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高考二轮复习考前热身训练(5) 生命观念之“生命信息观”(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生物高考二轮复习考前热身训练(5) 生命观念之“生命信息观”(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50.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3-05 23:12: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生物高考二轮复习考前热身训练
(五) 生命观念之“生命信息观”
1.在多细胞生物体内,细胞通过细胞膜上的受体接收各种“信息”,以完成各项生命活动。下列不能体现细胞膜“信息交流”功能的是(  )
A.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重吸收水分
B.神经递质促进肌肉细胞收缩
C.高浓度蔗糖溶液使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质壁分离
D.B细胞识别抗原
解析:选C 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置于高浓度蔗糖溶液中,细胞会发生质壁分离,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C符合题意。
2.在动物组织中存在间隙连接,间隙连接通过相邻细胞膜上的两个连接子对接,如下图所示。间隙连接中心有允许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 000的离子、氨基酸、信号分子等物质通过的孔道。若细胞内pH降低,其通透性下降;若连接子蛋白磷酸化,其通透性增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连接子蛋白贯穿2层磷脂分子
B.间隙连接的存在能增强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
C.细胞可通过调节连接子蛋白的空间结构来调节间隙连接的通透性
D.间隙连接与高等植物的胞间连丝均具有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作用
解析:选B 分析题图和题干可知,间隙连接通过相邻细胞膜上的两个连接子对接,间隙连接中心有允许物质通过的孔道,由此可知,连接子蛋白贯穿2层磷脂分子,且间隙连接的存在能增强细胞与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A正确,B错误;分析题意可知,细胞内pH降低,间隙连接的通透性下降,而连接子蛋白磷酸化,其通透性增强,由此可知细胞可通过调节连接子蛋白的空间结构来调节间隙连接的通透性,C正确;间隙连接中心有允许信号分子等通过的孔道,由此可知,间隙连接与高等植物的胞间连丝均具有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作用,D正确。
3.P元件是染色体上的一段可转移DNA,根据P元件的有无可将果蝇分为P型(有P元件)和M型(无P元件),P型果蝇细胞内有30~50个P元件,它们分散在果蝇的染色体上。在体细胞 (包括精原细胞、卵原细胞)内,P元件控制合成转座蛋白阻遏物(I);在生殖细胞和受精卵内,P元件则控制合成转座酶(X)。I和X均位于细胞质中,I能抑制X的活性进而抑制P元件在染色体上的转移。在受精卵中,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P元件发生转移后会导致子代果蝇性腺发育不良引起不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型果蝇的体细胞内同时含有I和X
B.M型果蝇的生殖细胞内能发生P元件的转移
C.P型果蝇作母本时,子代果蝇均可育
D.M型果蝇作母本时,子代果蝇均可育
解析:选C 由题干信息“在体细胞(包括精原细胞、卵原细胞)内,P元件控制合成转座蛋白阻遏物(I);在生殖细胞和受精卵内,P元件则控制合成转座酶(X)”可知,体细胞内只有I,A错误。M型果蝇没有P元件,则其生殖细胞内不能发生P元件的转移,B错误。P型母本的卵细胞与M型父本或P型父本的精子结合,形成的受精卵的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P型母本,其中均含有转座蛋白阻遏物(I),所以子代均可育,C正确。P型父本产生的精子中含有P元件,但精子几乎没有细胞质,无P元件翻译产物,而M型母本不含P元件,两者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含有P元件,可合成转座酶(X),而受精卵细胞质内无转座蛋白阻遏物(I),无法抑制P元件的转移,导致子代不育,D错误。
4.菠菜为长日照植物。科研人员对其进行长日照(13小时光照+11小时黑暗)的处理,发现最老、较嫩、最嫩三种相对发育程度的菠菜开花所需要的最少处理天数依次为1、3、6。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菠菜开花需要的长日照天数与其发育程度有关
B.菠菜感受光照时间长短的物质是一种植物激素
C.菠菜开花除了受光照影响外,还可能受温度的影响
D.最老的菠菜经14小时光照+10小时黑暗处理后可开花
解析:选B 由题干可知,最老、较嫩、最嫩三种相对发育程度的菠菜开花所需要的长日照天数不同,说明菠菜开花需要的长日照天数与其发育程度有关,A正确;光作为一种信号,植物感受光照的物质是蛋白质(光敏色素),B错误;除了光,温度、重力等环境因素也会参与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C正确;由题干可知,菠菜为长日照植物,最老的菠菜开花需要处理的最少天数为1,且需要13小时光照,故最老的菠菜经14小时光照+10小时黑暗处理后可开花,D正确。
5.烟草种子需要在有光的条件下才能萌发,光敏色素接收光信号刺激被激活后,结构发生变化,这一变化的信息进入细胞核导致转录因子PIF1被降解,促进种子的萌发。研究者将野生型与突变型(光敏色素合成缺陷型)的烟草种子于白光下浸水培养,检测到突变型种子内所含脱落酸的浓度远高于野生型,其发芽率如图所示。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
A.PIF1可调控相关基因的表达,抑制种子的萌发
B.光敏色素接收光信号刺激,其空间结构会发生改变
C.烟草种子细胞内的脱落酸可通过光敏色素调控相关基因的表达而产生
D.脱落酸不利于种子的萌发,与赤霉素具有拮抗作用
解析:选C 由题意可知,突变型(光敏色素合成缺陷型)不能接收光信号刺激,则细胞核内的PIF1不能被降解,种子萌发受抑制,突变型种子内所含脱落酸的浓度远高于野生型,推测PIF1可调控脱落酸基因的表达,抑制种子的萌发,A正确;光敏色素是一类蛋白质(色素—蛋白复合体),接收光信号刺激后,其空间结构会发生改变,B正确;由以上分析可知,烟草种子细胞内的脱落酸可通过光敏色素调控相关基因的表达而产生,C错误;由题意可知,脱落酸不利于种子的萌发,而赤霉素可解除种子休眠,二者之间具有拮抗作用,D正确。
6.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是一类重要的多肽生长因子,现已发现的FGF有20多种。FGF1具有调节血糖的作用,其调节机理如下图所示。FGF13缺乏直接抑制神经细胞膜电位的改变,可导致痒觉抓挠反应的次数明显减少,注射组胺也会引起痒觉抓挠反应的次数下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各类FGF是在细胞中的核糖体内合成的
B.FGF1与胰岛素在降血糖方面表现为协同作用
C.正常小鼠注射组胺引起的痒觉抓挠反应是通过体液调节完成的
D.FGF13可通过调控钠离子进入神经细胞进而引起膜电位的改变
解析:选C FGF是一类重要的多肽生长因子,所以合成场所在细胞的核糖体内,A正确;从图中可以看出,FGF1和胰岛素都能够激活脂肪细胞相应的受体,最终抑制脂肪的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所以二者是协同作用,B正确;组胺也会引起痒觉抓挠反应的次数下降,这种调节方式中存在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C错误;根据题干信息“FGF13缺乏直接抑制神经细胞膜电位的改变,可导致痒觉抓挠反应的次数明显减少”可知,该过程抑制了动作电位的产生,而动作电位的产生是钠离子内流引起的,所以可以推测FGF13可通过调控钠离子进入神经细胞进而引起膜电位的改变,D正确。
7.切叶蚁能切割植物的绿色嫩叶,叶片碎屑既可作为成年蚁的食物,又可被做成肥料来种植某种担子菌,蚁群采集菌丝喂养幼年蚁,这种采集行为能刺激该真菌生长。切叶蚁会分泌物质促进自身体表的丝状放线菌增殖,该放线菌产生的抗生素可随蚁群的运动散布到担子菌群中,抑制寄生于担子菌的霉菌Escovopsis生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调查切叶蚁等土壤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可采用记名计算法或目测估计法
B.该案例能体现信息可以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进而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C.切叶蚁在食物网中可属于第二营养级,该种群同化的能量来自生产者和分解者
D.Escovopsis的存在使切叶蚁、担子菌和丝状放线菌三者形成了互惠互利的关系
解析:选A 调查切叶蚁等土壤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可采用取样器取样法,记名计算法或目测估计法是常用的统计物种相对数量的方法,A错误;分析题干信息,该案例能体现信息可以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进而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B正确。切叶蚁能切割植物的绿色嫩叶,叶片碎屑可作为成年蚁的食物,则切叶蚁在该食物链中处于第二营养级;切叶蚁种群中的成年蚁以叶片碎屑为食,幼年蚁食用担子菌(分解者)的菌丝,所以,切叶蚁种群同化的能量来自生产者和分解者,C正确。切叶蚁会分泌物质促进自身体表的丝状放线菌增殖,该放线菌产生的抗生素可随蚁群的运动散布到担子菌群中,抑制寄生于担子菌的霉菌Escovopsis生长;切叶蚁能切割植物的绿色嫩叶,叶片碎屑又可被做成肥料来种植担子菌,而担子菌的菌丝可以喂养幼年蚁,所以说Escovopsis的存在使切叶蚁、担子菌和丝状放线菌三者形成了互惠互利的关系,D正确。
8.辣椒素受体(TRPV1)是一种阳离子通道受体,广泛分布于人类口腔和皮肤细胞中,TRPV1被辣椒素或较高温度激活后,细胞产生电信号沿传入神经上传至大脑,大脑将之解读为“疼痛”的刺激感。辣椒素所带来的疼痛,会促使身体分泌大量的内啡肽,内啡肽是一种蛋白质类激素,能与吗啡受体结合,产生跟吗啡类似的止痛效果和快感。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吃辣椒让人上瘾的过程属于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B.吃辣椒后喝冷饮可以减轻因TRPV1被激活而产生的疼痛感
C.长期口服富含内啡肽的药物会导致相应的药物依赖
D.兴奋沿传入神经传至大脑皮层形成痛觉的过程属于非条件反射
解析:选B 由题干信息可知,吃辣椒让人上瘾的过程中,先是经神经信号传导在大脑皮层产生疼痛感,说明有神经系统的参与,之后身体分泌蛋白质类激素内啡肽,与吗啡受体结合产生止痛效果和快感,该过程存在体液调节,因此吃辣椒让人上瘾的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该过程并未涉及免疫调节,A错误;由题干信息可知,TRPV1会被辣椒素或较高温度激活,推测低温时TRPV1可能被抑制,因此吃辣椒后喝冷饮可以减轻因TRPV1被激活而产生的疼痛感,B正确;内啡肽是一种蛋白质类激素,容易被消化道内的蛋白酶水解,因此口服后不会产生相应的药物依赖,C错误;兴奋沿传入神经传至大脑皮层形成痛觉的过程中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因此不属于反射,D错误。
9.LicV单体是由LicT蛋白与光敏蛋白(VVD)构成的融合蛋白。用不同的连接子蛋白连接LicT与VVD,形成的LicV存在差异,在黑暗和蓝光照射下检测,可筛选出调控效果最佳的LicV。该调控过程如下图所示,图中RAT由终止子转录而来,可以使转录终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RAT是在RNA聚合酶的作用下转录形成的
B.图中红色荧光蛋白基因的表达情况可用于检测转录是否继续进行
C.LicT蛋白合成时核糖体沿着mRNA 5′端移动到3′端,直至遇到终止密码子翻译结束
D.黑暗条件下根据红色荧光强度差异筛选连接LicT与VVD的最佳连接子蛋白
解析:选D 由题图可知RAT位于mRNA上,mRNA是转录而来的,因此图中RAT是在RNA聚合酶的作用下转录形成的,A正确;由题图可知,如果转录在终止子以后正常进行,就会转录并翻译出红色荧光蛋白,因此图中红色荧光蛋白基因的表达情况可用于检测转录是否继续进行,B正确;LicT蛋白合成时核糖体沿着mRNA 5′端移动到3′端,直至遇到终止密码子翻译结束,C正确;由题图可知,黑暗条件下,转录会在遇到终止子时停止,因此并不会转录和翻译红色荧光蛋白,无法根据红色荧光强度差异筛选连接LicT与VVD的最佳连接子蛋白,D错误。
10.研究表明线粒体上的PT孔和细胞凋亡直接相关,促凋亡因素通过诱导线粒体上PT孔的开放,导致线粒体膜电位丧失,细胞色素c和凋亡诱导因子进入细胞质基质中,诱导凋亡基因的表达,促使细胞凋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细胞的凋亡均与线粒体有关
B.癌细胞内的凋亡基因通常不表达
C.脑卒中患者损伤的神经细胞通过诱导PT孔开放使细胞死亡
D.同一个体的未凋亡细胞和凋亡细胞中的核酸相同,蛋白质存在差异
解析:选B 有些人体细胞凋亡与线粒体无关,如人体的成熟红细胞没有线粒体,A错误;癌细胞内的凋亡基因通常不表达,B正确;脑卒中患者损伤的神经细胞的死亡属于细胞坏死,C错误;核酸包括DNA和RNA,同一个体的未凋亡细胞和凋亡细胞基因表达有差异,故这两种细胞中RNA和蛋白质均有差异,D错误。
11.按工程学原理,系统中可被调控的定量特性称为调节变量,如血糖浓度就是一种调节变量。机体将调节变量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接近某个设定目标值,该目标值会被特定的感应器监测。当发现调节变量的值与目标值不符时,感应器会传导信号给效应器,进而纠正调节变量的偏差来维持接近目标值。这样,调节变量、感应器、信号和效应器一起组成一个封闭的稳态回路来维持调节变量的稳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当调节变量血糖含量低于机体预设的目标值时,效应器胰岛B细胞代谢增强
B.当人体体温低于正常体温时,感应器下丘脑通过神经信号管理相应效应器
C.当淋巴细胞发育有关基因表达量低于目标值时,免疫系统稳态将被打破
D.生态系统稳态回路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通过行为信息相互感应呈现循环因果关系
解析:选B 当调节变量血糖含量低于机体预设的目标值时,效应器胰岛A细胞代谢增强,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增多,使调节变量血糖含量恢复机体预设的目标值,A错误;当人体体温低于正常体温时,在该系统中下丘脑属于感应器,可通过神经信号管理相应效应器,从而使体温维持相对恒定,B正确;由题干信息“调节变量、感应器、信号和效应器一起组成一个封闭的稳态回路来维持调节变量的稳态”可知,当淋巴细胞发育有关基因表达量低于目标值时,可通过免疫系统封闭的稳态回路维持其稳态,C错误;生态系统稳态回路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可以通过物理信息、化学信息或行为信息相互感应呈现循环因果关系,D错误。
12.科研人员发现了诱导细胞进入分裂期所必需的周期蛋白。周期蛋白必须与CDK激酶结合才能发挥其调控细胞周期的作用,CDK激酶的活性又受到其氨基酸Thr14、Tyr15、Thr161磷酸化和去磷酸化的影响,调控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hr14、Tyr15、Thr161磷酸化是CDK激酶表现活性所必需的
B.CDK激酶与周期蛋白结合后就可以诱导细胞由分裂间期进入分裂期
C.周期蛋白的含量在连续分裂的细胞中呈周期性变化
D.抑制CDK激酶的磷酸化能缩短细胞周期的分裂间期
解析:选C 由题图可知,周期蛋白与CDK激酶结合后,Thr14、Tyr15、Thr161先磷酸化,然后Thr14、Tyr15去磷酸化使CDK激酶表现活性,A错误;CDK激酶与周期蛋白结合后需要经过部分氨基酸磷酸化再去磷酸化后,才能诱导细胞由分裂间期进入分裂期,B错误;由题图可知,周期蛋白在发挥作用后被降解,所以周期蛋白的含量在连续分裂的细胞中呈周期性变化,C正确;抑制CDK激酶的磷酸化,则细胞不能进入分裂期,能延长细胞周期的分裂间期,D错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