大;方差越小,数据的波动就越小.
【详解】(1)因为这一组数据中800出现次数最多,所以众数为800吨;
这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是:
(2000+20+230+800+1000+8700+800+130+22+700+1640+800)=1403.5(吨),
把这只数据从小到大排列为:
20、22、130、230、700、800、800、800、1000、1640、2000、8700,
中位数是:=800(吨),
截尾平均数(去掉一个最大值和一个最小值)是:
(22+130+230+700+800+800+800+1000+1640+2000)=812.2(吨),
故答案为:800吨;1403.5吨;800吨;812.2吨;
(2)在数学统计中,我们使用方差来表示疫情人数的波动情况.
故答案为:方差.
【点睛】本题考查了统计学的基本问题,解决此题的关键是熟练的掌握众数、平均数、中位数、截尾平均数和方差的定义和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