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 三大改造导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 三大改造导学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3-06 10:05: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5课 三大改造 导学案
班别: 姓名: 学号:
学习目标:
1.了解和掌握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起止时间、形式;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政策;三大改造的实质、意义和缺点。(时空观念 历史解释)
2.运用三大改造的文献、图像史料,分析三大改造的原因、实质和意义,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理解三大改造与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关系。(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3.认识到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过渡时期中,我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家国情怀)
【基础过关】
1.时间:1953—1956年底。
2.农业合作化
(1)背景:土地改革以后,农业的分散经营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农民也有进行互助合作的要求。
(2)主要形式: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3)阶段: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3.手工业合作化:农业合作化运动,推动了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4.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原因:私营工商业中有不利于国计民生的消极方面,一些私营工商业主严重扰乱经济秩序。
(2)目的:使私有制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3)概况:从1954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发展为企业的公私合营。
(4)创举:赎买政策,即按全行业公私合营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实现了和平过渡。
5.结果: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6.实质: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7.意义: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8.不足: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存在着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
【重难释疑】
1.【大概念】中国近现代史上改变社会性质的三件大事。
2.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及其重要意义。
(1)建立:1949年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生产资料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2)意义: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实战演练】
1.(唯物史观)1955年7月,毛泽东指出:“我国的商品粮食和工业原料的生产水平,现在还是很低的,而国家对于这些物资的需要却是一年一年地增大……如果我们不能在大约三个五年计划的时期内基本上解决农业合作化的问题,就不可能完成社会主义工业化。”这说明( )
A.农业改造旨在推动工业化 B.农业合作化是发展的核心
C.全行业公私合营迫在眉睫 D.国民经济还未能完全恢复
2.左图反映的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农业的发展状况,出现A点到B点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
C.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D.进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
3.1951年,为了扶持贫困农民建立的互助组,江苏昆山县政府一次性发放贷款26亿元;浙江农村干部们公开宣布:“入了社可以少派粮食征购任务。”这反映了农业合作化的推进主要得益于( )
A.舆论宣传 B.政策支持
C.范例展示 D.人民努力
4.1956年,全国手工业工人代表、雕刻家杨士惠在献给毛主席的喜报信中写道:“毛主席、共产党指出了合作化的方向,给我们开辟了光明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这突出表现了他( )
A.对获得民族独立的自豪
B.对人民当家做主的骄傲
C.对实现公私合营的喜悦
D.对中国发展道路的认同
5.(跨数学)左面是1948—1959年同仁堂职工人数与生产总值统计图。图中变化出现的原因是( )
A.近代民族工业发展曲折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公私合营推动企业发展
D.国民经济的恢复
6.下面是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经济成分变化表。由此可知,到1956年( )
年份 国营经济 合作社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个体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1952年 19.1% 1.5% 0.7% 71.8% 6.9%
1956年 32.2% 53.4% 7.3% 7.1% 0
A.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B.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C.“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D.改革开放全面推进
7.下面是1956年7月28日国务院发出的一份文件的主要内容。据此可知,我国( )
一、对于小商贩业务安排问题
二、关于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运输合作社、合作商店方面的问题
三、公私合营企业的私股定息问题和公私关系问题
四、职工和私方人员的工资福利问题
A.彻底终结了封建土地制度 B.关注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困难
C.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D.重视三大改造中出现的问题
8.(家国情怀)1953年的《人民日报》上连续出现了12次“共同富裕”一词,并开设了“向农民宣传总路线”专栏,鼓励“大家联合起来,用大规模生产和新的农具、农业机器……使大家能够共同富裕”。对于这种现象,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  )
A.人民迫切要求实现共同富裕 B.说明我国初步实现了工业化
C.为适应社会主义改造的需要 D.目的是巩固土地革命的成果
9.到1953年底,全国有手工业生产合作社4 806个,社员29.8万余人,全年生产总值5.2万亿元(旧币)。根据不完全估算,如果说个体手工业者每人平均年总产值为490万元,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社员的每人平均年总产值则为1 700万元。这表明 (  )
A.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 B.手工业合作化具有优越性
C.中国的落后面貌彻底改变 D.国民经济迅速得到了恢复
10.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中极其重要的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底已基本完成,我国生产和建设都有了很大的增长,人民生活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大部分农民的收入也有所增加。这表明三大改造 (  )
A.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B.确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
C.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 D.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
【能力提升】
11.某校八年级(4)班的同学对农业合作化运动展开了探究活动,请你一起参与。(12分)
材料一 土改后,农产品的商品率很低,无法向城市和国家的工业化提供充足的粮食和其他农产品。建立在农民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的小农经济,制约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由于土改后分到农民手里的土地、农具、资金非常分散,状况各不相同,加之在劳动力和生产技能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农村中出现了两极分化现象。无论是从生产力层面,还是从生产关系层面,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都是必须的,是不容拖延的。
——摘编自崔玲《中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及启示》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农业总产值统计表
时间(年) 1953 1954 1955 1956
农业总产值(亿元) 510 535 575 610
——《中国统计年鉴(1983)》
材料三 虽然在引导农民由个体经济转向合作制经济的时机选择上并不成熟,加之运动中注入了太过明显的政治因素,以致合作化运动中一再产生重大偏差,但这并不是合作制经济本身的问题……并不代表着合作制经济本身制度设计上的缺陷,这恰恰是值得我们今天应该深入总结历史教训的关键点,也为我们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建立农村合作经济提供了诸多启示。
——摘编自张勇《建国初期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反思与启示》
(1)根据材料一,概括土地改革后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我国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成果。(2分)
(3)根据材料三,分析农业合作化运动产生“重大偏差”的原因。(4分)
(4)综上所述,谈谈农业合作化运动对我国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建立农村合作经济的启示。(2分)
12.小家书折射大时代。中国共产党人革命和建设年代的家书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 下面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新中国的重要领导人董必武1952年写给侄子的信(节选)。
良俊侄:
我们考虑农民的出路包括中农贫雇农在内只有组织起来才好,劳动生产互助组、农业生产合作社都是现在农民组织的生产组织形式。……劳动互助组在农村应当是容易组织起来的生产组织形式,各地原存在有不固定的生产互助形式。如农村在插秧割谷、车水等时候的相互帮忙,甲先帮乙的忙,乙又帮甲的忙,这就是劳动互助。把这种形式固定下来,参加互助人数多约几个,大家商量共同用劳力和工具来从事农耕,一定比单干的好得多。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与这封家书有关的历史事件。(4分)


(2)谈谈你对这封家书的历史价值的认识。(4分)
答案:1.A
2.C 【解题思路】根据统计图可知,1952—1957年,我国农业发展状况良好,整体呈上升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故选C。
3.B 【解题思路】根据材料可知,昆山县政府、浙江农村干部们通过相关优惠政策推进了农业合作化。故选B。
4.D
5.C 【解题思路】根据统计图可知,1948—1959年,同仁堂职工人数、生产总值均大幅度增长,企业迅速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1954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发展为企业的公私合营。由此可知,公私合营推动了企业发展。故选C。
6.B 7.D 8.C 9.B 10.A
11.(1)农产品商品率低,无法满足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小农经济制约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农村中出现两极分化现象。(任答两点即可,4分)
(2)农业总产值不断增长,农业生产快速发展。(2分)
(3)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时机不成熟;农业合作化运动过程中注入了明显的政治因素。(4分)
(4)建立农村合作经济要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生产关系要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要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等。(言之有理即可,2分)
12. (1)为了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满足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引导分散的个体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4分)
(2)反映了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前关于改造方式的设想,是研究三大改造的第一手史料。(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