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第5课《古代寓言二则》同步课课练(整理10份)(10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第5课《古代寓言二则》同步课课练(整理10份)(10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8-26 16:39:27

内容文字预览

第一单元 四 古代寓言二则
【课内阅读】
【甲】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 ( http: / / www.21cnjy.com )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谓曰:“吾忘持度!”返归取之。及返,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郑人买履》)
【乙】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刻舟求剑》)
1.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而置之其坐 (坐下来) B.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等到)
C.是吾剑之所从坠 (表示判断词) D.求剑若此 (如果)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宁信度,无自信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为什么在《刻舟求剑》中详写“刻记号”这一细节 你能想像出这个愚蠢的人当时的神情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两则寓言故事中的人物就在你面前,你能对他们各说一句精辟的话吗
(1)对郑人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刻舟者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两则寓言的寓意有什么相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提升】
囫囵吞枣
(元)白王廷
客有曰:“梨益齿而损脾①, ( http: / / www.21cnjy.com )枣益脾而损齿。”一呆弟子思久之,曰:“我食梨则嚼而不咽,不能伤我之脾;我食枣则吞而不嚼,不能伤我之齿。”狎者②曰:“你真是囫囵③吞却一个枣也。”
(选自《湛渊静语》)
【注释】:①损脾:损伤脾脏。②狎(xiá)者:喜欢开玩笑的人。狎,亲近而不庄重。③囫囵(hú lún):整个儿,完整的。
6.解释下列加点的文言词。
(1)枣益脾而损齿( ) (2)我食枣则吞而不嚼( )
7.用现代汉语翻译“梨益齿而损脾,枣益脾而损齿”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说说这则寓言故事的寓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联系自己的学习实际,说说“囫囵吞枣”这个故事对你的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2.(1)(我)宁可相信尺子,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2)船已前行了,而剑却没前行,这样去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3.通过这一细节来刻画这个人愚蠢不知变通的心理状态。神态变化符合情境即可。
4.(1)你连自己都不相信,还能相信谁呢
(2)你不知变通,静止看问题,今天丢失的是一把剑,将来你会丢失自己的思想。
5.从揭示的寓意看;都反映了人们办事和解决问题时,不知变通,不懂得根据实际采取灵活正确的对策。
【课外提升】
6.(1)好处 (2)吃
7.吃梨子对牙齿有好处,对脾却有损伤;吃枣子对脾有益处,对牙齿却有损害。
8.世间的事大都有利有弊。兴利除弊要有恰当的办法。似是而非,“囫囵吞枣”,只能惹人发笑。
9.在学习上不能死记硬背,而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知识。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第5课 《古代寓言二则》
班级 学号 姓名 得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自度其足   宁信度     遂不得履   遽契其舟  
2.《郑人买履》选自____________,作者韩非,______末期哲学家,法家的主要代表人物。
《刻舟求剑》选自___________,该书是战国末期秦国宰相_________组织编写的论文集。
3.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写出所通的字并解释。
(1)而置之其坐。 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解释句中加点的字。
(1)至之市,而忘操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邑得履,乃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宁信度,无自信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遽契其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是吾剑之所从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翻译下列句子。
(1)至之市,而忘操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何不试之以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宁信度,无自信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是吾剑之所从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之“是文言文中经常使用而且很重要的一个文言虚词,在我们今后的古文学习中经
常会碰到,初中文言文中“之”的用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A.结构助词“的” B.结构助词.不译
C.代词,代人、代事或代物 D.动词,相当于“去,到,往”
E.助词,起调整音节作用
F.放在主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使句子词组化 G.宾语前置的标志
下列句中的“之”字各是什么用法 选择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中。
(1)至享市( ) (2)何不试之以足 ( )
(3)而置享其坐( ) (4)是吾剑之所从坠( ) (5)而忘操之( )
二.课文理解、分析
(一)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 ( http: / / www.21cnjy.com )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7.用“/”标出句子的停顿。
(1)其 剑 自 舟 中 坠 于 水
(2)从 其 所 契 者 入 水 求 之
8.《郑人买履》《刻舟求剑》这两则寓言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楚人”和“郑人”都很可笑,两人的相似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用课文原句填空:楚人最可笑的“行”是__________________,郑人最可笑的“言”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读了这则寓言后,你得到的启示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截竿进城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 ”遂依而截之。 (选自《笑林》)
11.解释加点的词。
(1)鲁有执长竿人城门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俄有老父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何不以锯中截而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遂依而截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翻译下列句子。
(1)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何不以锯中截而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何不以锯中截而入”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个反问句。在《郑人买履》一文中,也有这样的句式,该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中的老者(“老父 ( http: / / www.21cnjy.com )”)除了有与执竿人相同的认识错误外,还有其不同的错误,这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如果你看到了文中这可笑的一幕,你最想对文中两人说什么
(1)你对执竿者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对老者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uó nìng suì jù
2.《韩非子》 战国 《吕氏春秋》 吕不韦
3.(1)坐 座 座位(2)反 返 返回
4.(1)到了 拿,携带(2)就(3)宁可不(4)立即,匆忙雕刻 (5)指示代词,这儿(6)迷惑,糊涂
5.(1)到了集市的时候,却忘了带上量好的尺码。 (2)为什么不用脚试一试鞋的大小呢
(3)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4)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5)像这样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6.(1)D (2)C (3)C (4)B (5)C
7.(1)其剑/自舟中/坠于水(2)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8.都因循守旧、固执己见,不知变通,不懂得根据客观实际采取灵活对策
9.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宁信度,无自信也
10.略
11.(1)拿 (2)一会儿 (3)用 (4)于是,就
12.(1)开始竖着拿长竿,进不去;又横着拿长竿,电不能进去。
(2)为什么不用锯子把它从中间锯开后拿进去呢
13.何不试之以足
14.自以为是,不懂装懂
15.略5、课题:古代寓言二则
【预习感知】
1、《郑人买履》选自     ,《刻舟求剑》选自 。
2、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买履(  ) 宁信度(  ) 遽契其舟(  ) 坠(  )
3、你还知道哪些寓言故事,试写出他们的名字
【轻松课堂】
1、解释下列多义词:
⑴度:先自度其足( )
   谓曰:“吾忘持度!”( )
⑵之:至之市( )
   是吾剑之所从坠( )
   而置之其坐( )
2、找出句中通假字,并加以解释:
⑴置之其坐 ⑵反归取之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⑴人曰:“何人试之以足 ”
(2)宁信度,无自信也。
⑶是吾剑之所从坠。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刻舟求剑》的寓意。
4、有位老太太,大女儿是卖雨伞的,小女 ( http: / / www.21cnjy.com )儿是开洗衣店的。晴天,她担心大女儿的伞卖不出去;雨天,她担心小女儿洗的衣服晒不干,整天忧心忡忡。邻居周老师劝她换个角度看问题,说:“ 。”老人听了豁然开朗,面带笑容。(在横线上写上你设计的周老师的话)
5、今年5月下旬,我市举办了中国盐城首届茉 ( http: / / www.21cnjy.com )莉花暨经贸洽谈会。假如你市兴盐中学的小记者郑成,在活动期间给你一次向下列对象提问的机会,你应当问什么?
(1)对象一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九汉
(2)对象二韩国客商、现代汽车集团会长郑梦九
6、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标明有语病句子的序号并写出修改后的句子。
①写日记的一个好处是能留下自 ( http: / / www.21cnjy.com )己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②我保持写日记的习惯已经近八年,③这厚厚的一摞日记本是我的财富。④偶尔翻看以前的旧日记,⑤我感动很多。⑥虽然日记里不乏无病呻吟,⑦也有不少狂妄的长篇大论,⑧并且更多的是对平凡生活的感受,⑨对自我的反省和鼓舞。
【课外加餐】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1、解释下边句中的加点词。
(1)楚人有涉江者(涉: )
(2)遽契其舟(契: )
(3)是吾剑之所以坠(是: )
(4)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止: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边的句子。
(1)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2)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3、读了这则寓言,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二、狐狸和葡萄
饥饿的狐狸越过果树的墙头,看到了成串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串的熟透了的葡萄。狐狸的视线一落到葡萄上,眼睛和牙齿都发亮了。多汁的葡萄在阳光中亮晶晶的像碧玉一般,惟一的遗憾是葡萄都挂得高高的,狐狸无论怎样也挨不近抓不着,眼睛瞅得见,可牙齿咬不着。
狐狸白费劲了一个钟头,只好走了。它愤愤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说道:“算了,这些葡萄看上去挺好,实际上都没有成熟!它们没有一个不是酸的1我又何必叫牙齿酸得格格的发响呢 ”
1、摘录文中描写葡萄的形容词。
2、从文中的画线句可看出狐狸怎样的心理
3、狐狸吃不到葡萄,它是怎么说的 为什么这么说
4、文中运用对比的手法,很形象地刻画了狐狸“吃不到葡萄反说葡萄酸”的心理。请说说文中用了几处对比
5、寓言故事讽刺了哪一类人

一群动物正在吃草,冲来一只老虎。
动物们吓得四散奔逃,惟独一只犀牛迎上前去,怒目而视。
老虎愣了一下,掉头走了。
远远观望的动物们蜂拥而上,团团围住这位勇士,向它唱起了赞歌。
老虎并未走远,它远远窥视着。不一会儿,它见犀牛离开了这群动物,马上返身冲来。
动物们又四散逃奔。只有一只刚出世的天真的羔羊 ( http: / / www.21cnjy.com )毫不畏惧,睁着一双好奇的眼睛迎上去,对着老虎亲昵地咩咩地叫着——这小家伙把老虎当成自己的亲娘,想吃它的奶哩。
老虎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愣了片刻,返身走了。
远远观望的动物们又蜂拥上来,团团围住这位不怕虎的小勇士,向它唱起了赞歌。
羔羊的母亲,一只老山羊走上前来,制止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大伙的赞美,它恳切地说,“伙计们,请你们闭上尊口吧!我的孩子由于无知,差点儿送了一条命。老虎不知什么缘故没有吃它,这已是万幸了,还有什么值得赞美的呢 ”
1、“老虎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这”指什么
2、别人都对小羊羔唱起赞歌,为什么羔羊的母亲却制止了大伙的赞美 (  )
A.羔羊的母亲谦虚,也不想让羔羊骄傲。
B.羔羊的的勇敢使母亲震惊,但不想过多的表扬羔羊。
C、羔羊的母亲认为羔羊这样做是应该的。
D.羔羊的母亲明白羔羊这样做是出于无知,而不是出于勇敢。
3、文中犀牛和羔羊都迎上老虎,作者对它们有不同的神态、动作的描写,作者是如何写的 反映它们什么性格特点
4、文章的寓意是什么
参考答案
【预习感知】1、《韩非子》《吕氏春秋》 2、lǔ duó qì zhuì
3、掩耳盗铃 叶公好龙 自相矛盾等
【轻松课堂】1、⑴量;量的尺寸⑵至;无 ( http: / / www.21cnjy.com )实义;代词,代郑人2、⑴“坐”通“座”⑵“反”通“返” 3、(1)有人说:“为什么不用你的脚试试呢 ”(2)(我)宁可相信尺子,也不相信自己(的脚)。⑶我的剑是从这里坠下河的。 4、老奶奶,晴天洗衣店生意兴隆,雨天买伞的人络绎不绝,无论晴天雨天,您的女儿的生意都能赢利。意思相近即可5、示例:(1)张书记,您认为举办这次活动,对盐城经济文化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2)郑先生,您觉得我们盐城的投资环境怎么样?6、答:②我保持写日记的习惯已经八年,或我保持写日记的习惯近八年。④偶尔翻看以前的日记或偶尔翻看旧时的日记。⑤我感慨很多。⑧但是更多的是对平凡生活的感受。⑨对自我的反省和鼓励。
【课外加餐】一、1、(1)渡(2)用刀子雕刻(3)这(4)停 
2、(1)像这样找剑,不也太糊涂了吗!  ( http: / / www.21cnjy.com )(2)船停了,他从刻记号的地方跳入水中寻找剑。3、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考虑这种变化,适合于这种变化的需要。(意近即可) 二、1、熟透、亮晶晶 2、急于想吃到葡萄。
3、算了,这些葡萄看上去挺好,实际上都没有成熟;它们没有一个不是酸的!我又何必叫牙齿酸得格格的发响呢 自我安慰。 
4、两处对比。枝头成熟诱人的葡萄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狐狸吃不到葡萄反说葡萄酸形成鲜明的对比;狐狸刚看到葡萄时馋涎欲滴的样子和吃不到葡萄时说不想吃葡萄形成对比。 5、达不到目的反而自欺欺人的人。 
三、1、这指一只刚出世的羔羊不怕老虎 ( http: / / www.21cnjy.com ),睁着好奇的眼睛迎上老虎。 2、D 3、犀牛:怒目而视,表现犀牛勇敢无畏。羔羊:睁着一双好奇的眼睛迎上去,对着老虎亲昵地咩咩叫着……体现羔羊的幼稚、无知。 4、无知不等于无畏,怕是相互的。5、《古代寓言二则》课课练
【预习·导读】
基础知识积累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①郑人买履( ) ②自度其足( ) ③吾忘持度( )
④宁信度( ) ⑤遂不得履( ) ⑥ 遽契其舟( )( )
解释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
《郑人买履》
①自度其足( ) ②置之其坐( ) ③至之市( )
④忘操之( ) ⑤吾忘持度( ) ⑥反归取之(   )( )
⑦及反( ) ⑧遂不得履( ) ⑨何不以足试之( )( )⑩宁信度( ) 11无自信也( )
文学常识填空。
①《郑人买履》选自《 》。韩非, 时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 学派代表。
②《刻舟求剑》选自《 》,该书是 国末秦相组织编写的论文集,内容以 、 思想为主。
理解句子。
何不试之以足?
此句是 问句,又是 句。意思是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此句意思是 ?这
句话以委婉 的语气批评了求剑者。
二、课内阅读
(一)《郑人买履》,回答问题。
郑人有欲买履者 ( http: / / www.21cnjy.com ),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①而置之其坐。( 同 ) ②反归取之。( 同 )
2、下列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先自度其足 何 试之以足 B宁信度 无自信也
C郑人有欲买履者 遂不得履 D先自度其足 吾忘持度
解释“之”字在句子中的意义。
①反归取之( ) ②何不试之以足( )
③至之市,而忘操之( )( )
翻译句子。
①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译文:
②信度,无自信也。
译文:
5、写出含有“履”字的成语3个。
6、这则寓言给我们什么启示?
(二)阅读《刻舟求剑》,回答问题。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
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是吾剑之所从坠。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翻译下列句子。
楚人有涉江者。
译文:
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译文:
寓言最后一句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4、“刻舟求剑”无疑是愚蠢的行为,求剑者“蠢”在哪里?
这则寓言故事包含了什么道理?
【拓展·延伸】
一、综合性学习
下面是出自古代寓言的成语。任选一个,用简洁的语言讲述相关的故事。
守株待兔 拔苗助长 掩耳盗铃 叶公好龙
所选成语:
相关故事:
【诵读欣赏】
按要求填空。
杜牧的《赤壁》中暗示不刮东风,周瑜 ( http: / / www.21cnjy.com )就有可能失败的词句是 。
苏轼的《浣溪沙》中表现作者热爱生活、旷达乐观性格的诗句是

③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描 ( http: / / www.21cnjy.com )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时光流逝,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是 。
阅读《赤壁》,按要求回答问题。
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这是一首咏史诗, ( http: / / www.21cnjy.com )诗人借“ ”这件古物引出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感叹,抒发了 之情。
2、如果把诗歌最后一句“铜雀春深锁二乔”改为“国破人亡在此朝”好不好?为什么?
【课外练习】
1、名著知识。
《西游记》是一部神话小说,主要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去
故事。唐僧的大徒弟孙悟空曾自称“ ( http: / / www.21cnjy.com ) ”,他能一个跟头翻十万八千里,他还能 ,是一个极富神话色彩的艺术形象。
2、仿写句子。
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寥廓而深邃;那无穷的真理,让我苦苦地求索、追随。
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 ; , 。
3、下面语段画线处都有语病,请改正过来。
生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① ( http: / / www.21cnjy.com )尽管我们很渺小, 但应该必须让自己知道“我很重要”。对父母,我们是他们安事晚年的保障;②对朋友, 我们是他们倾诉衷肠。任何时候都不要看轻自己,要敢于“我很重要”,③这样, 你的人生才会走进新的一页。让我们昂起头,④ 对着我们这颗无数的美丽星球上的生灵 ,响亮地宣布—我很重要!
第①处词语赘余,应删去的词语是
第②处成分残缺,应在句末添加
第③处搭配不当,应将
第④处语序不当,应调整为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第5课 古代寓言二则
姓名 得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郑人买履( ) (2)遂( )不得履
(3)宁( )信度 (4)遽( )契( )其舟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置之其坐 坐:__________ (2)而忘操之 操:____________
(3)反归取之 反:__________ (4)遽契其舟 遽:____________
(5)楚人有涉江者 涉:______ (6)宁信度,无自信也 无:___________
3.辨别下边语句中的“度”的不同意思。
(1)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度:__________________
(2)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度:________________
4.解释下列语句中“是”的意思。
(1)是吾剑之所从坠 是:_______________
(2)你不要把他说得一无是处 是:__________________
(3)韩非是《韩非子》的作者 是:__________________
5.解释下列“之”的意思,并按要求归类。
先自度其足,而置之①其坐
至之②市,而忘操之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③
(1)做代词,代物的:__________________
(2)做动词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分析
(一)
甲文: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 http: / / www.21cnjy.com )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谓曰:“吾忘持度!”返归取之。及返,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乙文: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6.区别下列加点的词不同的意义。
① 先自度其足 (    )
吾忘持度  (    )
先自度其足    (     )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     )
至之市   (    )
而忘操之  (    )
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而忘操之 (2)及返             
(3)遂不得履 (4)遽契其舟           
(5)何不试之以足 (6)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8.翻译下列各句。
①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②宁信度,无自信也。
                                      
③是吾剑之所从坠。
                                      
④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9.找出甲文中两个通假字。
   通       (2)   通     
10.给甲文拟个标题,并说说这个寓言讽刺了什么样的人?
                                      
11.乙文中那个楚国人能找到他的剑吗?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二)拔苗助长
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 ( http: / / www.21cnjy.com )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注释〗芒――疲乏,芒芒然,很疲倦的样子。病――劳累。
12.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悯       长      揠       谓         
予       趋      槁       非徒        
13.对下列加点词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      ②返归取之
③其子趋而往视之     ④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14.翻译下列句子。
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③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15.宋人为什么要拔苗?其结果如何?
                                       
16.读完寓言后,想想看,这个寓言说明了什么道理?
                                       
                                       
参考答案
1.(1)lǚ(2)suì (3)nìng(4)jù qì
2.(1)同“座”(2)拿,携带(3)同“返”(4)立即,匆忙(5)渡,从水上经过(6)不,不要
3.(1)量长短,是动词(2)指量好的尺码,是名词。
4.(1)这,这儿(2)对,正确(3)表示前后两者是同一的(或表示肯定判断)
5.之①:指量好的尺码之②:到……去之③:指剑(1)①③(2)②
6.①量长短、量好的尺码②自己、从③到……去、它(代“鞋”)
7.操:拿,携带;及:到,等到;遂:终于;履:鞋;遽:立即;契:雕刻;以:用、拿;于:到。
8.①他先量好了自己的脚,却把量好的尺 ( http: / / www.21cnjy.com )码放在了他的座位上。②宁可相信量好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③这里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④像这样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9.“坐”同“座”、“反”同“返”。
10.甲文标题是“郑人买履”,这个寓言讽刺了只从本本出发,不从实际出发的人。
11.不能找到他的剑, 这个故事 ( http: / / www.21cnjy.com )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考虑到这种变化,适合于这种变化的需要。
12.悯:耽心、忧虑;长:生长、发育;揠:拔;谓:告诉;予:文言人称代词,我的意思;趋:赶去;槁:干枯;非徒:不仅只是。
13.D 
14.①今天我累死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②他的儿子赶去一看,禾苗已经干枯了③不仅没好处,相反害了它。
15.宋人想帮助禾苗快点生长,其结果是使得禾苗干枯了。
16.此则寓言从反面生动地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遇事如果不从客观实际出发,只能是好心办坏事。第5课 古代寓言二则 阅读与写作片段训练
【课文精读】 
阅读下面的课内评估语段,回答问题。
甲文: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 http: / / www.21cnjy.com )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谓曰:“吾忘持度!”返归取之。及返,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乙文: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度其足(   )吾忘持度(  )遂不得履(  )(  )遽契其舟(  )(  )
区别下列加点的词不同的意义。
① 先自度其足 (    )
吾忘持度  (    )
先自度其足    (     )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     )
至之市   (    )
而忘操之  (    )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而忘操之 (2)及返             
(3)遂不得履 (4)遽契其舟           
(5)何不试之以足 (6)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翻译下列各句。
①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②宁信度,无自信也。
                                          
是吾剑之所从坠。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找出甲文中两个通假字。
   通       (2)   通     
给甲文拟个标题,并说说这个寓言讽刺了什么样的人?
                                             
乙文中那个楚国人能找到他的剑吗?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课外延读】
拔苗助长
  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 ( http: / / www.21cnjy.com )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注释〗  芒――疲乏,芒芒然,很疲倦的样子。病――劳累。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悯其苗( )    揠之( )     苗则槁矣( )
2、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悯       长      揠       谓         
予       趋      槁       非徒        
3、对下列加点词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      ②返归取之
③其子趋而往视之     ④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4、翻译下列句子。
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③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5、宋人为什么要拔苗?其结果如何?
                                          
6、读完寓言后,想想看,这个寓言说明了什么道理?
                                         
                                         
【课外延读二】
月怀一鸡
今有人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注释:攘――窃取、偷盗。斯――那么就应该的意思。道――个人的举止言行。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其:            或:          是:       
损:            已:          非义:           
2、下列对加点字“之”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①今有人攘其邻之鸡者  ②或告之曰   ③是非君子之道      ④请损之
A、①②③④都相同     B、①③相同②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D、①②③④都不相同
3、翻译下列句子。
①是非君子之道。
                                        
②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4、这篇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片断作文训练】
仔细阅读《拔苗助长》一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试想假如宋人看到禾苗干枯了,他会怎么想?现在根据人物性格特征,补写一段文字,着重刻画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字数在1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课文精读】
1、duó dù  suì  lǜ   ( http: / / www.21cnjy.com )jù  qì 2、①量长短、量好的尺码②自己、从③到……去、它(代“鞋”)3、操:拿,携带;及:到,等到;遂:终于;履:鞋;遽:立即;契:雕刻;以:用、拿;于:到。4、①他先量好了自己的脚,却把量好的尺码放在了他的座位上。②宁可相信量好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③这里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④像这样找剑,不是很糊涂吗?5、“坐”同“座”、“反”同“返”。6、甲文标题是“郑人买履”,这个寓言讽刺了只从本本出发,不从实际出发的人。7、不能找到他的剑,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考虑到这种变化,适合于这种变化的需要。
【课外延读一】
1、mǐn yà gǎo 2 ( http: / / www.21cnjy.com )、悯:耽心、忧虑;长:生长、发育;揠:拔;谓:告诉;予:文言人称代词,我的意思;趋:赶去;槁:干枯;非徒:不仅只是。3、D 4、①今天我累死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②他的儿子赶去一看,禾苗已经干枯了③不仅没好处,相反害了它。5、宋人想帮助禾苗快点生长,其结果是使得禾苗干枯了。6、此则寓言从反面生动地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遇事如果不从客观实际出发,只能是好心办坏事。
【课外延读二】 
1、其:他的;或:有人;是:这(代 ( http: / / www.21cnjy.com )词);损:减少;已:停止;非义:不符合于正当的事理。2、B  3、①这不是品德高尚的人的行为。②如果知道这不符合正当的事理,那就应该赶快停止,为什么还要等待来年呢?4、要及时改正自己的缺点,原谅自己,必将种下祸根。七(上)语文第一单元 五 古代寓言二则
【课内阅读】
【甲】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 ( http: / / www.21cnjy.com )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谓曰:“吾忘持度!”返归取之。及返,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郑人买履》)
【乙】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 http: / / www.21cnjy.com )。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刻舟求剑》)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1)反归取之 ( )
(2)何不试之以足 ( )
(3)遽契其舟 (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下列句子,回答问题。
(1)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人们到集市买鞋,用脚试穿即可,但郑人却先要量好自己的尺码。这个多此一举的行为反映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这个刻舟求剑的楚人“惑”的原因是什么 这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内容上看,两则寓言故事在揭示的道理上有无共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模仿《成语词典》中对“刻舟求剑”的释义,解释“郑人买履”。(不超过100字)。
刻舟求剑:《吕氏春秋》里说,楚国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个人过江,船正行驶的时候,剑掉进了江里.他立刻在船身上剑落水的地方刻了个记号,说:“我的剑是从这儿掉下去的”等船靠岸了,他就从做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找剑,结果自然找不到了。比喻拘泥固执,不知变化。
郑人买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阅读】
老马识途
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 ( http: / / www.21cnjy.com )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地,遂得水。
  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难师与老马,老蚁,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 《韩非子·说林上》
6.翻译下列句子。
老马之智可用也。
_________
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
____________
掩耳盗铃
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 《吕氏春秋·自知》
7.翻译下列句子。
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
____
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
________
【参考答案】
1.(1)同“返”,返回 (2)用 (3)雕刻
2.(1)先自己量了脚的大小,把量好的尺码放在自己的座位上。
(2)他的剑从船上掉到江里。
3.(1)反映他思想僵化,宁可 ( http: / / www.21cnjy.com )相信量好的尺码而不信自己的脚。 (2)他不知道船和剑的关系是一动一静,而把两者都看成静止的了。 启示我们要着重实际,用发展变化的观点看问题。(答到大意即可)
4.有共同之处。都反映了人们办事情 ( http: / / www.21cnjy.com )、解决问题时,不知道变通,不懂根据实际采取灵活正确的对策,因而闹出笑话的现象,从本质上揭示了因循守旧的观念偏差、方法错误。 5.示例:《韩非子》里说,有一个郑国人想买鞋,到了集市后,因为忘了带量好的尺寸,又不肯相信自己的脚去试鞋,结果等到他回去取来尺码时,集市关了门,最终没能买到鞋。说明做事迷信教条而不顾客观实际,是不会成功的。
6.老马的智慧可以利用啊。
现在的人却不承认自己愚昧、不知道学习和吸取圣人的智慧,不太过分了吗?
7.拿锤子敲碎它,钟发出洪亮的声音。
害怕别人听到钟声,这是可以理解的;害怕自己听到钟声,那就太荒谬了。庄周家贫⑴
庄周⑵家贫,故往贷粟⑶于监河侯⑷。监 ( http: / / www.21cnjy.com )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⑸,将贷子三百金,可乎 ”庄周忿然作色⑹,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⑺焉⑻,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 ’对曰:‘我东海之波臣⑼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⑽哉 ’周曰:‘诺!我且南游⑾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 ,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若乃言此,曾⑿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⒀”’
【注释】
⑴选自《庄子·外物》。⑵庄周:即庄子。⑶ ( http: / / www.21cnjy.com )贷栗:借粮贷,借货,此指借入。栗,谷子,泛指粮食。⑷监河侯:官名。⑸邑金:封地的租税。邑,城市,亦为县的别称。⑹忿然作色:气得变了脸色,忿,同“愤”。忿然,生气发怒的样子。⑺鲋鱼:鲫鱼。⑻焉:于此。⑼波臣:水族中的臣民。此为鲋鱼自称。⑽活我:使我活,使动用法。意思是救活我。⑾游:游说。⑿曾:就。⒀肆:铺子。
阅读训练
1.下列句中“之”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我东海之波臣也 B.周问之曰 C.吴越之王 D.斗升之水
2.找出文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______”通“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
3.找出“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解释。
4.指出下列句子中“然”的意义和用法。
①庄周忿然作色______________ ②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____________________
5.出自这篇文章的一成语是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B中的“之”是代词,代鲋鱼。A.C.D.中的“之”都是结构助词“的”。)
2.“忿。通“愤”,发怒。
3.“活”是使动用法,使……活,意思是救活我。
4.①形容词词尾,……的样子②代词,如此,这样
5.涸辙之鲋 比喻处在困境中急待救援的人
译文
庄周家里穷困,因此到监河侯那里去借 ( http: / / www.21cnjy.com )粮。监河侯答应说:“好的。我将要收到封地上的租税,我打算收到后借给你三百金,可以吗 ”庄周(一听)气愤得变了脸色,说:“我昨天来的时候,听到大路当中有呼救声,回头一看,原来车辙中有条鲫鱼困在那里,我问它说:‘鲫鱼,过来!你(在这)做什么呀 ’它回答说:‘我是东海水族中的臣民,您可有一升半斗的水救活我吗 ’我说:‘好的。我将要到南方去游说吴国和越国的国王,引过西江的水来迎接你(回东海)好吗 ’鲫鱼气得变了脸色,说:‘我离开住惯了的地方,就无法生存。(现在)我只要能得到一升半斗的水,就能活下去。您却说这些(没有用处的话),还不如趁早到干鱼铺子里去找我呢!”
买椟还珠
楚人有卖其珠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翡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
注:①椟(dú):木匣 ②桂:肉桂,椒:花椒 ③辑:连缀
④玫瑰:如玫瑰花色的美玉 ⑤鬻(yù):卖
1、楚人对木匣加以修饰,造成了什么结果?请用原文回答。
答:
2、文中加点的“此”指的是谁?
答:
3、文中最后一句议论批评的是哪个人?这个人错在哪里?
答:
4、成语“买椟还珠”在如今一般用来说明什么道理?与故事本来表达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答:
参考答案:
1、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2、指卖珠的人
3、批评的是卖珠的人。他在卖珠的工作中过分注重了木匣的装饰,以至匣子的价值及其外表的美观胜过了珠,主次颠倒了。
4、如今用以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批评“买珠者”一类的人,只注重外表而不注重本质。
买椟还珠
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义。
  为(制作) 缀(点缀) 饰(装饰) 还(退还)
2、指出下列句中“其”的不同用法。
  ①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他的。代词) ②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他的)
  ③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这种行为。代词) ④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她的)
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这可以说,这个珠宝商人很善于卖盒子,而不善于卖珠宝吧。
4、读了这则寓言,你认为楚人和郑人各应该汲取什么教训?
  ① 楚人:不要过分追求形式而忽视内容。
  ② 郑人:要有眼光,不要取舍不当。
[提示]这个故事启发人们认识这样的道理:过分追求形式,反而会喧宾夺主,埋没内容,适得其反。
译文
有一位楚国人去郑国卖他的珠宝。他制造了一个香木匣子,用桂木、花椒这些香料来熏染盒子,用珠宝点缀,用美玉装饰,用翠鸟的羽毛装饰边沿。郑国人买了他的盒子却把他的珠宝还给他。
解释
楚人:楚国的人。
买椟还珠
买椟还珠
其:代词,他的(指楚国人)。
珠:珠宝。
于:给。
郑者:郑国(的)人。
者:......的人
为:做,制造。
木兰:一种木纹很细的香木,一种木材。
之:的。
柜:匣子。
薰:熏染。
以:用。
桂椒:香料。
珠玉:珠子和宝玉。
饰:装饰。
玫瑰:美玉。i
羽翠:翠鸟的羽毛.
辑:通“缉”装饰(边缘)。
椟:匣子。
而:副词,却,但是(表示转折)。
还:退还;归还。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第5课 古代寓言二则
班级 学号 姓名 得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持度    坠     遽     契者   
2.解释加点的字。
先自度其足 置之其坐 而忘操之   吾忘持度    
试之以足   宁信度 无自信也   遽契其舟    
是吾剑之所从坠  而剑不行  求剑若此    不亦惑乎  
3.说说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思有何区别。 
①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答:古义:   今义: 
② 宁信度,无自信也。
答:古义:  今义: 
③ 是吾剑之所从坠
答:古义:   今义: 
二.课文理解、分析
文一: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 ( http: / / www.21cnjy.com )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郑人买履》)
  文二: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刻舟求剑》)
4.下列各组中加点的两个字意思一样的一组是( )。(2分)
A.先自度其足/吾忘持度        B.至之市/返归取之
C.而忘操之/ 吾忘持度        D.而置之其坐/而忘操之
5.请指出“之”在下列句子中的意思。
①而忘操之    ②何不试之以足    ③至之市    
④是吾剑之所从坠     ⑤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6.正确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①楚人有涉江者  ②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7.翻译句子
①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②是吾剑之所从坠。                              
③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8.下面句式与“求剑若此”相同的一句是(    )
A.郑人有欲买履者       B.何不试之以足
C.无自信也          D.不亦惑乎
9.下列句子中在刻画人物的方式上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句是(  )
A.吾忘持度。”反归取之。      B.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C.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D.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10.下列句子中不能突出人物不会变通,不能因势而动的一项是(  )
A.不试之以足           B.至之市,而忘操之
C.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   D.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11.这两则寓言中的“郑人”和“楚人”有什么共同点?你认为现实生活中还有这样的人吗?如果有,请举出例子说明。
答:
三.课外探究、写作
12.“郑人买履”“刻舟求剑”这个故事流传至今,已经成为人们熟知的成语;模仿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成语“拔苗助长”的解释,试解释它的意思。
拔苗助长:古时候宋国有个人,嫌禾苗 ( http: / / www.21cnjy.com )长得太慢,就一棵棵地往上拔起一点,回家还夸口说:“今天我帮助苗长了!”他儿子听说后,到地里一看苗都死了。(见于《孟子·公孙丑》)后来用来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提示:答题不超过100字,故事情节须根据古文内容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但不能翻译。)
郑人买履:                                   
                                          
刻舟求剑:                                   
                                          
13.运用下列提供的成语进行造句。
例句:拔苗助长:好多父母在小孩子小的时候就要他们上很多才艺班,简直是“拔苗助长”。
郑人买履:                                   
刻舟求剑:                                   
14.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式,把深刻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哲理蕴涵于短小的故事之中,除了上面提到的几个寓言故事外,你还知道哪些寓言故事,把它们写在下面横线上。
答: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第5课 古代寓言二则
1.略
2.略
3.不会前进  不可以   相信自己  对自己充满信心     这儿  是
4.C
5.量好的尺寸  履   到……去   取消句子独立性   剑
6.楚人/有/涉江者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7.略
8.B
9.D
10.B
11.两者都是思想僵化,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懂得根据客观实际采取灵活对策的蠢人。因此。事情就做不成:郑人买不到鞋,楚人找不到剑。联系实际举例,可以举死搬教条,硬套框框,而不顾客观实际的人,也可举一味凭主观想像从事。无视变化了的客观实际的人。
12.略
13.有的人处理问题不从实际出发,只相信以往的经验或书本上的教条,不是和郑人买履一样吗?
如果以刻舟求剑的心态去处理事情,不知道因时制宜,因应实际情况,是很容易招致失败的。
14.南辕北辙  亡羊补牢  鹬蚌相争  黔驴技穷 按图索骥五、古代寓言二则
第一课时《郑人买履》
【前置学习检测】
根据课文和查找资料,完成下列题目。
1、给加点的字注音
郑人买履( ) 先自度( )其足 吾忘持度( )
宁( )信度( ) 遂不得履( )
2、填空
《郑人买履》选自 《 ( http: / / www.21cnjy.com ) 》,作者 ,是 末期的哲学家, 的代表人物。这则寓言告诉我们 __________。
3、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⑴ 郑人有欲买履者:
⑵ 先自度其足:
⑶ 而置之其坐:
⑷ 至之市:
⑸ 而忘操之:
⑹ 乃曰:“吾忘持度。”
⑺ 反归取之 :
⑻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⑼ 何不试之以足:
⑽ 宁信度,无自信也
4、辨析下列一词多义
而忘操之 度 先自度其足
之 何不试之以足 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至之市
5、翻译下列句子
⑴ 及返,市罢
⑵ 遂不得履。
⑶ 何不试之以足?
⑷ 宁信度,无自信也。
【巩固与拓展】
当堂巩固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 ( http: / / www.21cnjy.com )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一词多义整理归纳
(1)之:①而置之其坐 ②至之市
(2)度:①先自度其足 ②吾忘持度
③宁信度,无自信也
2.找出《郑人买履》中能反映那个买鞋的郑人思想性格的语句。就寓言的内容来看,你认为郑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3.郑人为什么去了两次市场都没有买到鞋子?你对他有什么忠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拓展延伸
阅读下文,回答1—4题。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 ( http: / / www.21cnjy.com )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之先行,子随我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1.解释下列加点字。
(1)天帝使我长百兽 (2)子以我为不信
(3)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 (4)故遂与之行
2.翻译划线句子。
3.请用一个成语概括这个寓言故事的内容,并用这个成语造一个句子。
4.这则寓言说明了什么道理?
5.“兽见之皆走”中的“走”是什么意思?列举出带有“走”的三个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 《刻舟求剑》
【前置学习检测】
根据课文注释和查找资料,完成下列题目。
1.给加点的字注音
遽( ) 契( )其舟 是吾剑之所从坠( )
2.填空
《刻舟求剑》选自《 ( http: / / www.21cnjy.com ) 》 ,这部著作的组织编写者是 末期的秦相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

3.解释下列加点或划横线的字词。
(1)楚人有涉江者
(2)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3)遽契其舟
(4)是吾剑之所从坠
(5)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6)舟已行矣
(7)而剑不行
(8)求剑若此
(9)不亦惑乎
4.辨析下列一词多义
其:(1)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2)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3)而置之其坐
(4)遽契其舟
5.翻译下列句子
(1)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2)是吾剑之所从坠
(3)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4)舟已行矣,而剑不行,不亦惑乎
【巩固与拓展】
当堂巩固
阅读《刻舟求剑》,完成1—3题。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1.解释下边句中的加点词。
(1)楚人有涉江者
(2)遽契其舟
(3)是吾剑之所以坠
(4)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是吾剑之所从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则寓言,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4、这个故事为什么要详写“刻记号”这个细节?
5.郑国人和楚国人错在哪里?这两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有什么现实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拓展延伸
阅读下文,回答1—4题。
狐狸和葡萄
饥饿的狐狸越过果树的墙头,看到了成串成串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熟透了的葡萄。狐狸的视线落到葡萄上,眼睛和牙齿都发亮了。多汁的葡萄在阳光中亮晶晶的像碧玉一般,惟一的遗憾是葡萄都挂得高高的,狐狸无论怎样也挨不近抓不着,眼睛瞅得见,可牙齿咬不着。
狐狸白费劲了一个钟头,只好走了。它愤愤地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道:“算了,这些葡萄看上去挺好,实际上都没有成熟!它们没有一个不是酸的1我又何必叫牙齿酸得格格的发响呢 ”
1.摘录文中描写葡萄的形容词。
2.从文中的画线句可看出狐狸怎样的心理
3.狐狸吃不到葡萄,它是怎么说的 为什么这么说
4.文中运用对比的手法,很形象地刻画了狐狸“吃不到葡萄反说葡萄酸”的心理。请说说文中用了几处对比 请一一列举。
(一)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 ( http: / / www.21cnjy.com )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郑人买履》选自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朝代)人。
2.给下列字注音。
①履( ) ②宁( )
3.解释字词。
(1)履( ) (2)操( )
(3)宁( ) (4)罢( )
4.翻译下列句子。
①及反,市罢,遂不得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宁信度,无自信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则寓言故事包含了什么道理?
6.请你至少写出两个带“履”的成语。
(二)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1.《刻舟求剑》这则寓言出自《_______________》,编者是_______________。
2.为下列字注音。
①坠( ) ②遽( ) ③契( )
3.解释下列词语。
①涉( ) ②是( )
③遽( ) ④求( )
4.分别指出加粗词所指代的内容。
①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 ②遽契其舟( )
5.翻译句子。
①是吾剑之所从坠。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则寓言故事包含了什么道理?
参考答案
(一)
1.《韩非子》 韩非 战国
2.①履(lǚ) ②宁(nìng)
3.(1)鞋子 (2)拿 (3)宁可 (4)集市已经解散
4.①等他赶回来时,集市已经关了,(他)终于没买到鞋。
②我宁愿相信尺码,也不相信我自己的脚。
5.启发人们要正确认识实际问题,要根据实际情况解决问题。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6.削足适履 如履薄冰 履险如夷
(二)
1.吕氏春秋 吕不韦
2.①坠(zhuì) ②遽(jù) ③契(qì)
3.①渡江 ②这儿 ③急忙 ④寻求
4.①涉江者 ②代“舟”
5.①我的宝剑是从这儿掉落下去的。
②像这样找剑,岂不是太荒唐了吗?
6.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考虑到这种变化,适合于这种变化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