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下学期期末检测试卷
九年级历史
考生注意:本试卷共6页,二道大题,29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计50分,请把答案填入下列表格中)
1.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中指出,“古丝绸之路跨越尼罗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黄河和长江流域”。其中,在尼罗河流域孕育的古代人类文明的象征是( )
A.《汉谟拉比法典》 B.金字塔 C.种姓制度 D.民主政治
2.“刻在一块黑色石柱上,除前言外,全文共有282条,内容十分广泛,从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该法律条文出自( )
A.《汉谟拉比法典》 B.《罗马民法大全》 C.《十二铜表法》 D.《查士丁尼法典》
3.1889年7月14日,来自欧洲各国的社会主义者云集巴黎参加一场盛会,与会者指出:只有将社会财富和经济的控制权从少数人手上交到全体人民手中,“自由、平等、博爱”才能真正变为现实。这次大会是下列哪一重要历史事件的百年纪念
A.攻占巴士底狱 B.《人权宣言》的发表
C.巴黎公社的成立 D.《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4.漫画是一种艺术形式,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图画。如图漫画场景最早出现于( )
A.罗马共和国 B.雅典城邦 C.罗马帝国 D.法兰克王国
5.据统计,1世纪时,罗马全年的节庆为66天;2世纪时,娱乐节庆日有123天;4世纪时,娱乐节庆日有175天。在节庆里,奴隶为大家斗兽、角斗、演戏等,而费用都由国家开支。据此可知( )
A.罗马公民能歌善舞 B.罗马人追求快乐生活
C.奴隶喜欢现实生活 D.罗马人天性好斗贪玩
6.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从西方历史看,古代希腊、古代罗马时期,产生了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西塞罗等人的思想学说”。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希腊罗马古典文化成就的是( )
A.帕特农神庙 B.《荷马史诗》 C.儒略历 D.象形文字
7.这是一套独特的仪式,即臣服礼。封臣将双手放在封君合拢的手掌中说:“阁下,我是您的人了。从现在起,我将像一个封臣对封君那样真诚无欺地效忠于您。”这一仪式在11世纪普遍存在于( )
A.东罗马帝国 B.阿拉伯帝国 C.西欧 D.日本
8.“中世纪西欧城市向封建领主纳税,封建主放弃对城市的统治权和司法权……城市管理人员由市民选举产生。”材料反映了中世纪西欧城市( )
A.封建社会等级森严 B.初步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C.完全摆脱了封建统治 D.是一个相对自治的共同体
9.西方大学的兴起,曾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以下对欧洲中世纪大学兴起的描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
A.拥有自治地位 B.得到教皇和国王的支持
C.享有司法特权 D.课程不受基督教会影响
10.他是拜占庭帝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之一,他对帝国以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他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把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了( )
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查士丁尼法典》 D.《权利法案》
11.2019年4月1日,日本正式公布新年号为“令和”。这是日本自公元645年首次使用年号以来的第248个年号。日本首次使用的年号是( )
A.大化 B.德川 C.明治 D.裕仁
12.阿拉伯为世界文化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帝国时期,其文化发展的有利条件不包括( )
A.伊斯兰教的多神崇拜 B.国家与社会发展繁荣
C.哈里发重视知识人才 D.吸收和消化外来文化
13.16世纪在英国流传一首歌谣:“一屋宽且长,织机二百张,织工二百人,排列成长行。……列坐检细毛,不敢辞劳苦。自晨至深夜,各得一便士。……染工八十人,齐将颜色陈。二十扦制匠,将呢折成匹。……”歌谣透露的信息是英国( )
A.棉纺织业的兴起 B.工场经济的发展
C.机器工厂的景象 D.庄园生活的惬意
14.文艺复兴时期作家阿尔贝蒂写道“人们只要想做,没有什么做不到”,莎士比亚称赞“人是了不起的杰作”。以上观点共同体现了( )
A.自由平等思想 B.民主科学精神 C.人文主义精神 D.物竞天择理论
15.“没有地理大发现,就没有工业革命,也就没有资本主义的发展,更没有随之而来的世界历史向整体发展的根本转折。”这里的“地理大发现”指的是( )
A.新航路开辟 B.文艺复兴运动 C.三角贸易 D.启蒙运动
16.“当地的印第安人无法用来做种植园的活,因为他们染上了来自欧洲的疾病,正在灭绝。种植园主起初想雇用欧洲的契约工人,但是,他们的工资太高且自由散漫。”种植园劳动力不足的现象引发了( )
A.新航路开辟 B.殖民扩张 C.奴隶贸易 D.工业革命
17.“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国王是任性的,革命后国王是认命的。”请分析国王“认命”的原因是( )
A.《权利法案》的颁布 B.《独立宣言》的发表
C.1787年宪法的通过 D.《社会保障法》的实施
18.《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与这一规定体现的原则相同的是( )
A.英国《权利法案》 B.美国1787年宪法
C.法国《人权宣言》 D.法国《拿破仑法典》
19.《大国崛起》中提到:拿破仑战争是大革命的继续,拿破仑帝国是法国革命的最后阶段,它不仅敲响了几个世纪以来在欧洲居于支配地位的“王朝秩序”的丧钟,而且使欧洲大陆各国面临自罗马帝国崩溃以来最为严重的霸权威胁。这段材料不能说明拿破仑战争( )
A.是法国大革命的组成部分 B.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
C.侵害了被侵略国家的利益 D.得到欧洲各国人民的支持
20.“19世纪中期,联合王国的人口占全世界人口的2%,占欧洲人口的10%,却似乎具有全世界潜力40%~50%的现代工业能力。”此时,这一“联合王国”强大的主要原因是( )
A.机器生产基本取代手工劳动 B.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C.国家重归统一扫清发展障碍 D.垄断组织的大量出现
21.“口号”往往是为战争寻找的合法借口。“为真主安拉而战”的口号,最有可能出现在( )
A.罗马征服地中海的战争中 B.亚历山大东征的战争中
C.阿拉伯半岛统一的战争中 D.雅典城邦抵御波斯的战争中
22.恩格斯说:“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他被称为文艺复兴的巨人。”这里的“他”是( )
A.达·芬奇 B.但丁 C.哥伦布 D.达·伽马
23.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对近代社会所起的共同作用是( )
A.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B.复兴了古典文化
C.揭露和批判了教会的黑暗 D.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24.英国、美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共同原因是( )
A.封建专制制度的阻碍 B.殖民统治激起人民的反抗
C.君权神授学说同议会矛盾的结果 D.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5.小明在百度搜索中输入关键词:耶稣、圣诞节、公元纪年、中世纪等,他正在探究学习的知识是( )
A.伊斯兰教 B.佛教 C.基督教 D.种姓制度
二、综合探究(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
26.(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了解新航路开辟的史实】
材料一 1492年,哥伦布获得西班牙国王的资助,率领船队横渡大西洋,到达了古巴、海地等地,见到了欧洲人此前不知道的新大陆——①……1519年,葡萄牙人②率船队由大西洋西行,历经艰险,实现了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
——摘自川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1)哥伦布见到的“欧洲人此前不知道的新大陆——①”是哪个洲?率船队“实现了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的葡萄牙航海家②是谁?(4分)
【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材料二 (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以往人类文明区域性分割和孤立发展的局面,首次把全球人类联系起来,开始了人类文明一体化的进程……它大大扩展了人类活动的范围……世界的人种地理分布、宗教与文化格局开始发生重大变化……引发了欧洲近代几个世纪的大规模海外扩张,开始了欧洲对世界征服和侵略的历史。
——摘自马世力主编:《世界史纲》(下册)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新航路开辟的影响。(4分)
【探寻航海家成功的秘诀】
材料三 哥伦布自小对航海有着浓厚的兴趣,受《马可·波罗行纪》的影响,特别向往到东方寻找财富。为了获得航海所需的财力支持,他曾向多国王室游说,后得到西班牙国王的支持。同时,在15世纪末,帆船的改进、罗盘针的运用和“地圆说”的传播,都为哥伦布远洋航行的成功创造了条件。
——改编自百度百科
(3)从哥伦布的经历中,对于做一件事如何能够成功,你得到哪些启示?(4分)
27.(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清兵入关的同时,英国的议会和国王之间在国王征税的权力问题上,发生了严重的冲突。议会民军在①的领导下,击败了皇家军队,而且以议会审判,判决将国王查理一世送上断头台……英国的这次革命,开启了新的国家体制。
材料二 不经议会的批准,国王不能征税,也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同时,还规定国王既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
材料三 宣言痛斥了英国国王对殖民地的暴政,宣布一切人生而平等,人们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等不可转让的权利。宣言同时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
材料四 革命形势飞速发展,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不久又颁布……,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1)写出材料一中英国革命开始的标志。这场革命“将国王查理一世送上断头台”,其主要领导人物①是谁?(4分)
(2)材料二中的法律文件颁布于哪一年?形成了什么政治体制?(4分)
(3)材料三出自什么文件?有何标志性意义?(4分)
(4)材料四的文件是哪个国家资产阶级革命期间颁布的什么文件?(4分)
28.(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诏书规定:第一,效法隋唐的均田制,实行“班田收授法”。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的私有权,改土地、部民为国有;国家计口授田,对于6岁以上的公民,每6年按人口班田一次,男子每人二段(约相当于35亩),女子为其2/3,奴婢受田相当于自由民的1/3。所班田地不得买卖,死后归还政府。第二,(调)。第三……
(1)材料反映的是日本历史上哪一次改革的内容?(2分)当时的天皇是谁?(2分)
(2)此次改革日本学习的是中国的哪些主要制度?(4分)
(3)这次改革对日本有什么影响?(4分)
(4)日本效仿中国改革取得了成功,对你有何启示?(2分)
29.(8分)材料论述题。
早在1624年,英国就已经开始实施《专利法》(当时称《垄断法规》),其中明确规定:把专利权授予最早的发明者,专利权的对象是新创工业领域中的最早的发明,专利年限在14年内。据统计,到1851年为止,英国总共颁发了13023项专利。英国政府通过法律手段有力地促进和保护了私人的发明积极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奖励,使几乎所有的人都陷入了一种对新技术新发明的狂热崇拜之中。学者韦伯指出,英国若无1624年《专利法》,那么“对十八世纪纺织工业中资本主义发展具有决定性的那些发明就未必有可能”。
——摘编自纪录片《大国崛起》
(1)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2分)
(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