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适应性训练
时间:45分钟
一、作图题(4分)
1.如图所示,是光源S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请画出S的位置并完成光路图。
2.如图所示,这是文具用品燕尾夹的侧面图,使用时,请在杠杆ABC上画出动力F1的力臂l1。
二、实验题
3.(5分)校门口设有如题图甲的限速标志,洋洋想探究驶过校门口的汽车是否超速,步骤如下:
(1)洋洋用卷尺测出自行车车轮滚动一圈后到达如题图乙所示的位置(从0刻度线开始),其周长是 cm;
(2)她推着自行车从校门路口A点出发,到路口B点停止,自行车恰好转动了60圈;
(3)当汽车的车头经过A点时,站在A点的同学马上举手示意,站在B点的洋洋开始计时,当 (选填“车头”或“车尾”)到达B点时,停止计时,所用时长如题图丙所示,则tAB= ;
(4)计算可知:这辆车经过AB段时 (选填“已”或“未”)超速;
(5)为了行人安全,请你提出一条可以促使车辆减速的建议 。
4.(5分)如图是洋洋“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她在玻璃板的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还要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支“完全相同”但未点燃的蜡烛B,“完全相同”的目的是 ;
(2)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 (选填“A”或“B”)一侧观察玻璃板。洋洋无论怎样调节蜡烛B,发现都不能与蜡烛A的像重合,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3)实验中,她用略小于玻璃板的不透光挡板紧贴玻璃板放在蜡烛B的一侧,蜡烛A (选填“能”或“不能”)通过玻璃板成像,若她将该挡板紧贴玻璃板放在蜡烛A的一侧,那么蜡烛A (选填“能”或“不能”)通过玻璃板成像。
5.(5分)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实验要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大致在 ,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2)如图甲是洋洋测量焦距时所做的实验,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3)移动蜡烛、透镜和光屏至图乙所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若将凸透镜换成镜面口径大小相同焦距稍小的凸透镜,再次实验,则需将蜡烛 (选填“向左”或“向右”)移动才能成清晰的像。
(4)移动蜡烛、透镜和光屏至图乙所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若仅将蜡烛与光屏位置对调,则在光屏上能看到清晰的 像(填像的性质);
(5)另外一个实验小组用由几个发光二极管做成的“F”字样的发光体代替蜡烛进行实验,你认为其好处是 (写出一点即可)。
6.(4分)如图所示,摆线的长L相同,小球A、B的质量,悬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
(1)图—1、图—2中,同时由静止释放A、B两球,观察到它们并排摆动且始终相对静止,同时到达竖直位置,这表明两小球在摆动过程中任一时刻速度大小与小球的 无关;
(2)洋洋设计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小球按图示位置由静止释放,当小球摆动到竖直位置时,恰好与静止在水平面上的木块C发生碰撞,木块都会在水平面上滑行一定距离后停止,本实验中通过比较 反映小球撞击木块C前的动能大小;
(3)图—2中小球B到达竖直位置时的速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图—3中小球B到达竖直位置时的速度。实验中洋洋观察到图—3中木块C被撞得更远,由此可得出结论: 。
7.(5分)如图甲所示,大雪过后路面结冰,道路养护工作人员撒盐使路面的冰及时熔化,确保了行人和车辆的出行安全。为了弄清其中缘由,洋洋做了一组关于冰熔化的实验。
(1)如图乙,在组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 (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顺序组装,用该方法加热的好处是 ,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示数是 ;
(2)加热一段时间后,洋洋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在丁图中绘制了A图像,由此可知冰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3)完成上述实验后,洋洋又取了适量淡盐水制成的碎冰,用相同的热源再次加热,得到丁图中B图像;再次取适量浓度更大一些的盐水制成的碎冰,用相同的热源加热,得到丁图中C图像;通过以上实验可知,请说明结冰的路面撒盐的原因: 。
8.(9分)洋洋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阿基米德原理,溢水杯已经装满水,当物块浸入水中时,水会流入小空桶内;
(1)用弹簧测力计提着物块缓慢下降,在物块从接触水面到刚好浸没在水中的过程中,左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物块受到水的浮力 ,水对溢水杯底部的压强 ;(三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由实验中的数据可知,物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 N,排开水的重力是 N;根据实验中所测的物理量可列等式 (用图中字母表示),从而验证了阿基米德原理;
(3)如果实验前溢水杯未装满水,实验测得的 (选填“浮力”或“排开水的重力”)
将会偏小。
(4)洋洋同学用酒精代替水继续实验,他发现此时的F3变大,说明浮力的大小与 有关;用酒精继续实验的目的是 (选填“减小误差”或“寻找普遍规律”)。
9.(4分)化学课上洋洋学习了酸碱盐等电解质,思考: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能跟什么因素有关?洋洋想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能可能跟溶液的种类、浓度等因素有关。请你帮洋洋设计实验方案对电解质溶液浓度是否影响其导电性能进行探究。
(1)实验器材:学生电源(电路符号用“”表示)、开关、蒸馏水、玻璃棒、氯化钠晶体(电解质溶液电路符号可用“”表示)、烧杯、导线若干,还需填加 (选填电压表或电流表);
(2)写出实验步骤及所要测量的物理量(用字母表示);
10.(5分)在学习了滑动摩擦力后,齐齐和洋洋想用所学的知识比较浴室防滑垫(如图)的防滑效果。他们准备了不同品牌的两个防滑垫,一个弹簧测力计和一条细线,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洋洋为了准确地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应该让防滑垫 运动;
(2)洋洋将防滑垫平铺在水平桌面上,按正确的方法拉动弹簧测力计时,发现摩擦力过大,超过了弹簧测力计的量程。经过讨论,他俩决定借助木块来比较两个防滑垫的防滑效果。如图乙,将垫子的防滑面向上,拉动木块,如果拉动的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大,则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 (选填“改变”或“不变”);
(3)齐齐经过思考改进了洋洋的实验,让弹簧测力计和木块保持静止,拉动防滑垫进行测量(如图丙所示),这样做的好处是 ,示数稳定便于读数;
(4)换用另一品牌的防滑垫,仍用同一木块重复图丙实验过程,测出摩擦力的大小并比较。实验中比较“防滑效果”实际上是比较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中的哪一个?答: ;
使用同一木块的主要目的是 ;
参考答案:
1. 2.
3. 199.52 车头 10s 已 加装减速带
4. 便于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关系 A 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 虚像 能 能
5. 同一高度 10.0 向右 凹透镜 能 倒立、放大的实 见解析
6. 质量 木块移动的距离 小于 质量相同时,物体的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7. 自下而上 受热均匀 -3℃ 晶体 撒盐可以降低冰的熔点
8. 变小 变大 不变 0.5 0.5 F1-F3=F4-F2 排开水的重力 液体密度
9. 电流表 见解析
10. 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 不变 不用匀速拉动防滑垫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控制压力相同参考答案:
1. 2.
3. 199.52 车头 10s 已 加装减速带
4. 便于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关系 A 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 虚像 能 能
5. 同一高度 10.0 向右 凹透镜 能 倒立、放大的实 见解析
6. 质量 木块移动的距离 小于 质量相同时,物体的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7. 自下而上 受热均匀 -3℃ 晶体 撒盐可以降低冰的熔点
8. 变小 变大 不变 0.5 0.5 F1-F3=F4-F2 排开水的重力 液体密度
9. 电流表 见解析
10. 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 不变 不用匀速拉动防滑垫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控制压力相同
S
A
●
S'
C
B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