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同步经典题(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同步经典题(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4.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3-05 16:50:46

文档简介

部编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同步经典题(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
一、选择题
1.(2024·邢台模拟)郭靖与杨康是金庸先生脍炙人口的小说《射雕英雄传》中的两个重要人物。请分析他们名字中的“靖”“康”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直接联系(  )。
A.金灭北宋 B.辽灭北宋 C.西夏灭北宋 D.蒙古灭南宋
2.(2017七下·丰城期中)“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该诗反映的时代背景应该是(  )
A.南宋与金对峙 B.宋辽对抗
C.北宋与金对峙 D.宋夏和议
3.“……拾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这一千古传诵的爱国名篇,其作者是抗金名将(  )
A.狄青 B.岳飞 C.韩世忠 D.辛弃疾
4.(2023七下·唐山期末) 从下面诗词信息中可知三位作者(  )
岳飞(1103-1142):填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陆游(1125-1210):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辛弃疾(1140-1207):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A.都有抗金救国的情怀 B.都主张宋金和议
C.都是北宋著名文学家 D.都是民族英雄
5.宋金对峙期间,岳家军战功卓著,岳飞威望大增。宋高宗忧内之心甚于忧外,士大夫也难以容忍武人力量的崛起,终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岳飞。据此可知,岳飞被害主要是由于(  )
A.南宋统治者重文轻武政策 B.士大夫对武将打压诋毁
C.岳飞抗金不利于民族交融 D.岳飞反对朝廷与金议和
6.王安石变法中的募役法规定:“征收役钱,用来雇人到官府服役;原先不服役的官僚等,也要交纳役钱。”这样规定的目的是(  )
A.加强对人民的控制
B.增强军队的战斗力
C.控制剧烈土地兼并
D.限制官僚等的特权,增加政府收入
7. 1140年,郾城大捷后,宋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这一局面的形成有利于(  )
A.南北方民族的融合 B.南方经济的发展
C.南方人口的北迁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8. 1141年12月,金与南宋达成和议,即绍兴和议,这一和议结束了长达十余年的战争状态,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该和议划定的分界线是(  )
A.淮水至大散关一线 B.长江至大散关一线
C.黄河至澶州城一线 D.长城至玉门关一线
9.“(公元1127 年)夏四月庚申朔,大风吹石折木。金人以帝及皇后、皇太子北归。”《宋史·本纪第二三》的这段文字记载了(  )
A.金灭辽 B.金灭北宋 C.蒙古灭金 D.元灭 南宋
10.“辽宋时期,女真族受辽的控制和压迫。太祖统一女真各部后,起兵抗辽,声威大震。”材料中的“太祖”指的是(  )
A.努尔哈赤 B.元昊 C.耶律阿保机 D.阿骨打
11.“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这首诗讽刺的是哪朝统治者 (  )
A.南朝 B.陈 C.北宋 D.南宋
12.“兴东北,建大金;占辽朝,灭北宋。”这句话描述的是(  )
A.女真族 B.党项族 C.契丹族 D.蒙古族
13.(2024七下·期中)油条起初的名字叫作“油炸桧”,据说最早是临安人发明的。人们最初吃“油炸桧”,只是为了消解心中对秦桧的愤恨。这反映了百姓对 ▲ 的同情与肯定。 (  )
A.文天祥 B.赵构 C.岳飞 D.陆秀夫
14.如图是某同学为历史故事会收集的资料,由此可知他要讲的故事的主人公是(  )
A.石守信 B.寇准 C.文天祥 D.岳飞
15.(2020七下·河南期中)历史上的民族交往与交融,促进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下列古诗词中的“胡”所指的少数民族分别是(  )
唐诗 宋词
《出塞》 【作者】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满江红》 【作者】岳飞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丛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A.匈奴、契丹 B.匈奴、女真 C.吐蕃、女真 D.吐蕃、契丹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岳飞《满江红》
材料二:“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宋史·岳飞传》
材料三: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林升《题临安邸》
(1)材料一中“靖康耻”的“耻”从何而来 “匈奴”喻指什么 这首词表达了岳飞怎样的抱负
(2)材料二中的两句话分别反映了“岳家军”怎样的风貌
(3)根据材料三判断,岳飞有没有实现收复中原的理想 人们为什么尊崇和怀念岳飞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金灭辽及北宋
【解析】【分析】1127年,金灭北宋,宋徽宗和宋钦宗被金军掳走,因宋钦宗的年号是靖康,史称靖康之变。“靖”、“康”与金灭北宋有直接联系。
A项金灭北宋与“靖”“康”有直接联系,符合题意;
BCD三项与“靖”“康”都没有直接联系,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靖康之变及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靖康之变导致北宋灭亡。
2.【答案】A
【知识点】南宋的偏安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临安邸》是宋代诗人林升创作的一首七绝。后两句以讽刺的语言写出当政者纵情声色,并通过“杭州”与“汴州”的对照,不漏声色地揭露了“游人们”的腐朽本质,也由此表现出作者对当政者不思收复失地的愤激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可见该诗反映的时代背景应该是南宋与金对峙。所以答案选择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南宋与金对峙。
3.【答案】B
【知识点】金灭辽及北宋;南宋的偏安
【解析】【分析】材料“…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出自南宋抗金将领岳飞的《满江红》,排除ACD,选项B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重在考查学生对《满江红》词句的作者的掌握,与李白、鉴真等人区别开来。
4.【答案】A
【知识点】南宋的偏安
【解析】【分析】A:根据题干可知,三位作者都有抗金救国的情怀,A项符合题意;
B:岳飞不主张宋金和议,B项不符合题意;
C:三位作者都是南宋著名文学家,C项符合题意;
D:南宋与金属于民族内部矛盾,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南宋时抗金英雄,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还有读图的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灵活运用知识,进行作答。
5.【答案】A
【知识点】南宋的偏安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宋高宗忧内之心甚于忧外,士大夫也难以容忍武人力量的崛起,终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岳飞。”可知,南宋实行重文轻武政策,统治者及士大夫不希望武人力量的崛起,A符合题意;
士大夫对武将打压诋毁,只是表现,排除B;
岳飞抗金不利于民族交融,题干未涉及,排除C;
岳飞反对朝廷与金议和,题干未涉及,排除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南宋的偏安。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逐一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6.【答案】D
【知识点】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重文轻武的政策;金灭辽及北宋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征收役钱,用来雇人到官府服役;原先不服役的官僚等,也要交纳役钱”,材料信息表明,不服役的官僚地主也要交纳役钱,说明募役法是针对官僚的特权而制定的,对限制官僚的特权起了一定的作用,故选D项。
材料是关于免役钱的规定,没有涉及对人民的控制,排除A项。
材料是关于免役钱的规定,与军队的战斗力无关联,排除B项。
控制剧烈土地兼并与材料中募役法的内容没有联系,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募役法,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分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要理解掌握关于王安石变法的相关史实。
7.【答案】B
【知识点】南宋的偏安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1140年郾城大捷后,宋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为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金军不再南下,有利于南方经济的发展,B符合题意;
宋金对峙不利于南北方民族融合,排除A;
南方人口的北迁,与史实不符,排除C;
宋金对峙局面形成,说明宋和金都没有统一全国,排除C。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南宋的偏安。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逐一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8.【答案】A
【知识点】南宋的偏安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绍兴十一年(1141年)金与南宋达成和约划定疆界,东以淮河中流为界,西以大散关(陕西宝鸡西南)为界,以南属宋,以北属金……宋每年向金纳贡银、绢各25万两、匹,自绍兴十二年开始,每年春季搬送至泗州交纳。绍兴和议确定了宋金之间政治上的不平等关系,结束了长达10余年的战争状态,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A符合题意;
长江至大散关一线,与史实不符,排除B;
黄河至澶州城一线,与史实不符,排除C;
长城至玉门关一线,与史实不符,排除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南宋的偏安。难度较低,掌握宋金和议的基本史实即可作答。
9.【答案】B
【知识点】金灭辽及北宋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1126年,金军乘大雪攻破北宋都城汴京,第二年,金军俘虏宋徽宗和宋钦宗以及宗室后妃等三千多人北去,北宋灭亡。历史上把这次事件称为“靖康之变”。B符合题意;
金灭辽在1125年,排除A;
蒙古灭金在1234年,排除C;
元灭南宋在1276年,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金灭北宋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金灭北宋的基本史实即可作答。
10.【答案】D
【知识点】女真族的崛起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辽宋时期,女真族受辽的控制和压迫。太祖统一女真各部后,起兵抗辽,声威大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辽宋时期,女真族受辽的控制和压迫,11世纪,完颜部的首领阿骨打完成了女真各部的统一,完颜阿骨打起兵抗辽。1115年完颜阿骨打正式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他就是金太祖。D符合题意;
努尔哈赤建立金在明朝末年,排除A;
元昊建立了西夏,排除B;
耶律阿保机建立了契丹,排除C。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女真族的崛起。难度适中,掌握金建立的基本史实即可作答。
11.【答案】D
【知识点】南宋的偏安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公元1127年,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梁,俘虏了徽宗、钦宗两个皇帝,中原国土全被金人侵占。赵构逃到江南,在临安即位,史称南宋,南宋与金议和后,形成了南宋与金对峙的局面。南宋小朝廷并没有接受北宋亡国的惨痛教训而发愤图强,当政者不思收复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偏安,对外屈膝投降,对内残酷迫害岳飞等爱国人士;政治上腐败无能,达官显贵一味纵情声色,寻欢作乐。“山外山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就是针对这种黑暗现实而作的,它讽刺了南宋统治者的醉生梦死,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D符合题意;
南朝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排除A;
陈是南朝之一,排很长B;
北宋在南宋之前,排除C。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南宋的偏安。难度适中,理解题干诗句的意思,掌握南宋偏安的基本史实,逐一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12.【答案】A
【知识点】女真族的崛起
【解析】【分析】A:根据题干“兴东北,建大金;占辽朝,灭北宋。”和结合所学可知,女真族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居住在黑龙江流域和长白山一带,过着游牧渔猎的生活。1115年,阿骨打正式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1125年,辽被金灭亡。1127年,金军攻破开封,北宋灭亡,A项符合题意;
B:1038年,党项族的首领元昊称大夏国皇帝,定都兴庆,历史上称为西夏,B项不符合题意;
C:10世纪初,契丹阿保机统一各部,建立契丹国,C项不符合题意;
D:铁木真统一蒙古,1206年建立蒙古政权,被尊称为成吉思汗,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女真族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难度中等。
13.【答案】C
【知识点】南宋的偏安
【解析】【分析】南宋岳飞坚持抗金,符合广大人民利益,受到人民的尊敬,秦桧以“谋反”罪名杀害岳飞被后人唾弃。油条最早出现于杭州,俗称油炸“桧”,反映了百姓对岳飞的同情与肯定,排除ABD,选项C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岳飞抗金的史实。
14.【答案】D
【知识点】南宋的偏安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宋初期,岳飞等抗金将领率军抵抗金军,岳飞率领岳家军取得郾城大捷,大败金军;岳飞率领的军队,军纪严明,“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故选项D符合题意;
A.石守信,赵匡胤手下大将,被“杯酒释兵权”,不符合题意;
B.寇准,宋真宗时期的宰相,力劝宋真宗亲征,取得澶渊大捷,不符合题意;
C.文天祥,南宋丞相,被俘不屈,写下著名的《正气歌》,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把它和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准确记忆回答,这就是要求学生准确记忆课本基础知识。
15.【答案】B
【知识点】盛唐民族交往与交融;女真族的崛起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材料“不教胡马度阴山”“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处的胡分别是指唐代的匈奴和宋代的女真族。唐朝背面的威胁匈奴政权;女真族建立的政权是金。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识读材料的能力。难度不大,知道唐朝时期的胡人指的是北方的匈奴,宋代时期的胡人指的是金的建立者女真族即可作答。
16.【答案】(1)“耻”从靖康之变而来(或1127年,金军攻破开封)。“匈奴”喻指金军。这首词表达了岳飞保家卫国,抗击金军的抱负。
(2)军纪严明和战斗力强。
(3)从诗中南宋统治者满足于现状,不思抵御外族侵扰可以判断 出岳飞没有实现收复中原的理想。人们尊崇和怀念岳飞的原 因:岳飞精忠报国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一代又一代的国人;岳飞 和岳家军抗击金兵南下,保护了人民的生命财产,维护了南宋人 民的利益。(或者:岳飞勇于反抗外族侵略,体现了英勇的斗争
精神。)(言之有理即可)
【知识点】南宋的偏安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岳飞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一“: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结合所学可知,1127年,金军攻破开封,北宋灭亡。俘获宋徽宗、宋钦宗等3000多人,历史上成为“靖康之变”。“匈奴”喻指金军。根据材料一“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可知,这首词表达了岳飞保家卫国,抗击金军的抱负。
(2)本题考查岳家军的知识。根据材料二“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可知,材料反映了岳家军军纪严明、战斗力强。
(3)本题考查岳飞抗金的知识。根据材料三“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可知,从诗中南宋统治者满足于现状,不思抵御外族侵扰可以判断 出岳飞没有实现收复中原的理想。结合所学可知,岳飞精忠报国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一代又一代的国人;岳飞 和岳家军抗击金兵南下,保护了人民的生命财产,维护了南宋人 民的利益。因此,岳飞受到人们的尊崇和怀念。
故答案为:
(1)“耻”从靖康之变而来(或1127年,金军攻破开封)。“匈奴”喻指金军。这首词表达了岳飞保家卫国,抗击金军的抱负。
(2)军纪严明和战斗力强。
(3)从诗中南宋统治者满足于现状,不思抵御外族侵扰可以判断 出岳飞没有实现收复中原的理想。人们尊崇和怀念岳飞的原 因:岳飞精忠报国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一代又一代的国人;岳飞 和岳家军抗击金兵南下,保护了人民的生命财产,维护了南宋人 民的利益。(或者:岳飞勇于反抗外族侵略,体现了英勇的斗争精神。)(言之有理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岳飞抗金的相关知识。难度适中,理解材料信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方可作答。
1 / 1部编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同步经典题(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
一、选择题
1.(2024·邢台模拟)郭靖与杨康是金庸先生脍炙人口的小说《射雕英雄传》中的两个重要人物。请分析他们名字中的“靖”“康”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直接联系(  )。
A.金灭北宋 B.辽灭北宋 C.西夏灭北宋 D.蒙古灭南宋
【答案】A
【知识点】金灭辽及北宋
【解析】【分析】1127年,金灭北宋,宋徽宗和宋钦宗被金军掳走,因宋钦宗的年号是靖康,史称靖康之变。“靖”、“康”与金灭北宋有直接联系。
A项金灭北宋与“靖”“康”有直接联系,符合题意;
BCD三项与“靖”“康”都没有直接联系,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靖康之变及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靖康之变导致北宋灭亡。
2.(2017七下·丰城期中)“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该诗反映的时代背景应该是(  )
A.南宋与金对峙 B.宋辽对抗
C.北宋与金对峙 D.宋夏和议
【答案】A
【知识点】南宋的偏安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临安邸》是宋代诗人林升创作的一首七绝。后两句以讽刺的语言写出当政者纵情声色,并通过“杭州”与“汴州”的对照,不漏声色地揭露了“游人们”的腐朽本质,也由此表现出作者对当政者不思收复失地的愤激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可见该诗反映的时代背景应该是南宋与金对峙。所以答案选择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南宋与金对峙。
3.“……拾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这一千古传诵的爱国名篇,其作者是抗金名将(  )
A.狄青 B.岳飞 C.韩世忠 D.辛弃疾
【答案】B
【知识点】金灭辽及北宋;南宋的偏安
【解析】【分析】材料“…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出自南宋抗金将领岳飞的《满江红》,排除ACD,选项B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重在考查学生对《满江红》词句的作者的掌握,与李白、鉴真等人区别开来。
4.(2023七下·唐山期末) 从下面诗词信息中可知三位作者(  )
岳飞(1103-1142):填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陆游(1125-1210):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辛弃疾(1140-1207):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A.都有抗金救国的情怀 B.都主张宋金和议
C.都是北宋著名文学家 D.都是民族英雄
【答案】A
【知识点】南宋的偏安
【解析】【分析】A:根据题干可知,三位作者都有抗金救国的情怀,A项符合题意;
B:岳飞不主张宋金和议,B项不符合题意;
C:三位作者都是南宋著名文学家,C项符合题意;
D:南宋与金属于民族内部矛盾,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南宋时抗金英雄,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还有读图的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灵活运用知识,进行作答。
5.宋金对峙期间,岳家军战功卓著,岳飞威望大增。宋高宗忧内之心甚于忧外,士大夫也难以容忍武人力量的崛起,终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岳飞。据此可知,岳飞被害主要是由于(  )
A.南宋统治者重文轻武政策 B.士大夫对武将打压诋毁
C.岳飞抗金不利于民族交融 D.岳飞反对朝廷与金议和
【答案】A
【知识点】南宋的偏安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宋高宗忧内之心甚于忧外,士大夫也难以容忍武人力量的崛起,终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岳飞。”可知,南宋实行重文轻武政策,统治者及士大夫不希望武人力量的崛起,A符合题意;
士大夫对武将打压诋毁,只是表现,排除B;
岳飞抗金不利于民族交融,题干未涉及,排除C;
岳飞反对朝廷与金议和,题干未涉及,排除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南宋的偏安。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逐一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6.王安石变法中的募役法规定:“征收役钱,用来雇人到官府服役;原先不服役的官僚等,也要交纳役钱。”这样规定的目的是(  )
A.加强对人民的控制
B.增强军队的战斗力
C.控制剧烈土地兼并
D.限制官僚等的特权,增加政府收入
【答案】D
【知识点】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重文轻武的政策;金灭辽及北宋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征收役钱,用来雇人到官府服役;原先不服役的官僚等,也要交纳役钱”,材料信息表明,不服役的官僚地主也要交纳役钱,说明募役法是针对官僚的特权而制定的,对限制官僚的特权起了一定的作用,故选D项。
材料是关于免役钱的规定,没有涉及对人民的控制,排除A项。
材料是关于免役钱的规定,与军队的战斗力无关联,排除B项。
控制剧烈土地兼并与材料中募役法的内容没有联系,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募役法,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分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要理解掌握关于王安石变法的相关史实。
7. 1140年,郾城大捷后,宋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这一局面的形成有利于(  )
A.南北方民族的融合 B.南方经济的发展
C.南方人口的北迁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答案】B
【知识点】南宋的偏安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1140年郾城大捷后,宋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为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金军不再南下,有利于南方经济的发展,B符合题意;
宋金对峙不利于南北方民族融合,排除A;
南方人口的北迁,与史实不符,排除C;
宋金对峙局面形成,说明宋和金都没有统一全国,排除C。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南宋的偏安。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逐一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8. 1141年12月,金与南宋达成和议,即绍兴和议,这一和议结束了长达十余年的战争状态,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该和议划定的分界线是(  )
A.淮水至大散关一线 B.长江至大散关一线
C.黄河至澶州城一线 D.长城至玉门关一线
【答案】A
【知识点】南宋的偏安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绍兴十一年(1141年)金与南宋达成和约划定疆界,东以淮河中流为界,西以大散关(陕西宝鸡西南)为界,以南属宋,以北属金……宋每年向金纳贡银、绢各25万两、匹,自绍兴十二年开始,每年春季搬送至泗州交纳。绍兴和议确定了宋金之间政治上的不平等关系,结束了长达10余年的战争状态,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A符合题意;
长江至大散关一线,与史实不符,排除B;
黄河至澶州城一线,与史实不符,排除C;
长城至玉门关一线,与史实不符,排除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南宋的偏安。难度较低,掌握宋金和议的基本史实即可作答。
9.“(公元1127 年)夏四月庚申朔,大风吹石折木。金人以帝及皇后、皇太子北归。”《宋史·本纪第二三》的这段文字记载了(  )
A.金灭辽 B.金灭北宋 C.蒙古灭金 D.元灭 南宋
【答案】B
【知识点】金灭辽及北宋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1126年,金军乘大雪攻破北宋都城汴京,第二年,金军俘虏宋徽宗和宋钦宗以及宗室后妃等三千多人北去,北宋灭亡。历史上把这次事件称为“靖康之变”。B符合题意;
金灭辽在1125年,排除A;
蒙古灭金在1234年,排除C;
元灭南宋在1276年,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金灭北宋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金灭北宋的基本史实即可作答。
10.“辽宋时期,女真族受辽的控制和压迫。太祖统一女真各部后,起兵抗辽,声威大震。”材料中的“太祖”指的是(  )
A.努尔哈赤 B.元昊 C.耶律阿保机 D.阿骨打
【答案】D
【知识点】女真族的崛起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辽宋时期,女真族受辽的控制和压迫。太祖统一女真各部后,起兵抗辽,声威大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辽宋时期,女真族受辽的控制和压迫,11世纪,完颜部的首领阿骨打完成了女真各部的统一,完颜阿骨打起兵抗辽。1115年完颜阿骨打正式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他就是金太祖。D符合题意;
努尔哈赤建立金在明朝末年,排除A;
元昊建立了西夏,排除B;
耶律阿保机建立了契丹,排除C。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女真族的崛起。难度适中,掌握金建立的基本史实即可作答。
11.“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这首诗讽刺的是哪朝统治者 (  )
A.南朝 B.陈 C.北宋 D.南宋
【答案】D
【知识点】南宋的偏安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公元1127年,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梁,俘虏了徽宗、钦宗两个皇帝,中原国土全被金人侵占。赵构逃到江南,在临安即位,史称南宋,南宋与金议和后,形成了南宋与金对峙的局面。南宋小朝廷并没有接受北宋亡国的惨痛教训而发愤图强,当政者不思收复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偏安,对外屈膝投降,对内残酷迫害岳飞等爱国人士;政治上腐败无能,达官显贵一味纵情声色,寻欢作乐。“山外山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就是针对这种黑暗现实而作的,它讽刺了南宋统治者的醉生梦死,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D符合题意;
南朝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排除A;
陈是南朝之一,排很长B;
北宋在南宋之前,排除C。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南宋的偏安。难度适中,理解题干诗句的意思,掌握南宋偏安的基本史实,逐一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12.“兴东北,建大金;占辽朝,灭北宋。”这句话描述的是(  )
A.女真族 B.党项族 C.契丹族 D.蒙古族
【答案】A
【知识点】女真族的崛起
【解析】【分析】A:根据题干“兴东北,建大金;占辽朝,灭北宋。”和结合所学可知,女真族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居住在黑龙江流域和长白山一带,过着游牧渔猎的生活。1115年,阿骨打正式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1125年,辽被金灭亡。1127年,金军攻破开封,北宋灭亡,A项符合题意;
B:1038年,党项族的首领元昊称大夏国皇帝,定都兴庆,历史上称为西夏,B项不符合题意;
C:10世纪初,契丹阿保机统一各部,建立契丹国,C项不符合题意;
D:铁木真统一蒙古,1206年建立蒙古政权,被尊称为成吉思汗,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女真族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难度中等。
13.(2024七下·期中)油条起初的名字叫作“油炸桧”,据说最早是临安人发明的。人们最初吃“油炸桧”,只是为了消解心中对秦桧的愤恨。这反映了百姓对 ▲ 的同情与肯定。 (  )
A.文天祥 B.赵构 C.岳飞 D.陆秀夫
【答案】C
【知识点】南宋的偏安
【解析】【分析】南宋岳飞坚持抗金,符合广大人民利益,受到人民的尊敬,秦桧以“谋反”罪名杀害岳飞被后人唾弃。油条最早出现于杭州,俗称油炸“桧”,反映了百姓对岳飞的同情与肯定,排除ABD,选项C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岳飞抗金的史实。
14.如图是某同学为历史故事会收集的资料,由此可知他要讲的故事的主人公是(  )
A.石守信 B.寇准 C.文天祥 D.岳飞
【答案】D
【知识点】南宋的偏安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宋初期,岳飞等抗金将领率军抵抗金军,岳飞率领岳家军取得郾城大捷,大败金军;岳飞率领的军队,军纪严明,“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故选项D符合题意;
A.石守信,赵匡胤手下大将,被“杯酒释兵权”,不符合题意;
B.寇准,宋真宗时期的宰相,力劝宋真宗亲征,取得澶渊大捷,不符合题意;
C.文天祥,南宋丞相,被俘不屈,写下著名的《正气歌》,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把它和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准确记忆回答,这就是要求学生准确记忆课本基础知识。
15.(2020七下·河南期中)历史上的民族交往与交融,促进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下列古诗词中的“胡”所指的少数民族分别是(  )
唐诗 宋词
《出塞》 【作者】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满江红》 【作者】岳飞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丛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A.匈奴、契丹 B.匈奴、女真 C.吐蕃、女真 D.吐蕃、契丹
【答案】B
【知识点】盛唐民族交往与交融;女真族的崛起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材料“不教胡马度阴山”“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处的胡分别是指唐代的匈奴和宋代的女真族。唐朝背面的威胁匈奴政权;女真族建立的政权是金。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识读材料的能力。难度不大,知道唐朝时期的胡人指的是北方的匈奴,宋代时期的胡人指的是金的建立者女真族即可作答。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岳飞《满江红》
材料二:“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宋史·岳飞传》
材料三: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林升《题临安邸》
(1)材料一中“靖康耻”的“耻”从何而来 “匈奴”喻指什么 这首词表达了岳飞怎样的抱负
(2)材料二中的两句话分别反映了“岳家军”怎样的风貌
(3)根据材料三判断,岳飞有没有实现收复中原的理想 人们为什么尊崇和怀念岳飞
【答案】(1)“耻”从靖康之变而来(或1127年,金军攻破开封)。“匈奴”喻指金军。这首词表达了岳飞保家卫国,抗击金军的抱负。
(2)军纪严明和战斗力强。
(3)从诗中南宋统治者满足于现状,不思抵御外族侵扰可以判断 出岳飞没有实现收复中原的理想。人们尊崇和怀念岳飞的原 因:岳飞精忠报国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一代又一代的国人;岳飞 和岳家军抗击金兵南下,保护了人民的生命财产,维护了南宋人 民的利益。(或者:岳飞勇于反抗外族侵略,体现了英勇的斗争
精神。)(言之有理即可)
【知识点】南宋的偏安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岳飞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一“: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结合所学可知,1127年,金军攻破开封,北宋灭亡。俘获宋徽宗、宋钦宗等3000多人,历史上成为“靖康之变”。“匈奴”喻指金军。根据材料一“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可知,这首词表达了岳飞保家卫国,抗击金军的抱负。
(2)本题考查岳家军的知识。根据材料二“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可知,材料反映了岳家军军纪严明、战斗力强。
(3)本题考查岳飞抗金的知识。根据材料三“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可知,从诗中南宋统治者满足于现状,不思抵御外族侵扰可以判断 出岳飞没有实现收复中原的理想。结合所学可知,岳飞精忠报国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一代又一代的国人;岳飞 和岳家军抗击金兵南下,保护了人民的生命财产,维护了南宋人 民的利益。因此,岳飞受到人们的尊崇和怀念。
故答案为:
(1)“耻”从靖康之变而来(或1127年,金军攻破开封)。“匈奴”喻指金军。这首词表达了岳飞保家卫国,抗击金军的抱负。
(2)军纪严明和战斗力强。
(3)从诗中南宋统治者满足于现状,不思抵御外族侵扰可以判断 出岳飞没有实现收复中原的理想。人们尊崇和怀念岳飞的原 因:岳飞精忠报国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一代又一代的国人;岳飞 和岳家军抗击金兵南下,保护了人民的生命财产,维护了南宋人 民的利益。(或者:岳飞勇于反抗外族侵略,体现了英勇的斗争精神。)(言之有理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岳飞抗金的相关知识。难度适中,理解材料信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方可作答。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