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陋室铭》课件(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陋室铭》课件(共2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8-26 15:40: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7张PPT。飞入寻常百姓家旧时王谢堂前燕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乌衣巷刘禹锡诗豪陋室铭 刘禹锡铭,就是记载,在器物上刻字,表示永记不忘,后来便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文体。常常在金属器物或碑石上刻写文字,用来记叙生平、事业、功德,表示纪念或者记物寓意,表示勉励或警戒之意。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陋室:就是简陋的屋子。作者给他的陋室作铭,是要借陋室表达一种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情怀。了解文体铭查刘禹锡唐代诗人、哲学家,字梦得。
被白居易誉为“诗豪”了解作者查要求:读准字音,
读准节奏。一读:准导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通文意,
析主旨。 二读:通学1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有仙则名:著名 有龙则灵:灵异
苔痕上阶绿:长到 草色入帘青 映入
无丝竹之乱耳:琴瑟、萧管等乐器 这里借代奏乐的声音
谈笑有鸿儒:有学问的人 往来无白丁 没什么学问的人
无案牍之劳形:1官府的公文 2使身体劳累
何陋之有? 是“有何陋”的倒装句,意思是:有什么简陋的呢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名:出名 馨:本指散发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上:动词,这里指长到、蔓到的意思。入:映入。
调:调弄,这里是弹奏的意思。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劳:劳累,形容词用作使动词,使……劳累。
何陋之有:有什么简陋的呢?何陋之有:即“有何陋”。之: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言外之意:自己就是君子,品德高尚,安贫乐道,所以住的陋室也就不陋了。
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能天下闻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能降福显灵。这(虽然)是间简陋的房子,在主人有美好的德行。苔藓给阶前铺上绿毯,芳草把帘内映得碧绿。谈笑的是渊博的学者。 往来的没有浅薄的人。可以弹奏朴素的古琴 浏览珍贵的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 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它好比) 南阳诸葛亮的茅庐,西蜀杨子云的玄亭。孔子说:“(虽然是陋室,但只要是君子住在这里)有什么简陋的呢?”研读课文
1.作者怎么样引出陋室的?
2.第一、二句与第三句有什么关系呢?中心句是哪句?
3.在作者看来,陋室真的简陋吗?
4.从哪些方面看得出来?
5.诸葛、子云分别指谁,他们是怎样的人?
学26.作者在本文提到他们有何作用?
自比古代贤人,表明自己的心愿,希望像他们一样因为自己的高雅脱俗获得别人的尊敬与景仰。
7.“孔子云:(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作者为什么只引用下句?
前面直接用诸葛亮与扬雄自比为君子,所以下句直接引用下句,反诘点题。
8.作者借山水有仙人、神龙比喻陋室主人有好的品德是为了表明什么心迹呢? 安贫乐道,高洁伟岸
9.这种借他物来表明心迹的手法叫什么? 托物言志陋室不陋体现在:自然环境优美;( )
交往人物文雅;( )
生活情趣高雅。( )景人事“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这句话道出了本文的主旨,请你用原文中的一句话表达一下:写作意图分析:
作者通过对居室情景的描绘,意在表达自己( )的节操和情趣。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论语·子罕》 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情怀)? 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志趣。托物言志
将个人之“志”寄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于是,这个“物”便成为作者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写作时常常以物为喻,往往写得比较含蓄。
如“松、竹、梅”岁寒三友,常用于表示高洁的志向;“泥土”常用于抒发谦逊的情怀;“蜡烛”常用于颂扬无私奉献的精神。三诵:当堂背诵流利地背诵全文。 四写:仿写 感悟写作方法,

试着仿写铭文。 练★仿照《陋室铭》的文体,为我们的教室,为你的书房、课桌、铅笔盒等写一篇《 铭》的铭文,可写文言文,也可用现代文。
要求:运用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练练笔考试铭书不死记,理解就行。人不怕笨,勤学则明。
斯是大考,惟吾拼命。
夜夜挑灯读,知识日见精。
课后勤温习,堂上留心听。
努力攻数理,钻中英。
无一丝之苟且,无半日之闲情。
前座勤学生,邻位优异生。
心里盼:力争头名!
学完《陋室铭》之后,你的同桌传了一个纸条给你内容如下,针对他的这种思想,你将怎样来劝告他。测1.作者是“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请你对这种交友之道进行辨证的分析并谈谈你的交友之道。回顾课前的作者的诗,有无矛盾之处?
“× ×你好,我觉得你这个铭文写得很有文采,看出你语文基础功非常好,这一点我真是自愧不如,不过这种对待学习的思想我却不敢苟同,我们学习既不是为文凭、也不是为别人学,而是为自己的将来有一个更大的发展空间…… ”效果检测
1.一词多义:
名:有仙则名 遂以名楼
卷卷有爷名
是:斯是陋室 是吾剑之所从坠
之: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孔子云:何陋之有 (宾语前置的标志,无义)
马之千里者 (定语后置的标志)2.对偶句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2) 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
(3)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4)调素琴, 阅金经。
(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6)南阳诸葛庐, 西蜀子云亭。3.译句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