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1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核心课件)-2023-2024学年七年级生物下册备课核心课件(人教版)(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4.3.1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核心课件)-2023-2024学年七年级生物下册备课核心课件(人教版)(共2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6.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3-06 22:09: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七年级生物学下册
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想一想,议一议
长跑时,体育老师总是建议我们用鼻子吸气,用嘴呼气,必要时可以用嘴辅助吸气,但不要张大嘴巴吸气和呼气。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
呼吸系统的组成









气管
支气管

呼吸道
呼吸系统
左肺
右肺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组成。
呼吸道的作用
呼吸系统中的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叫做呼吸道。
呼吸道仅仅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吗?
呼吸道的作用
1.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
鼻的(软)骨
喉的软骨
气管壁的“C”形软骨
气管和支气管(部分)
保证气体顺畅通过
结合图片和文字资料,分析呼吸道的作用。
呼吸道的作用
2.人体内的温度一般恒定37.5℃,但外界环境的温度变化不定。
鼻腔结构模式图(侧面)
体温的相对恒定对于生命活动是非常重要的。
呼吸道的作用
3.鼻腔前部生有鼻毛;鼻腔内表面的黏膜可以分泌黏液,黏膜中还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鼻毛
毛细血管
鼻黏膜
温暖空气
清洁空气
清洁、湿润空气
呼吸道的作用
4.气管壁结构如下图所示。
管腔
纤毛
黏液
腺细胞
能分泌黏液,使气管内湿润;黏液中含有能抵抗细菌和病毒的物质。
通过摆动将外来的尘粒、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这就是痰。
呼吸道的作用
1.为什么不要随地吐痰?
2.打喷嚏或咳嗽时应该注意什么?
想一想
呼吸道的作用
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能保证气体顺畅通过。
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
呼吸道的作用
呼吸道的作用
北欧的冬天非常寒冷,在那里生活的人和在赤道附近生活的人相比,鼻子的形状可能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赤道附近
北欧地区
北欧人鼻子较大、鼻腔较长,有利于预热寒冷的空气。
呼吸道的作用
有了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人体就能完全避免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危害吗?
呼吸道的作用
5.肺炎是一种由细菌、病毒等感染引起的严重疾病,常表现为发烧、胸部疼痛、咳嗽、呼吸急促等。
呼吸道的作用
6.尘肺是长期在粉尘比较多的场所工作的人容易患的一种职业病。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
呼吸道的作用
7.哮喘是支气管感染或者过敏引起的一种疾病,常由于吸入花粉、灰尘等物质引起。患哮喘时,由于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变窄,会出现呼吸困难。
呼吸道的作用
8.当发生沙尘暴时,人们往往要戴口罩以减少尘埃的吸入。在一些存在剧毒气体的环境中,人们还要佩戴防毒面具。
呼吸道的作用
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能保证气体顺畅通过。
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
呼吸道的作用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
呼吸道的作用
你能在呼吸的同时进行吞咽吗?
食道
气管
会厌软骨
喉口

人吃进去的食物和吸进去的空气都会经过咽,空气经喉进入气管,而食物则进入食道。会厌软骨则保证空气和食物各行其道。
呼吸时,会厌软骨张开,喉口开放,空气畅通无阻。
吞咽时,会厌软骨像盖子一样盖住喉口,以免食物进入气管。
呼吸道的作用
边吃饭边说笑,吞咽时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住喉口,食物进入气管,就会引起剧烈咳嗽,因此,吃饭时不能大声说笑。
呼吸道的作用
海姆立克急救法
呼吸道的作用
声音的产生
在喉腔侧壁有一对声带,两条声带之间叫声门裂。当空气过声门裂时,能使声带振动发出声音。
课堂总结
呼吸系统

呼吸道
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
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咽既属于呼吸系统又属于消化系统。
呼吸道的作用:
1.保证气流通畅
2.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达到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



气管
支气管
课后练习
1. 完成下列呼吸系统组成的图表。

呼吸道



气管
支气管
呼吸系统的组成
课后练习
2、在对溺水者进行人工呼吸前,为什么要先清楚他(她)口、鼻内的污物?
进行人工呼吸之前,清除溺水者口、鼻内的污物,目的是使溺水者的鼻、咽、喉部通畅,以利于空气进出肺部。否则,空气容易进入胃内,回气时可能带动胃内食物返出,出现呼吸道堵塞,造成窒息。
课后练习
3、在患重感冒时,往往要用嘴呼吸。早上醒来时会有什么样的感觉?为什么?
感到口干舌燥。这说明口腔在湿润吸入的空气的过程中,失去了大量的水分。用嘴呼吸不能对吸入的空气起到充分的预热和清洁作用,所以不如用鼻呼吸好。
课后练习
4、由细菌、病毒引起的急性支气管炎、肺炎是怎样传播的?说一说这些致病的微生物从外界到达发病部位的“旅程”,以及它们在“旅途”中的“遭遇”。
急性支气管炎和肺炎主要是通过呼吸、飞沫和痰等传播的。这些致病微生物到达患者部位的“旅程”是:外界空气→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炎则是到达肺)。细菌、病毒在“旅途”中的遭遇,可参照教材42-43页内容回答。
课后练习
6、日常生活中,似乎总有一些“条条框框”约束着同学们的行为,比如不随地吐痰、吃饭时不大声说笑、不要高声喊叫或尖叫。请利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分析为什么要这样要求。
保护身体健康。
如:不要随地吐痰可以预防疾病的传播;吃饭时不要大声说笑可以避免食物进入呼吸道,否则可能引起剧烈咳嗽甚至危及生命;不要大声喊叫或尖叫是为了保护同学们的声带。
你都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