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化学重点专题:化学综合计算(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年高考化学重点专题:化学综合计算(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53.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3-06 09:38: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年高考化学重点专题:化学综合计算
一、选择题
1.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金刚石含有4NA个共价键
B.的乙酸和盐酸混合溶液含0.1NA个
C.标准状态下,含有的质子数为10NA
D.电解水生成氢气,外电路通过1NA个电子
2.电解重水()是制取氘气()的一种方法。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分子间存在氢键
B.的熔、沸点比高
C.含中子数目为
D.制取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3.火箭表面耐高温涂层的制备反应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共价键的数目为
B.中含有的中子数为
C.固体含有的数目为
D.消耗时,该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
4.研究发现由铝原子构成的和团簇阴离子都能与水自发反应产生氢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和互为同位素
B.与水反应时作还原剂
C.是由铝原子通过离子键结合而成
D.的含个电子
5.反应常被用于除去水中残余氯。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中含有的键数目为
B.25℃、101kPa时,中氯原子的数目为
C.含有质子的数目为
D.通过上述反应除去,电子转移的数目为
6.某温度下将Cl2通入KOH溶液里,反应后得到KCl、KClO、KClO3的混合溶液,经测定ClO-与的个数之比为11∶1,则Cl2与KOH反应时,被还原的氯原子和被氧化的氯原子的个数之比为(  )
A.1∶3 B.4∶3 C.2∶1 D.3∶1
7.20 g密度为d g/cm3的Al2(SO4)3溶液中含有a g Al3+,取出V/4 mL溶液稀释成4 V mL后,SO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25ad / 144 mol·L-1 B.125ad / 54V mol·L-1
C.25ad / 216 mol·L-1 D.125ad / 27V mol·L-1
8.某研究小组利用氢氧燃料电池作为电源,进行电解饱和溶液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电极上得到的是
B.氢氧燃料电池工作时,负极的电极反应为:
C.当电路中通过电子的电量时,理论上会有生成
D.若将两极石墨棒换成Fe棒,溶液中发生的总反应式不变
9.已知反应:,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HCl作还原剂,氢元素被氧化
B.氧化性:
C.该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D.氧化剂和还原剂个数之比为1:5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已知C(石墨,s)(金刚石,s) ,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B.已知 , ,则
C.氢气的燃烧热为285.8 ,则表示氢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D.在一定条件下,将和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放出热量79.2 kJ,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二、非选择题
11.地球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资源。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厨余垃圾中的鸡蛋壳进行再利用。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Ⅰ.鸡蛋壳预处理
将鸡蛋壳洗净干燥后研磨成粉,高温煅烧后加水得到石灰乳。
Ⅱ.制备葡萄糖酸钙
在石灰乳中边搅拌边缓缓加入葡萄糖酸溶液至pH为6~7,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得到葡萄糖酸钙晶体。
Ⅲ.制备营养强化剂G
取葡菌糖酸钙晶体,用蒸馏水溶解,边搅拌边逐滴加入适量溶液,待反应完成后减压过滤;滤液转入烧杯中,加入适量乙醇,充分搅拌至晶体析出,减压过滤得到的粗产物;将粗产物提纯后,得到的晶体。
已知:①葡萄糖酸分子式为,结构简式为:
②提纯回收率指提纯后产物的质量占粗产物质量的百分比。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Ⅰ中研磨鸡蛋壳所需的仪器是   (选填“蒸发皿”“研钵”或“坩埚”)。
(2)步骤Ⅱ中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操作方法是   。
(3)步骤Ⅱ中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4)步骤Ⅲ中溶液需逐滴加入的目的是   ;提纯粗产物采用的方法是   。
(5)下图中减压过滤装置是   (填标号);与常压过滤相比,减压过滤的优点是   。
(6)营养强化剂G的名称是   ;G的提纯回收率是   %。
12.芳基亚胺酯是重要的有机反应中间体,受热易分解,可由腈在酸催化下与醇发生Pinner反应制各,原理如下图所示。
某实验小组以苯甲腈(,)和三氟乙醇(,) 为原料合成苯甲亚胺三氟乙脂。步骤如下:
I.将苯甲腈与三氟乙醇置于容器中,冰浴降温至。
Ⅱ.向容器中持续通入气体4小时,密封容器。
Ⅲ.室温下在氛围中继续搅拌反应液24小时,冷却至,抽滤得白色固体,用乙腈洗涤。
IV.将洗涤后的白色固体加入饱和溶液中,低温下反应,有机溶剂萃取3次,合并有机相。
V.向有机相中加入无水,过滤,蒸去溶剂得产品。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中可用浓盐酸和无水制备干燥气体,下列仪器中一定需要的为   (填仪器名称)。
(2)第Ⅱ步通气完毕后,容器密封的原因为   。
(3)第Ⅲ步中得到的白色固体主要成分为   。
(4)第IV步中选择低温的原因为   。
(5)第IV步萃取时可选用的有机溶剂为____。
A.丙酮 B.乙酸 C.乙酸乙酯 D.甲醇
(6)第V步中无水的作用为   。
(7)本实验的产率为   。
13.某实验小组对一种染料废水进行处理,获得Na2SO4并测定废水的总有机碳(总有机碳是指单位体积水样中溶解或悬浮的有机物碳元素质量总和,是水体评价的综合指标之一)。
实验步骤为:
①取100mL废水(假定有机成分只有萘磺酸钠),在35℃下加入等体积甲醇,充分混合后,冷却、过滤,得到固体A和滤液B。
②经检测,固体A主要成分为Na2SO4,并含有少量Na2SO3和萘磺酸钠;滤液B含2.3g萘磺酸钠。
③一定温度下,从滤液B中回收甲醇;再蒸发浓缩析出萘磺酸钠,过滤,得滤液C,向滤液C中加入适量的NaClO溶液去除少量的和NH3。
④按下图实验装置(部分装置略)对固体A进行处理,完全反应后Pt坩埚中固体为Na2SO4。
简化的操作过程: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再打开或关闭活塞1和活塞2,通入N2一段时间。再次打开或关闭活塞1和活塞2,改为通入O2,点燃煤气灯,一定时间后,停止加热,继续通O2一段时间。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步骤①中加入甲醇的目的为   。
(2)实验步骤③中回收甲醇的操作名称是   ,去除NH3生成N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通入N2的目的是   。
(4)酸性KMnO4溶液的作用是   ,试剂是   。
(5)改为通入O2前,需____(填标号)。
A.打开活塞1 B.打开活塞2 C.关闭活塞1 D.关闭活塞2
(6)反应后U形管(含试剂)增重0.44g,该废水总有机碳=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14.是一种易溶于热水,难溶于乙醇的紫红色晶体。可通过如下实验步骤制备。
Ⅰ.将适量氯化铵溶于浓氨水中,搅拌下,分批次加入研细的,得到沉淀。
Ⅱ.边搅拌边慢慢滴入足量溶液,得到溶液。
Ⅲ.慢慢注入适量浓盐酸,得到沉淀,水浴加热,冷却至室温,得到紫红色晶体,减压过滤。
Ⅳ.依次用不同试剂洗涤晶体,烘干,得到产品。
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涉及钴配合物的配体有   (填化学式)。
(2)本实验应在通风橱中进行,原因是   。
(3)步骤Ⅰ中分批次加入研细的,原因是   。
(4)步骤Ⅱ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5)步骤Ⅳ中使用的洗涤试剂有:①冷水 ②乙醇 ③冷的盐酸 ④丙酮。试剂使用的先后顺序是:①   ④(填序号)。
(6)已知:;。则在水溶液中的稳定性:   (填“大于”或“小于”)。
(7)本实验的产率最接近于____(填标号)。
A. B. C. D.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2.【答案】D
3.【答案】D
4.【答案】B
5.【答案】D
6.【答案】B
7.【答案】A
8.【答案】C
9.【答案】D
10.【答案】B
11.【答案】(1)研钵
(2)将一小片pH试纸置于洁净干燥的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少许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待显色后与标准先色卡比较,读出pH值
(3)
(4)更好的控制反应的进行;重结晶
(5)甲;过滤速度更快、液体和固体分离比较安全、滤出的固体容易干燥
(6)葡萄糖酸锌;60.00%
12.【答案】(1)恒压滴液漏斗
(2)保证不漏液、不漏气
(3)C
(4)防止芳基亚胺酯受热分解
(5)C
(6)除去有机相中的水
(7)50%
13.【答案】(1)减小Na2SO4等无机物在水中的溶解度,便于析出
(2)蒸馏;2NH3+3ClO-=3Cl-+N2+3H2O
(3)排除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其影响废水中总有机碳含量的测量
(4)除去CO2中的SO2;浓硫酸
(5)B;C
(6)1.32×104
14.【答案】(1)NH3,Cl-、H2O
(2)需要使用浓氨水、浓盐酸这种有毒易挥发的物质
(3)控制化学反应进行的速率,避免其反应过快
(4)
(5)③②
(6)小于
(7)A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