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点17 微生物培养
【重温真题】
1.判断下列有关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的叙述
(1)配制培养基时应根据微生物的种类调整培养基的pH(2020·浙江7月选考,19)( )
(2)人体皮肤表面存在着多种微生物,某同学拟从中分离出葡萄球菌,用取样后的棉拭子在固体培养基上涂布(2021·北京,12)( )
(3)将培养基分装于培养皿中后灭菌,可降低培养基污染的概率(2021·江苏,18)( )
2.判断下列有关微生物的选择培养和计数的叙述
(1)涂布用的菌液的菌浓度应控制在30~300个/mL(2021·江苏,18)( )
(2)可使用平板划线法统计活细菌总数(2020·天津,19)( )
(3)用产纤维素酶菌发酵处理农作物秸秆可提高其饲用价值(2019·江苏,19)( )
(4)解脂菌能利用分泌的脂肪酶将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并吸收利用。脂肪酸会使醇溶青琼脂平板变为深蓝色。将不能直接吸收脂肪的甲、乙两种菌分别等量接种在醇溶青琼脂平板上培养。甲菌菌落周围呈现深蓝色,乙菌菌落周围不变色,实验中所用培养基以脂肪为唯一碳源(2021·山东,14)( )
【模拟训练】
1.(2023·南宁高三模拟)下列关于微生物纯化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待涂布的菌液被培养基吸收后,将平板倒置培养
B.在培养皿皿盖或皿底作标记,均不会影响对菌落的观察
C.涂布器进行涂布的速度越快越好,可有效防止杂菌污染
D.未接种的空白培养基上若无菌落出现,可再次利用
2.(2023·广东,10)研究者拟从堆肥中取样并筛选能高效降解羽毛、蹄角等废弃物中角蛋白的嗜热菌。根据堆肥温度变化曲线(如图)和选择培养基筛选原理来判断,下列最可能筛选到目标菌的条件组合是( )
A.a点时取样、尿素氮源培养基
B.b点时取样、角蛋白氮源培养基
C.b点时取样、蛋白胨氮源培养基
D.c点时取样、角蛋白氮源培养基
3.下列有关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与计数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如果得到了3个或3个以上菌落数目在30~300的平板,则说明稀释操作比较成功,并能够进行菌落的计数
B.若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菌落数目明显少于选择培养基的菌落数目,说明选择培养基已筛选出一些细菌菌落
C.利用显微镜直接计数,统计的结果一般是活菌数和死菌数的总和
D.因为土壤中各类微生物的数量不同,所以为获得不同类型的微生物要按不同的稀释倍数进行分离
4.(2023·唐山高三模拟)垃圾分类是对垃圾收集处置传统方式的改革,是对垃圾进行有效处置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去掉可回收的、不易降解的物质,可以减少垃圾数量达60%以上,从而减少污染。处理生活垃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用微生物对其进行降解,如图表示筛选高效降解淀粉菌种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乳制品厂废水中含有大量淀粉,该废水是分离高效降解淀粉菌种的首选样品
B.该实验中菌液接种到培养基上所用的接种工具只能选择火焰灼烧过的接种环
C.稀释涂布平板法除可以用于分离微生物外,也常用来统计样品中活菌的数目
D.由于菌种对碘的分解能力不同,所以菌落①与菌落②产生透明圈的大小不同
5.自生固氮菌是土壤中能独立固定空气中N2的细菌,将玉米种子用自生固氮菌拌种后播种,可显著提高产量并降低化肥的使用量。科研人员进行了土壤中自生固氮菌的分离和固氮能力测定的研究,部分实验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步骤①土样应取自当地表层土壤;步骤③将土壤悬浮液稀释了1 000倍
B.自生固氮菌是自养型生物,可用细菌计数板来计数土壤悬浮液中的菌体数
C.步骤②需充分振荡20 min,主要目的是使土壤中的微生物充分释放到无菌水中
D.步骤④所用选择培养基的特点是不添加氮源
6.为纯化菌种,在鉴别培养基上接种尿素分解菌,培养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示采用的接种方法为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B.可用干热灭菌法对盛有培养基的培养皿和试管等进行灭菌
C.该实验结果因单菌落太多,不能达到菌种纯化的目的
D.培养基中的尿素被分解后,可使酚红指示剂变为红色
7.(2023·广州高三调研)酵母菌的品质影响葡萄酒的产量和质量。为分离出产酒精能力强的酵母菌菌株,科研人员进行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甲、乙、丙、丁锥形瓶内分别加入100 mL完全培养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葡萄酒发酵的过程中,缺氧、酸性环境、酵母菌产生的酒精等次生代谢产物都可抑制杂菌的繁殖
B.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计算出葡萄酒过滤液的活菌数为6.8×1010个/L,此数值可能低于实际的活菌数
C.对培养基进行灭菌的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法,菌种接种过程中的试管口、瓶口等需灼烧灭菌
D.由图2可知,丁瓶中的酵母菌产酒精能力比乙瓶中的强
8.图中的已驯化菌群是从某肉制品加工厂污水处理池中初步筛选的可水解油脂并利用产物的菌群,为进一步筛选高效水解油脂的菌群,科研人员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培养基中除了油脂提供的成分还需加入氮源和碳源
B.随着培养基中油脂浓度变大导致菌群朝着高效水解油脂的变异方向发展
C.在菌种分解油脂的过程中培养基的pH会呈现先下降再上升的变化趋势
D.若要研究优秀菌的生长规律,可在液体培养的不同时间段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短时间内测定其数量
9.A、B、C、D四种抗生素均可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Sau)引起的肺炎,为选出最佳疗效的抗生素,研究者将分别含等剂量抗生素A、B、C、D的四张大小相同的滤纸片a、b、c、d置于Sau均匀分布的平板培养基上,在适宜条件下培养48 h,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中可采用干热灭菌的方法对培养皿进行灭菌处理
B.四种抗生素中,抗生素D治疗Sau感染引起的肺炎效果最好
C.滤纸片b周围抑菌圈中出现的菌落,可能是Sau发生了基因突变
D.接种涂布后的培养皿倒置于37 ℃的恒温箱中培养
10.(2023·山东,15)平板接种常用在微生物培养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含氮源的平板不能用于微生物培养
B.平板涂布时涂布器使用前必须进行消毒
C.接种后未长出菌落的培养基可以直接丢弃
D.利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平板能分离出合成脲酶的微生物
11. (2023·昆明高三联考)某研究小组对非灭菌的一次性口罩中的微生物进行检测,部分操作如下:从口罩上剪取总量9 cm2样品(体积近似1 mL),剪碎后加入已灭菌的生理盐水中,定容至10 mL,充分混匀,得到样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取4个经灭菌处理的培养皿,将冷却到40 ℃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待培养基凝固后,将平板倒置
B.向前3个平板中分别加入1 mL样液,用涂布器将样液涂布均匀
C.第4个平板不接种样液并与前3个平板共同培养,可用于检测是否有杂菌污染
D.若一段时间后,4个平板上长出的菌落数依次为31、42、35和0个,可计算出1 cm2口罩样品中菌体数量约为36个
12. (2023·贵阳高三模拟)下列关于用刚果红培养基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刚建成的落叶植物公园土壤,可作为获取菌种的最佳样本
B.刚果红可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筛选出纤维素分解菌
C.与真菌分泌的纤维素酶相比,细菌产生的胞内酶更易从培养液中获取
D.纤维素酶的开发和利用,能促进人类对环境中一些废弃物的循环利用
13.安莎霉素是一类主要由海洋中的稀有放线菌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具有较高的抗菌活性和药用价值。产安莎霉素的放线菌具有一个普遍的共性——氨基酸缺陷型(不能自身合成某些特定的氨基酸)。科研人员从深海采集淤泥样本,再分离、纯化并筛选出产安莎霉素的放线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过程①用接种环从样品中挑取样品并通过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于待检测培养基
B.待检测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应以安莎霉素为唯一碳源
C.分离纯化时间不足将导致遗漏菌落的种类和数目
D.从培养基成分上看,基本培养基与完全培养基存在差异的成分是氨基酸
参考答案
【重温真题】
1.(1)√ (2)×
(3)× [培养基应先灭菌再分装于培养皿中。]
2.(1)× [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择菌落数为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而非涂布用的菌浓度控制在30~300个/mL。]
(2)× (3)√ (4)×
模拟训练
1.A [微生物培养过程中通常在培养皿皿底作标记,这样不会影响对菌落的观察,B错误;涂布器涂布的速度不是越快越好,速度过快可能导致接种不均匀,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接种操作可有效防止杂菌污染,C错误;未接种的空白培养基上若无菌落出现,可说明本次实验数据可靠,但不能再次利用,D错误。]
2.D [研究目的是筛选能高效降解羽毛、蹄角等废弃物中角蛋白的嗜热菌,因此目标菌既要耐高温,又要能够高效降解角蛋白,所以应在c点取样,并且用角蛋白氮源培养基进行选择培养,D正确。]
3.B [选择培养基能抑制不需要的微生物生长,因此若选择培养基中的菌落数目明显少于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中的菌落数目,说明选择培养基已筛选出一些细菌菌落,B错误。]
4.C [乳制品的成分主要是蛋白质和脂质,不会含有大量的淀粉,所以乳制品厂废水并不是分离高效降解淀粉菌种的首选样品,A错误;该实验中菌液接种到培养基上所用的方法应为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工具为涂布器,B错误;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微生物常用的接种方法,除可以用于分离微生物外,也常用来统计样品中活菌的数目,C正确;菌落①与菌落②产生透明圈的大小不同是因为菌种对淀粉的分解能力不同,D错误。]
5.B [自生固氮菌是异养型生物,B错误。]
6.D [图示采用的接种方法为平板划线法,A错误;一般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可用干热灭菌法对培养皿和试管进行灭菌,分别灭菌后再倒平板,B错误;该实验Ⅲ区有单菌落,可以达到菌种纯化的目的,C错误;培养基中的尿素被分解后呈碱性,可使酚红指示剂变为红色,D正确。]
7.B [若对菌液计数,需选取菌落数处于30~300的培养皿计数,据图可知,该培养基的菌落数为(62+68+74)÷3÷0.1×104(稀释倍数)×103=6.8×109(个/L),但由于计数过程中若两个或两个以上细胞连在一起,平板上会生长出一个菌落,所以数目比实际值偏小,B错误;甲接种无菌水,瓶中无菌,说明培养基灭菌彻底,无菌操作正常,丁瓶的活菌数比乙瓶少,但是产生的酒精和乙瓶一样多,所以丁瓶中的酵母菌产生酒精能力比乙瓶中的强,D正确。]
8.C [油脂可为微生物提供碳源,除此之外还需要提供水、无机盐和氮源等,A错误;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油脂浓度起到了选择作用,B错误;在菌种分解油脂的过程中,由于分解油脂会产生脂肪酸,从而导致培养基的pH先下降,随着微生物的利用,脂肪酸被消耗,pH会再上升,C正确;计数需在每天相同时间段完成,稀释涂布平板法不能短时间内测定数量,若需要短时间内测定数量应选用显微镜直接计数法,D错误。]
9.B [根据抑菌圈的大小,抗生素D的抑菌圈最小,治疗Sau感染引起的肺炎效果最差,抗生素A治疗效果最好,B错误。]
10.D [不含氮源的平板可用于固氮菌的培养,A错误;平板涂布时涂布器使用前必须先浸在酒精中,然后在火焰上灼烧,这种操作属于灭菌,B错误;使用后的培养基即使未长出菌落也要在丢弃前进行灭菌处理,不能直接丢弃,以免污染环境,C错误;脲酶可以催化尿素分解,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平板上,能合成脲酶的微生物可以分解尿素进行生长繁殖,D正确。]
11.C [培养基要冷却到50 ℃左右时开始倒平板,温度过高会烫手,过低培养基又会凝固,A错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细菌数量时,滴加到培养基表面的菌悬液的量一般不超过0.1 mL,其原因是避免培养基表面的菌液出现积液,导致菌体堆积,影响分离效果,B错误;培养未接种样液的固体培养基是为了作为对照组,第4个平板不接种样液并与前3个平板共同培养,可用于检测是否有杂菌污染,C正确;第4个平板没有菌落形成,说明没有杂菌污染,且前3个平板长出的菌落数均在30~300之间,说明操作中的稀释倍数(10倍)是合适的,若接种的样液是0.1 mL,则9 cm2口罩样品中菌体数量为(31+42+35)÷3÷0.1×10=3 600(个),则1 cm2口罩样品中菌体数量约为400个,D错误。]
12.D [刚建成的公园落叶少,土壤中的纤维素分解菌少,不利于获得菌种,A错误;刚果红不能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刚果红染色法可鉴别出纤维素分解菌,B错误;与细菌产生的胞内酶相比,真菌分泌的纤维素酶更易从培养液中获取,C错误。]
13.B [由题图可知,过程①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于待检测培养基,A正确;安莎霉素是一类主要由海洋中的稀有放线菌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以安莎霉素为唯一碳源起不到选择作用,B错误;分离纯化时间不足可能有些菌落未形成,将导致遗漏菌落的种类和数目,C正确;产安莎霉素的放线菌具有一个普遍的共性——氨基酸缺陷型,从培养基成分上看,基本培养基与完全培养基存在差异的成分是氨基酸,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