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8张PPT)
第七单元 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
国际秩序的演变
单元总结提升
【体系建构】
一、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规律
1.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
19世纪上半期,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抨击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弊端,提出了一些建立理想社会的美妙设想,被称为“空想社会主义”。
1848年,《共产党宣言》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提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科学。
【通史整合】
2.社会主义由理论到实践。
1871年,法国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社会主义由理论走向实践。
3.社会主义由理想到现实。
1917年11月,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成功地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世界上第一次成功的社会主义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时代,社会主义由理想发展到现实,由先进思想发展到制度建设。
4.社会主义由一国到多国。
起初,苏联是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东欧、东亚等地区出现了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形成社会主义阵营。
5.社会主义由一种模式到各具特色。
苏联模式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社会主义国家的共同参照;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有国家摆脱这一模式。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和苏联解体,从正反两方面说明,社会主义不可能只有一种模式,应从具体国情出发建设社会主义。
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比较
比较项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同 前提 国家掌握主要经济命脉 目的 巩固政权,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 内容 涉及农业、工业、商业和分配等 作用 巩固了政权 异 含义 战争环境下的非常措施,主要在经济领域 是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全面调整,主要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方式 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比较项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异 生产资料所有制 绝对的、彻底的公有制 多种所有制并存
分配原则 平均主义 多种分配形式
经济运行机制 绝对计划调节 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相结合
作用和实践效果 帮助苏维埃政权战胜了国内外敌人,但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使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并建立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三、两次世界大战的比较
相同点 原因 都是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必然结果
战争过程 卷入国家较多,历时较长,参战国都充分运用新科技,都由德国挑起等
战争结果 都给世界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战后状况 战后都形成了以战胜国意志为主导的新的国际秩序,建立了具有普遍性的国际组织
不同点 具体背景 一战爆发时世界上只有资本主义体系;二战爆发时,除资本主义体系外,还有社会主义国家
性质 一战从总体上看是帝国主义战争;二战从总体上看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共38张PPT)
第七单元 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
国际秩序的演变
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及民族民主运动对世界秩序的冲击
1.两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协约国的胜利告终;第二次世界大战以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胜利结束。
2.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俄国十月革命取得成功,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列宁和斯大林的领导下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实践,取得重大成就。
3.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亚非拉的民族民主运动创造了条件,动摇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持续高涨,最终取得全面胜利,存在了数百年的世界殖民体系彻底瓦解。
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课标导航·明晰目标】
课程标准 学科素养
通过了解两次世界大战,理解20世纪上半期国际秩序的变动。 1.结合相关史料,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重要战役,培育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
2.运用经济与政治的关系认识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培育唯物史观的核心素养。
3.理解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内涵,了解战后的国际秩序,培育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
4.通过相关史料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巨大破坏作用,树立珍爱和平、反对战争的和平意识,培育史料实证、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
【时空坐标·历史脉络】
知识归纳 | 识记理解
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
背景
两大军事集团竞相扩军备战,制定战争计划,制造政治危机和局部军事冲突,国际局势日益紧张
垄断组织
帝国主义
经济政治
奥匈帝国
协约国
导火索
爆发
性质
萨拉热窝
【思维点拨】 分析战争的性质应从战争的全局着手。无论从起因、作战双方的目标,还是从战争的酝酿过程来看,第一次世界大战都是一场列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的帝国主义战争。
塞尔维亚
帝国主义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三条战线
战争进程
西线
1914
速决战
日本
战争进程
意大利
凡尔登战役
十月革命
1918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一战后的国际秩序
建立
巴黎和会
凡尔赛条约
主要内容
中国收回山东主权,但日本保留了诸多特权
德国
波兰
日本
门户开放
2.国际联盟的成立。
地位
宗旨 促进国际合作和实现世界和平与安全
评价
主权国家
全体一致
3.一战的影响。
(1)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灾难,但也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力量,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__________。
(2)美国的参战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始改变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3)这场空前惨烈的战争改变了人们的观念,反对战争、要求和平的运动日益高涨。
民族觉醒
重难探究 | 素养初培
材料一 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外长皮洛夫在议会上公开宣称:“德国人向自己的一个邻国让出陆地,向另一个邻国让出海洋,而给自己留下一钱不值的天空,这样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我们也要给自己一块光明之地,一块阳光下的地盘。”
——摘编自[德]卡尔·艾利希·博恩等《德意志史 第三卷 下册 从法国革命到第一次世界大战(1789—1914)》
探究点一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
材料二 1913—1914年列强的经济实力及其占有殖民地的情况:
国家 英国 俄国 法国 德国 日本 美国
占世界工业总产量 14% 2.6% 6% 16% 1% 38%
殖民地面积/万平方千米 3 350 1 740 1 060 290 30 30
殖民地人口/万人 39 350 3 320 5 550 1 230 1 920 970
[问题] 材料一反映了德国的什么要求?根据材料二,指出德国与哪两个国家产生了矛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德国与这两个国家产生矛盾的原因。(培育史料实证、时空观念的核心素养)
【答案】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和争夺世界霸权。
国家:英国、法国。
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德国经济实力超过英、法,因此它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
【要点总结】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表现和影响
(1)表现。
①政治体制的不同:英、法、美等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资本主义制度,最终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德、意、俄三国通过战争统一或自上而下的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浓厚。
②经济发展不平衡: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美、德经济发展迅速,超过老牌的英、法等国,改变了帝国主义国家间的力量对比。
③所占殖民地的数量不平衡:帝国主义国家间实力对比与所占殖民地出现不相称的状况。美、德经济实力强,但殖民地较少;英、法经济实力相对落后于美、德,但殖民地较多。
(2)影响: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特别是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改变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力量对比,必然造成它们之间的矛盾,而矛盾的激化往往会带来战争。世界大战的发生,其根源就在于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
材料一 全欧洲都渴望和平、裁军、安全、摆脱军国主义和免除恐惧,当外交家和军人们表示怀疑和冷淡的时候,人民群众便指望威尔逊和将来的国联实现他们的愿望。
——[英]华尔脱斯《国际联盟史》
材料二 和约的草稿打完了,最令威尔逊满意之源,却是国际联盟的盟约,这被作为一个部分包含在和约之中,威尔逊相信它可以一劳永逸地终结战争。
——[美]托马斯·伍兹《另类美国史》
探究点二 国际联盟的建立
[问题] 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分析国联成立的历史意义。有人认为:国联一劳永逸地终结了战争。谈谈你的认识。(培育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
【答案】历史意义:国联是第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世界性国际组织,开创了国际合作的形式,顺应了世界整体的发展趋势;盟约包含许多积极规定,以实现世界和平与安全为宗旨;为联合国的建立与发展提供了经验教训。
认识:国联没有一劳永逸地终结战争。因为国联缺乏普遍性和权威性,不能制止战争,后来成为英法维护自己既得利益、操纵国际事务的工具。
【要点总结】全面理解国际联盟的历史作用
(1)积极作用。
①倡导用民主协商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顺应了世界发展的民主化和一体化趋势,并在客观上推动了这一趋势的发展。
②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有所作为,从 1920 年到 1939 年,国联理事会共受理了 66 件国际争端,其中有些争端得到了迅速而顺利的处理。
③在促进和处理国际范围内的卫生、社会、经济和人道主义等问题方面,成效显著。
④国际联盟在组织机构和运作方式方面为后来的联合国提供了一定的经验。
(2)消极作用。
①实质是英法帝国主义控制下维护凡尔赛体系、维持霸权的工具,不能维护弱小国家的利益。
②由于美国提出但未参加、苏俄被排斥在外、日意退出等原因,国联缺乏普遍性和权威性,国际影响力相对有限。
③不能有效地制止法西斯国家扩大侵略,后来成为绥靖政策的工具,没有阻止或延迟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课堂小结 | 史论提升
知识导图
史论要语
1.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加剧,矛盾日益尖锐,国际局势日益紧张。
2.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和协约国主要是在三条战线展开激烈的战斗。战争后期,美国和中国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一战以协约国的胜利而告终。
3.一战后召开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该体系下各国仍矛盾重重;国联的建立,并不能有效地遏制侵略。
随堂小练 | 素养达成
1.“20世纪初,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形成但又过时。”导致这种“过时”的主要原因是 ( )
A.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
C.列强力量对比的变化 D.局部战争的不断变化
【答案】C
【解析】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同时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也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它们之间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也加剧了,力量对比发生变化,所以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过时”了,故C项正确。
2.19世纪末20世纪初,每当发生重大争端时,两大集团的成员即使对争端持怀疑态度,也不得不支持直接参与争端的盟国;否则,他们会担心己方的同盟瓦解,使自己陷于孤立而遭受危险。据此可知,两大军事集团 ( )
A.解决了国际争端
B.导致同盟关系逐渐弱化
C.缓解了国际危机
D.导致国际关系逐渐恶化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每当发生重大争端时,两大集团的成员即使对争端持怀疑态度,也不得不支持直接参与争端的盟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同盟国和协约国两大敌对的军事集团相继成立,导致了国际争端的加剧,使国际关系日益恶化,故D项正确。
3.在全世界范围内,恐怕没有任何一名刺客有普林西普这样的知名度。后人在他行刺斐迪南大公的十字路口铺上一块石板,上面刻着他的两只脚印。这主要是因为这次“行刺” ( )
A.引燃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B.冲击了美国的霸权政策
C.促进了非洲的民族独立 D.反映了发展中国家利益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萨拉热窝事件,这一事件引燃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故选A项。
4.1916年6月24日,索姆河战役开始,英军首日伤亡近6万人。面对这种情况,英国远征军总司令黑格要求军队继续进攻,德军总参谋长法金汉则要求德军拼死坚守并反攻每一寸战线。到1916年11月时,英法联军伤亡约62万人,德军伤亡超过67万人。这反映出 ( )
A.人文主义普遍衰落 B.西方社会精神危机加深
C.士兵厌战情绪高涨 D.战争给人类带来了灾难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索姆河战役的交战双方伤亡惨重,这反映出战争给人类带来了灾难,故选D项。
5.1919年6月,《凡尔赛条约》签字的消息被法国元帅福煦听到后,他说:“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这主要是指在巴黎和会上 ( )
A.战胜国之间存在尖锐矛盾
B.宰割德国埋下了复仇的种子
C.英法与美国争夺国联领导权势不两立
D.美日为争夺中国产生深刻矛盾
【答案】B
【解析】《凡尔赛条约》是战胜国与战败的德国签订的,加剧了战胜国与德国之间的矛盾,宰割德国埋下了德国复仇的种子,德国重新崛起之后必然会引发新的战争,以打破原有体系,故选B项。
6.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反战”成为英法等国政党竞争中获得公众影响和支持的源泉,无论哪个政党要想取得足够的选票,都必须在宣传中大量地使用“和平”“反战”等迎合公众心理的词句,以提高自身的形象和威望。由此可见,一战后 ( )
A.欧洲政治局势相对稳定
B.国联维护世界和平能力有限
C.和平主义思潮盛极一时
D.反战情绪主导国际关系走势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一战后,英法等国政党在宣传中使用“和平”“反战”等词句获得公众的心理认同,由此可以推知和平主义思潮在一战后盛极一时,故C项正确;材料未提及欧洲的政治局势,排除A项;材料未提及国联的作用,排除B项;反战情绪对国际关系走势有一定的影响,但并不是主导因素,排除D项。(共42张PPT)
第七单元 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
国际秩序的演变
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课标导航·明晰目标】
课程标准 学科素养
了解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过程,理解十月革命的世界历史意义。 1.了解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背景,掌握十月革命的过程,理解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培育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
2.认识俄国十月革命的特点,培育唯物史观的核心素养。
3.比较新经济政策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异同,培育唯物史观、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
4.结合苏联经济体制的形成过程,培育史料实证、唯物史观的核心素养。
5.运用历史的、全面的评价认识苏联模式的影响,培育唯物史观的核心素养。
【时空坐标·历史脉络】
知识归纳 | 识记理解
列宁主义的形成
背景
资本主义
社会民主工党
火星报
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 时间
标志
指导思想
内容 由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规律,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 1903
布尔什维克
列宁主义
帝国主义
内容
意义
社会主义
无产阶级专政
马克思主义
十月革命的胜利
背景
二月革命
帝国主义战争
社会主义革命
过程 1917年11 月7 日,即俄历10 月25 日,革命武装占领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
苏维埃政权
社会主义
意义
十月革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对世界的统治,极大地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改变了20世纪的世界格局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并存与竞争,成为世界历史的重要内容
理想到现实
【历史概念】 苏维埃
苏维埃意即“代表会议”或“会议”,是苏联议会的名称,起源于1905年俄国革命。当时出现过一种由罢工工人作为罢工委员会组织起来的代表会议,简称“苏维埃”。
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背景
目的
内容
意义
武装干涉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余粮收集制
农民
新经济政策 开始时间
内容
作用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稳定和恢复了国民经济,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新经济政策
粮食税
租让制
苏联成立 苏联模式 措施
结果
1922
农业集体化
五年计划
苏联模式 表现 评价 积极性
局限性
指令性计划
卫国战争
市场经济
比例失调
重难探究 | 素养初培
材料一 1921年开春以来,我们提出……完全不同的、改良主义的办法来代替原先的行动的办法、方案、方法、制度。所谓改良主义的办法,就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它们,或者说,做到有可能只在使它们活跃起来的范围内对它们实行国家调节。
——[苏]列宁
探究点一 新经济政策
[问题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上,列宁的指导思想有何变化。(培育史料实证、时空观念的核心素养)
【答案】变化:由直接过渡转变到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力,向社会主义逐步过渡。
材料二 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
——周尚文、叶书宗、王斯德《苏联兴亡史》
[问题2] 材料二说明苏俄的经济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指出这种变化的实质。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个政策的实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培育史料实证、时空观念的核心素养)
【答案】变化:用新经济政策代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实质:俄国开始从本国国情出发,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影响:新经济政策受到广大工农群众的欢迎,工农业生产逐渐恢复到战前水平,苏维埃政权得到进一步巩固。
【要点总结】新经济政策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1)特点。
①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②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
③是对社会主义传统经济观念的一次重大突破,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2)历史作用。
①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1921年春的政治经济危机得以解除,生产稳步恢复,巩固了工农联盟,使苏维埃政权日益巩固。
②探索了在小农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途径和方法,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为在苏联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以及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条件。
③从实践上说明采用什么方式过渡到社会主义和建立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模式,必须和本国的具体实际相适应。
材料一 现在我国经济状况中最重要和最突出的一点,就是重心已转移到工业方面了。……要推进整个经济,所需要的正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工业上。……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我们必须以尽快的速度扩大我国工业,把工人数量增加一两倍,我们必须把我国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而且愈快愈好。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斯大林全集》
探究点二 苏联模式
[问题1] 根据材料一,概括苏联模式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这种模式对苏联兴衰的影响。(培育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
【答案】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强调高速度;农业服务于工业。
影响:有利于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使苏联迅速实现工业化;造成经济比例失调,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压抑地方和企业积极性,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材料二 关于苏联模式的两幅漫画:
[问题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苏联模式存在的问题。(培育史料实证、唯物史观的核心素养)
【答案】问题:依靠行政手段干预经济发展,长期执行计划性指令,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经济结构比例严重失调。
【要点总结】苏联模式的特点与影响
(1)特点。
①经济上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苏联模式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限制商品货币关系,用行政命令管理经济。
②政治上实行高度集权的领导体制,党政不分,忽视民主法制,缺少群众监督,最后形成个人的高度集权。
(2)影响。
①积极影响:通过两个“五年计划”,苏联迅
速实现工业化,成为工业强国,为后来取得卫国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②消极影响。
a.政治上:高度集权,破坏民主集中制,导致社会缺乏民主,造成个人的高度专权;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盛行。
b.经济上: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阻碍经济可持续发展,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课堂小结 | 史论提升
知识导图
史论要语
1.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各种社会矛盾十分尖锐,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
2.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权,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3.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帮助苏维埃政权战胜了国内外的敌人。
4.新经济政策调动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苏维埃政权得到支持和巩固。
5.20世纪30年代中期,苏联模式确立,对苏联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随堂小练 | 素养达成
1.“厌恶战争的工人和士兵,在彼得格勒发动了起义,迫使沙皇退位,宣告了共和国的成立。”这场“起义” ( )
A.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
B.结束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C.标志着俄国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D.成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月革命推翻了俄国的罗曼诺夫王朝,结束了沙皇的专制统治,故选A项。
2.俄国二月革命胜利后,饥饿的工人、农民和疲惫厌战的士兵都期盼着一个新社会的出现,然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并没有着力去解决劳动人民迫切关心的和平、面包、土地等问题,甚至对农民夺取地主土地的运动进行镇压,并继续进行对外战争。这一情势 ( )
A.促使俄国转向社会主义革命
B.刺激了帝国主义势力入侵俄国
C.表明十月革命的条件已成熟
D.压制了布尔什维克党的革命性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二月革命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没有着力去解决劳动人民迫切关心的和平、面包、土地等问题,甚至对农民夺取地主土地的运动进行镇压,并继续进行对外战争”,这使俄国人民对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越来越不满,从而转向社会主义革命,故A项正确;材料与帝国主义势力对俄国的态度没有多大关联性,排除B项;材料主要说明二月革命后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反动性,而不是俄国十月革命的条件已成熟,排除C项;材料中临时政府的反动性调动了布尔什维克党的革命性,排除D项。
3.十月革命的胜利是俄国与世界历史进程中的划时代事件,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这主要体现在俄国 ( )
A.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B.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
C.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D.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十月革命的胜利是俄国与世界历史进程中的划时代事件,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月革命的胜利,宣告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开辟了人类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纪元,故选D项。
4.苏维埃政权颁布的法令规定:“必须实行国家的粮食垄断。即绝对禁止任何人的粮食贸易……绝对禁止任何人保存和隐藏余粮。”这一措施实行于 ( )
A.1917年十月革命时期 B.苏维埃俄国内战时期
C.苏俄新经济政策时期 D.苏联农业集体化时期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实行国家的粮食垄断……禁止任何人保存和隐藏余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措施,实行于1918—1921年,是苏俄内战时期,故选B项。
5.瞿秋白在《赤都心史》中写道:“回忆二三月间,我到俄人家里,那冷淡枯寂的生活……现在丰富得多了……大多数劳动人民也受许多方便利益——工厂工资大增,废劳动券而令得购买于市场的可能。”促成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
A.十月革命的胜利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C.实行新经济政策
D.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形成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现在丰富得多了……大多数劳动人民也受许多方便利益——工厂工资大增,废劳动券而令得购买于市场的可能”可知与苏联新经济政策有关,故C项正确。
6.下面是苏联工农业产品(部分)产量对比表。导致苏联工农业产品产量增幅差别明显的主要原因是 ( )
工农业产品种类 1928年产量 1940年产量 增幅
钢 425.1万吨 1 831.7万吨 330.89%
煤炭 3 551万吨 16 592.3万吨 367.25%
棉织物 18.21亿平方米 27.15亿平方米 49.09%
谷物 7 330万吨 9 564万吨 30.48%
A.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施新经济政策
C.优先发展重工业
D.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答案】C
【解析】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苏联的钢、煤炭等重工业产品产量增幅很大,棉织物、谷物等轻工业产品和农产品产量增幅较小,国民经济比例失调,这和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有关,故C项正确。(共35张PPT)
第七单元 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
国际秩序的演变
第16课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课标导航·明晰目标】
课程标准 学科素养
理解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对国际秩序的影响。 1.分析理解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相关背景,利用比较法分析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异同,培育时空观念的核心素养。
2.掌握非洲和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主要内容和所处的国际背景,体悟非洲人民的斗争精神,培育史料实证、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
3.认识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不同,培育唯物史观的核心素养。
【时空坐标·历史脉络】
知识归纳 | 识记理解
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
背景 表现 东亚
东南亚
十月革命
北伐战争
反帝反封建
荷兰
法国
表现 西亚 伊拉克、叙利亚和黎巴嫩等地,爆发了反对英法占领的斗争 南亚 印尼人民反对荷兰殖民统治的斗争 时间 1926—1927年
过程
甘地
非暴力不合作
印尼共产党
苏加诺
民族资产阶级
表现 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指导思想 过程 第一阶段(1920—1922年)
非暴力不合作
手工纺织
表现 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过程 第二阶段(1930—1934年)
第三阶段(1940—1942年)
意义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动摇了世界殖民体系,成为影响国际秩序的重要因素 食盐进军
抗税斗争
退出印度
【思维点拨】 甘地把非暴力作为民族民主运动的原则,反映了印度民族资产阶级在反帝斗争中的动摇性和妥协性。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侵略者,把印度反英斗争推向了高峰,在印度独立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至今都在印度社会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非洲独立意识的觉醒
背景 表现 埃及华夫脱运动 埃及独立
民族独立意识
华夫脱党
苏伊士运河
1922
表现 埃及华夫脱运动 埃及政治建设
摩洛哥里夫独立运动 概况
结果 1926年,共和国被西、法殖民军扼杀
护宪运动
克里姆
里夫共和国
表现 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 1935年,意大利法西斯发动侵略埃塞俄比亚的战争,一度得逞。1936年,埃塞俄比亚皇帝塞拉西一世流亡英国,墨索里尼宣布兼并埃塞俄比亚
意义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动摇了世界殖民体系,成为影响国际秩序的重要因素 1941
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革命与改革
时间 代表 尼加拉瓜桑地诺的抗美斗争 时间 1926—1933年
目标 “把美国侵略者赶出国土”
结果
评价
民族
桑地诺
美洲自由的
标志
土地改革
代表 墨西哥卡德纳斯的改革
意义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动摇了世界殖民体系,成为影响国际秩序的重要因素 重难探究 | 素养初培
材料一 由新成立的俄国的领导人所宣布的革命愿景,在整个世界回响。这激发了印度国大党领袖们争取自治的希望。他们读到了列宁要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各民族联合起来斗争的吁求。欧洲的战争和革命也正在动摇西方殖民列强的根基。1919年,一万名印度人在阿姆利则城的和平集会在流血中结束。国大党组织了全国性的抗议运动,拥有了一位将运动带到人民当中的新领导人——莫汉达斯·甘地。由于同时熟知印度和西方文化,甘地试图将这两种价值观结合,用以抵抗不公的民族原则。他深深赞同西方社会主义者要求改善穷人和被压迫者生活的诉求,同时深信通过沉思实现精神再生的印度观念和非暴力的原则。
——摘编自[美]丹尼尔·R.布劳尔《20世纪世界史》
探究点 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思想
[问题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培育史料实证、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
【答案】历史背景:一战后印度社会反英情绪高涨;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推动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深入开展;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甘地和国大党的领导。
材料二 1930年3月12日,甘地手持竹杖,背部微驼,身着终年不离身的白色土布“拖地”,于早晨6点30分率领79位门徒离开讲经所,开始向400千米外的大海进军。25天后,甘地一行于傍晚6点抵达离丹地城不远的印度洋海滨。次日,在数千名群众的注目下,甘地俯身在海滩上淘捞一把海盐。他神情严峻而坚定,在空中挥舞着拳头,然后把盐末撒向人群。大海恩赐而被禁用的礼物,从此成为为独立而战的新的象征。
——摘编自[法]多米尼克·拉皮埃尔等《圣雄甘地》
[问题2] 指出材料二中的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积极影响。(培育史料实证、时空观念、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
【答案】历史事件:食盐进军。
积极影响:推动了印度民族独立与解放;成为亚洲觉醒的重要组成部分;创立了一条反抗殖民统治的独特道路;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了猛烈冲击。
【要点总结】甘地非暴力思想形成的原因与对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评价
(1)原因。
①家庭影响:仁爱、不杀生、素食、苦行。
②接受托尔斯泰以宗教之爱改革社会,实现人人平等的思想。
③在南非尝到种族歧视的滋味。
(2)对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评价: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但以“非暴力”限制人民的革命运动,束缚了人民的手脚,没能使印度获得独立,反映了印度民族资产阶级在反帝斗争中的动摇性和妥协性。
课堂小结 | 史论提升
知识导图
史论要语
1.一战后,中国、印度、印尼等都出现了民族民主运动,各国国情不同,表现各异。
2.非洲发生了埃及华夫脱运动,摩洛哥人民反西班牙、法国侵略军的斗争;埃塞俄比亚则是进行了抗击意大利侵略军的斗争,体现了反法西斯战争的特点。
3.在拉丁美洲,尼加拉瓜桑地诺的抗美斗争和墨西哥卡德纳斯的改革最具代表性。
随堂小练 | 素养达成
1.下表为20世纪某时期,亚洲民族民主运动高涨的情况。这些运动共同体现了 ( )
国家 内容
中国 国共两党合作开展北伐战争,收回汉口和九江的英租界
印度尼西亚 印尼共产党领导反对荷兰殖民统治的武装起义;印尼民族党实行与殖民当局不合作政策
印度 甘地和国大党发起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伊拉克 民族独立组织发动武装起义,反抗英国殖民统治
A.反抗英国的殖民压迫
B.无产阶级成为革命领导者
C.新兴民族国家的崛起
D.斗争形式与国情密切相关
【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了20世纪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斗争形式各有不同,而斗争形式的不同是与各自国情密切相关的,故D项正确。
2.甘地曾说:“由于曼彻斯特,印度的手工业差不多消亡了。但是我犯了一个错误,怎么能责怪曼彻斯特呢?我们穿着曼彻斯特的衣服,所以曼彻斯特才生产它们。当我觉察到孟加拉人的勇敢时,我由衷地感到高兴。在该管辖区内,没有纺织厂。”材料表明甘地 ( )
A.主张用非暴力争取民族独立
B.提倡手工纺织抵制机器生产
C.采用不合作的方式发动民众
D.倡导民众抵制西方一切文明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我们穿着曼彻斯特的衣服,所以曼彻斯特才生产它们”“在该管辖区内,没有纺织厂”可知,甘地主张通过手工纺织抵制机器生产,故B项正确。
3.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非洲,一些北非和东非国家的民族独立意识较早觉醒。其中,埃及华夫脱运动的结果是 ( )
A.取消英国在埃及的特权
B.英国有条件地承认埃及独立
C.最终取得彻底独立
D.遭到英国当局的残暴镇压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一战后,埃及华夫脱运动取得了一定胜利,迫使英国有条件地承认埃及独立,故选B项。
4.摩洛哥里夫地区的人民在酋长克里姆领导下,多次打败西班牙和法国侵略军。1923年,克里姆联合12个部落,建立里夫共和国。1926年,共和国被西、法殖民军扼杀。据此可知摩洛哥 ( )
A.民族独立意识已经觉醒
B.非暴力不合作更符合其国情
C.成为华盛顿体系的牺牲品
D.依靠自身力量无法实现独立
【答案】A
【解析】摩洛哥反击侵略者,建立共和国,说明其民族独立意识已经觉醒,故A项正确;材料不能证明非暴力不合作更适合摩洛哥,排除B项;华盛顿体系主要是解决亚太地区问题,排除C项;摩洛哥多次击败侵略者,建立了共和国,说明其有能力独立,排除D项。
5.1933年,尼加拉瓜反美游击队领导人桑地诺同政府签订《和平协定》:随着美国军队撤出尼加拉瓜领土,国家开始政治生活方面的完全复兴;3个月之内,游击队要放下武器,作为新移民居住在居民点三里以外的定居点。《和平协定》的签订 ( )
A.开启了尼加拉瓜的政治新局面
B.实现了桑地诺运动多年的目标
C.瓦解了尼加拉瓜的反政府武装
D.反映了桑地诺运动的固有弱点
【答案】D
【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和平协定》利用了桑地诺的轻信态度,把实质上是消灭桑地诺运动的条款列入了协定,这一协定的签订反映出桑地诺运动固有的致命弱点,故D项正确;《和平协定》签订后,政府发动了对游击队的大清洗,游击队奋起反抗并惨遭镇压,A、B、C三项表述错误,均排除。
6.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具有不平衡性,非洲反帝斗争的主要领导者是旧式统治阶级,而亚洲和拉丁美洲则进入资产阶级领导的民族民主革命阶段。产生这一不同的根本原因是 ( )
A.社会思想意识形态的差异
B.社会阶级结构的差异
C.殖民统治深入程度的差异
D.社会经济结构的差异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之后,非洲大部分地区沦为了西方列强的殖民地,导致非洲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非常不充分,而亚洲和拉丁美洲大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资本主义经济有一定程度的发展,而社会经济结构的差异,导致其民族解放运动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故选D项。(共34张PPT)
第七单元 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
国际秩序的演变
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课标导航·明晰目标】
课程标准 学科素养
通过了解两次世界大战,理解20世纪上半期国际秩序的变动。 1.运用比较归纳法,比较德、日两国法西斯势力上台的不同特点,培育唯物史观的核心素养。
2.综合归纳绥靖政策的目的、实质、手段及影响,并指出美国的“中立”政策的实质就是绥靖纵容,培育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
3.结合史实,综合归纳第二次世界大战由全面爆发到最大规模的发展历程,培育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
4.综合归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召开的四次重要国际会议及其影响,知道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加强合作、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过程,培育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
【时空坐标·历史脉络】
知识归纳 | 识记理解
法西斯主义与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法西斯主义 产生 意大利
德国
墨索里尼
1922
纳粹党
法西斯主义 产生 日本
特征 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1936年,日本建立军事法西斯专政,以扩大对外侵略为基本国策。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东条英机
极端民族主义
九一八事变
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 绥靖 政策 背景
结果
法西斯独裁统治
轴心国
奥地利
绥靖政策
慕尼黑协定
【历史概念】 绥靖政策
绥靖政策是英法两国为维护自身利益而采取的一种姑息纵容的政策,它们打算祸水东引,把矛头指向苏联,这助长了德国法西斯的侵略气焰,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第二次世界大战
概况 经历从局部战争逐渐发展到全球战争的过程 过程 亚洲战场 序幕
爆发的标志
东方主战场
九一八事变
1937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过程 欧洲战场 爆发的标志
概况
太平洋战场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闪击战
苏联战场
太平洋战争
联合国家宣言
1945
过程 战争结束
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以及难以估量的文明劫难和心灵创伤 这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沉重打击了侵略者和一切非正义力量,有力地维护了世界和平,彰显了人类正义 1.雅尔塔体系。
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
含义
内容
雅尔塔体系
美国
日本
内容
审判战犯,肃清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
对德、日、意的殖民地及国联的委任统治地实行托管,原则上承认被压迫民族的独立权利
美、苏、英划分势力范围
评价
朝鲜
联合国
世界和平
强权政治
走向两极格局
欧洲
核武器
两极格局
2.联合国。
1945
成立时间
性质 作为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体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政治秩序
宗旨
决议原则
国际合作
大国一致
重难探究 | 素养初培
材料 西班牙内战期间,丘吉尔说:“即使德国继续支持叛军一方,苏联以金钱供给政府一方,我们仍然要采取中立态度。” “我确信,严格遵守中立……是目前唯一正确和安全的办法。”
——摘编自[英]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等
[问题] 材料中的“中立”对英国来说是不是“安全”的办法?请说明理由。(培育史料实证、唯物史观的核心素养)
【答案】不是“安全”的办法。
理由:“中立”纵容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最终英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还是遭到了德国的侵略。
探究点一 英法绥靖政策
【要点总结】英、法实行绥靖政策的原因
(1)英、法的经济地位和军事地位因第一次世界大战而受到极大削弱,导致其不愿同德、意、日法西斯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
(2)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大危机导致英、法社会动荡,两国不想卷入战争。
(3)因第一次世界大战而兴起的和平主义思潮占据主导地位。
(4)法西斯巧妙地利用西方国家与苏联的矛盾,打出“反共产国际”的旗号,欺骗了英、法等国。
(5)英、法资产阶级企图牺牲苏联和小国利益避战自保。
(6)英、法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受益者,不愿破坏现状。
材料 如果英国倒下去,轴心国家就会控制欧、亚、非和澳大利亚等各大洲以及各大洋——他们也就处于可以使用巨大陆海军力量进攻本半球的地位。到那时候,在整个美洲,我们所有的人就将生活在枪口的威胁下……我们必须成为民主制度的伟大兵工厂……我们已经向英国人提供了巨大的物质支援,将来还将提供更多的物质支援。
——摘编自[美]富兰克林·德·罗斯福《罗斯福选集》
探究点二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问题] 材料反映出美国的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培育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
【答案】变化:向英国等反法西斯侵略的国家提供武器和物资。
原因:法西斯侵略对全人类的安全和民主制度构成严重的威胁,美国同法西斯国家的矛盾日益加深,美国修改“中立”法案,并参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要点总结】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原因和作用
(1)原因。
①随着战争的扩大,法西斯国家已经成为全世界人民共同的敌人。这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基础。
②严峻的形势迫使反法西斯力量逐渐由分散走向联合。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促进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2)作用:壮大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斗志;反法西斯国家在军事上相互配合,政治上相互协调,经济上相互支持,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课堂小结 | 史论提升
知识导图
史论要语
1.意大利、德国、日本先后走上法西斯道路。面对1929年的经济大危机,法西斯分子鼓吹通过战争寻找出路,亚欧战争策源地形成。
2.英、法等国的绥靖政策纵容了德、意、日的侵略,九一八事变拉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
3.反法西斯国家结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团结一致,共同作战,取得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4.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后期召开的几次重要国际会议缔结了一系列条约和协定,形成了雅尔塔体系,为战后国际格局奠定了基础。
随堂小练 | 素养达成
1.1936年,欧、亚、非发生了诸多重大历史事件,如西班牙发生内战,中国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意大利吞并埃塞俄比亚。上述事件体现的共性是 ( )
A.欧亚法西斯国家开始联合军事行动
B.西方大国在上述事件中起积极作用
C.世界局部战争形势已十分严峻
D.苏联对欧亚非弱国给予经济援助
【答案】C
【解析】西班牙、中国和埃塞俄比亚都受到法西斯国家的侵略,且反法西斯国家没有形成合力,都处于十分被动的地位,战争形势严峻,故C项正确。
2.绥靖(Appeasement)原意是“安抚,使保持地方平静”,后来引申为“用让步的办法安抚或收买潜在的敌人,通常含有牺牲原则的意思”。下列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
A.签订《凡尔赛条约》 B.签订《慕尼黑协定》
C.签订《三国同盟条约》 D.发表《开罗宣言》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法实行绥靖政策,与德、意签订《慕尼黑协定》,把苏台德等地区割让给德国,故选B项。
3.1939年9月1日凌晨,德国空军出动数百架重型轰炸机,对某个国家主要机场、海军基地等重要目标进行了大规模袭击,英、法被迫对德宣战。此事件表明 ( )
A.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B.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C.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D.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答案】B
【解析】材料“1939年9月1日”“英、法被迫对德宣战”体现的是德国闪击波兰,这标志着二战的全面爆发,故B项正确。
4.“1941年12月7日,日本的和平使节还在华盛顿时,日本飞机却出乎意料地出现在天上,炮轰位于夏威夷群岛珍珠港的美国海军基地。”材料描述的这一历史事件 ( )
A.拉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
B.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C.使第二次世界大战发展到全球阶段
D.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1年12月,日军偷袭位于珍珠港的美国海军基地,挑起太平洋战争,美国对日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发展到全球阶段,故选C项。
5.下图是联合国总部门前的一座青铜雕塑,名为“打结的手枪”。此雕塑寓意联合国最主要的职责是 ( )
A.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B.促进成员国贸易发展
C.维护成员国汇率稳定
D.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打结的手枪”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联合国最主要的职责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故选A项。
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迅速崛起,西欧列强和日本丧失了过去在国际体系中的显赫地位,亚非民族解放运动日渐活跃,中国则为战后的世界秩序增添了一大变数。 这说明 ( )
A.两极对峙格局即将出现
B.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C.强权政治已一去不复返
D.国际体系出现结构性变化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二战后世界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帝国主义殖民体系摇摇欲坠,中国战后的道路选择也影响着世界秩序,这说明国际体系出现结构性变化,故D项正确;A项不能完整体现材料信息,排除;B项出现于美苏争霸退潮、民族独立国家大量出现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在二战结束后展开全球争霸,强权政治依旧存在,排除C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