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开学测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
1.端午节当天,小明和爸爸、妈妈去西湖游玩,他们坐在行驶的船中,观赏西湖的景色,小明认为爸爸是运动的,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
A.船 B.小明 C.岸边的树 D.妈妈
2.小球从左向右运动,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所得到的照片如图所示,其中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 B. C. D.
3.游客在山西名胜古迹莺莺塔侧以石扣击,竟能听到塔上发出清脆悦耳的蛤蟆声,游客能分辨出是蛤蟆声主要依据声音的( )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频率
4.如图所示是某型号的钢琴与长笛发出的C调1(do)的波形图。根据该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钢琴与长笛的音调不同,音色相同 B.钢琴与长笛的音调相同,音色不同
C.钢琴与长笛的响度相同,音色相同 D.钢琴与长笛的响度不同,音色不同
5.用体温计测量病人甲的体温,示数是38 ℃,如果该体温计未经甩过就用来测量病人乙的体温,示数也是38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乙的体温一定等于甲的体温 B.乙的体温不可能等于甲的体温
C.乙的体温不可能高于甲的体温 D.乙的体温一定低于甲的体温
6.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当用力挤压装满水的玻璃瓶时,会看到细玻璃管内的水面明显上升。这是利用细玻璃管内水面的变化来放大玻璃瓶的微小形变,下列做法中没有用到这种思想的( )
A.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由乒乓球的弹开说明音叉在振动
B.在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时,在鼓面上撒上一些纸屑,观察纸屑的跳起高度
C.在探究音调与频率关系时,改变直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拨动直尺,听音调的变化
D.通过温度计毛细管中液面高度变化测量温度的高低
7.下列是观察对岸的树木在水中倒影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8.一束光线斜射到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它与界面成20°角,反射光线跟折射光线的夹角恰好是90°,则入射角、折射角分别是( )
A.20°、70° B.20°、20° C.70°、20° D.70°、70°
9.近年来,刷脸支付已成为付款的常见方式,如图所示。消费者刷脸时面对摄像头,系统将摄像头拍到的人像与后台信息对比,确认后完成付款。关于刷脸支付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摄像镜头成像是利用了光的反射 B.人脸通过摄像镜头成放大的实像
C.人脸应该位于镜头二倍焦距以外 D.若要像变大,人脸应该远离镜头
10.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B.当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C.当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5cm处移到30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11.下列四幅图中,有的能说明近视眼或远视眼的成像原理,有的给出方法、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图①能够说明远视眼的成像原理,图④给出了远视眼的矫正方法
B.图①能够说明近视眼的成像原理,图③给出了近视眼的矫正方法
C.图②能够说明近视眼的成像原理,图④给出了近视眼的矫正方法
D.图②能够说明远视眼的成像原理,图④给出了远视眼的矫正方法
12.11月12日,云南昆明的天空中出现了不可思议的一幕,一座巨大的建筑物金光闪闪地似乎悬浮在天空中,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海市蜃楼。那么与海市蜃楼形成有关的光学原理是(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散射
13.由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制成体积相等两种实心球,按照如图所示方式,放在已调节平衡的天平左右盘内,天平仍平衡。则甲 乙物质的密度之比为( )
A.3∶4 B.4∶3 C.2∶3 D.3∶2
14.摘“星星”的妈妈王亚平从空间站回到地球,把来自太空的纸星星送给女儿.纸星星从太空返回地面后( )
A.质量不变 B.质量变大 C.质量变小 D.重力不变
15.某同学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一小石块的密度,如图甲是调节天平时的情形,图乙和图丙分别是测量石块质量和体积时的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使横梁平衡
B.乙图中测石块质量时,天平的读数是71.8 g
C.由丙图量筒的示数测得石块的体积是
D.计算出石块的密度是
16.现代建筑出现一种新设计:在墙面装饰材料中均匀混入小颗粒状的小球,球内充入一种非晶体材料,当温度升高时,球内材料熔化吸热,当温度降低时,球内材料凝固放热,使建筑内温度基本保持不变,如下图所示的四个图象中,表示球内材料的凝固图象的是( )
A. B. C. D.
17.以下自然现象的形成原因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屋顶的霜 B.窗玻璃上的冰花 C.树枝上的雾凇 D.水面上的冰
18.在地球上,生灵之声包含着丰富多彩的情感,天地之声吐露着无穷无尽的秘密,根据所学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交响音乐会中,我们通过音调能分辨出乐器的种类
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C.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发生前会发出超声波
D.中考时,学校周边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空2分,共24分)
19.小明在水平地面上水平推动一物体前进,物体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则该物体在第2 s时的速度为_______,在1~6 s内通过的路程为_______m。
20.甲、乙两辆汽车在同一段平直的公路上一起向东行驶,当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之比是6:5时,它们行驶所花费的时间之比是4:3,则甲、乙两车运动速度之比是_____;若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向_____行驶.
21.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同学们往往会出现一些生理上的变化,变声期就是其中之一,变声期后男同学的声带会变得更加宽、厚,所以_______会变得沉而粗;但不管什么时候,我们都能区分不同同学的声音,是因为他们的_______不同。(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22.勤劳的蜜蜂飞出去采蜜时翅膀每秒振动为440次,但它们满载而归的时候,翅膀每分钟振动次,则蜜蜂采蜜归来时翅膀的振动频率为__________Hz,它比蜜蜂出巢时双翅振动的音调__________(选填“高”“低”),有丰富经验的养蜂人据此判断出蜜蜂是飞出去采蜜,还是采蜜归来。
23.下表列出了几种物质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和沸点,根据表中数据回答:
物质 水银 酒精 甲苯 萘
熔点/ 80.5
沸点/ 357 78 111 218
南极的最低气温可达,若要测量此处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里最好选_______________做测温物质;若要测量液态萘的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里应选_____________做测温物质.
24.用久了的油漆黑板常会因“反光”而看不清写在黑板上的字,这是由于光的_______造成的;而毛玻璃黑板则不会发生这种现象,这是因为光射到毛玻璃黑板上发生了________.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
25.如图所示,请分别画出AB的入射光线和CO的折射光线。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24分)
2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焦距为10cm,蜡烛、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
(1)点燃蜡烛后,在调整过程中,应调整光屏、凸透镜或烛焰,使三者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上。
(2)当调节到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出现最清晰的倒立、_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烛焰的实像;生活中我们使用的_______就是利用了该原理(选填“投影仪”、“照相机”或“放大镜”)。
(3)小明将自己的一个近视眼镜片放在图中烛焰和透镜之间,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此时应将光屏向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
(4)随着蜡烛燃烧变短,可将凸透镜向_______(选填“上”或“下”)移动,以便使像仍成在光屏中央。
(5)若遮住凸透镜的下半部分,则烛焰在光屏上的成像情况是_______(选填“完整的像”、“一半的像”或“无法成像”)。
27.在“探究水的沸腾特点”的实验中:
(1)组装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时,应先调节_________(选填“A”或“B”)固定夹的位置;
(2)实验过程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此时水的温度为_______℃;
(3)实验结束后撤去酒精灯,水还会继续沸腾一小会儿,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4)图乙是a、b两个实验小组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水的沸腾图像,则水的沸点为_______℃,说明当时的大气压_________1标准大气压(选填“<”“>”“=”),a、b两图像不同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选填序号)。
A.酒精灯的火焰相同,a组水的质量大
B.水的质量相同,b组酒精灯的火焰小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28.G530次列车由南宁东开往北京西,自南宁东到北京西铁路长约2576km。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G530次列车当天的运行时刻表如下:求:
车次 到站、发车时间 南宁东 桂林北 武汉 北京西
G530 到站时间 …… 14∶10 18∶19 22∶48
发车时间 11∶48 14∶13 18∶22 ……
(1)G530次列车由桂林北到武汉所用时间是多少;
(2)G530次列车由南宁东到北京西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保留一位小数)
(3)中途G530次列车以40m/s的速度完全通过某一高架桥,用时70s,已知列车全长360m;求:
①该高架桥的长度;
②火车全部在该高架桥的时间。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ABD.小明和爸爸、妈妈一起坐在行驶的船中,爸爸与行驶的船、小明以及妈妈之间没有位置的变化;所以,以行驶的船、小明以及妈妈为参照物,爸爸是静止的,故ABD不符合题意;
C.爸爸与岸边的树之间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所以以岸边的树为参照物爸爸是运动的,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2.答案:A
解析:小球要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在相同时间内运动的距离要相同,通过观察发现,只有A的小球间距是相等的,故它做匀速直线运动。
3.答案:A
解析:游客能分辨出是蛤蟆声主要依据声音的音色。
故选A。
4.答案:B
解析:由波形图可知,钢琴与长笛的振动幅度与频率相同但波形不同,响度与振动幅度有关,音调与振动频率有关,音色与波形状有关,则二者响度与音调相同,但音色不同,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5.答案:C
解析:病人甲的体温是38 ℃,由于体温计有缩口,在离开人体后,体温计直玻璃管中的液柱不会下降,所以示数仍是38 ℃;用没有甩过的示数为38 ℃的体温计测量病人乙的体温时,若病人乙的体温低于或等于38 ℃,体温计液柱不变化,示数仍为38 ℃;若病人乙的体温高于38 ℃,液柱会上升,示数大于38 ℃;所以该温度计未经甩过就用来测量病人乙的体温,示数也是38 ℃,病人乙的体温可能等于或低于38 ℃,不可能高于38 ℃,故C正确。故选C。
6.答案:C
解析:A.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音叉发声时虽在振动,但不易直接观察;将乒乓球靠近发声的音叉,可以发现乒乓球被弹起,从而证明音叉在振动,采用的是放大法。故A不符合题意;
B.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时,响度不同,振幅虽然变化,但不是很明显,不容易观察;在鼓面上撒上一些纸屑,观察纸屑的跳起高度差别,从而比较振幅变化,采用的是放大法。故B不符合题意;
C.在探究音调与频率关系时,改变直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拨动直尺,听音调的变化,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故C符合题意;
D.大部分物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温度变化会引起其体积的变化,温度计的毛细管内径非常小,其中的液体因温度变化而发生的体积变化非常明显,可以直观反映温度变化,采用的是放大法。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答案:B
解析:树木在水中形成倒影,是因为来自岸上树木的光线斜射到水面上发生反射,反射光线进入眼睛,所以才能观察到对岸的树木在水中的倒影,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
8.答案:C
解析:因为入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等于20°,所以入射角为;又因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为70°;因为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等于90°,所以反射角与折射角之和等于90°,故折射角为.
故选C.
9.答案:C
解析:A.摄像镜头成像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A错误;
BC.刷脸时,人脸应该位于镜头二倍焦距以外,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正确,B错误;
D.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若要像变大,人脸应该靠近镜头,故D错误。
故选C。
10.答案:D
解析:A.如图,时,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所以
,故A错误;
B.当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错误;
C.当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故C错误;
D.物体从距凸透镜15cm处移动到30cm处的过程中,凸透镜的物距大于焦距,成实像,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故D正确。
11.答案:C
解析:图①能够说明远视眼的成像原理,图③给出了矫正的方法;图②能够说明近视眼的成像原理,图④给出了近视眼的矫正方法。
故选C。
12.答案:C
解析:海市蜃楼是由于空气密度不均匀引起的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虚像,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13.答案:D
解析:天平左右两侧的质量相等,且甲乙体积相同,根据公式可得,由此可得
则有
解得
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14.答案:A
解析: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与物体的状态、形状、温度、所处的空间位置的变化无关,因此纸星星从太空返回地面后质量不变,故A正确、BD错误;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纸星星在太空中处于失重状态,重力为零,因此纸星星从太空返回地面后重力变大,故D错误。故选:A。
15.答案:D
解析:A.由图甲知,指针左偏,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使横梁平衡,故A错误;
B.对于天平来说,其标尺上的分度值是0.2 g,故石块的质量是
故B错误;
C.据图甲中可看出:量筒中水的体积是60 mL,放入石块后的体积是80 mL;石块的体积为20 mL,合,故C错误;
D.故此时石块的密度是
故D正确。
故选D。
16.答案:A
解析:由于墙内混入非晶体材料,所以它在凝固的过程中,不会出现固液共存的状态,它的温度会持续下降。A是非晶体凝固图象,B是非晶体熔化图象,C是晶体熔化图象,D是晶体凝固图象。故选B。
17.答案:D
解析:A、屋顶的霜本质是小冰晶,是由屋顶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而成的。
B、窗玻璃上的冰花本质是小冰晶,是由室内的水蒸气遇到较冷的玻璃凝华形成的。
C、树枝上的雾凇本质是小冰晶,是在低温时由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凝华形成的。
D、水面上的冰是由水凝固而形成的。A、B、C三种自然现象的形成均是凝华,D选项是凝固。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8.答案:D
解析:A.不同的乐器发出声音主要是音色不同,所以分清是哪些乐器在演奏是依据音色不同,故A错误;
B.声音不能真空中传播,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零,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故B错误;
C.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发生前会发出次声波,故C错误;
D.减弱噪声有三种:①在声源处减弱;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③在人耳处减弱。学校周边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正确。
故选D。
19.答案:;3.5
解析:由图乙可知,物体在内的速度为,物体在内的速度为,则该物体在第时的速度为;由可知,物体在内通过的路程,物体在内通过的路程,所以物体在内通过的路程。
20.答案:9:10;西
解析:因为,所以,汽车运动速度之比为:;由题知,,甲、乙两辆汽车在同一段平直的公路上一起向东行驶,故若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向西行驶。
21.答案:音调;音色
解析:变声期后男同学的声带会变得更加宽厚,声带振动频率变低,所以音调会变得沉而粗;我们能区分不同同学的声音,是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同。
22.答案:300;低
解析:满载而归的时候,翅膀每分钟振动1.8×104次,则每秒振动300次,则蜜蜂采蜜归来时翅膀的振动频率为300 Hz。
蜜蜂飞出去采蜜时翅膀每秒振动为440次,即振动频率为400 Hz,采蜜归来时翅膀的振动频率为300 Hz,则采蜜归来时比蜜蜂出巢时双翅振动频率小,所以采蜜归来时比蜜蜂出巢时双翅振动的音调低。
23.答案:酒精;水银
解析: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南极最低气温可达-89℃,远低于水银的凝固点,要测量-89℃的温度,即需要凝固点低于该温度的物质,故不能用水银温度计,应选用测温物质为酒精和甲苯的温度计,而其中最好选用测温物质为酒精的温度计。
要量液态萘的温度,液态萘的温度范围是80.5℃一218℃,所以要测量液态萘的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里应选水银做测温物质。
24.答案:镜面反射;漫反射
解析:油漆黑板“反光”是因为油漆黑板发生了镜面反射,油漆黑板反射的光线比粉笔字反射的光线强,使人无法看清油漆黑板上的字;而毛玻璃黑板则不会发生这种现象,这是因为光射到毛玻璃黑板上发生了光的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的缘故。
25.答案:
解析:根据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可知,延长线过凹透镜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过凹透镜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变,据此完成AB的入射光线和CO的折射光线,如图所示:
26.答案:(1)同一高度;(2)缩小;照相机;(3)右;(4)下;(5)完整的像
解析:(1)应调整光屏、凸透镜或烛焰,使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这样像才能成在光屏的中央;
(2)如图所示,物距,凸透镜焦距,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利用该原理制成的;
(3)近视眼镜片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将近视眼镜片放在烛焰和透镜之间,光线延迟会聚,像距变大,应将光屏向右移动,才能得到清晰的像;
(4)凸透镜成倒立的实像,随着蜡烛燃烧变短,光屏上的像将向上移动;要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需将像向下移动,所以可将蜡烛向上移动,或蜡烛不动,将凸透镜向下移动;
(5)若遮住凸透镜的下半部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仍能会聚光线,在光屏上成像,所以在光屏上得到的是完整的像。
27.答案:(1)A;(2)93;(3)石棉网的温度高于水的温度,水能继续吸热;(4)98;<;B
解析:(1)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先根据酒精灯火焰的位置确定A固定夹的位置;
(2)由图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因此温度计的示数为93℃;
(3)实验结束后撤去酒精灯,水还会继续沸腾一小会,这是因为石棉网的温度高于水的沸点,水会继续吸收热量;
(4)水沸腾时温度不变,根据图乙即可知水沸腾时温度为98℃;水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减小,沸点降低,气压升高,沸点升高,一个标准大气压水的沸点为100℃,故此时气压小于一个标准大气压;乙图中看出,两图像中水的初温相同,且沸腾时温度相同,故a、b图像不同的原因可能是水的质量不同或酒精灯火力不同:
A、酒精灯的火焰相同,相同时间里a、b组的水吸收的热量相同,从图中可知b组加热至沸腾所用时间较长,则b组的水的质量大,故A错误;
B、水的质量相同,从图中可知b组加热至沸腾所用时间较长,则b组的水吸收的热量较少,即b组酒精灯的火焰小,故B正确;故选B。
28.答案:(1)4h6min;(2)234.2km/h;(3)①2440m,②52s
解析:(1)由表格数据可知,从桂林北到武汉所用的时间为
(2)由时刻表知G530次列车11∶48从南宁东出发,22∶48到达北京西,列车的运行时间为
南宁东到北京西的平均速度为
(3)①火车通过高架桥行驶的路程为
因为
高架桥的长度为
②火车全部在高架桥上所行驶的路程为
由得,火车全部在高架桥上的时间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