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非选择题题型练:生命活动调节(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非选择题题型练:生命活动调节(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8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3-05 20:42: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生命活动调节练习
1.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如图表示下丘脑、垂体、甲状腺之间的关系及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的发病机理。请回答问题:
(1)寒冷刺激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使机体产热量增加。该过程是通过       (填“神经”“体液”或“神经—体液”)调节实现的,说明甲状腺激素具有加速体内物质氧化分解的功能,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是           。
(2)下丘脑和垂体功能衰退会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说明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      (填“分级”或“反馈”)调节。
(3)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是由于机体产生了某种抗体,导致患者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比正常人多,该病属于      病。其原因主要是该抗体与相应受体结合,发挥与促甲状腺激素相同的生理作用,使甲状腺机能增强。
(4)根据图示分析,物质A为      ,细胞④为   。
2.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之间通过一些介导物质对全身各系统、器官的功能进行调节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请回答下列问题:
(1)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协调起作用时离不开信息分子的作用,涉及的信息分子依次为      、    、淋巴因子等。
(2)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之间的联系可以概括为两方面:   ;
                       。
(3)长期焦虑和紧张会引起机体免疫力下降,更容易被感染,原理如图所示:
结合上图和所学知识分析:
①长期焦虑和紧张会使下丘脑分泌的CRH增多,从而导致糖皮质激素分泌也会增多,最终导致免疫功能受到抑制,该过程的调节方式为           。
②血液中的糖皮质激素含量增多会对下丘脑、垂体的分泌活动有抑制作用,意义是:                  。
③糖皮质激素的化学本质为固醇,推测其受体位于靶细胞的    (填“细胞膜”或“细胞质”)。
(4)已知脑—脾神经通路可调节体液免疫,请利用以下实验材料及工具,设计实验验证破坏脑—脾神经通路可降低小鼠的体液免疫能力。请将实验设计思路补充完整。
实验材料及用具:生理状态相同的小鼠若干只,X抗原,注射器,抗体定量检测仪器等。
实验设计思路:取生理状态相同的小鼠若干只,随机均等分为两组,以          的小鼠作为实验组,做假手术的小鼠作为对照组;分别给两组小鼠注射            ,一段时间后检测两组小鼠抗X抗体的产生量。
3.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近年来,随着消费水平的提升和人口老龄化,中国糖尿病患者数量大幅攀升。临床上常用糖耐量试验来诊断病人有无糖代谢异常。被试者清晨空腹静脉采血测定血糖浓度,然后一次性口服一定量的高浓度葡萄糖溶液,服糖后的1/2小时、1小时、2小时、3小时各测一次血糖,绘制出糖耐量曲线。如图为几种不同的糖耐量曲线。
(1)A曲线表明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和口服葡萄糖后的血糖峰值都过高,推测可能是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          ,从而使血糖始终维持在高水平。若要证实这种推测还应检测    中的胰岛素含量,采用这种检测方法的原因是         。
(2)B曲线3小时后血糖浓度上升,此时血糖的来源主要是    。
(3)阿狄森病又称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病因是肾上腺皮质萎缩,皮质激素分泌不足,结合C曲线分析推测肾上腺皮质分泌的激素有     的功能。肾上腺皮质激素还能使肾脏重吸收钠离子增加,进而引起重吸水增多,据此分析阿狄森病患者细胞外液的容量会     。
4.甲状腺激素几乎作用于体内所有细胞,在大脑中,可以影响神经细胞的结构和突触传导,从而影响学习记忆。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过程中,存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这两种调节方式之间的关系是                       
                                              。
(2)正常情况下甲状腺激素的产生途径符合图中激素    (填“甲”“乙”或“丙”)的方式。甲状腺激素在细胞内与受体结合,通过影响基因表达发挥生理作用。当全身多数细胞甲状腺激素受体异常时,患者表现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状,但若受体异常只发生在垂体和下丘脑,则最终会导致      分泌过量。
(3)研究发现,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海马区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合成。BDNF可以选择性地引起神经元Na+通道开放,导致神经细胞膜内外电位转变为      而产生兴奋;也可以促进突触前膜释放      ,增强兴奋的传递过程,从而促进学习记忆。
(4)“为了验证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新陈代谢的生理作用”,请你根据给出的实验材料和用具,写出实验思路。
①材料和用具:日龄相同、体重相近的雄性成年大白鼠若干只(可简称为实验鼠),甲状腺激素溶液,蒸馏水,灌胃器,耗氧量测定装置等。
②实验思路:                       
                       。
5.研究人员培养水稻,当根长为10 cm左右时将根置于黑暗条件下,用不同强度的单侧光对竖直生长的根进行处理,发现根均出现背光生长现象。已知光照不会影响生长素的合成,测定处理后根尖向光侧和背光侧的生长素含量,结果如图所示。
请回答:
(1)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      ,其作用表现出    性。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插条生根的方法主要有浸泡法和    。
(2)由图可知,单侧光照射后,根向光侧生长素含量下降,原因是           和          。与光强40 μmol·m-2·s-1相比,光强100 μmol·m-2·s-1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程度    。
(3)在单侧光照射下,水稻根背光生长的原因是                       
                       。
6.马钱子是马钱科植物马钱或云南马钱的种子,具有通络止痛、散结消肿的功效。马钱子具有镇痛效应的重要机制是其能影响神经纤维上产生的动作电位峰值及其传导速率。回答下列问题:
(1)神经纤维在未受到外界刺激时处于静息状态,此时,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        ;当其受到一定刺激后会产生兴奋,兴奋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正常情况下神经递质不会持续作用于下一个神经元,原因是                       
                       。
(2)用兔胫骨前肌进行马钱子给药实验,给药前用4 mA电流刺激并记录胫骨前肌动作电位幅度;用马钱子溶液灌胃50 min后,再用4 mA电流刺激并记录胫骨前肌动作电位幅度,二者对比如图1所示,图2是40 g/kg的马钱子对兔坐骨神经纤维兴奋的相对传导速率的影响。
①与给药前相比,给药后刺激并记录到的胫骨前肌动作电位幅度更    ,图2显示马钱子对兔坐骨神经纤维兴奋的相对传导速率的影响是           。
②研究表明,马钱子中的士的宁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有促进作用,能阻断抑制性神经递质甘氨酸与其受体结合。推测甘氨酸与其受体结合后,会引起    内流,膜内外电位差增大,产生抑制。而士的宁与甘氨酸的受体结合,使相关离子通道关闭,阻断了对突触后神经元的抑制效应,使神经的兴奋性、传导性均增大,表现出     等现象。
7.医学研究发现,人体血糖平衡的维持需要多种激素及多个器官共同参与,其中GLP-1是小肠上皮中L细胞分泌的一种多肽类激素,具有调节胰岛细胞分泌、抑制胃排空、降低食欲等功能,部分调节过程如图1。用静脉注射葡萄糖模拟口服葡萄糖后血糖浓度的相同改变程度,检测到血浆中激素N浓度变化,结果如图2。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L细胞能分泌物质作用于M细胞,体现了细胞膜具有         的功能,释放的激素N可促进靶细胞       葡萄糖。请结合图文阐明GLP-1降血糖的作用机理:                       
                       。
(2)模拟口服葡萄糖后血糖浓度的相同改变程度时,静脉注射葡萄糖的总量    (填“高于”“低于”或“等于”)口服量。
答案:
1.解析:(1)寒冷刺激使冷觉感受器兴奋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促进机体加快物质氧化分解,产热增加。该过程是既有神经系统参与又有激素参与调节,所以体温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由于所有活细胞都有甲状腺激素的受体,因此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几乎是全身的细胞。(2)下丘脑和垂体功能衰退会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说明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分级调节,过多时反过来抑制分泌则是反馈调节。(3)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是由于机体产生某种抗体,该抗体能与甲状腺上的受体结合,发挥与促甲状腺激素相同的生理作用,从而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从免疫学角度来看,这属于一种自身免疫病。(4)图中细胞④是浆细胞,能分泌抗体,则细胞②是B细胞,细胞③的是记忆( B )细胞,细胞①是T细胞,物质A是淋巴因子。
答案:(1)神经—体液 几乎全身所有细胞 (2)分级 (3)自身免疫 (4)淋巴因子 浆细胞
2.解析:(1)信息分子主要起到传递信息、调节机体活动的作用,神经递质是神经元释放的,作用于下一个细胞的物质;激素是内分泌系统的细胞分泌的,参与体液调节。(2)内分泌腺,是没有分泌管的腺体。它们所分泌的物质(称为激素)直接进入周围的血管和淋巴管中,由血液和淋巴液将激素输送到全身。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3)①下丘脑属于神经系统,长期焦虑和紧张会使下丘脑分泌的CRH增多,属于神经调节,CRH增多,从而导致糖皮质激素分泌也会增多,属于体液调节,因此该过程的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②糖皮质激素含量增多会对下丘脑、垂体的分泌活动有抑制作用,可以维持血液中糖皮质激素含量的相对稳定,这是负反馈调节。③糖皮质激素的化学本质为固醇,是脂溶性的小分子,其受体位于细胞质。(4)实验组为自变量处理组,自变量是人为改变的量,验证破坏脑—脾神经通路可降低小鼠的体液免疫能力,实验组为破坏脑—脾神经通路组,对照组为假手术处理,排除手术本身的干扰;判断小鼠的免疫力,应分别给两组小鼠注射相同剂量的X抗原,检测其抗体产生量。
答案:(1)神经递质 激素 (2)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 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3)①神经—体液调节 ②维持血液中糖皮质激素含量的相对稳定 ③细胞质 (4)破坏脑—脾神经通路 相同剂量的X抗原
3.解析:(1)胰岛素是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其作用是促进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使血糖浓度降低。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发生障碍,从而使血糖始终维持在高水平。激素调节的特点是:微量高效,通过体液(血液)运输到全身,作用于靶细胞、靶器官。故要证实这种推测还应检测血液中胰岛素的含量。(2)人体血糖的来源主要有3条,①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吸收,②肝糖原的分解,③非糖物质的转化。B曲线3小时后血糖浓度上升,此时血糖的来源主要是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成葡萄糖。(3)据图分析,C曲线(阿狄森病患者)血糖浓度低于正常人(B曲线)血糖浓度,根据题干信息阿狄森病的病因是肾上腺皮质萎缩,皮质激素分泌不足,可推测肾上腺皮质分泌的激素有升高血糖的作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还能使肾脏重吸收钠离子增加,进而引起重吸水增多,阿狄森病患者肾上腺皮质萎缩,皮质激素分泌不足,使肾脏重吸收钠离子减少,进而引起重吸水减少,导致细胞外液的容量减少(降低)。
答案:(1)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发生障碍 血液 激素分泌后随血液流到全身 (2)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成葡萄糖 (3)升高血糖 减少(降低)
4.解析:(1)在人体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协调、相辅相成,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之间的关系:一方面,不少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在这种情况下,体液调节可以看做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另一方面,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如幼年时甲状腺激素缺乏(如缺碘),就会影响脑的发育;成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使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2)正常情况下甲状腺激素的产生存在分级调节的过程,与图中激素甲的分泌方式符合。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负反馈调节,当甲状腺激素受体异常只发生在垂体和下丘脑时,由于能与甲状腺激素结合的受体不足,导致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的抑制作用减弱,使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从而使甲状腺激素分泌过量。(3)动作电位形成时,Na+内流,产生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所以BDNF引起神经元Na+通道开放后,膜两侧电位转变为内正外负。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而BDNF也可以促进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增强兴奋的传递过程,从而促进学习记忆。(4)该实验是“为了验证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新陈代谢的生理作用”,所以实验的自变量应该是是否灌喂甲状腺激素,因此实验思路是:将实验鼠随机均分为两组,并测定两组小鼠的耗氧量,给实验组灌喂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对照组灌喂等量的蒸馏水,一段时间后测定两组小鼠的耗氧量并进行比较。
答案:(1)一方面,不少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另一方面,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2)甲 甲状腺激素 (3)内正外负 神经递质 (4)将实验鼠随机均分为两组,并测定两组小鼠的耗氧量,给实验组灌喂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对照组灌喂等量的蒸馏水,一段时间后测定两组小鼠的耗氧量并进行比较
5.解析:(1)生长素是对植物生长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其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其作用表现出两重性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插条的方法主要有浸泡法(浓度低)和沾蘸法(浓度高)。(2)单侧光照射后,向光侧生长素含量下降,最可能原因有两种,一种可能是生长素发生了横向运输,部分生长素由向光侧向背光侧运输;另一种可能是光照引起向光侧生长素的分解。由图可知,与光强40 μmol·m-2·s-1相比,光强100 μmol·m-2·s-1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程度大。(3)根部的生长素在单侧光照射下会向背光一侧运输,生长素在背光侧分布多,由于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背光侧生长素分布多抑制根生长,向光侧分布少促进生长,结果植物根背光生长。
答案:(1)吲哚乙酸 两重 沾蘸法 (2)部分生长素向背光侧运输 光照引起向光侧生长素的分解 大 (3)背光侧生长素浓度比向光侧高,而根对生长素敏感,背光侧生长速度比向光侧慢
6.解析:(1)神经纤维在未受到外界刺激时,膜两侧的电位是内负外正;神经纤维兴奋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膜外钠离子内流。(2)①图1可知,与给药前相比,给药后刺激并记录到的胫骨前肌动作电位幅度更大;图2显示马钱子对兔坐骨神经纤维兴奋的相对传导速率的影响是在一段时间内先增后减。②研究表明,马钱子中的士的宁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有促进作用,能阻断抑制性神经递质甘氨酸与其受体结合。表明甘氨酸是抑制性神经递质,甘氨酸与其受体结合后,会引起Cl-内流,膜内外电位差增大,产生抑制。而士的宁与甘氨酸的受体结合,使相关离子通道关闭,阻断了对突触后神经元的抑制效应,使神经的兴奋性、传导性均增大,表现出异常兴奋等现象。
答案:(1)内负外正 膜外钠离子内流 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会被灭活或者收回到突触前膜内 (2)①大 在一段时间内先增后减 ②Cl- 异常兴奋
7.解析:(1)L细胞分泌的GLP-1与M细胞膜上特异性的受体结合体现了细胞膜具有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的功能。M细胞为胰岛B细胞,释放的激素N为胰岛素,能促进靶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结合图文分析可知,GLP-1具有间接降低血糖的作用,其原因是:GLP-1作用于胰岛B细胞,促进其分泌(释放)胰岛素;GLP-1能抑制胃排空、降低食欲,减少对糖类的摄入。(2)口服葡萄糖后需要经过吸收进入血浆后才能成为血糖,又因为口服葡萄糖会引起胰岛素急剧升高,所以模拟口服葡萄糖后血糖浓度的相同改变程度时,口服的葡萄糖总量明显多于注射的葡萄糖总量。
答案:(1)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 摄取、储存和利用 GLP-1作用于胰岛B细胞,促进胰岛素分泌进而降低血糖;GLP-1能抑制胃排空、降低食欲,减少对糖类的摄入 (2)低于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