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8张PPT。一、光学作图的几种类型
光的反射作图、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光的折射作图。
二、方法技巧
(1)光的反射现象中,任知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反射面三个要素中的两个,就可以利用光的反射规律画出第三个要素;
(2)平面镜成像作图方法是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即物、像关于平面镜对称,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像点等知识作图;
(3)在光的折射作图中,判断是折射角大还是入射角大的方法:光速大的介质所在光线与法线夹角大。
三、注意事项
主要注意线的虚实,箭头的方向。反向延长线、作对称的垂线和法线都要用虚线,箭头的方向是指向被观察者的眼睛。类型一:光的直线传播
1.如图,在房间的A点能看到室外的景物,请通过作图画出在A点能观察到窗外景物的范围。解:如图 类型二:光的反射作图
2.一束与镜面成45°角的水平光线射在平面镜上,如图所示,请画出反射光线并标明反射角的大小。解:如图 (1)一束太阳光经平面镜上的O点反射后到达B点,请在图乙中画出该入射光。(保留作图痕迹)
(2)若入射光在纸面内绕O点转过6度,则平面镜MN需绕O点转过_____度,才能使反射光仍然照射到B点。3课件18张PPT。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用带箭头的直线来描述光的传播路径,叫做光线。
2.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接近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 m/s。
3.光年是最大的长度单位。1.月亮、电影屏幕不是光源。
2.小孔成像是倒立的实像,其大小与物体、像到小孔的距离有关,与小孔的形状无关。
3.太阳光若被月亮挡住,形成的是日食,若太阳光被地球挡住,形成的是月食。【例】下列哪一种现象不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
A.影子
B.公路上的海市蜃楼
C.小孔成像
D.日食
【解析】光射到不透明的物体上在不透明物体后面形成一个光线射不到的黑色区域,这就是影子;影子、小孔成像和日食都是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的例子,而B中海市蜃楼说明光线发生了弯曲。
【答案】B【方法归纳】光和声音的比较1.能够_____的物体叫做光源,_____是最大的自然光源,
_______________是人造光源。
2.为了形象地描述光的传播情况,通常用一条_______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做光线。
3.光在 介质中是沿_____传播的。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有 、 、 等。
4.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的,在_____中传播速度最大,为 。发光太阳烛光或通电的电灯带箭头同种均匀直线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小孔成像不同真空3×108 m/s水母、太阳 电灯、霓虹灯、点燃的蜡烛 C 一叶障目 光沿直线传播 D C 知识点3: 光速
6.电闪雷鸣时,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说明光速比声速_____(选填“大”或“小”);真空中的光速为 m/s。
7.设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v1,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v2,在普通玻璃中的传播速度为v3,则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
A.v1<v2<v3
B.v1>v2=v3
C.v1>v2>v3
D.v1=v2=v3大3×108C8.为了提高计时的准确性,大型国际比赛的赛道上都使用光电计时设备。但由于条件的限制,一般的运动会上都是起点处的裁判员发枪开始比赛,终点裁判员通过秒表计时。为了使计时更准确,应该( )
A.看到冒烟开始计时,因为烟雾容易看清
B.听到声音开始计时,因为声音容易听清
C.看到冒烟开始计时,因为光速比声速快得多
D.看到冒烟开始计时,因为光的传播不需要时间
9.下列短语或词句涉及的知识与光的直线传播无关的是( )
A.立竿见影 B.鱼翔浅底
C.三点一线 D.一叶障目CB10.一个人晚上沿马路散步,经过一盏路灯,此时灯光照射到人身上,人的影子长短会相应发生变化,其变化情况应该是( )
A.逐渐变长 B.逐渐变短
C.先变长后变短 D.先变短后变长
11.太阳光通过校园林荫道旁树叶的缝隙,在路面上形成了许多光斑,这些光斑( )
A.是圆形的,它是太阳的虚像
B.是树叶形的,它是太阳的实像
C.是圆形的,它是太阳的实像
D.是树叶缝隙形的,它是太阳的影子DCC 13.金星凌日的奇观,即从地球上看去,有一个小黑点在太阳表面缓慢移动。
(1)金星凌日现象可以用 原理来解释。
(2)如图所示为太阳及八大行星示意图,据图分析你认为在地球上除了可以看到金星凌日外,还能看到_____凌日现象。
(3)金星凌日时,金星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大约是4.2×107 km,如果从地球上发射一束激光到金星,大约需要_____ s可以到达。光的直线传播水星14014.(1)室内一盏电灯通过墙上的两个小洞,射出两条细小光束(如图所示),请根据光束的方向确定室内电灯的位置。
(2)俗话说:“坐井观天,所见甚小”,画出图中井中青蛙所能看到的范围。解:如图 15.如图所示,AB为窗的一边,CD为窗外一物体。
(1)请在甲图中作出在室内能看见物体C端的范围;
(2)在乙图中作出在室内能看到CD整个物体的范围。
解:如图 16.利用身边常见的物品,做一些小实验是同学们学习、研究物理的好方法,也是一种创新,请你用如图所示的塑料吸管和激光笔,从正反两方面分别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探究光在空气中是否是沿直线传播的。
(1)正方案:探究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反方案:探究光在空气中不是沿曲线传播的。
解:(1)让激光笔发出的激光从笔直塑料管开口的一端射入,可以看到激光从管的另一端开口射出,并在纸或墙壁形成一个光斑
(2)将塑料管弯折,重复上述实验,可以看到在弯折塑料管口另一端没有激光射出课件18张PPT。1.光的反射定律:三线共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
2.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3.光的反射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1.反射定律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不能颠倒。
2.入射光线垂直反射面入射时,反射角、入射角都为0°。
3.入射角、反射角分别是入射光线、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而不是与反射面的夹角。【例】雨后的夜晚,当你迎着月光行走在有积水的路上,为了避免踩到水,应走“较暗”的地面,这是因为光在( )
A.地面发生镜面反射
B.地面发生漫反射
C.水面发生漫反射
D.水面不发生反射
【解析】迎着月亮走,由于月光在水面上发生的是镜面反射,许多反射光线进入了在反射光方向上的眼睛,水面看起来明亮而刺眼;月光在地面上发生的是漫反射,只有少量的反射光线进入了眼睛,所以地面要暗一些。若背着月亮走,月光在两种物质表面发生的反射情况并没有改变,但此时水面反射的光不能进入眼睛,而地面上漫反射的光有一部分进入了眼睛,所以地面要亮一些。
【答案】B【方法归纳】光和声音的比较三线共面莫忘记。
法线中间角两边,
两角相等不会变。
反射现象虽很多,
概括只分“镜”和“漫”。1.光从一种介质射到另一种介质的表面时,有一部分光返回原介质的现象叫做光的_____。
2.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 和法线都在_____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_____两侧;反射角_____入射角。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的。
3.一束平行光射到镜面上,会被_____地反射,这种反射叫做_____反射;一束平行光射在 的物体表面上时,会把平行的入射光线向着 反射,这种反射叫做漫反射。反射入射光线同一法线等于可逆平行镜面凹凸不平四面八方知识点2:光的反射定律
2.如图所示,表示光在物体表面的反射情况,图中_____是反射光线,_____是入射光线,_____是法线,_____是反射角,_____是入射角。反射 反射 OBAOON∠3∠23.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
(1)让一细光束沿平面E射到平面镜O点,在平面E上可看到入射光线AO,若将纸板F向前或向后折,在纸板F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这说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_____ 同一平面内。
(2)小明还想探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具体做法是改变_____光线的方向,观察_____光线的方向是否改变,并用量角器测量入射角和反射角。在入射反射可逆 OA 可逆 C 知识点4: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6.八(三)班同学上体育课排纵队时,如果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队就排直了,这可以用 来解释。教室里不同位置上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粉笔字,这是光的 (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有时,教室黑板反光能“晃”着一些同学的眼睛,其原因是 ;为了保护同学的眼睛,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提出改变这种状况的一条建议:
。光沿直线传播漫反射光在黑板上发生了镜面反射把黑板表面做得粗糙一些7.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20°时,反射角也为20°
B.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
C.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增大5°
D.入射光线垂直镜面入射时,反射角为90°
8.光明是人们祈求的,但有时光也会损害人的视觉和身心健康,成为光污染。下列现象中会造成光污染的是( )
A.汽车车窗玻璃上贴太阳膜
B.城市建筑大面积安装玻璃幕墙
C.晚上学习时用护眼台灯
D.用塑料薄膜建造温室大棚BB9.如图所示,相邻两室,一明一暗,在两屋之间的墙壁上有一平面镜M,且∠AOC=∠BOC,甲、乙两人分别站在A、B两点,向平面镜张望,则( )
A.甲能看到乙,乙看不到甲
B.甲乙互相都可以看到对方
C.甲看不到乙,乙看不到甲
D.甲看不到乙,乙能看到甲
10.在暗室的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块小平面镜平放在纸上(镜面朝上);让手电筒正对平面镜照射,如图所示。从侧面看去( )
A.镜子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B.镜子比较暗,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C.白纸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D.镜子比较暗,它发生了漫反射DBB 80° 向右 13.(2014,台州)博物馆不能有直射阳光进入展示空间,因为展品在阳光的直接照射下会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害。某博物馆采用了一种新的天窗形式——光导天窗(如图)。当外界较强的阳光射到天窗时,电动卷帘能随时调整光线的角度和进光量,使适量的光斜射到井壁的平面镜上,把光导入到光井底部的漫射器上。当外界光照太弱时,光井内有人工照明给予补充。阳光在光井中经过多次_____后,通过底部漫射器均匀高效地照射到需要光照的地方。反射14.完成光路,并标明反射角的大小。解:如图: 15.如图所示,已知一束光的一条光线a的传播光路,请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出另一条光线b的传播光路,并在虚线框内画出相应的光学元件。解:如图: 16.(2014,河南)如图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块纸板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
(1)实验时让光贴着纸板入射是为了 。
(2)如果纸板没有与平面镜垂直放置,当光贴着纸板沿AO入射时,
_____(选填“能”或“不能”)在纸板上看到反射光。
(3)为了便于测量和研究,需要把光路记录在纸板上,你的方法是
。
(4)为了得到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关系的普遍规律,应当
。.显示光路不能用笔在纸板上沿光路将其描画下来多次改变入射角进行实验课件18张PPT。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光的反射。
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等大、等距、连线垂直、虚像。
3.平面镜的作用:改变光路和成像。
4.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用未点燃的蜡烛代替虚像,是等效替代法。1.物体在镜前运动,像也等速运动。
2.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左右相反。
3.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不随距离而改变。当人靠近平面镜时会感觉到像在变大,原因是像相对于人眼的视角增大了,像的大小本身没变。【解析】A.棋子在平面镜中成的像无法呈现在光屏上,所以是虚像,故A错;B.平面镜所成的像是与物体等大的虚像,故B错误;C.平面镜成的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并且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所以棋子与它的像关于镜面对称,故C正确;D.棋子靠近平面镜时,像会靠近平面镜,故D错误
【答案】C1.通过实验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_____,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_____,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是_____像。
2.平面镜成像规律也可表述为: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_____对称。相等相等垂直虚镜面知识点1:平面镜成像特点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
(1)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像与物的大小_____,像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2)实验中,在玻璃后放一只和玻璃前燃烧蜡烛大小完全一样的未点燃蜡烛,目的是 。相等等于比较像与物体是否相等C 玻璃板 不会 虚 不变 C 6.(2014,广州)如图所示,小明把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某位置时,另一支外形相同的蜡烛B恰好与蜡烛A所成的像完全重合。仅根据这步实验,小明就提出:“若将蜡烛A移到其他位置,玻璃板所成的像始终是与物等大的。”他这一提法属于( )
A.猜想
B.评估
C.设计实验
D.实验结论AB D C 10.从平面镜内看到一时钟面上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则此时实际时间是( )
A.8:20
B.4:30
C.7:20
D.3:40
11.(2014,河北)小红站在学校大厅衣冠镜前2 m的地方,像到小红的距离为_____m;小红发现衣领处有一点污渍,便走近镜子,镜中的像将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由于大厅内光线较暗,为了帮助小红看清衣领上的污渍,小明应将光源照向_____(选填“衣领”或“平面镜”)。D4不变衣领12.(2014,扬州)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
(1)实验室提供茶色玻璃板、透明玻璃板、两支相同的蜡烛和两只相同的棋子,应选 作为平面镜,且厚度要_____(选填“厚”或“薄”)。小华选择两支蜡烛,小明选择两只棋子,请针对其中一位同学,说出他选择的理由。
解:选择蜡烛的理由是所成的像较清晰,选择棋子的理由是另一个棋子和平面镜前面棋子所成的像完生重合 茶色玻璃板薄(2)如图所示,蜡烛放在画有方格的平板上,像的位置在_____(选填“A”“B”“C”或“D”),在该位置放一光屏,屏上_____(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像,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_____像。B不能虚13.(2014,南京)如图所示,将茶色玻璃板作为平面镜竖直放置在一块平板上,并准备了两个相同的棋子A和B、刻度尺、铅笔等,用来探究棋子A在平面镜中成像的特点。
(1)实验操作要解决两个问题:
①如何确定_____的位置?
②如何比较 的大小?
(2)为了研究像和物到镜面距离的关系,应多次改变
,重复实验。
(3)实验表明:像与物相对于镜面_____。像像和物棋子A的位置(物到镜面的距离)对称14.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在白纸上记下了两支蜡烛的位置,如图所示,A、B分别表示两支蜡烛,请画出该同学在S处看到蜡烛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光路图(保留作图痕迹)。 解:如图: 课件18张PPT。1.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能用光屏承接的像。虚像是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不能用光屏承接的像。
2.人眼能看到镜中的虚像,是因为有反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逆着反射光线看到的。即人眼、虚像点、入射点在一条直线上。1.在用平面镜成像规律画图时,虚像用虚线,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用虚线。
2.进入人眼的反射光线的方向指向人眼,光线的传播方向不能标反。
3.在能用光的反射定律或平面镜成像规律作图的情况下,用平面镜成像规律画图快捷准确。1.在装修狭窄的房间时,为了扩大视野,经常在整面的墙上安装一面大型的平面镜,人走进房间后,感觉宽敞多了,这是利用了 的原理达到目的的。
2.五官科医生在为病人检查耳道时,头上戴的额镜是_____镜,它的作用是 。在道路拐弯处安装一面镜子,它是_____镜,
作用是 。
3.生活中经常提到的“影”与我们学到的光学知识有关。在立竿见“影”和水中倒“影”中,前者是由光的 形成的,后者是由光的_____形成的。平面镜成像凹面会聚光线凸面扩大视野直线传播反射D C D B 反射 焦点 C C 8.除了大型汽车外,绝大多数汽车前面的挡风玻璃往往要斜着安装,而不是竖直安装。这样做的目的是( )
A.为了看清车前的路面
B.尽可能避免因平面镜成像造成的不安全因素
C.为了造型美观
D.防止挡风玻璃被震碎
9.白天在房间里照镜子时,为了能清晰地看到自己的面容,应该( )
A.面部正对着窗口 B.镜面正对着窗口
C.面部和镜面都对着窗口 D.以上说法都不对BA1 左方 11.(2015,沾益县校级模拟)如图所示,当汽车在AB路段行驶时,司机看不到BC路段的情况,为了看到BC路段的情况,人们利用光的_____规律,在公路急转弯B处装上___________ (选填“平面镜”“凹面镜”或“凸面镜”),扩大视野,以减少事故的发生。反射凸面镜13.如图所示,电工要从房A拉导线到河岸安装一盏路灯O后再到房B,路灯O选在岸上何处导线最短?小莉将河岸当作平面镜,用光学作图法很简单地确定了路灯O的位置,请画出小莉的作图。解:如图: 14.小明想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老师给小明提供了如下器材:①刻度尺一把 ②厚玻璃板一块 ③薄玻璃板一块 ④规格相同的蜡烛1对 ⑤大蜡烛1支 ⑥火柴一盒 ⑦光屏一面 ⑧固定支架一副
(1)请你写出该实验不需要的器材序号:_____。
(2)实验中,用玻璃板来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可以看到在玻璃板另一侧未点燃移动的蜡烛。
(3)组装好实验装置,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规格相同的蜡烛,竖立放在玻璃板后面不断地调整位置,直到看上去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做的目的
①确定点燃蜡烛的像的位置,②比较像和物的大小。②⑤(4)小明将实验数据填入下表:小明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到结论: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不一定等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你认可小明的结论吗?为什么?
不认可;因为只凭一两次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不具有普遍性
(5)如果小明还想探究平面镜所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他该怎么操作?
在蜡烛像的位置放上光屏,观察像是否承接在光屏上课件20张PPT。1.光线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透明介质时发生折射,发生折射时,遵循光的折射规律:三线共面、法线居中、两角不等。
2.两角关系:斜射时,总是空气中的角大,垂直入射时,两角相等都为0,传播方向不变。1.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可以从光速角度去记:当光从光速大的介质斜射入光速小的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2.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但不成正比例关系。【例】(2014,湖北咸宁)如图所示,光在玻璃和空气的界面CD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入射角为60°,界面右侧是空气
B.折射角为45°,界面右侧是玻璃
C.入射角为30°,界面左侧是空气
D.折射角为45°,界面左侧是玻璃
【解析】如图所示,已知CD为界面,则MN为法线。∠AOC=60°,则∠BOD=60°,入射角为90°-45°=45°,因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故CD右侧为空气,左侧为玻璃。【答案】D1.在装修狭窄的房间时,为了扩大视野,经常在整面的墙上安装一面大型的平面镜,人走进房间后,感觉宽敞多了,这是利用了 的原理达到目的的。
2.五官科医生在为病人检查耳道时,头上戴的额镜是_____镜,它的作用是 。在道路拐弯处安装一面镜子,它是_____镜,
作用是 。
3.生活中经常提到的“影”与我们学到的光学知识有关。在立竿见“影”和水中倒“影”中,前者是由光的 形成的,后者是由光的_____形成的。平面镜成像凹面会聚光线凸面扩大视野直线传播反射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 。
2.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者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_____方向偏折。折射角_____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_____。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传播方向_____。
3.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的。光的折射法线小于增大不变可逆知识点1:光的折射
1.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面,则反射角是_____度,折射光在图中的_____(选填“A”或“B”)区域。2.如图是一束光在玻璃和空气的分界面上发生折射的光路图。由图可知,光线是从_____射入_____中。
3.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入射角为0°,折射角为( )
A.0° B.30°
C.45° D.60°60A玻璃空气AD 折射 反射 折射 乙 B 8.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图中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方向均未标出),其中折射光线是_____(用字母表示),反射角等于 。OG30°A B C A.对准看到的小虫
B.对准看到小虫的下方
C.对准看到小虫的上方
D.太神秘了,无法判断12.某校新建成一个喷水池,在池底中央安装了一只射灯。射灯发出的一束光照在右边的池壁上,当池内无水时,站在池旁左右的人,看到在S点形成一个亮斑,如图所示,现往池内灌水,水面升至a位置时,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P点;如果水面升至b位置时,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Q点,则( )
A.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上方
B.P点在S点的上方,Q点在S点的下方
C.P点在S点的上方,Q点在S点的上方
D.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下方A 解:如图: 解:如图: (1)分析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
(2)分析表中的数据和甲、乙、丙的光路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哪种介质中的光速大,那么光在这种介质中的角度(入射角或折射角)就大;
(3)由分析的结论可知,光从水中斜射入玻璃中,折射角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入射角。小于右 课件17张PPT。1.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可以分解成七色光,不同色光通过三棱镜时偏折程度不同。
2.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3.红外线的特征:热作用强;穿透云雾能力强;可用来遥控。
4.紫外线的特征:化学作用强(使底片感光);生理作用强(杀菌);具有荧光效应等。1.白光是复色光。
2.七色光中,紫色光通过三棱镜的偏折能力最强。【解析】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红光在上方,紫光在下方,且在白光通过左侧表面时各种色光就发生了色散。
【答案】B1.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可以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做 。把光按这个顺序排列起来就
是_____,因此太阳光(白光)为_____色光。
2.色光的三原色是_____、_____、_____,三种色光通过不同的混合,可以获得各种不同的色光。
3.光谱中在红光以外的看不见的光称为 ,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辐射红外线,物体的_____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多,红外线的热作用越强。
4.光谱中_____以外的看不见的光叫紫外线,紫外线的作用
是 、 等,生活中既要合理利用紫外线,又要防止紫外线给我们带来的危害。光的色散光谱复红绿蓝红外线温度紫光杀菌消毒使荧光物质发光折射 A C 白 漫 知识点3:看不见的光
5.电视机遥控器可以发出不同的_________来实现对电视机的遥控;适当的________照射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均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
6.夜间,人的体温比野外草木、岩石的温度高,人辐射的红外线比它们_____(选填“强”或“弱”)。人们根据这个原理制
成了 ,可以用在步枪的瞄准器上。
7.辐射红外线的强度取决于物体的( )
A.形状 B.温度 C.大小 D.亮度红外线紫外线强红外线夜视仪B8.在日常生活中,下列哪种仪器在工作时应用到紫外线( )
A.雅安地震中用到的生命探测仪
B.电视机的遥控器
C.百货超市前台的验钞机
D.步枪的夜视仪
9.(2014,黄冈)下列光现象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
A.水中倒影——光的折射
B.雨后彩虹——光的反射
C.形影不离——光的直线传播
D.海市蜃楼——光的色散CCC C B C 14.如图甲所示,一束白光经三棱镜折射后,在光屏上形成自上而下为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这就是光的_____现象。一束红光沿AO从空气斜射向玻璃,OB和OC分别是红光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如图乙所示。如果一束紫光也沿AO斜射向玻璃,请在图乙中画出该紫光的折射光线OD(大致位置)和反射光线OE,并标出传播方向。解:如图 色散15.小唐了解到电视机遥控是通过一种人眼看不见的光——红外线来传输信号的。他想进一步了解红外线是否具有可见光的某些传播规律,进行了探究:
实验一:在遥控器前面分别用相同厚度和大小的硬纸板与玻璃板遮挡,保持遥控器方向、遥控器和电视机的距离相同,多次按下遥控器的“开/待机”按钮,发现用硬纸板遮挡时不能控制电视机,用玻璃板遮挡时能控制电视机。
实验二:将遥控器对准天花板,调整遥控器的方向并多次按下遥控器的“开/待机”按钮,发现遥控器处于某些方向时能控制电视机。(1)小唐进行实验一所探究的问题是
。
(2)实验二现象能证明_____。
A.红外线遇障碍物会发生反射
B.红外线反射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红外线能否透过透明和不透明的物体A16.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1)大家都见过水波,其实光也是一种波,从一个波峰到另一个相邻的波峰的距离称为波的波长,不同颜色的光具有不同的波长。如可见光中红光波长最长,紫光波长最短。
(2)实验表明波长较短的光容易被大气散射,即传播的距离比波长较长的光近。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
解:太阳光中的蓝色光波长短,易被大气散射,故天空是蓝色的
(2)汽车的雾灯为什么是黄色的?你认为养路工人的服装用什么颜色较理想?
解:黄色光不易被散射。橙色服装较理想,因为橙色光波长较长,不易发生散射现象 课件18张PPT。考点一:光的直线传播
1. 的物体叫光源,光源分为_____光源和_____光源。
2.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是 。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约为 m/s。
考点二:光的反射
3.光的反射定律:(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 ;
(2)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_____的两侧;_____角等于_____角。
4.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 。
5.镜面反射是平行光射到_____物体的表面上平行反射的现象。
6.漫反射是平行光射到_____ 物体的表面上被向各个方向反射的现象。自身能发光自然人造在同种均匀介质中3×108同一平面内法线反射入射可逆的光滑粗糙考点三:平面镜成像
7.像和物大小_____。
8.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
9.它们的连线与镜面_____。
10.平面镜成的像是_____像。相等相等垂直虚考点四:光的折射
1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_____的现象叫光的折射现象。
12.光的折射规律:
(1)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 ;
(2)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_____的两侧;
(3)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时,折射角_____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折射角_____;光垂直入射时,光的传播方向 。改变同一平面内法线小于增大不改变考点五:光的色散
13.白光经过三棱镜被分解成红、橙、_____、_____、蓝、靛、紫七种颜色光的现象叫光的色散。
14.光的三原色:_____、_____、_____。
15.光谱中_____以外的看不见的光叫红外线。物体向外辐射红外线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就_____。
16.光谱中_____以外的看不见的光叫紫外线,紫外线的作用有:_____、 。黄绿红绿蓝红光越多紫光灭菌使荧光物质发光等考点二:光的反射
2.(2014,临沂)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15°时,反射角也为15°
B.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增大5°
C.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
D.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CB C C C 7.如图所示,小明将一枚硬币放在碗的底部,眼睛在A处恰好看不到它。
(1)小明看不到硬币,这是因为光在均匀介质中沿_____传播;
(2)将平面镜放到碗边适当的位置,小明在A处通过平面镜看到了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_____现象;
(3)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小明在A处也能看到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_____现象。直线反射折射8.(2014,盐城)如图所示,一束激光沿_____射到空水槽底部O点,形成一个光斑,向水槽中注入适量水后,水槽底部光斑移动到O点的_____(选填“左”或“右”)侧。继续沿水槽壁缓慢注水,在此过程中,折射角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直线左不变9.小芸同学用一支新买的激光笔照射水平水面,在竖直白墙上出现了二个红色亮点A 和B,如图所示。现保持入射点O的位置不变,欲使光点A下移至A′处,应使入射光线MO 绕着点O沿_________ (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现保持入射点O 的位置不变,欲使光点B下移至B′处,应使入射光线MO绕着点O沿 (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顺时针逆时针10.(2014,随州)艾梅同学将一只点燃的蜡烛靠近妈妈的梳妆镜,她发现镜子中出现了两个该蜡烛的虚像(两像大部分重叠但稍有错位)。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烛光经玻璃前表面反射形成一个虚像,经后表面反射又形成了一个虚像
B.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不能选择梳妆镜,唯一原因就是会产生两个像
C.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应选择厚一些的透明玻璃板
D.在水面上方25 cm处悬枚硬币A,将同样的硬币B置于水面下,当从水面上看到B与A的像重合时,真实的B与水面的距离也是25 cmAAB 14.(2014,烟台)某实验小组用玻璃板、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A、B,两个完全相同的棋子、白纸、支架、刻度尺、笔等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小明同学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不能与蜡烛A的像重合,其可能的原因是
玻璃板没有与水平桌面垂直.
(3)同组的小红同学用棋子代替蜡烛进行实验,但怎么也看不清楚棋子的像。请你提出一个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
解:用手电筒照亮玻璃板前的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