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第二单元《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同步练习
第I卷(选择题)
1. 1972年,有人对尼克松说:“从1950年到1971年,华盛顿送上月球的人比派往中国的还多。”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新中国奉行和平处交政策
B.苏联干涉新中国外交
C.中美之间没有共同的利益
D.美国政府敌视新中国
2.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后,以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大幅度地提高经济计划指标,“大跃进”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起来,这充分反映了( )
A.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尽快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普遍愿望
B.国家发展经济没有计划和总目标
C.国家在发展经济时没有制定出总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D.广大人民群众充分发挥共产主义风格
3. 在2014年3月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讲到中法梦时,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希望中法两国和两国人民在实现中国梦和法国梦的过程中相互理解、相互帮助,共同实现“中法梦”。下列选项符合“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精神的是
①周恩来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
③邓小平“一国两制”的构想
④“冷战”政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根据“求同存异”、“小球转动打球”、“伙伴关系”等内容提炼出一个最恰当的学习主题是( )
A.伟大的历史转折 B.挑战两级格局
C.兵乓外交 D.走向世界舞台
5.在我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广大人民和干部中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如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等,他们分别被誉为 ( )
A.铁人、两弹元勋、党的好干部
B.党的好干部、两弹元勋、铁人
C.党的好干部、铁人、人民公仆
D.人民公仆、党的好干部、两弹元勋
6.从2008年从容应对金融风暴到2009年及时有效地抗击甲型H1N1流感,充分体现我国政府较强处理各种困难的能力。以下历史事件没有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
A.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1961年全面调整国民经济 D.抗美援朝
7.初中10班同学编辑了一本关于“文化大革命”历史的资料,最合适这本资料的主题是( )
A.十年风雨,岁月如歌 B.十年浩劫,民族之痛
C.十年生聚,十年教训 D.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8.下面属于文化大革命中老一辈革命家和广大人民群众对错误抵制和斗争的事件是( )
①“一月风暴” ②“二月逆流” ③林彪等人出逃机毁人亡 ④“四五运动”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9.“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
A.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B.毛泽东批评以江青为首的“四人帮”
C.周恩来、邓小平扭转了经济的下滑
D.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10.在文化大革命中,有两个反革命集团,它们是指( )
①康生集团 ②林彪反革命集团 ③吴法宪集团 ④江青反革命集团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1.党中央错误地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你认为有以下哪些原因导致的( )
①党和人民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
②由于朝鲜战争的影响
③又急于求成
④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2.1961年中共中央召开全国经济工作会议,对国民经济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这一事件产生的历史背景是( )
A、全面完成“一五”计划
B、出现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的失误
C、推进农业合作化运动
D、支援抗美援朝战争
13.下列内容中,可以证明“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是一场内乱”的是( )
①掀起夺取党和政府领导权的狂潮
②迫害领导干部和知识分子
③消灭地主阶级
④国民经济发展缓慢
⑤教育科学文化事业遭到严重摧残
A.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④⑤
C. ①③④⑤ D. ②③④⑤
14.“两弹元勋”邓稼先、“党的好干部”焦裕禄、“铁人”王进喜先进事迹共同体现的,需要我们发扬光大的时代精神是( )
A、解放思想,改革创新
B、保家卫国,革命英雄主义
C、解放全中国,将革命进行到底
D、艰苦创业,为人民服务
15.1972年,有一个外国人来到中国,他不可能看到的是
A.人们用来招待他的主食是玉米饭
B.大街上人们的服装大多是灰色和蓝色两种
C.汽车在高速公路上飞驰
D.人们大多住在简陋狭窄的房子里
第II卷(非选择题)
16.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回顾我国工业化道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有哪些?(举出一例)
(2)新中国成立后,面对我国落后的工业现状,政府编制了一五计划。这一计划重点发展的是哪一行业?这一时期建成的连接了长江南北交通的大桥是什么?
(3)20世纪50年代后期,我国片面追求工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什么运动?
(4)1992年在哪次会议后,我国加快了国有企业的改革步伐,向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迈进?
(5)请为中国工业化的发展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17.中国是正在崛起的大国,美国是当今世界最发达的国家。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国际关系. 阅读以下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 1950年6 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打着联合国旗帜武装干涉朝鲜,并公然入侵台湾海峡,把战火烧到了中国东北边境。
材料二 1978年中美建交公报:“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
材料三 “历史性的握手“
(1)由材料一材料二可知,中美关系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变化?要使中美关系健康发展,美国必须遵循什么原则?
(2)材料三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为什么称之为“历史性的握手“?
(3)中美何时正式建交?今年是中美建交多少周年?
(4)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美关系的认识?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摘自人教版八年级历史教材
(1)根据材料一写出我国正式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时间。
材料二:
(2)分析出现图一社会现象的主要原因。读图二找出属于福建省的经济特区(填写序号)。简述三幅图之间的关系。
材料三: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要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摘自中共十八大报告
(3)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在探索的治国之路是什么?根据材料三谈谈改革对中国发展的重大意义。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电视连续剧《金婚》在全国热播。该剧以编年体的形式描写了一对普通的中国夫妇五十年的婚姻生活,同时也折射出新中国半个世纪以来的社会变迁。请从以下镜头回放中,挖掘出相关历史信息,回答问题。
镜头一:庄嫂给独生子取名“跃进”,(1)你可以从中推断出当时全国正在掀起的运动是 。这一运动的主要失误之处在于 。
镜头二:《金婚》中男主角和造反派小将们有这样一段对话,男主角说:最高指示,要文斗不要武斗!造反派小将们将男主角和女主角推向墙边站着,一边喊着:最高指示,打倒一切反动派!
(2)请问:这一场景发生在哪一历史时期?关于这一历史时期的“文革”你有何认识?镜头三:《金婚》第三十六集中,1991年,工厂要和港商合资,动员职工买股票。
(3)请问这反映了改革开放后的社会现象,改革开放的标志是什么?请结合本地实际举一例说明改革开放对市民生活带来的影响。
(4)以上三组镜头反映了新中国的历史变迁,以史为鉴,对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又有哪些有益的启示?
参考答案
1.D
2.A
3.A
4.D
5.A
6.B
7.B
8.C
9.D
10.D
11.B
12.B
13.B
14.D
15.C
16.
(1)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例即可)(2)重工业。武汉长江大桥。(3)“大跃进”运动。(4)中共十四大。(5)深化改革、依靠科技等。
17.
(1)由敌对到缓和;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2)尼克松访华。因为这打破了中国外交的僵局是中国外交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世界掀起了与中国结交的高峰。
(3)1979年,2015-1979=36
(4)认识到中美都是大国,对世界形势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而且二十多年没有往来,以前是互相敌视,现在开始相互接触。
18.(1) 1956年底。
(2)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关系: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的方针,推动了我国农村的改革和对外开放。
(3)社会主义道路; 改革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19.(1)“大跃进”;违背客观经济规律或急躁冒进。
(2)“文化大革命”时期或者1966-1976年。毛泽东过分严重地估计了斗争形势,采取了错误的方法,发动了一场长达十年的内乱,中国的民主和法制遭到严重践踏。
(3)1978年底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所举事例能说明改革开放对宁波人民生活方式产生的影响即可。
(4)搞建设一定要依据国情,联系实际,切不可急于求成;遵循客观经济发展规律;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坚持改革开放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