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9 古诗三首
四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精读引领课
课时建议:2课时
—情景导入—
处处留心皆学问,就看我们有没有一双会观察会发现的眼睛。四季变换的大自然,我们身边的一花一木一景一物,都是独特的存在。它们或散发着独有的美丽,或蕴含着生活的道理,或潜藏着无穷的秘密。
任务一:
结合预习单,掌握生字词,把诗句读正确、读好节奏。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他是唐代诗人中现存作品最多的一个,其诗歌创作语言通俗,相传街边老妪也能听懂。这首诗是白居易赴杭州任刺史途中所写。当时朝廷政治昏暗,党争激烈。诗人自求外任,离开朝廷后心情轻松畅快,途经江边时吟成此诗。
1.了解诗人及背景资料。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
卢钺,号梅坡,宋朝末年人,具体生卒年、生平事迹不详,存世诗作也不多,与刘过是朋友,以两首《雪梅》流芳百世。
2.大声朗读古诗,注意把字音读正确,读好诗的节奏。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他是唐代诗人中现存作品最多的一个,其诗歌创作语言通俗,相传街边老妪也能听懂。这首诗诗白居易赴杭州任刺史途中所写。当时朝廷政治昏暗,党争激烈。诗人自求外任,离开朝廷后心情轻松畅快,途径江边时吟成此诗。
暮江吟
唐 白居易
一道 / 残阳 / 铺水中,半江 / 瑟瑟 / 半江红。
可怜 / 九月 / 初三夜,露似 / 真珠 / 月似弓。
傍晚在江边所作的诗。
可爱
珍珠
残阳:快要落山
的太阳。
铺:文中指阳光斜照在水面上。
瑟瑟:形容未受到残阳照射的江水所呈现的青绿色。
缘:因为
题:书写、
题写。
西林寺,江西庐山脚下。
识:知道,
认得。
缘:因为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他是唐代诗人中现存作品最多的一个,其诗歌创作语言通俗,相传街边老妪也能听懂。这首诗诗白居易赴杭州任刺史途中所写。当时朝廷政治昏暗,党争激烈。诗人自求外任,离开朝廷后心情轻松畅快,途径江边时吟成此诗。
雪梅 宋 卢钺
梅雪/ 争春/ 未肯降,骚人/ 阁笔 / 费评章。
梅须逊雪 / 三分白, 雪却输梅/ 一段香。
降:认输。
骚人:诗人。
阁:同“搁”,放下。
这里读gē。
评章:评议,这里指评议梅与雪的高下。
逊:不及,比不上。
任务二:
学习《暮江吟》,边读边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描绘的景象。
月
江
残 阳
露
1.边读边想象画面,说说作者都观察并描写到哪些景物呢?
太阳快要落山了,夕阳斜照在江面上,江水一半呈现青绿色,一半呈现红色;九月初三的夜晚,多么叫人喜爱呀!那露珠像珍珠一样闪烁发光,月亮如同一张弯弓挂在天上。
2.请借助插图和注释,和同学交流诗句的意思。
诗人抓住江面上呈现出的两种颜色,表现出残阳照射下,江面细波粼粼,光色瞬息变化的景象,把自己的喜悦之情寄寓在景物描写之中。
3.作者笔下的这些景物可爱在哪里呢?让我们来看看诗人
的观察。
受光多的地方,呈现一片红色。
受光少的地方,呈现出青绿色。
用“真珠”进行比喻,不仅写出了露珠的圆润,而且写出了在新月的光辉下,露珠闪烁的光泽。再抬头看,一弯新月初升,如同一张精巧的弯弓挂在天幕上。
诗人通过对“露”“月”等形象的描写,创造出和谐、宁静的意境,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小结:
诗人就像一位画家,寥寥数笔便描绘出了如此精美的画卷,从天边到江面,从江岸到夜空,请再读古诗。如此美好的景色,怪不得吸引着诗人从黄昏到夜晚久久不舍得离去呢!
——想象画面:前两句写的是春夜美景。春天的夜晚十分宝贵,花朵盛开,月色醉人。后两句写了富贵人家尽情享乐的情景。夜已深,院落一片寂静,他们却还在尽情享乐。
——感悟情感:委婉地透露出诗人对贪图享乐、荒废光阴的人的讽刺和谴责。
4.丛书中有一首苏轼的《春宵》,请同学们自由读诗,边读边思考:诗人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任务三:
学习《题西林壁》,边读边想象画面,感悟其中蕴含的道理。
——从正面看,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山峰巍峨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的样子各不相同。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正身处在庐山之中。
1.边读边想象画面,借助注释和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诗
句描绘的景象。
2.同学们我们再次齐诵这首诗,边读边想象画面,思考:庐山在诗人眼中为什么会姿态不一呢?为什么身在庐山之中就看不到它的真面目呢?
前两句是作者的游山所见,他分别从正面、侧面、远处、近处、高处、低处不同的角度观察庐山,随着观察点的变化,庐山呈现出来的样子也各不相同。
后两句是作者的游山所感,“真面目”是指庐山的全貌,“不识”是因为“身在此山中”。身在庐山之中,当然只能看到山的局部,看不到山的整体。
3.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庐山还可能有哪些不同的样子?
是啊,早晨的庐山云雾缭绕,就像仙境。晚上的庐山静谧安详,显得很神秘;春天的庐山生机勃勃,满目苍翠。秋天的庐山落叶纷飞,金黄遍地......同是庐山,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就会有不一样的体验。而身在庐山之中,不能整体观察,自然是看不到庐山的全貌啊!
——同一个事物,看待的角度不同结果也就不同。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3.这首诗作者题咏庐山多变的景物,同时也引发了我们思
考。《题西林壁》给了你们怎样的启发?大家交流交流。
——“只缘身在最高层”,因为诗人观察时站的位置高,
所以能够望得远。
——从诗句中,可以看出诗人是一个胸怀大志、对前途
充满信心的人。
4.丛书中有一首王安石的诗《登飞来峰》,他也写了一座山峰。请同学们先自由读一读,边读边思考:诗人为什么能看得远?从诗中你能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任务四:
自学《雪梅》 ,在了解诗意的基础上,对比雪和梅的特点,体会诗中蕴含的哲思。
1.请同学们先自由读一读,然后借助注释和插图说说诗句的意思,想想诗人观察到了雪和梅的哪些特点。
梅和雪都认为自己占尽春色,谁也不肯服输。这可愁坏了文人墨客,难以评议二者的高下。其实,梅在晶莹洁白上应是比雪差三分的,而雪却又输给梅所带的一段清香。
梅香雪白 ,各不逊色 。
不惧严寒 傲霜斗雪
白雪皑皑 晶莹洁白
......
2.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阅读经历,想一想:能用哪些词语来形容梅和雪?
3.雪和梅自古以来都是高洁的象征,诗人在这首诗中把它们放在一起观察比较,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
诗的前两句展现了一幅“梅雪争春图”,梅雪争春,让诗人们费尽心思,一个“费”字准确地说明了二者的难分高下。
后两句紧接着描写梅与雪的不同,“逊”和“输”写出了它们各有不足,也各有优点,雪胜在“三分白”,梅赢在“一段香”。
小结:梅雪对比不是为了评判高下,而是让我们认识到二者是各有所长。
小结:只要我们在生活中像诗人一样善于观察、生动表达,就能记录下生活中的点滴之美。
文章题目 选取景、物 方法
情感
《题西林壁》 庐山 从不同角度观察、对比
赞美、启智
《雪梅》 雪、梅 多感官观察、拟人
喜爱、明理
4.请同学们对比一下这两首诗,想一想诗人是怎样在自然景物中发现素材并表达感受的呢?
在诗人心里,雪和梅依然各有各的美,梅、雪结合在一起才能组成最美丽的春色。从这首诗中,可看出诗人赏雪、赏梅、吟诗的高雅情趣。
5.卢钺的《雪梅》共有两首,这两首诗是诗人最成功的的作品。请同学们自由朗读丛书中的《雪梅(其二)》,想一想这首诗中雪与梅的比较又是谁高谁低?
—布置作业—
背诵三首古诗,默写《题西林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