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名校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西省名校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7.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06 06:15: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QQABDYwQgggoAAJAAAhCQwWKCgIQkBGACIoOQAAMMAAByRFABAA=}#}
{#{QQABDYwQgggoAAJAAAhCQwWKCgIQkBGACIoOQAAMMAAByRFABAA=}#}
{#{QQABDYwQgggoAAJAAAhCQwWKCgIQkBGACIoOQAAMMAAByRFABAA=}#}
{#{QQABDYwQgggoAAJAAAhCQwWKCgIQkBGACIoOQAAMMAAByRFABAA=}#}
{#{QQABDYwQgggoAAJAAAhCQwWKCgIQkBGACIoOQAAMMAAByRFABAA=}#}
{#{QQABDYwQgggoAAJAAAhCQwWKCgIQkBGACIoOQAAMMAAByRFABAA=}#}
{#{QQABDYwQgggoAAJAAAhCQwWKCgIQkBGACIoOQAAMMAAByRFABAA=}#}
{#{QQABDYwQgggoAAJAAAhCQwWKCgIQkBGACIoOQAAMMAAByRFABAA=}#}
绝密★启用前(新高考卷)
语文参考答案
1.A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解析】A 项“同时,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发展迅猛,使其成为消费者增长最快的人工智能应用程序”错。
根据文本第一段“作为人类科技史上消费者增长最快的人工智能应用程序,ChatGPT得益于自然语言处
理技术的迅猛发展”可知,“得益”指的是受益,“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迅猛发展”并非唯一原因。
选项曲解文意。故选 A。
2.D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对材料相关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和推断的能力。
【解析】“但只要我们积极应对,问题就会得到解决”错,原文无据。故选 D。
3.D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解析】A项是自然语言处理在机器翻译方面的应用;B项是自然语言处理在提取文档信息、生成简短摘
要方面的应用;C项不属于自然语言处理范畴;A、B、C 三项都不符合题意。D项是自然语言处理在
语音识别方面的应用,符合题意。故选 D。
4.①语音识别方面,人类语码可以为自然语言处理的语音情感识别提供支撑。
②语义分析方面,人类语码为自然语言处理提供语义分析环境。
③语法分析方面,人类语码为自然语言处理提供语法分析规则。
【评分标准】答对一点给 1分,答对两点 3分,答对三点 4分。意思相近即可;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解析】作答本题,先确定信息区间,然后概括要点。根据第二段“人类语码为自然语言处理的发展奠定
了基础”,可确定信息范围在 3-5段,然后根据这三段内容,概括即可得知答案。
5.①没有创造性思维。
②它不会因为有情绪而撂担子,说明它仍然是机器思维,而不是创造性思维。
③之所以能满足创作需求,是因为自然语言处理模型基于大规模的语料库训练,语料库包含大量常见表达
和语言模式,以供计算机即时回应客户需求。
【评分标准】每点 2分,共 6分。意思相近即可;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答有创造性思维的不给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解析】首先作判断性表态,然后说明不是创造性思维的原因,接着指出能满足创作需求的原因。
6.B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分析、理解作品内容的能力。
【解析】“说明金光亮平时很少操持家务”原文无据,过于武断。根据“他只是兴奋地在家里碍手碍脚出
出进进,没干什么活,倒打破了两只碗”可知,他太过兴奋,心不在焉,这应该也是“打破了两只碗”的
语文参考答案(新高考卷)第 1 页(共 7 页)
{#{QQABDYwQgggoAAJAAAhCQwWKCgIQkBGACIoOQAAMMAAByRFABAA=}#}
原因。故选 B。
7.D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
【解析】“是因为金光亮一贯专制粗暴,行事冲动”错。“一贯专制粗暴,行事冲动”原文无据,打儿子脸
就是因为儿子不愿意上坟。
8.①得知金二锤要参加解放军后,这一大家人兴奋地忙乱起来,他们沉浸在喜庆的气氛中。
②金光亮执意为父亲上坟,金二锤不愿意,这一大家人重新被一种不愉快的气氛笼罩了。
【评分标准】每答对一点给 2 分,共 4 分。句意相近即可;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的能力。
【解析】审题时,注意题干“给这家人带来了怎样的变化”,因此组织答案时要有时间意识。根据原文,
本文情节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金二锤要参军的消息给金家人带来的欢乐气氛,二是金光亮上坟给金家
人带来的不愉快。由此,可确定答案。
9.①伸缩自如意味着自家人的范围是可伸缩的,是可大可小的。本文中,人们以前冷落金光亮一家,现在
外村的亲戚、金家湾的一些门中人都赶来为金二锤送行,这时以金光亮为中心的范围是扩大的。
②不失其伦意味着以“己”为中心的社会关系是有差等次序的。本文中,金二锤要去参军的消息传来后,
村人议论,金姓激动,金家兴奋,金光亮最为得意,人们反应不同,是因为与金光亮的亲疏程度有别。
【评分标准】每答对一点给 3 分,共给 6 分。句意相近即可;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的鉴赏与探究能力。
【解析】作答本题,应首先理解“伸缩自如”“ 不失其伦”的内涵,然后结合文本内容针对性作答。
10.BFH
【评分标准】每涂对一处给 1 分,共 3 分。涂四处及以上不得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解析】断句:文公出亡,献公使寺人披攻之蒲城,披斩其袪,文公奔狄。翻译:晋文公出逃到蒲城,晋
献公派宦官披前去进攻,披斩断了文公的衣袖,文公出逃到狄。
11.D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含义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的能力。
【解析】A、B 两项正确;C 项“日影反照”中“反”为“反射”意,与本文“返回”不同,此项正确。D
项,本文“其.无蒲、狄乎?”中“其”表反诘,译为“岂”“难道”;而“其皆出于此乎?”中“其”译为
“大概”“或许”。故选 D。
12.C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解析】C 项,秦穆公诱杀了吕、郤二人,而非晋文公诱杀了吕、郤二人;且诱杀二人不是晋文公逃过此
劫的原因。故选 C。
13.(1)惠公命你三天后赶到,你过了第二天晚上就到了,虽然有君王的命令,怎么那样快呢?
语文参考答案(新高考卷)第 2 页(共 7 页)
{#{QQABDYwQgggoAAJAAAhCQwWKCgIQkBGACIoOQAAMMAAByRFABAA=}#}
【评分标准】“女”“虽”各 1 分,大意 2 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解析】“女”译为“你”,“虽”译为“虽然”。
(2)自认为他们都是贤臣而不加戒备,那么他们即使没有了后代继承人,不也是理所当然的吗?
【评分标准】“虽”“后嗣”各 1 分,大意 2 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解析】“虽”译为“即使”,“后嗣”译为“后代继承人”。
14.①后代的君主,明智比不上桓公、文公;②后代的臣子,德行比不上管仲和披。
【评分标准】答对一点给 1 分,答对两点给 3 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解析】首先确定信息筛选区间,然后进行信息筛选整合。根据文本,可确定答案在材料二第二段;根据
“后世之君,明不及二公;后世之臣,贤不如二子”可知从君臣两方面作答。
【文言文参考译文】
材料一:
吕甥、郤芮害怕受到威逼,将要焚烧晋文公的宫室而杀死文公。寺人披请求进见,文公令人训斥他,
并且拒绝接见,说:“蒲城的战役,君王命你第二天赶到,你马上就来了。后来我逃到狄国同狄国国君到
渭河边打猎,你替惠公前来谋杀我,惠公命你三天后赶到,你过了第二天就到了,虽然有君王的命令,怎
么那样快呢?在蒲城被你斩断的那只袖口还在。你还是走吧!”披回答说:“小臣以为君王这次返国,大概
已懂得了为君之道。如果还没有懂,恐怕您又要遇到灾难。对国君的命令没有二心,这是古代的制度。除
掉国君所憎恶的人,就看自己有多大的力量,尽多大的力量。您当时是蒲人或狄人,对于我又有什么关系
呢?现在您即位为君,难道就不会再发生蒲、狄那样的事件吗?从前齐桓公抛弃射钩之仇,而让管仲辅佐
自己,您如果改变桓公的做法,又何必辱蒙您下驱逐的命令?这样,要逃走的人就会很多了,岂只受刑的
小臣我一人?”于是文公接见了披,披把即将发生的叛乱报告了文公。晋文公暗地里和秦穆公在秦国的王
城会晤商量应付的办法。三月的最后一天,晋文公的宫室果然被烧。瑕甥、郤芮没有捉到文公,于是逃跑
到黄河边上,秦穆公引诱他们过河把他们杀了。
材料二:
晋文公出逃到蒲城,晋献公派宦官披前去进攻,披斩断了文公的衣袖,文公出逃到狄。晋惠公即位,
又派披到惠窦攻杀文公,没有抓到。等到文公返回晋国,披求见文公。文公说:“蒲城之战,献公限令你
过一夜赶到,而你当天就赶到了;惠窦之战,惠公限令你过三夜赶到,而你过了一夜就赶到了,怎么那样
快啊!”披回答说:“对于君主的命令,不能三心二意。除掉君主仇敌,唯恐不能完成,我管你什么蒲人、
狄人呢?现在您即位了,难道就没有追到蒲、狄那样的仇人吗?再说齐桓公能不记管仲射中带钩的事,而
任他为相。”文公于是接见了披。
有人说:齐、晋灭亡,不是理所当然的吗?齐桓公能任用管仲建立功业,却忘掉他射中钩带的仇恨;
语文参考答案(新高考卷)第 3 页(共 7 页)
{#{QQABDYwQgggoAAJAAAhCQwWKCgIQkBGACIoOQAAMMAAByRFABAA=}#}
晋文公能听从宦官的说辞,却饶恕他斩断衣袖的罪责:桓公、文公是能容忍他们的人。后代的君主,明智
比不上桓公、文公;后代的臣子,德行比不上管仲和披。不忠的臣子去侍奉昏庸的君主,君主不察觉,就
会出现公孙操杀掉燕惠文王、子罕杀掉宋桓侯、田常杀掉齐简公这样的祸害;君主察觉了,奸臣就会用管
仲、宦官披的事例来自我开脱。君主如果不处罚他们而自以为有齐桓公、晋文公的德行,就是用仇人为臣
而不能洞察阴谋,反而给他们提供很多活动条件,自认为他们都是贤臣而不加戒备,那么他们即使没有后
代继承人,不也是理所当然的吗?再说照宦官披的话;只要是遵守君命而没有二心的,就是忠于君主。君
主死而复生,臣子无愧于心,这才叫做忠贞。现在惠公早上死去,披傍晚就侍奉文公,宦官披究竟是怎样
的忠贞不贰啊!
15.D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点分析鉴赏的能力。
【解析】“绚丽飘逸”错,应是“平实自然”。故选 D。
16.①寓情于景。诗歌细腻描绘了送别时的画面,以“荆吴相接水为乡”表达对友人的宽慰,借“春
江”抒发对友人离别的凄惘之情。
②对比抒情。诗歌通过渺茫春江与孤舟一叶的强烈对照,抒发了离别时对朋友的关切和依恋之情。
③直抒胸臆。尾联“断人肠”直接点明离别之情,写尽友人离别时诗人内心的离愁。
【评分标准】每点 2分,共 6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情感和艺术技巧的能力。
【解析】作答本题,先应梳理概括抒情方法,然后结合文本分析。
17.(1)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
(2)千里澄江似练 翠峰如簇
(3)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弦切切如私语 白居易《琵琶行》
间关莺语花底滑 幽咽泉流冰下难 白居易《琵琶行》
银瓶乍破水浆迸 铁骑突出刀枪鸣 白居易《琵琶行》
曲终收拨当心画 四弦一声如裂帛 白居易《琵琶行》
昆山玉碎凤凰叫 芙蓉泣露香兰笑 李贺《李凭箜篌引》
喧啾百鸟群 忽见孤凤凰 韩愈《听颖师弹琴》
【评分标准】每答对一空给 1分,共 6分。有错别字、添字、漏字,则该空不给分。第(3)小题如有其
他答案,只要符合要求,即可给分。
18.A:应该被归为“有害垃圾” B:也可发挥余热
【评分标准】每答对一空给 2分,共 4分。意思相近即可;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与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
【解析】从前后文“垃圾类别”“有害垃圾”可知,A处宜填“应该被归为‘有害垃圾’”;根据前文“可
以回收再利用”和后文“都是宝贵资源”可知,B处宜填“也可发挥余热”。
语文参考答案(新高考卷)第 4 页(共 7 页)
{#{QQABDYwQgggoAAJAAAhCQwWKCgIQkBGACIoOQAAMMAAByRFABAA=}#}
19.(1)语句②可修改为:废墨盒、废杀虫剂和过期药品等也被划分为有害垃圾。(2)语句⑤可修改为:在
许多人家里成为了被嫌弃的对象。(3)语句⑦可修改为:不扔又挤占家中的空间。
【评分标准】每改对一处给 2 分,共 6 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辨析并正确修改病句的能力。
【解析】语句②“废墨盒”“废杀虫剂”“过期药品”并非选择关系,根据语境,它们都是有害垃圾,所以
应改“或”为“和”;语句⑤有被动关系,所以在“嫌弃”前加“被”;语句⑦词语使用不当,把“挤压”改
为“挤占”。
20.①“日夜”表示白天黑夜,重叠之后表示每一个日夜,形容延续的时间长。
②“模糊”表示不分明,不清楚。重叠之后表示对事物的认识不清楚,似有若无,不甚明了,较“模
糊”程度要轻。
【评分标准】写出一点给 1 分,写出两点给 3 分。意思答对即可。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与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
【解析】分别指出非重叠形式与重叠形式在语意上的区别。
21.第①处:逗号让画线处成为两个独立语句,强调了“离愁别恨”的不可抑制和“不眠之夜”的数不尽;
逗号标示的停顿,表现了作者怀乡情之深。
第②处:逗号让画线处成为两个独立语句,强调“司空见惯”;因为母亲常常入梦,表现了对母亲深沉的
思念。
【评分标准】“强调”2 分,“感情”2 分,共 4 分。意思答对即可。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解析】标点标示停顿,可以增强语句的表现力,文中画线处停顿都是逗号。作答本题时,可从强调的重
点和含有的感情两方面展开。
22.①“时刻”意为“每时每刻,经常”;②“时来”表示“有时”。
【评分标准】答出一点 1 分,两点 3 分,意思答对即可。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辨析相同句式表意上的差别的能力。
【解析】根据语境,可判断出二者在频率上的区别。“时刻”频率高,写出作者对祖国、亲人的思念之深;
“时来”表示“有时”,海棠花入梦用“时来”符合实际情况。
23.参考立意:
①“少思而行”,不惧失败,在行中思,以免贻误时机,提升认识;“三思而行”,预先规划,提前预判,
避免致命错误,提高效率。
②面对复杂问题“三思而后行”,面对简单问题“少思而行”;时间充裕时“三思而后行”,时间紧张时“少
思而行”;遇事不决时“少思而行”;遇事可决时,“三思而行”。
③“三思而行”,然后“少思而行”,在退无可退避无可避时应做抓紧行动紧急避险。
④“少思而行”还是“三思而行”,取决于现实需要,不可盲目乱行,犯教条主义错误。
语文参考答案(新高考卷)第 5 页(共 7 页)
{#{QQABDYwQgggoAAJAAAhCQwWKCgIQkBGACIoOQAAMMAAByRFABAA=}#}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的能力。
【解析】作文题由材料、提示语、写作要求三部分组成。材料探讨的话题是思与行的关系,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观点是少思而行,莽撞更易赢,第二部分观点是三思而后行。两个观点截然相反,各有道理。
审题时,首先要分析“莽撞”“三思”的内涵。“莽撞”不是冲动蛮干、有恃无恐,不是一股脑地瞎搞,
不是闭门造车、夜郎自大、异想天开、不着边际,而是结合自己的实际优势及现有的条件基础,敢于跨出
那一步往前走,不畏惧失败。“三思”不是优柔寡断、反反复复,而是要处变不惊,沉着冷静,从容面对,
以务实求真的态度全局统筹,观察形势,分析原因,精准定位,明确方向,研究对策。
写作时,不可偏向一方,宜综合两个观点,指出其合理成分,分析合理原因,阐明其不适用的地方,
并依此理论指导生活,探讨其现实意义。
写作时,不宜泛谈“思”与“行”的关系,不宜侧重谈“思”与“行”的先后关系、条件关系、因果
关系等其它逻辑关系,立论方向应是“多思而行”还是“少思而行”。
【作文等级评分标准】
等级 一等(20~16) 二等(15~11) 三等(10~6) 四等(5~0)
内 切合题意 符合题意 基本符合题意 偏离题意
容 中心突出 中心明确 中心基本明确 中心不明确或立意不当
基 20 内容充实 内容较充实 内容单薄 没什么内容
础 分 感情真挚 感情真实 感情基本真实 感情虚假
等 表 结构严谨 结构完整 结构基本完整 结构混乱
级 达 语言流畅 语言通顺 语言基本通顺 语病多
20 字迹工整 字迹较工整 字迹清楚 字迹潦草难辨
分 符合文体要求 大体符合文体要求 大体符合文体要求 不符合文体要求
发 特 深刻 较深刻 略显深刻 个别语句有点深刻
展 征 丰富 较丰富 略显丰富 个别细节或例子较好
等 20 有文采 较有文采 略显文采 个别语句较精彩
级 分 有创意 较有创意 略显创意 个别地方有新意
说明:
(一)基础等级(40分)
基础等级分内容和表达两项,基础等级的评分,以题意、内容、语言、文体为重点,全面衡量。
内容项(20分)的重点是题意、内容。对于内容要综合考虑,对于材料的把握,虽然符合题意,但文
章不好、中心基本明确、内容单薄、感情基本真实的,可以在三等上打分。
考生的考卷中所述论据的真实性要特别注意,如果是编造,或者有明显错误,或者不能佐证文章观点
的,要适当扣分。
表达项(20分)的重点是作文的结构、语言、文体、卷面等,但也要综合考量。
语文参考答案(新高考卷)第 6 页(共 7 页)
{#{QQABDYwQgggoAAJAAAhCQwWKCgIQkBGACIoOQAAMMAAByRFABAA=}#}
(1)根据表达项的细则,在“内容”评等的基础上,除了在相应的等级上评分外,还可以考虑在上
一等或下一等打分。
(2)在“内容”等级判分的基础上,表达项原则上不跨等级评分,如内容判三等,表达不能在一等
评分,只能在三等或二等或四等评分。
(二)发展等级(20分)
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根据以下 4项 16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级评分。
(1)深刻:透过现象看本质;揭示事物内在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丰富:材料丰富;论据充足;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3)有文采: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启发作用。
(4)有创意: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特征。
(三)扣分项评定
缺标题的作文,扣 2分;出现错别字的作文,1个错别字扣 1分,重复不计,扣完 5分为止;标点符
号出现 3处以上错误的作文,酌情给分;不足字数的作文,每少 50字扣 1分;确认为抄袭的作文,“基础
等级”在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四)残篇评定
(1)600~800字的作文,按评分标准评分,扣字数分,每少 50字扣 1分。
(2)400~600字的作文,30~35分之间评分。
(3)200~400字的作文,10~30之间评分。
(4)200字以下的作文,0~10分之间评分。10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5)只写一两句话的作文,给 1分或 2分,不给 0分。
(6)只写标题的作文,给 1分或 2分,不给 0分。
(7)完全空白的作文,评 0分。
语文参考答案(新高考卷)第 7 页(共 7 页)
{#{QQABDYwQgggoAAJAAAhCQwWKCgIQkBGACIoOQAAMMAAByRFABA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