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列宁与十月革命 课件(共23张PPT+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 列宁与十月革命 课件(共23张PPT+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3-06 00:02:16

文档简介

《列宁与十月革命》
课程标准 知道二月革命、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了解苏维埃政府建立后的一系列措施,理解掌握十月革命的意义和影响。
教材分析 本课是部编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中的第9课《列宁与十月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人类历史造成了重大的影响,一战的爆发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国打开了一个缺口,从而使得俄国相继爆发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俄国,建立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仅仅半年后又经历了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十月革命的胜利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十月革命中无产阶级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领导下英勇奋战并取得胜利,也极大地刺激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为当地无产阶级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壮大了亚非拉地区无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队伍,掀起了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潮,也掀开了世界政治格局新的一页。 本课以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的探索为主题,将教学环节设计为四部分,分别是:效仿欧美——背景;民变纷起——过程;政权初创——成果;引领世界——影响。在授课过程中通过史料研读、概念辨析、信息化教学课堂互动等多样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情感和认知相互促进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落实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
教学重点 二月革命和十月爆发革命的原因;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影响
教学目标 课标要求:知道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的背景与过程,理解十月革命胜利的重要历史意义。 1.通过史料研读分析十月革命爆发的背景(唯物史观、史料实证)。 2.通过概念辨析、表格归纳等方式,理解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的不同革命性质(素养目标:历史解释)。 3.通过“十月革命实况播报”活动,培养学生识读历史地图、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同时锻炼语言表达能力。(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4.能通过阅读、分析史料对十月革命的影响进行评价,培养学生多角度、辨证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5.认识到“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杰出人物对历史的发展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因为坚持人民至上,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中国共产党也时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信“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领导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家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 重点:十月革命爆发的背景及经过; 难点:理解掌握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影响。
板书设计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展示史料:“假如没有战争,俄国也许几年甚至几十年内不会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 。” ——列宁 教师讲述:两次工业革命的的开展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建立。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在20世纪初期世界范围内冲突的爆发,随之而来的是帝国主义列强开始世界新秩序的重建。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得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被打开了一个缺口,从而开始了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的探索历程。 学生跟随引导回顾旧知 以无产阶级革命家列宁同志的语录为切入点,将十月革命置于大历史时空背景下导入新课。通过思维导图所学旧知与本课之间的历史逻辑进行构建,涵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和历史逻辑。从而导入新课。
一、仿效欧美——背景 二、民变纷起——过程 三、政权初创——成果 四、引领世界——影响 一、仿效欧美——背景 任务一:结合材料分析革命前俄国的社会状况,探究革命爆发的原因。 问:一战前俄国的社会状况如何?从经济、政治、国际等方面来探讨革命爆发的原因。 展示材料,分析问题: 材料1:在俄国统治阶级眼里,农民阶级是畜生,必须施以恫吓、束缚和监视。1861年获得解放后,繁重的捐税,高额的地租和频繁的饥荒,使农民的生活条件比以前恶化。1907年各种形式的农民反抗达179次,1914年发生1046次。 在工业领域,俄国无产阶级受剥削、压迫特别严重,工作时间一般长达10小时,但工资低微。工人每天工作12-14小时,甚至16-18小时,1914年经济罢工达到1370次,政治罢工达1034次,参加者近10万之众。 ——《人类文明图鉴·战乱中的世界》 材料2: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俄国1500万成年男子被征入伍,200万匹马被征军用,但是,俄军在前线却接连失利,俄国有150多万人死于战争,400多万人伤残。国家债台高筑,经济濒于崩溃;物质匮乏,粮食奇缺,民众饥寒交迫。 总结: 经济上: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但仍落后于其它帝国主义国家;政治上:沙皇封建专制统治持续强化,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国际上:一战中俄国失利,激化国内社会矛盾。 问:俄国人民最迫切的愿望是什么? 二、民变纷起——过程 过渡:“战争引发了革命,革命制止了战争。” ——列宁 最终,第一次世界大战引燃了俄国国内的革命烈火。俄国革命爆发的经过是怎样的? 任务二:阅读教材梳理俄国革命的爆发过程。 展示问题,引导学生阅读教材: 1.沙皇专制统治是如何被推翻的? 2.新政权是否满足俄国广大人民的心声? 3.谁真正代表俄国广大人民的心声?提出怎样要求? 师:教师适当引导二月革命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不得民心,列宁领导下的布尔什维克党代表人民利益,继续领导革命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过程中适当补充四月提纲的提出及七月流血事件,帮助同学们了解布尔什维克党及人民最终抛弃幻想走向革命的艰辛历程。 总结:教师总结二月革命后仅仅半年再次爆发十月革命的原因在于二月革命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不得民心。 “十月革命实况播报”:通过阅读课文梳理十月革命的具体经过,结合《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示意图》将起义的领导者、总指挥部、攻打目的地、总攻信号发出地等信息在地图相应位置标出,并邀请同学们担当战地记者对十月革命进行实况播报。 互动环节:信息化教学模式下,借助于智慧课堂(教师端)推送活动任务:对比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 总结:通过对比,分析两次革命的性质。继而得知判断一场革命的性质主要依据是其担任的革命任务。 三、政权初创——成果 过渡:人民选择了苏维埃,十月革命胜利后,人民选择的苏维埃,随即召开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宣告了苏维埃政权的建立,这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问: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如何实现广大人民的愿望? 阅读课本,思考问题。 互动环节:信息化教学模式下,借助智慧课堂(教师端)推送活动任务:连线活动了解政策如何实现人民心愿。 总结:正如列宁所说战争引发了十月革命,十月革命的胜利后苏俄正式退出一战,俄国退出一战,满足了人民对和平的渴望。 人民选择了苏维埃!苏维埃代表了人民! 过渡:新生政权的建立必然引起敌对势力的虎视眈眈。 问:苏维埃政权建立之初受到哪些势力的威胁?苏俄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应对?对苏俄政权产生怎样影响? 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总结: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巩固了新生苏维埃政权,但在执行过程中超出战时的需要,在战争结束后,领导人乐观的把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看做是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良策并继续推行,最终导致俄国经济困难。下节课上我们将继续深入了解苏俄之后的发展政策。 四、引领世界——影响 任务三:结合课本分析历史史料,从多个角度归纳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 过渡: 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效仿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 ——托洛茨基《俄国革命史》 问:俄国的历史性转变指的是什么? 为什么成为世界历史的引领者? 展示材料,回答问题: 过渡:十月革命为中国革命指明方向,在中共领导下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新中国。 问:同样是取得革命胜利的中国和俄国选择的革命道路有何不同?什么原因造成的?这又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合作探究:展示图片,回答问题。 课堂小结:展示课堂小结与单元架构的思维导图。 今天我们了解了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经过与历史影响,十月革命的胜利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随后开始了社会主义的建设探索。十月革命中,俄国的无产阶级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领导下英勇奋战并取得胜利,也极大地刺激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为当地无产阶级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壮大了亚非拉地区无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队伍,掀起了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潮,也掀开了世界政治格局新的一页。 课堂升华:述往思来,向史而新。 过渡:作为十月革命的亲历者,美国记者约翰·里德在他的著作中描述了他的观点与看法。 展示史料,提出问题: 美国记者约翰·里德是1917年俄国革命的亲历者,通过对十月革命的直接观察,他对布尔什维克取得胜利的原因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布尔什维克成功的唯一原因在于:他们实现了最基层百姓那普遍而又单纯的愿望,号召他们起来摧毁旧制度,然后同他们一道,在旧制度的废墟上构建新制度的框架。” ——【美】约翰·里德《震撼世界的十天》 问:在他看来,十月革命为什么能取得胜利呢? 总结:“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杰出人物对历史的发展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因为坚持人民至上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中国共产党也时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信“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领导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学生通过对教师出示的材料进行思考与分析,在教师的引导下,总结俄国革命年爆发的背影原因。 通过了解分析俄国社会状况,体会俄国人民的心声与愿望。 结合问题,阅读教材,自主梳理革命过程口述二月革命的爆发过程及结果。总结二月革命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坚持一战不得民心最终导致十月革命爆发。 结合《彼得格勒起义示意图》模拟进行实况转播,通过叙述十月革命过程,感悟起义者的豪情壮志与革命情怀。 利用智慧课堂平板完成老师推送的分类活动,对比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的时间、革命任务、革命结果。进而思考两次革命的革命性质。 学生通过快速阅读教材内容,了解苏俄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措施,并深入思考该措施如何满足人民的愿望的。再次借助于智慧课堂平板完成老师推送的连线活动,强化学习效果。 阅读教材相关史事内容,归纳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根据历史史料,多维度分析十月革命的历史影响。 同桌合作进行探究,结合八年级中国历史,结合图片分析中俄革命道路的特点,深入思考其原因。 构建单元学习框架,把握历史发展主线。 阅读史料,回答问题。 通过对丰富的文字史料和图片史料进行解读与分析,培养学生的材料阅读能力、理解分析能力和综合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用唯物史观看待历史事件、分析历史问题,进而培养其史料实证的观念。 通过问题链形式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回归课本,自主学习并掌握历史史实的基本要素。结合示意图口述革命爆发,有助于培养学生识读历史地图、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落实学生的时空观念和爱国情怀;通过学生的自我表达,有助于学生锻炼语言组织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加强历史答题语言的规范训练,进而活跃大脑,提高学习效率。 通过智慧课堂进行互动,帮助学生着重区分并掌握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的不同,进而了解革命性质不同。进而学会判断革命性质的依据,从而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在活动中提升课堂互动性和学生的参与度,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同时借助于智慧课堂及时进行跟踪反馈,便于把握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再次借助于智慧课堂进行互动,帮助学生分析苏俄政府颁布的措施真正实现人民的愿望,进而了解革命性质不同。进而学会判断革命性质的依据,从而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 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辨析能力;并通过教师引导讲述其政策对苏俄产生的负面影响,同时强化历史课堂的外延。 通过对丰富的文字史料和图片史料进行解读与分析,培养学生的材料阅读能力、理解分析能力和综合概括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能力。 知道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根据国情不同,中俄走上了不同的革命道路,并取得革命胜利。进而认识到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本国国情相结合才能推动革命的胜利,事实证明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不断开放的发展的科学理论。从而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 通过教师引导帮助学生梳理本单元历史事件之间的历史逻辑,梳理时空观念。 适时激发学生情感,增强历史的教育功能; 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人格得以升华,提升历史人文素养。
教学反思:
本课围绕“战争引发了革命,革命制止了战争”,分析了俄国从“效仿欧美”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但沙皇专制统治不得民心最终导致“民变纷起”,最终人民至上的苏维埃政府建立,退出一战,从此俄国开始“引领世界”。本课仍然坚持传统从背景、经过、结果、影响方面对十月革命进行讲述,逻辑层次清晰,重难点突出,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特点。教学过程中借助于信息化教学设备,设计了具有可操作性、互动性的教学活动,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了学生课堂主体的作用,同时也便于教师在课堂上及时进行学情追踪与课堂评价。此外,能够充分运用各种图文史料,针对不同的教学环节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思考,论从史出,史论结合,从而落实对学生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的培养。
本课授课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在于,在邀请同学进行十月革命实况播报过程中,未能广泛发动学生参与其中,仅仅选取一位代表进行发言,未能充分锻炼学生的历史语言规范表达的能力。同时在围绕合作探究中俄革命道路的不同活动中,学生能回顾所学并很快得出问题结论,以此表明该活动设置为合作探究有失偏颇,可以考虑选择更具有深度和开放性的问题。(共23张PPT)
九下 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第9课
重构: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的探索
——列宁与十月革命
课程标准
知道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的背景与过程;理解十月革命胜利的重要历史意义。
冲突与重构
——一战及战后初期的世界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8.第一次世界大战
9.社会主义道路
10.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新道路
新秩序
“历史上的每一个时间点,都像是一个十字路口。……人类永远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
——以色列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人类简史》
一、仿效欧美
——背景
二、民变纷起
——过程
三、引领世界
——影响
[唯物史观 史料实证]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探究俄国革命爆发的背景.
[时空观念]阅读教材内容,根据时间轴梳理俄国革命的爆发过程。
[历史解释 史料实证]通过阅读、分析史料对十月革命的影响进行评价,培养学生多角度、辨证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家国情怀]通过十月革命的胜利原因的分析认识到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杰出人物对历史的发展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仿效欧美
——背景
任务一: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探究俄国革命爆发的背景。
“(革命前)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
——列宁
1640年
1861年
1918年
1868年
(一)十月革命,为何发生?
1914年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1917年
1789年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
法国大革命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1775年
俄国农奴制改革
美国内战
日本明治维新
第二次工业革命
(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一、仿效欧美——背景
第一次工业革命
(自由资本主义阶段)
第一次世界大战
俄国怎样效仿欧美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
时空观念
1640年
1861年
1918年
1868年
(一)十月革命,为何发生?
1914年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1917年
1789年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
法国大革命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1775年
俄国农奴制改革
美国内战
日本明治维新
第二次工业革命
(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一、仿效欧美——背景
第一次工业革命
(自由资本主义阶段)
第一次世界大战
俄国怎样效仿欧美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
时空观念
一战前,俄国的资本主义发展程度如何?
一、仿效欧美——背景
经济上: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但仍落后于西欧、北美主要帝国主义国家。
史料实证
一战前,俄国国内社会状况如何?
一、仿效欧美——背景
上流社会的豪华酒宴
穷人在施粥棚内勉强果腹
材料1
在俄国统治阶级眼里,农民阶级是畜生,必须施以恫吓、束缚和监视。1861年获得解放后,繁重的捐税,高额的地租和频繁的饥荒,使农民的生活条件比以前恶化。1907年各种形式的农民反抗达179次,1914年发生1046次。
在工业领域,俄国无产阶级受剥削、压迫特别严重,工作时间一般长达10小时,但工资低微。工人每天工作12-14小时,甚至16-18小时,1914年经济罢工达到1370次,政治罢工达1034次,参加者近10万之众。
——《人类文明图鉴·战乱中的世界》
政治上:沙皇封建专制统治持续强化,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材料2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俄国1500万成年男子被征入伍,200万匹马被征军用,但是,俄军在前线却接连失利,俄国有150多万人死于战争,400多万人伤残。国家债台高筑,经济濒于崩溃;物质匮乏,粮食奇缺,民众饥寒交迫。
国际上:一战中俄国失利,激化国内社会矛盾。
一、仿效欧美——背景
材料2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俄国1500万成年男子被征入伍,200万匹马被征军用,但是,俄军在前线却接连失利,俄国有150多万人死于战争,400多万人伤残。国家债台高筑,经济濒于崩溃;物质匮乏,粮食奇缺,民众饥寒交迫。
一战对俄国造成怎样影响?
俄国在“一战”的状况
“战争引发了革命,革命制止了战争。”
——列宁
二、民变纷起
——过程
任务二:阅读教材39-40页图文内容,根据时间轴梳理并讲述俄国革命的爆发过程。
1917年3月
(俄历2月)
1917年4月
1917年7月
1917年11月
(俄历10月)
推翻沙皇统治,建立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临时政府继续一战,镇压示威群众,公开反对革命。
列宁返回彼得格勒
十月革命爆发,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苏维埃政权。
二月革命倒沙皇
十月革命现曙光
二、民变纷起——过程
任务二:带着问题阅读教材39-40页图文内容,根据时间轴梳理并讲述俄国革命的爆发过程。
时空观念
1.沙皇专制统治是如何被推翻的?
2.新政权是否满足俄国广大人民的心声?
3.谁真正代表了俄国广大人民的心声?提出怎样要求?
1.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但仍落后于其它资本主义国家。
2.沙皇封建专制统治持续强化,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3.一战激化了俄国国内的社会矛盾。
4.二月革命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没有满足人民的要求,遭到人民反抗。
二月革命
十月革命
总结十月革命爆发原因
二、民变纷起——过程
人民选择了苏维埃!
美国记者约翰·里德是1917年俄国革命的亲历者,通过对十月革命的直接观察,他对布尔什维克取得胜利的原因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布尔什维克成功的唯一原因在于:他们实现了最基层百姓那普遍而又单纯的愿望,号召他们起来摧毁旧制度,然后同他们一道,在旧制度的废墟上构建新制度的框架。”
——【美】约翰·里德《震撼世界的十天》
美国记者约翰·里德是1917年俄国革命的亲历者,通过对十月革命的直接观察,他对布尔什维克取得胜利的原因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布尔什维克成功的唯一原因在于:他们实现了最基层百姓那普遍而又单纯的愿望,号召他们起来摧毁旧制度,然后同他们一道,在旧制度的废墟上构建新制度的框架。”
——【美】约翰·里德《震撼世界的十天》
二、民变纷起——过程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
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十月革命为什么能够胜利?
唯物史观
家国情怀
二月革命 十月革命
时间
革命任务
结果
革命性质
对比探究:对比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形成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唯物史观:判断一场革命的性质主要依据是其革命任务决定。
1917年3月(俄历二月)
1917年11月(俄历三月)
三、引领世界
——影响
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效仿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
——托洛茨基《俄国革命史》
任务三:结合所学分析史料,多维度归纳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
材料1 十月革命有着巨大的国际意义。它在统一的无所不包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打开了第一个缺口,开拓了一个社会主义基地,形成了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并存、共处和竞争的世界新格局。这种格局不仅使不同制度的国家共处和斗争,也提供了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相互吸取经验,促进各自的繁荣。十月革命的胜利也给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提供了一个榜样,可以不通过发达的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走上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周尚文等《苏联兴亡史》
材料2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知识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
孙中山曾言:“有了俄国革命,世界人类便生出一个大希望。”从此,资本主义不再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唯一选择。 ——摘编自《孙中山全集》
对俄国: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苏俄,
对世界:打破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开创社会主义新道路(新模式)。
对社会主义运动:把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运动;
对殖民地半殖民地: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对中国: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为中国实现革命胜利和国家现代化提供新思路。
三、引领世界——影响
为什么俄国成为世界历史的引领者?
史料实证
合作探究:中俄两国革命道路选择有何异同?简要说明原因。从中得出哪些启示?
原因:根本原因在于两国国情差异。
启示:马克思主义只有同本国具体实际(国家的发展和道路)相结合,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
唯物史观:
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科学的社会主义理论
俄国——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
中国——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1861年
1917年3月
1915年
11月
1914年
1918年
俄国农奴制改革
二月革命
十月革命
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9年
巴黎和会召开
1921年
世界
中国
【时空观念 历史解释】
“对俄国来说,十月革命是一个句号;对世界来说,十月革命是一个感叹号。”
请从下列时间轴中任选两个及以上相关史实,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论证上述观点。(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实正确;条例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
埃及华夫脱运动
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
甘地领导印度非暴力不合运动
李大钊《庶民的胜利》发表
五四运动
新文化运动
中共一大召开
评价标准:(5分制)
一等(5~4分) ①题目恰当,有新意;②史实运用正确,论述充分,能明显感受到所论述观点;③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
二等(3~2分) ①题目恰当;②史实运用基本正确,论述较为充分,能基本感受到所论述观点;③条理较为清晰,语句较为通顺,表述较为完整。
三等(1~0分) ①题目不恰当;②史实运用不正确,论述不充分,不能感受到所论述观点;③条理不清晰,语句不通顺,表述不完整。
冲突与重构
——一战及战后初期的世界
8.第一次世界大战
9.社会主义道路的革命探索
——十月革命
10.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新道路
新秩序
11.社会主义道路的建设
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
12.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
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新力量
单元回顾
结合课本第42页和第11课,在表格中梳理俄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917-1921) 新经济政策 (1921-1924) 苏联模式
(20世纪30年代中)
农业
工业
商业
经济体制
我的理解: 追踪学习:“钢铁巨国”(苏联)是怎样炼成的?
纵观十月革命的爆发与胜利,
从推翻沙皇体制到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从走资本主义道路到开辟一条新的社会主义道路,
每一次抉择,每一个历史的岔路口,看似出人意料,
却是俄国历史发展的必然,
俄国人民在1917年这个十字路口的选择,
改变了俄国,也深刻改变了世界。
反观当下,国际局势变幻莫测,
当人类再次面临历史的十字路口,
我们又该如何选择?
述往思来,向史而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