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科目 语文 年级 二 课题 1.古诗二首 主备人 课时 2
辅备人
【课标要求】 一、课标内容要求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基本的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观察字形,体会汉字部件之间的关系。梳理学过的字,感知汉字与生活的联系。 2.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背诵优秀诗文 50 篇(段) 。 二、学业要求 1.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借助学过的偏旁部首推测字音字义,愿意向他人说出自己的猜想,遇到不认识的字,主动向他人请教。喜欢识字,有意识地梳理在日常生活中学习的汉字、词语,并尝试进行分类;愿意整理自己的学习成果,并向他人展示。 2.喜欢阅读图画书、儿歌、童话、寓言等,在阅读过程中能根据提示提取文本的显性信息,通过关键词句说出事物的特点,作简单推测,能借助关键词句复述自己读过的故事或其他内容,尝试对阅读内容提出问题;愿意向他人讲述读过的故事,乐于向他人展示自己的作品; 喜欢积累优美的词句,并尝试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 3.喜欢读古诗,能熟读成诵。 4.在跨学科学习和探究活动中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观察、提问,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呈现学习所得。
【教材分析】 明确教材内容在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重音”,是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基础。不仅在本单元,学生在以后的朗读中,都要注意读好语气和重音。其中“注意读好语气”,学生并不陌生,在一年级和二年级上册教材有过多次训练。“注意重音”是本单元对学生的新要求。指导朗读时,引导学生有注意重音的意识,明显可以读重音的字词,学生能尝试读出来即可,要求不要过高。 二、明确教材的思路及其内在的逻辑关系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本单元围绕“春天”这个主题编排了《古诗二首》《找春天》《开满鲜花的小路》《邓小平爷爷植树》四篇课文。这四篇课文体裁各异,有古诗,有散文,还有童话故事。课文表现了春天里的美景和人们的活动,尽显春天的美好。 “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重音”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课文后面的习题和口语交际、语文园地,均对这一教学重点进行了落实。《古诗二首》“朗读课文”渗透了“注意语气和重音”的要求。《找春天》“读下面的句子,试试怎样读更好”,侧重“注意重音”训练。《开满鲜花的小路》“分角色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角色读好语气和重音。口语交际“注意说话的语气”,引导学生能够根据交际需要练习说话的语气。语文园地一中“字词句运用”第二题引导学生体会“重音”的作用。 2.本单元在《找春天》一文中安排了一次“找春天”的语文实践活动。春天来了,万物复苏,生机盎然。这是组织学生走向大自然,观察体验、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时机。教学时要作好安排,把“找春天”实践活动落到实处。
【学情分析】 “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重音”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课文后面的习题和口语交际、语文园地,均对这一教学重点进行了落实。《古诗二首》“朗读课文”渗透了“注意语气和重音”的要求。 “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重音”,是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基础。不仅在本单元,学生在以后的朗读中,都要注意读好语气和重音。其中“注意读好语气”,学生并不陌生,在一年级和二年级上册教材有过多次训练。“注意重音”是本单元对学生的新要求。指导朗读时,引导学生有注意重音的意识,明显可以读重音的字词,学生能尝试读出来即可,要求不要过高。
【学习目标、重难点】 1.拓展性目标:我能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述的春天美景。(难点) 2.挑战性目标:我能背诵古诗。(重难点)
过程设计(第二课时) 【错题集锦】
学生“学” (“六学”:自主、合作、探究、体验、展示、反思) 教师“导” ( “三导”:目标导航,路径导引,问题导学)
导学 1.我能想象画面,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述的春天美景。 2.我能背诵古诗。 《村居》是清代诗人高鼎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前两句写景,再现了江南二月明媚的“春景图”;后两句写人,刻画了儿童放学归来放风筝的“乐春图”,景人合一,相映成趣。轻快明丽的景,兴致勃勃的人,饶富乐趣的事,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抒发了作者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 《咏柳》是唐代诗人贺知章所写的一首咏物诗。诗的前两句描绘了静态中的柳树,使人感到柳树内在的生命力;诗的后两句用自问自答的形式,把春风比作剪刀,赋予巧妙的想象,生动地刻画出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工巧。
自学 1.对照插图,理解《村居》大意。 (1)边读古诗边看插图,想一想:图中的孩子们在干什么?周围是什么样的环境? (2)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古诗大意,大胆想象,还可以加入更多的景物与细节,如燕子、鲜花、天空、风筝飞翔的姿态,只要能体现春天的美好与玩耍时的快乐都应肯定。 2.感知诗题《咏柳》。 (1)猜一猜“咏”的意思,试着用它组组词。 (2)“咏”就是“赞美、歌颂”的意思,进而明白 “咏柳”的意思。 (3)理解“咏梅”“咏荷”“咏鹅”。 1. 《村居》指导 观察文中的插图有助于理解诗意。说古诗大意,顺势感受、意会“拂堤”“春烟”的意思,结合课后第三题识记“拂、堤、柳”等字。 2. 《咏柳》指导: 诗题是诗歌的眼睛。读懂本诗题的关键在于“咏”字。
互学 1.《村居》 (1) 联系生活,入情入境。想一想“忙趁东风放纸鸢”会是一番怎样的情形。 (2)想象画面,如放风筝的场地、小孩子放风筝的动作、欢声笑语以及心情。 (3)思考:春天里除了放风筝,还能进行哪些活动。 2.《咏柳》 (1) 抓住关键词,想象诗的第一、第二句画面。 ①重点讲解“碧玉” ○出示图片,观察碧玉的外形特点,尤其是颜色和光泽。 ○想想它和柳树的哪部分相似?诗人用碧玉来形容柳树鲜嫩发亮的新叶。 ②重点讲解“丝绦” ○借助图片,观察“丝绦”在这里指衣裙上长长的丝带。 ○思考“丝绦”和柳树的相似之处, “绿丝绦”指的就是垂下来的、长满叶子的柳条。 ③用自己的语言说说第一、第二句的大意。其他人可闭上眼睛想象画面,听完再补充。 (2)抓住设问句一问一答的特点理解后两句。 ①思考:这么美的柳条,这么漂亮的叶子,是谁裁出来的? ②在诗中找答案——“二月春风似剪刀”。想象春风裁剪柳叶的画面。 ③拓展:春风还可以裁出什么? 1.《村居》所描写的场景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因此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回忆自己和小伙伴们一起放风筝的情景,或春天里喜欢参加的其他活动,想一想“忙趁东风放纸鸢”会是一番怎样的情形,然后调动学生的情感想象画面,如放风筝的场地、小孩子放风筝的动作、欢声笑语以及心情。最后还可以问一问,春天里除了放风筝,还能进行哪些活动,从而将诗歌中的情趣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把生活中的体验带到古诗学习之中。 2.抓住关键词,想象画面。 对学生来说,诗的第一、第二句不太好理解。在这两句中,“碧玉”“丝绦”需要教师重点讲解。在这一教学过程中,顺势识记“丝、绦”。 理解了这两个词后,可以让学生说说第一、第二句的大意。在这个环节中,联系课后第三题识“妆”字;“一树”指满树,教师告诉学生即可,不拓展。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其他人可闭上眼睛想象画面,听完再补充。 对后两句的理解,抓住设问句一问一答的特点展开。 “裁、剪”二字可以在这一过程中相机识记。
评学 1.说一说古诗大意,背一背古诗。 2.补白背古诗 ○草长莺飞______, 拂堤杨柳______。 儿童散学______, 忙趁东风______。 ○碧玉______, 万条______。 不知______, 二月______。 3.配乐,进入画面,记忆古诗。 1.适当拓展,背诵积累。组织学生说一说古诗大意,背一背古诗。 2.熟读古诗,积累背诵。配上优美的音乐,帮助学生进入画面,记忆古诗;也可以分男女生或小组为单位,组织朗读比赛。
【板书设计】 1.古诗二首 想象画面 村居 草长______ 莺飞______ 拂堤______ 杨柳______ 咏柳 碧玉______ 绿丝绦______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