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第3课时 气体物质的溶解度 学案 2023-2024学年初中化学科粤版九年级下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7.2第3课时 气体物质的溶解度 学案 2023-2024学年初中化学科粤版九年级下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科粤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3-05 21:05: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7.2第3课时 气体物质的溶解度
学习目标
1.了解气体溶解度的概念。
2.了解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
3.掌握固体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素养要求:能运用溶解度知识来描述和解释化学现象,建立解决复杂化学问题的思维框架。
评价任务
1.独立完成自主学习。
2.合作完成任务驱动一、二。
3.课后完成分层作业本。
【预习导学】
课时线索
影响气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物质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自主学习
1.气体的溶解度是指某气体在  和  时,溶解在  中达到  时的体积。气体溶解度与压强和温度有关,压强越大,溶解度越  ;温度越高,溶解度越  。
2.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①可以查出某一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溶解度大小;
③确定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
④确定制得某温度下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方法;
⑤确定物质的结晶方法:陡升型的用冷却热的饱和溶液结晶,缓升型的用蒸发溶剂结晶,下降型的用升温结晶。
【答案】1.压强为101.3 kPa 一定温度 1体积的溶剂 饱和状态 大 小
【合作探究】
任务驱动一:探究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
1.观察一瓶汽水,未见气泡;打开汽水瓶盖,会冒出大量气泡,为什么
2.给冷水加热,在水没有沸腾之前,就可以看到有气泡从水中逸出,为什么
探究结论:气体的溶解度除了与气体本身的性质和溶剂的种类有关外,还跟外界条件有关,如  。压强越大,气体的溶解度越  ;温度越高,气体的溶解度越  。
【答案】1.因为打开汽水瓶盖,压强减小,气体的溶解度减小,所以会冒出大量气泡。
2.因为加热使水的温度升高,原来溶解在水中的空气的溶解度减小,所以逸出气泡。
温度、压强等 大 小
任务驱动二:掌握物质溶解度
通过预习与讨论,完成下列练习。
1.下列对“2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 g”的解释正确的是 ( )
A.20 ℃时,31.6 g硝酸钾溶解在水中
B.20 ℃时,100 g溶液中含31.6 g硝酸钾
C.31.6 g硝酸钾溶解在100 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
D.20 ℃时,31.6 g硝酸钾溶解在100 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
2.某同学发现含KNO3和NaCl的接近饱和的热溶液在降温到室温时不析出NaCl,这是因为 ( )
A.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
B.NaCl的溶解度比KNO3大
C.NaCl的溶解度在室温下更大
D.NaCl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3.下面的表格中列出了氯化铵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溶解度/g 29.4 33.3 37.2 41.4 45.8 50.4 55.2 60.2 65.6
  (1)从表中可得到的一条信息是  。
(2)20 ℃时,向100 g水中加入50 g氯化铵,形成氯化铵的  (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将其温度升高至60 ℃时,溶液的质量为  g,该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
4.下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
B.t ℃时,a、b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C.将t ℃时b的饱和溶液升温至40 ℃,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D.10 ℃时,分别用100 g水配制a、b的饱和溶液,所需a的质量小于b的质量
5.20 ℃时,分别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加入盛有10 g水的两支试管中,充分溶解后,可观察到图1所示的现象。20 ℃时  (选填“甲”或“乙”)物质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图2表示的是甲、乙两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要使甲试管中的剩余固体继续溶解,可采用的方法有  或  。
【答案】1.D 2.A
3.(1)氯化铵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饱和 150 1∶2
4.A
5.甲 降低温度 增加溶剂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