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舒城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含解析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省舒城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含解析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6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3-05 23:28: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安徽省舒城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下列文明属于古代亚非地区的是( )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① D.②③④
2.古代谚语反映一定的时代特征。下列谚语能反映古代印度社会的是( )
A.“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B.“别看我只是一个武士,但我和我的国王同属刹帝力”
C.“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D.“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
3.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是庄园。西欧庄园的特点是( )
A.处于资产阶级统治之下 B.农副产品逐渐走向市场
C.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D.是一个相对自由自治的共同体
4.《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国家立法的纪念碑,也是较早的罗马法文献。下列关于该法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B.因这部法刻在十二块青铜板上,所以被称为《十二铜表法》
C.内容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等
D.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5.“他被称为……大帝……假扮成水手,随使节团前往西欧各国考察,对西方的科学技术深感兴趣,并虚心学习;他又聘请外国专家、工匠和技师到俄国传授技术。”他( )
A.开启了俄国的近代化 B.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
C.废除了俄国的农奴制 D.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
6.下面示意图反映事件发展进程中的焦点是( )

A.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B.议会和王权的矛盾
C.地方和中央的关系 D.国家的统一和分裂
7.“18世纪的英国恰好是煤炭价格低廉而人力成本昂贵的国家。在逐利的工厂主看来,推广机器生产可以利用廉价的煤炭替代昂贵的劳动力,从而产生更大的利润。”材料中的“机器”是由谁改良的( )
A.富尔顿 B.凯伊 C.瓦特 D.哈格里夫斯
8.俄国1860年时企业总数130家,工人人数约19550人,到1879年企业总数达420家,工人人数增至62000人,分析导致数字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民主共和制的建立 B.生产关系发生变革
C.国内外市场的扩大 D.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9.黑人奴隶制度是罪恶的,下列人物宣布解放黑人奴隶的是( )
①林肯 ②亚历山大二世 ③拿破仑 ④玻利瓦尔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10.“欧洲同非洲、亚洲之间的贸易扩大,同美洲开始有了联系,各地区的商品逐渐在欧洲市场上出现,开始形成世界市场。主要商路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年沿岸,意大利的商业地位逐渐被西班牙、葡萄牙以及英国、尼德兰所代替。”这一材料是讲述
A.文艺复兴的意义 B.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C.三角贸易的结果 D.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过程
11.1861年世界发生许多重大事件,以下属于这一年发生的事件是( )
①南北战争 ②印度民族大起义 ③俄国农奴制改革 ④日本明治维新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2.历史学家刘宗绪指出:到19世纪五六十年代.由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起来的资本主义制度,经过200多年的发展.已经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起来。由此分析,这个时期美国、俄国、日本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
A.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B.使三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C.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 D.保留了大量封建农奴制残余
13.比较和评价历史人物,是历史学科研究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克伦威尔、华盛顿、拿破仑作为资产阶级政治家,其历史作用的相同之处是( )
A.推动了政治民主化 B.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政体
C.推翻了殖民统治 D.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
14.列宁指出:“最可靠最必要,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忘记基本的历史联系。”这个“历史联系”就是历史现象中的因果关系。下列选项中因果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因果
A 中古西欧城市兴起 加速了封建国家的分裂
B 日本进行大化改新的发展 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C 拜占庭人长期采取封闭保守的态度 拜占庭文明被历史大潮所淘汰
D 早期资产阶级的出现 确立了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A.A B.B C.C D.D
15.“全部近代历史上,没有别的事件比它更惊人地影响了普通人的生活,或对人类的进步开拓了更广阔的前景,或造成了更剧烈的苦难和不满。”这里的“它”是指
A.文艺复兴
B.启蒙运动
C.工业革命
D.百日维新
二、改错题
16.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内正确的打“正确”,错误的打“错误”,并改正。
(1)公元前27年,凯撒实行元首制,实际上成了罗马第一个皇帝。
(2)为了巩固统治,查士丁尼命人编纂《罗马民法大全》,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3)文艺复兴为法国大革命提供了理论准备。
(4)新航路开辟的直接原因是日耳曼人阻断了原来的东西方商路。
三、综合题
17.17—18世纪,英、法、美等国家发生了巨大的变革,纷纷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40年的革命和1789年的革命,并不是英国的革命和法国的革命,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它们不是社会中某一阶级对旧政治制度的胜利,它们产生了欧洲新社会的政治制度。
材料二 1789年7月14日,巴黎城中枪声四起,愤怒的市民拿起武器同军警展开激战……这一天揭开了法国大革命的序幕,成为法国的国庆日。
材料三 英国曾经是风光无限的世界霸主和最大的帝国,现在的英国给人的感觉是欧洲二流国家,不再是威风凛凛的英帝国了。
——摘编自《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兴衰史》
(1)材料一中所指“旧政治制度”是什么;“新政治制度”指什么。
(2)“新政治制度”在英国表现为什么形式;英国为确立“新政治制度”颁布了一部什么文献。
(3)7月14日是法国的国庆日,请你说出法国大革命的高潮是什么;拿破仑是法国历史上的一位风云人物,请你说出他上台后的对内对外措施.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曾经成为“世界霸主”的政治、经济因素。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华盛顿领导美国人民取得独立战争的胜利,将美国建成一个民主的联邦共和国之后,拒绝了部下要他做国王的请在担任了两届总统后,华盛顿拒绝再次连任,开创了美国总统任期制的先例。为纪念他,美国人民在首都的市中心建立了一座高约168米的纪念碑。
——摘编自武寅《简明世界历史读本》
材料二 分裂之家不能持久。我相信我们的政府不能永久忍受一半奴役一半自由的状况。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溃,但我却期望他停止分裂。它或者变成一种东西,或者全部变成另一种东西。
——林肯1858年的一次演说
材料三 19世纪最后40年间美国工业的发展速度极为惊人,1860年它在主要资本主义家中工业产值排名第4位,还不足英国工业总产值的1/2,到1896年,它的工业产值已居世界首位,占世界工业总产值的1/3,打破了英国的垄断地位,在当时资本主义强国首屈一指。
——选自《美国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出美国人民为华盛顿建立纪念碑的原因。
(2)材料二中“一半奴役一半自由”分别是指什么。
(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内战的必然性。
(4)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中“19世纪最后40年间美国工业的发展速度极为惊人”的原因。
四、识图题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历史人物 人物介绍
1
2 英国工程师,1810年开始着手制造蒸汽机车,经过几年的努力,他终于在1814年发明了一台蒸汽机车,被称为“旅行者号”,这台机器在前进时不断从烟囱里冒出火来,因此被称为“火车”。
3
4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著有《人口原理》一书,在提醒人类要注意处理好人口增长的问题上有积极意义,提出的“人口论”对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1)上面材料中图2展示的人物是 ;图4展示的人物是 。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将图1、3中相关人物介绍补充完整。
(3)用一句话说明图1与图2和3代表的历史事件的关系。
(4)图2和3代表的历史事件与图4人物研究的社会现象有何关联。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可知,金字塔是非洲古埃及的文明成果,司母戊鼎是亚洲中国商周时期的文明成果,《汉谟拉比法典》是亚洲古巴比伦王国的文明成果,故①②④属于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成果,A项正确;③帕特农神庙是古希腊的文明成果,③与“古代亚非地区”不符,排除含有③的BCD项。故选A项。
2.B
【详解】根据“别看我只是一个武士,但我和我的国王同属刹帝力”可得出,这反映的是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第一等级是婆罗门,掌管祭祀;第二等级是刹帝利,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第三等级是吠舍,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第四等级是首陀罗,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种姓制度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世代相袭。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B项正确;“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是巴比伦法律中的同态复仇,排除A项;“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指的是西欧的封君封臣制度,排除C项;“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整个地球。” 是阿基米德的一句名言,排除D项。故选B项。
3.C
【详解】从9世纪开始,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逐渐流行开来,这就是庄园,大约到11世纪,庄园遍布欧洲各地。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庄园的居民均为领主的佃户。C项正确;当时并没有资产阶级,庄园是由封建领主控制,排除A项;庄园自给自足,商品主要是自己消费,排除B项;庄园并不是一个相对自由自治的共同体,排除D项。故选C项。
4.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D项符合题意;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了成文法,因这部法刻在十二块青铜板上,所以被称为“《十二铜表法》”。成文法内容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刑法、民法等。《十二铜表法》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ABC说法正确,排除ABC项。故选D项。
5.A
【详解】根据材料“他被称为……大帝……假扮成水手,随使节团前往西欧各国考察,对西方的科学技术深感兴趣,并虚心学习;他又聘请外国专家、工匠和技师到俄国传授技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他”是俄国沙皇彼得一世。彼得一世以富国强兵为目标对俄国进行改革,积极学习西方科技,使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都大大增强,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历程。A项正确;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而彼得一世改革是强化农奴制改革,排除B项;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废除了俄国的农奴制,排除C项;彼得一世改革没有实现国家的工业化,排除D项。故选A项。
6.B
【详解】据图“1640--1688年、1689年”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年新议会召开,提出了限制王权的主张;1688年光荣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的正常统治秩序;1689年议会颁布《权利法案》,王权受限制,英国君主立宪制逐渐确立,B项正确;奴隶制的存废问题是美国内战的焦点,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其焦点问题是新议会要求限制王权,而不是“地方和中央的关系”,排除C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未涉及“国家的统一和分裂”,排除D项。故选B项。
7.C
【详解】根据材料“推广机器生产可以利用廉价的煤炭替代昂贵的劳动力”和结合所学知识,18世纪中期,瓦特改良蒸汽机,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蒸汽时代”,C项正确;富尔顿发明蒸汽轮船,排除A项;凯伊发明飞梭,排除B项;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排除D项。故选C项。
8.B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到1879年企业总数达420家,工人人数增至62000人”和所学知识可知,俄国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度,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有利于有利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即生产关系发生变革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B项正确;当时俄国依然是沙皇专制统治,“民主共和制的建立”说法错误,排除A项;“国内外市场的扩大”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1879年,第二次工业革命刚刚开始(19 世纪六七十 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9.C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林肯领导的美国南北战争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进一步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①符合题意;19 世纪,拉丁美洲和印度相继爆发了波澜壮阔的反抗殖民统治、争 取民族独立的武装起义,在南美洲北部地区,玻利瓦尔 宣布 解放黑人奴隶,④符合题意;据此可知,①④符合题意,C项正确;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但并非黑人奴隶制,②不符合题意,排除含②的A、D项;拿破仑历任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第一执政、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主持制定的《法国民法典》是世界法律史上的一座丰碑,但并未废除奴隶制度,③不符合题意,据此排除含③的B项。故选C项。
10.B
【详解】试题分析:此题为材料选择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阅读题文获取信息:“欧洲同非洲、亚洲之间的贸易扩大,同美洲开始有了联系,开始形成世界市场;主要商路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年沿岸”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讲述的是新航路的开辟。选项中B符合题意,故选B。
考点: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步入近代·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11.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进行废除农奴制的改革,1861年4月,南方军队挑起战争,美国内战爆发,①③均发生于1861年,B项正确;1857年发生印度民族大起义,排除AC项;1868年日本实行明治维新,排除D项。故选B项。
12.A
【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资本主义制度,经过200多年的发展.已经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起来”可知,这是强调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也就是说,这个时期美国、俄国、日本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A项正确;美国在独立战争后就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而不是此时才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材料说的是资本主义体系而不是社会主义和农奴制残余,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
13.A
【详解】根据所学,克伦威尔、华盛顿、拿破仑分别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有关,三者都属于资产阶级革命的范畴,他们都推动了各自的政治民主化进程,A项正确;美国建立的是民主共和,排除B项;只有美国推翻殖民统治,排除C项;英国法国推翻了封建专制,排除D项。故选A项。
14.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拜占庭帝国的统治者无视西欧城市出现之后悄然兴起的文明因素,依然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更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这种封闭保守的心态持续了若干世纪之后,拜占庭帝国文明终于被历史大潮所淘汰,C项正确;中古西欧城市兴起,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加速了封建国家的灭亡,排除A项;日本进行的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排除B项;在西欧确立起封建等级制度的事件是采邑改革,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早期资产阶级的出现,加速了封建制度瓦解,排除D项。故选C项。
15.C
【详解】依据材料“全部近代史上没有别的事件能更惊人的影响普通人的生活,对人类的进步开拓了更为广阔的前景。它既是建设性的,又是破坏性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它”是指发生于英国开始于18世纪六十年代的工业革命。到19世纪初起,工业革命逐渐从英国向法国、德国、美国等国扩展。它极大地促进了这些国家生产力的发展。工业革命,开创了人类真正意义上的工业,极大的发展了生产力,标志着世界市场的形成,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促进全球经济的发展,但另一方面去加速了世界殖民运动,给殖民地人民带来苦难,由于生产力的需求,资源争夺成为主要矛盾,导致战争不断,破坏了自然环境,所以C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16.(1)错误,将凯撒改为屋大维。
(2)正确。
(3)错误,将文艺复兴改为启蒙运动。
(4)正确。
【详解】(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7年,屋大维首创“元首制”,掌握最高统治权,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故原题错误,将凯撒改为屋大维。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查士丁尼命人编纂《罗马民法大全》,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故原题正确。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在欧洲兴起的启蒙运动促进思想解放,为法国大革命做了重要的理论准备。故原题错误,将文艺复兴改为启蒙运动。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控制东西方贸易所有重要商道是新航路开辟的直接原因。故原题正确。
17.(1)封建(专制)制度;资本主义制度。
(2)君主立宪制;《权利法案》。
(3)罗伯斯庇尔等掌握政权(或雅各宾派专政);对内巩固资产阶级统治,颁布了《法典》,对外多次打败欧洲反法同盟,乘胜控制了欧洲很多地方。
(4)因素:政治上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经济上开展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
【详解】(1)旧政治制度:根据材料一“1640年的革命和1789年的革命,并不是英国的革命和法国的革命,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它们不是社会中某一阶级对旧政治制度的胜利,它们产生了欧洲新社会的政治制度”可知,材料一中所指“旧政治制度”是封建制度;
新政治制度:根据所学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相关知识可知,英法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制度,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2)形式:根据所学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相关知识可知,“新政治制度”在英国表现为君主立宪制;
文献:根据所学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可知,英国为确立“新政治制度”颁布了《权利法案》,为限制王权,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标志着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
(3)高潮:根据所学法国大革命相关知识可知,法国大革命的高潮是罗伯斯庇尔掌握政权期间;
措施:结合所学法国大革命中拿破仑的举措可知拿破仑是法国历史上的一位风云人物,他上台后的对内巩固资产阶级统治,颁布了《法典》,对外多次打败欧洲反法同盟,乘胜控制欧洲许多地方。
(4)因素:根据材料“英国曾经是风光无限的世界霸主和最大的帝国”并结合所学英国政治和经济的近代化成果可知政治上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经济上开展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
18.(1)原因:领导独立战争取得胜利;建立了民主共和制;开创了美国民主政治先河。
(2)“一半奴役”指南方的种植园奴隶制;“一半自由”指北方资本主义制度。
(3)美国独立后,存在两种性质不同的经济制度;随着美国领土的扩张,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进一步激化;主张限制奴隶制的林肯当选美国总统,加速了内战的爆发;广大美国人民反对奴隶制度,南方蓄谋已久。
(4)南北战争的胜利,废除了黑人奴隶制,维护了国家统一,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加速发展扫清了障碍。
【详解】(1)原因:据材料一“华盛顿领导美国人民取得独立战持将美国建成一个民主的联邦共和国争胜利,之后,拒绝了部下要他做国王的请在担任了两届总统后,华盛顿拒绝再次连外开创了美国总统任期制的先例”可知,华盛顿领导独立战争取得胜利,建立了民主共和制,开创了美国民主政治先河。
(2)“一半奴役一半自由”:据材料“我相信我们的政府不能永久忍受一半奴役一半自由的状况”和所学知识可知,林肯的演说中表述了当时美国的现状。从殖民地时代开始,美国就形成了南北方两种不同的经济、政治特点,南方种植园奴隶制和北方的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
(3)必然性:结合美国南北战争的背景可知,美国独立后,存在两种性质不同的经济制度;随着美国领土的扩张,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进一步激化;主张限制奴隶制的林肯当选美国总统,加速了内战的爆发;广大美国人民反对奴隶制度,南方蓄谋已久。
(4)原因:结合所学美国南北战争的影响可知,南北战争的胜利,废除了黑人奴隶制,维护了国家统一,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加速发展扫清了障碍。
19.(1) 斯蒂芬森 马尔萨斯
(2)牛顿:英国科学家,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在天文学、数学、力学等领域都有突出的成就,万有引力定律、光学分析和微积分是他的三大成就,著有《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使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探索迈出了一大步。
爱迪生:美国发明家,被誉为“世界发明大王”,一生有1000多项发明,他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利用大量生产原则和电气工程研究的实验室来进行从事发明专利而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的人,发明的留声机、电影摄影机和电灯对世界有极大影响。
(3)关系:牛顿的研究为史蒂芬森发明火车、爱迪生发明电灯提供科学理论基础。
(4)关联:图2、图3反映两次工业革命,图4反映工业革命带来的影响。工业革命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加快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人口大量增长。
【详解】(1)人物: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2展示的人物是斯蒂芬森;图4展示的人物是马尔萨斯。1814年,英国人斯蒂芬森发明了蒸汽机车(火车)。1825年,英国的机械师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火车)拖着车厢载着450名乘客正式试车,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人口原理》是英国人口学家马尔萨斯创作的人口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798年。
(2)牛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牛顿是英国科学家,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在天文学、数学、力学等领域都有突出的成就,万有引力定律、光学分析和微积分是他的三大成就,著有《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使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探索迈出了一大步。
爱迪生:爱迪生是美国发明家,被誉为“世界发明大王”,一生有1000多项发明,他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利用大量生产原则和电气工程研究的实验室来进行从事发明专利而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的人,发明的留声机、电影摄影机和电灯对世界有极大影响。
(3)关系:根据图片及所学知识可知,牛顿的贡献在于科学理论研究,史蒂芬森发明火车和爱迪生发明电灯等属于科学实践,因此牛顿的研究为史蒂芬森发明火车、爱迪生发明电灯提供科学理论基础。
(4)关联:根据图片及所学知识,图2、图3反映两次工业革命,图4反映工业革命带来的影响。工业革命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加快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人口大量增长。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