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3.1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共6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3.1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共6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72.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3-10 16:02: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6张PPT)
第三章 产业区位因素
农业区位因素
课标要求
结合实例,说明农业的区位因素。
结合案例,掌握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
学会分析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通过学习深刻理解环境与农业生产活动的关系, 树立因地制宜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发展观。
学习目标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五常米宣传片
一、农业生产活动概念及特征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一、农业生产活动概念及特征
人们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等,以获得所需的产品,这就是农业生产活动。
1、概念
2、农业的分类
(1)按生产对象分: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副业
种植业
林业
牧业
渔业
副业
(2)按投入多少分:粗放农业和密集农业
对一定面积的土地投入较少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实行广种薄收的农业,称“粗放农业”。
密集农业,又称集约农业,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方法来增加农业的产出。
(2)按产品用途分:自给农业、商品农业
自给农业是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条件下,生产的农产品不是直接为满足市场的需要,而是为满足本国或本地区的需要,以自给性生产为主要目的的一种农业。
商品农业是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为满足市场对各类农产品的需求而发展起来的,以商品性农产品生产为目的的农业。
【讨论】
1.“五常稻米品种只适合在五常小环境生长,同样的品种到别的地方种植,品质就会发生变化”说明了农业生产的什么特点?
地域性
各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千差万别
不同动植物生长所需要的环境各不相同
【讨论】
2.“立夏种稻 小满插秧 芒种拔节 夏至抽穗 待到秋季金黄满地”说明了农业生产的什么特点?
立夏种稻 小满插秧 芒种拔节 夏至抽穗 待到秋季金黄满地
季节性
【讨论】
3.“四季轮回 颗粒归仓”说明了农业生产的什么特点?
周期性
二、农业区位因素
地域性
季节性
周期性
因地制宜
因时制宜
农业生产特征
3、特征
影响一定地方农业生产选择的因素称为农业区位因素。
思考:两地的生产对象和生产方式为什么不一样?
a.中国黑龙江五常米种植
b.澳大利亚东南部的绵羊放牧
地理位置和地理条件不同
二、农业区位因素
说一说:
1.右图所示的农业各因素中,哪些是自然因素?哪些是人文因素?
农业主要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
人文因素
2.除图中列出的因素外,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还有哪些?
科学技术、资金、化肥、农药、机械化、历史、文化、饮食偏好、良种、冷藏保鲜技术等。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探究一】
自然因素
五常市地处黑龙江省南部,北纬45°,全市平均气温3.6℃,活动积温2700 ℃,全年充足日照时间约2629小时,无霜期约130天,年平均降水量625毫米。
五常稻作区形似一个开口朝西的巨大的“C”字,三面环山,中部是盆地。东南部的高山遮挡了东南风,而西部松嫩平原的暖流又可直接进入盆地回旋,水稻从灌浆到成熟的8、9两个月,盆地风和日丽,光照充足,昼夜温差明显拉大。大米中可速溶的双链糖积累较多,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
五常河网密布,塘坎星罗,水资源丰富。拉林河、牤牛河贯穿全境,水系纵横、水量充盈,灌溉便利。
五常的黑土厚达1米以上,土中有机物含量高达10%以上,异常肥沃,适宜各种农作物。
讨论:1.气候组: ①影响五常米种植的气候条件有哪些? ②气候包括哪些要素?对农业的影响分别体现在什么方面?光照和热量是一回事吗?举例说明。
2.水源组:①五常地区河网密布水量充盈的原因是什么?②除提供灌溉水源外,河流还能够为农业生产提供哪些有利条件?
3.土地组:①从地形和土壤角度分析五常稻米的区位条件。②除影响耕地条件外,地形还对哪些自然因素产生影响?③我国杭州的“明前龙井”茶闻名世界,日本茶道研究者曾经把茶种带到日本栽培,但效果始终不好,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自然因素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探究一】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影响五常稻米的气候条件:①五常地区纬度高,热量条件较差,一年只能一熟;但夏季昼长时间长,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水稻生长周期长;②由于地形的影响,在水稻从灌浆到成熟的8、9两个月,昼夜温差大,白天光合作用强,晚上低温抑制呼吸作用,有利于糖类物质(双链糖)的积累,提高品质。
五常市地处黑龙江省南部,北纬45°,全市平均气温3.6℃,活动积温2700 ℃,全年充足日照时间约2629小时,无霜期约130天,年平均降水量625毫米。
五常稻作区形似一个开口朝西的巨大的“C”字,三面环山,中部是盆地。东南部的高山遮挡了东南风,而西部松嫩平原的暖流又可直接进入盆地回旋,水稻从灌浆到成熟的8、9两个月,盆地风和日丽,光照充足,昼夜温差明显拉大。大米中可速溶的双链糖积累较多,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
1、气候
自然因素 影响
气候 光照 光照强,则利于作物的光合作用;
光照弱,不利于作物生长;
光照时间长可弥补热量不足,利于作物生长
热量 热量(积温)足则生长期长,复种指数高,单产高;热量不足则相反
温差 日较差大利于积累营养物质;
日较差小农作物品质可能较差
降水 过多则涝、过少则旱,影响作物生长
注意:光照和热量不是一回事
1、气候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影响五常稻米的水源条件: ①河网密布,水资源丰富,灌溉便利。②河流除了提供灌溉水源外,还能提供便利的水运、冲积形成平坦的地形和肥沃的土壤。
五常地区河网密布,塘坎星罗,水资源丰富。拉林河、牤牛河等河流贯穿全境,水系纵横、水量充盈,灌溉便利。
东北地区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图
夏汛(大气降水)
春汛(季节性积雪融水)
2、水源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①农作物生长需要灌溉水源:
(河湖,地下水源、高山冰雪融水)
②缺乏水源不能进行灌溉的干旱地
方,不宜种植农作物。
中国西北灌溉农业分布区
河套平原
河西走廊
畜牧业
2、水源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影响五常稻米的地形条件: ①盆地内部地形平坦,便于水稻种植;②特殊的地形又影响到了气候条件,从而影响到农业生产。
五常稻作区形似一个开口朝西的巨大的“C”字,三面环山,中部是盆地。东南部的高山遮挡了东南风,而西部松嫩平原的暖流又可直接进入盆地回旋,水稻从灌浆到成熟的8、9两个月,盆地风和日丽,光照充足,昼夜温差明显拉大。大米中可速溶的双链糖积累较多,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
五常地区的黑土厚达1米以上,土中有机物含量高达10%以上,异常肥沃,适宜各种农作物。
影响五常稻米的土壤条件:黑土肥沃,使用化肥少,农产品品质优良。
3、地形与土壤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探究二】
人文因素
五常大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初渤海国时期(7世纪中叶),当时五常境内就有农民种植水稻。
新中国成立后,五常市水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单位产量不断提高,水稻的栽培技术形成了特有的“五常模式”,并闻名省内外。
20世纪90年代起,五常就培育了适合本区域种植的五优稻、松粳等系列的稻种,并采用了具有五常特色的一段超旱育苗及大棚旱育苗栽培技术。
2014年,五常市申报了“五常大米”地理标志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2015年国家质检总局将五常大米与欧盟进行了地理标志产品标准互换,为五常大米进入欧美市场搭建了新平台。
讨论:1.影响五常米种植的人文因素有哪些?阅读教材了解这些因素的具体影响。
2.在这些因素中,你认为最重要的因素是哪一个?
悠久的种植历史
农业技术革新
政策扶持
市场需求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广东深圳郊区的蔬菜种植
市场的需求、农产品的价格
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决 定
案例:广东深圳周边的乡村,发展蔬菜、水果、肉蛋奶、花卉等农副产品
1、市场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交通便捷→节约运输、存储费用和运输时间
易腐、变质的园艺、果蔬业要求有快捷的交通运输保障
举例:云南鲜花直发到全国各大城市,几乎都选择航空运输。
1、市场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鼓励或限制农业生产规模和类型
宏观调控农产品的价格等
保护农业,确保粮食安全
3、政策(法律法规)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资金、劳动力、科技、历史、文化、政治等因素也影响农业区位选择。
劳动力数量
劳动力质量
4、劳动力及其他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二、农业区位因素
小结
农业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
气候
地形
土壤
水源
...
劳动力
交通
政策
技术
...
市场
地域性、季节性、周期性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活学活用】分析亚洲水田农业形成的区位因素
材料一 水稻好暖喜湿,播种期日均温需要稳定在10 —12℃以上,齐穗期的候均温要求高于20 —22℃。单、双季稻要求年降水量分别在750毫米和1 500毫米以上。
图3.7 不同城市年内各月气温与降水量
1. 据图3.7分析亚洲季风气候区有利于水稻生产的热量和水分条件。
亚洲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水热充足。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材料二 亚洲季风区的农业以水稻种植为主,所产稻米占世界稻米总产量的绝大部分,在这里形成了水田农业。
2.指出亚洲水田农业主要分布的地形区,并简述原因。
主要分布在恒河平原、湄南河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土层深厚,有灌溉水源。
亚洲水稻分布
亚洲气候类型分布
亚洲地形分布
亚洲人口分布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材料二 亚洲季风区的农业以水稻种植为主,所产稻米占世界稻米总产量的绝大部分,在这里形成了水田农业。
3.水稻的单位面积产量高,种植所投入的劳动量大。说明亚洲水稻种植与人口分布的关系。
亚洲水稻分布
亚洲气候类型分布
亚洲地形分布
亚洲人口分布
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可以精工细作。人口多对粮食的需求量大,需要水稻这种单产较高的作物。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材料二 亚洲季风区的农业以水稻种植为主,所产稻米占世界稻米总产量的绝大部分,在这里形成了水田农业。
4.亚洲水田农业的形成还可能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亚洲水稻分布
亚洲气候类型分布
亚洲地形分布
亚洲人口分布
人们喜欢米饭的饮食习惯、种植水稻的历史悠久、经验丰富等都会影响到水稻的种植。
知识拓展
区域农业发展受到自然和人文因素的影响,只有把影响农业的因素考虑周到,分析农业发展条件时才会具体全面。区分几个概念:
项目 概念 举例
主要区位因素 指某一区域某种农业发展所必需的所有因素,要求分析主要区位因素,即完整列出影响某地农业发展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 自然因素如气候、地形、水源、土壤;社会经济因素如政策、科技、劳动力、市场、交通等
主导因素 指影响某种农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也就是说,因为该因素对该农业的影响最大,没有这种因素或条件就不可能有该种农业在该区域分布的可能。 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是在特有的地形条件(地势低洼)下形成的,因此地形是它的主导因素
主要区位因素、主导因素、优势因素与限制性因素的区别与联系
知识拓展
项目 概念 举例
优势因素 在影响农业生产的众多因素中,若某一因素条件特别优越,比其他地区都要好,即为优势因素,当该优势因素对发展某种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时,该因素即为当地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 海南天然橡胶生产的优势条件是热量充足,该条件即为海南天然橡胶生产的主导因素
限制性因素 农业生产需满足许多条件才能进行,如果某一地区其他条件都能满足,唯有某一条件不能满足,这个缺乏条件就成为该地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若这个条件(限制性因素)得到满足,该因素即是当地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而不再是限制性因素 我国西北地区光照、热量等条件优越,但缺少水,因此水就成为西北地区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而塔里木河流域、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有冰雪融水或河水灌溉,水源就成为这些地区农业发展的主导因素
主要区位因素、主导因素、优势因素与限制性因素的区别与联系
必修二 第三章 产业区位因素 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课堂检测
枣树耐干旱、耐瘠薄、耐盐碱、适应性强,土壤pH值为5.0~8.6时,枣树都能正常生长结果,有著名的“铁杆庄稼”之称。图示意我国红枣主产区分布状况。读图,完成1~2题。
1.我国红枣主产区共同的自然条件是(  )
A.水热充足
B.土壤肥沃
C.地势平坦
D.光照充足、日温差大
D
必修二 第三章 产业区位因素 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课堂检测
枣树耐干旱、耐瘠薄、耐盐碱、适应性强,土壤pH值为5.0~8.6时,枣树都能正常生长结果,有著名的“铁杆庄稼”之称。图示意我国红枣主产区分布状况。读图,完成1~2题。
2.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红枣生产国和出口国,产品主要出口到东南亚、欧美等国家的华人居住区,国外非华人市场难以进入。造成非华人市场难以开拓的主要原因是(  )
A.冷藏保鲜技术差 B.交通运输条件差
C.贸易壁垒森严 D.饮食习惯不同
D
必修二 第三章 产业区位因素 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课时作业
香蕉是热带水果,一般在年均温21 ℃以上的地区才可正常生长,居住在下图所示岛屿的人们喜食香蕉,当地利用温室种植香蕉已有数十年的历史。完成1~2题。
1、当地利用温室种植香蕉的优势条件有(  )
①生产技术先进 ②劳动力成本低 
③地热资源丰富 ④种植历史悠久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当地利用温室种植的香蕉需要两年才能成熟,
主要限制因素是(  )
A.热量 B.水源 C.光照 D.土壤
B
C
三、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东桑西移”工程
“东桑西移”
“世界桑蚕看中国,
中国桑蚕看江浙”
“世界桑蚕看中国,
中国桑蚕看广西”
农业区位因素在变化 农业区位变化
回顾: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农业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
气候
地形
土壤
水源
...
劳动力
交通
政策
技术
...
市场
思考: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这两大类因素中,哪一类因素相对稳定?哪一类因素不断变化?
相对稳定
不断发展变化
“宅高田低”——江西婺源月亮湾
三、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供不应求
价格上涨
生产规模扩大
促使
供过于求
价格下跌
生产规模缩小
促使
政策:必要时适度调节
1、市场的变化
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最为直接。
三、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2.科学技术的进步——改造不利自然因素
水源
土壤
地形
气候
自然因素
……
哪些自然因素能被改造?举例说明。
利用温室、塑料大棚等,可以改善农作物生长的温度因素,并可对光照、通风、湿度等因素进行人工调节,从而扩大了农作物种植的时空范围。图为德国某地温室大棚。
根据农作物不同生长阶段对水分条件的需要,实施灌溉,是农业生产的重要保证。灌溉技术的发展使干旱地区也能栽培农作物。图为山东省邹平县采用的平移式节水喷灌机。
梯田是在丘陵山坡地上沿等高线方向修筑的条状阶台式或波浪式断面的田地,是对地形的改造。也是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蓄水、保土、增产作用十分显著。图为广西的龙脊梯田。
通过施用化肥和各种土壤改良剂等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消除土壤污染等。
荔枝生产于中国南部,以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省区栽培较多。
导致上述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时代已尘封于历史的记忆中!
是啊!即使是生活在我国北方的老百姓,现在也可以享受到一千多年前唐朝贵妃的“待遇”。
三、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3.交通运输、保鲜冷藏技术——扩大市场范围
三、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4.经济的快速发展
①经济发展
城镇化的进程
+
交通运输条件改善
推动
导致
农副产品市场需求量大增
远离城市的广大农、牧地区形成一大批农副产品生产基地
图3.10 山东省寿光市蔬菜高科技示范园 图3.11 内蒙古乳产品生产基地场景
思考:城镇化的发展为什么会导致农副产品需求量大增?
三、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②经济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
提高
增加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
丝织品
4.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③经济发展
育种技术、栽培和耕作技术的进步
地域扩大
推动
三江平原、松嫩平原由于热量条件不能满足水稻的种植,传统以小麦种植为主。经水稻品种改良,并采取室内育秧技术以后,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转而变成我国最为重要的商品稻米生产基地。
图3.12 三江平原种植的水稻
4.经济的快速发展
中国试验海水稻种植
三、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农村劳动力减少
④城镇化
+
机械化迅速发展
农民选择易于机械化作业的农作物生产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原来越冬作物为油菜。油菜的生产需要耗用较多劳动力,而且不适宜机械化操作。现在这里多种植便于机械化生产的小麦。
4.经济的快速发展
案例分析:“东桑西移”
地租上涨
农业劳动力减少
在江南传统桑蚕产区,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制造业、金融服务业、互联网等产业的相继崛起,土地成本和人工成本不断上涨,摆脱不了传统手工养殖模式的“栽桑养蚕”不再吸引当地青壮年农民的热情。
“东桑”为何衰落?
劳动力价格上涨
材料一
1.阅读材料,说明“东桑”衰落的原因有哪些?
案例分析:“东桑西移”
材料二 “中国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图”和“广西地形分布示意图”
2.读图说明广西发展桑蚕业的自然条件有哪些?
中国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图
广西地形分布示意图
气候条件:地处热带、亚热带地区,热量充足,养蚕时间长
地形条件: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适宜种植桑树;土地资源丰富
案例分析:“东桑西移”
第一:广西宜州已经建立较完整的电子商务运行、网络、物流、专业市场体系。通过茧丝市场的创新平台进行线上交易开拓国外市场,宜州茧丝绸产品已出口到意大利、巴西、日本、越南、印度及罗马尼亚等国家。
第二:2016年广西农村劳动人口在2300万人左右。全广西蚕农劳动力总量有150万~200万人。种桑养蚕已经成为当地一些贫困村的主要经济来源。依靠发展桑蚕业,村民年收入可以达到六七万元,于2016年实现脱贫。
第三: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方针,加快茧丝绸行业结构调整,商务部决定在“十一五”期间实施“东桑西移”工程。
材料三 广西发展桑蚕业的社会经济条件
3.阅读材料说明广西发展桑蚕业的人文条件有哪些?
市场广阔
廉价劳动力充足
政策支持
【活学活用】以花卉种植业为例,说明区位因素变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号称“世界花卉王国”
的荷兰,具有悠久的花卉生产历
史和先进的花卉栽培技术,以及
完善的花卉销售和流通系统。近
几十年来,南美洲的厄瓜多尔、
哥伦比亚,非洲的肯尼亚、坦桑
尼亚,亚洲的印度、泰国等一些
国家也开始大力发展花卉种植业,并在国际花卉市场上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图3.14)。鲜切花,即切取的具有观赏价值的新鲜的茎、叶、花、果,是花卉生产主要的销售产品,欧洲、北美、日本是世界鲜切花三大消费市场。
【活学活用】以花卉种植业为例,说明区位因素变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1.说明与荷兰相比,图示发展中国家发展花卉种植业的优势条件。


4.讨论促使世界花卉种植业区位变化的主要因素。
处于中低纬度地带,终年高温水源充足,利于全年花卉生产;同时,劳动力充足工资成本低,能够精细种植。
由于花卉品种品质相对劣势,故要加强科学技术投入,提高繁殖技术改良品种,延长花期,提高栽培技术,特别是温室大棚栽培和无土栽培;由于距离销售市场较远,故要采取保鲜技术特别是贮藏和包装技术,提高切花新鲜度,延长储藏时间;加强电子商务和现代化物流体系建设,加快流通环节,缩短运输时间。
连线:非洲——欧洲; 拉丁美洲——北美;亚洲——日本
原因:鲜花相对就近销售,能保证花弃品质,并能降低储运成本。
2.这些发展中国家要保证鲜切花在消费市场的新鲜程度,要采取哪些措施?
3.将非洲、亚洲、拉丁美洲和对应的消费市场连线,并说明理由。
科学技术的进步——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鲜花保鲜贮藏技术的进步,使得花卉种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形成专业化生产基地。另外,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有更多国家和地区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也促使消费市场不断扩大,形成新兴花卉消费市场
课堂小结
农业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
人文因素
气候
水源
地形
土壤
……
市场
综合思维
因地制宜
因时制宜
农业区位的选择
改造利用
发展变化
交通运输
政策
劳动力
技术
……
必修二 第三章 产业区位因素 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课时作业
下图示意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据此完成3~4题。
3.该地新建蔬菜基地适宜布局在(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4.该地有机蔬菜能远销北京、
天津等地,主要得益于(  )
①交通条件改善 ②保鲜技术进步 
③蔬菜质量优 ④蔬菜产量大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A
A
必修二 第三章 产业区位因素 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课时作业
农业物联网是现代信息与通信技术在农业中涉及电子、通信、计算机、农学等若干学科和领域的物联网。物联网是一个新生事物,理论、方法、技术还不成熟。下图为农业物联网概念图。读图,完成5~6题。
5.农业物联网由概念走向实际的关键因素是(  )
A.市场 B.气候 C.劳动力 D.技术
D
必修二 第三章 产业区位因素 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课时作业
农业物联网是现代信息与通信技术在农业中涉及电子、通信、计算机、农学等若干学科和领域的物联网。物联网是一个新生事物,理论、方法、技术还不成熟。下图为农业物联网概念图。读图,完成5~6题。
6.农业物联网的发展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
①对小麦生产带来较大冲击 ②及时防治病虫害,提升农产品质量 
③防灾减灾,利于农产品的稳定供应 ④减少投入,降低生产成本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C
必修二 第三章 产业区位因素 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课时作业
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马达加斯加(如图)位于印度洋西南部,地形以高原为主,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环境差异大。农业是马达加斯加的支柱产业。适宜耕种的土地占国土面积的71.2%,实际耕种面积仅占国土面积的6.9%。水稻是该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主要产区集中在岛屿的中部、东部及北部。该国粮食产量低,时常面临饥荒的风险。中国专家在马达加斯加培育出了多个优良稻种,使其水稻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必修二 第三章 产业区位因素 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课时作业
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分析贝齐布卡河下游发展水稻种植业的有利自然条件。
【答案】(1)位于沿海平原,地形平坦;位于河流下游,水源充足,土壤肥沃;纬度低,光热充足,降水较为丰富,适合水稻生长。
【解析】第(1)题,贝齐布卡河下游发展水稻种植业的有利自然条件主要从地形、水源、土壤、气候等方面分析。
必修二 第三章 产业区位因素 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课时作业
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说明马达加斯加需要培育多个优良稻种的原因。
【答案】(2)马达加斯加农业技术落后,单产低,缺少良种;区域差异显著,需要不同的品种以适应多样的环境。
【解析】第(2)题,由于马达加斯加农业技术落后,单产低,缺少良种,且区域差异显著,需要不同的品种以适应多样的环境,因此马达加斯加需要培育多个优良稻种。
必修二 第三章 产业区位因素 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课时作业
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3)专家认为马达加斯加粮食增产潜力较大,请做出合理解释。
【答案】(3)马达加斯加纬度低,光、热、水等农业资源丰富, 但利用率较低,增产潜力大;适宜开辟为耕地的面积大,耕地后备资源丰富;水稻等农作物良种化低,单位面积产量低,增产潜力大。
【解析】第(3)题,马达加斯加粮食增产潜力较大主要从气候条件、耕地后备资源以及单位面积产量等方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