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 化学合成材料 学案(含答案) 2023-2024学年初中化学科粤版九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9.2 化学合成材料 学案(含答案) 2023-2024学年初中化学科粤版九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科粤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3-05 21:27: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9.2 化学合成材料
学习目标
1.了解三大合成材料及其特点。
2.掌握用燃烧的方法鉴别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
3.了解“白色污染”及其防治方法,用辩证的观点看待合成材料。
◎素养要求: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有机合成材料对人类社会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体会学习化学的价值。
评价任务
1.独立完成自主学习。
2.合作完成任务驱动一、二。
3.课后完成分层作业本。
【预习导学】
课时线索
常见的有机合成材料→“白色污染”→层出不穷的新材料
自主学习
一、常见的有机合成材料
1.(1)合成高分子化合物:通过化学合成的方法制成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简称高分子化合物。
(2)三大有机合成材料包括  、  、  。
2.(1)塑料:塑料的主要成分是合成树脂。
(2)塑料的种类
a.按成分可分为聚乙烯塑料、聚氯乙烯塑料、聚丙乙烯塑料等。
b.按性能可分为①  塑料,受热可以软化,裂纹后可以进行热修补,如:塑料水盆、塑料水桶。②  塑料,受热不可以软化,出现裂纹后不可以进行热修补,如:电源开关、插座,铁锅把柄外的塑料。
3.合成橡胶:利用低分子物质合成的弹性特强的高分子化合物。如丁苯橡胶、氯丁橡胶、丁腈橡胶等。合成橡胶常用于  、  。
4.合成纤维
(1)尼龙:历史上首先发明的一种合成纤维。
(2)天然纤维:棉花、羊毛、麻、蚕茧。
(3)合成纤维与天然纤维的优缺点:
合成纤维:耐磨、耐腐蚀、不缩水、不易褶皱,结实耐穿;但吸湿性、透气性差。
棉料(天然纤维):易褶皱、不结实、不耐穿;但吸湿性、透气性较好。
想一想:如何鉴别天然纤维与合成纤维
二、“白色污染”
1.什么是“白色污染”
2.“白色污染”有哪些危害
【答案】一、
1.(2)塑料 合成橡胶 合成纤维
2.(2)b.①热塑性
②热固性
3.制轮胎 制鞋底
4.(3)从布料中取一些纤维,灼烧闻其气味,若闻到烧纸的气味,则该纤维是棉纤维;若有烧焦毛发的气味,则该纤维可能是羊毛纤维或蚕丝纤维;若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形成黑色的硬块,则该纤维是合成纤维。
二、
1.所谓“白色污染”,是人们对塑料垃圾污染环境的一种形象称谓。它是指用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各类生活塑料制品使用后被弃置成为固体废物,由于随意乱丢乱扔并且难以降解处理,造成环境严重污染的现象。
2.(1)破坏环境
遗弃的塑料制品,随处可见,是造成环境脏、乱、差的一个重要原因。
(2)危害人体健康
废弃的塑料制品中含有污染物,会成为蚊蝇和细菌生存、繁殖的温床,危害人体健康。
(3)影响农作物生长
农田使用的塑料薄膜老化后,会破碎遗留在田间,它不能被分解也不会腐烂,会破坏土地结构,阻碍植物吸收水分及根系生长,影响农作物收成。
(4)危及动物安全
散落在江河湖泊及田野的废塑料碎片被动物及水生物误食,会导致生病、死亡。
【合作探究】
任务驱动一:实验探究塑料
(1)加热塑料片
所用样品 操作步骤 现象 分析原因
塑料碎片 在一支试管中放入少量塑料碎片,用酒精灯缓缓加热
锅柄碎片 在一支试管中放入少量锅柄碎片,用酒精灯缓缓加热
(2)讨论:装食品用的聚乙烯塑料袋应如何封口 电木插座破裂后能否加热修复
【答案】(1)熔化 具有热塑性
无变化 具有热固性
(2)聚乙烯塑料属于链状分子结构,加热时易熔化,具有热塑性,可以用加热的方法封口;电木塑料属于网状分子结构,受热不易熔化,具有热固性,所以不能利用加热修复。
任务驱动二:怎样治理“白色污染”
(1)加强宣传教育:要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白色污染”危害的认识,提高全社会的环保意识,使人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在自身严格遵守环保法规的同时,积极制止身边的不良行为。
(2)加强管理:对大量产生废旧塑料包装物的行业(如铁路、水运、民航、旅游、饭店、餐饮、零售等),要通过强化管理,改变无人负责、无序堆放、随意抛弃塑料制品的现象。
(3)加强回收:既可以减少塑料制品对环境的污染,又可以达到变废为宝、循环利用的目的。
(4)积极寻找替代品:利用一些可降解的物质代替塑料制品,达到消除“白色污染”的目的,如以纸代塑,采用可降解塑料等,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已取得很大的成效。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