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部编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总复习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单元重难点
2022年版新课标对本单元的要求:
了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开国大典,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对中国和世界历史的伟大意义;知道抗美援朝、土地改革,理解其对巩固人民民主政权的意义;
本单元重点难点:
重点: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主要内容。2、开国大典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3、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迹;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4、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和意义。
难点: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2、中国抗美援朝的背景(原因)。3、土地改革的背景和意义。
1949年之后的中国进入到什么历史阶段呢?
中国现代史
1949年
1956年
1966年
1976年
1978年
新民主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按社会性质:两大阶段
按历史特征:四大时期
过渡时期
探索时期
文革时期
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两年徘徊
时空观念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第2课 抗美援朝
第3课 土地改革
(中国现代史的开端)
(对外)
(对内)
单元知识框架图
---中华人民共和国
筹备
建立
巩固
建设探索
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开国大典的举行
经济:
政治:
军事:
土地改革(新解放区)
西藏和平解放
抗美援朝战争
1949年
1950年
1951年
1952年
1953年
9月
10月1日
时空观事件
第一届政协会议召开,
开国大典
土地改革
抗美援朝战争
西藏和平解放
国庆节
抗美援朝纪念日
10月25日
问题:两图图像史料共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
《昨天与今天》(载于1949年10月3日《人民日报》)
《开国大典》(拍摄于1949.10.1)
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
站起来了---人民政权的建立
壹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时间地点
主要内容 ①制定并通过了___________________ ②选举了 委员会和政府主席 ③决定国旗、代国歌、首都、纪年方式 ④决定在天安门广场建立_______________
1949年9月
北 平
【课标:1.了解政治协商会议制度,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
《共同纲领》( )
(临时宪法)
人民英雄纪念碑
2.自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后,在我国政治生活中,为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中国共产党广泛吸收各民主党派和各界爱国人士参政议政,形成了(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基层群众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2019深圳)图中召开的会议主要是为了筹备( )
A.重庆谈判 B.“一五”计划
C.三大改造 D.成立新中国
D
B
一、顾前夕,政协召开商国是
历史意义 为新中国成立准备了条件;
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中央人民政府
成立新中国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开 国 大 典
时间地点
概况
意义 标志着_____________________
1949年10月1日
北京天安门广场
二、齐欢庆,开国大典谱新篇
【课标:2.讲述开国大典,认识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1)阅读教材4-5页,结合图片和关键字,讲述开国大典的基本史实。(2分钟)
思考:礼炮齐鸣28响的含义是什么?
标志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英勇奋斗的28年(1921—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宣告—升国旗—奏国歌—鸣礼炮—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阅兵式—群众游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图片源自:
统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4-5页)
材料一: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我们团结起来,以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革命打倒了内外压迫者,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了。……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
——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的开幕词》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它把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打开一个大缺口,严重打击了世界殖民体系,而大大增强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这对于改变世界力量格局,维护世界和平和正义事业,推动世界走向进步和光明,具有深刻久远的影响。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第二版)何沁主编
二、齐欢庆,开国大典谱新篇
【课标:2.讲述开国大典,认识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2)根据材料,归纳新中国成立的(国内、国际)意义。(3分钟)
材料一: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我们团结起来,以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革命打倒了内外压迫者,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了。……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
——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的开幕词》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它把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打开一个大缺口,严重打击了世界殖民体系,而大大增强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这对于改变世界力量格局,维护世界和平和正义事业,推动世界走向进步和光明,具有深刻久远的影响。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第二版)何沁主编
材料研读,小组合作
①国内: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②国际: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二、齐欢庆,开国大典谱新篇
巩固知识,实战演练
1.周恩来曾说:“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这两个“天安门”分别是指( )
A.鸦片战争;五四运动 B.中共一大召开;新中国成立
C.五四运动;新中国成立 D.辛亥革命;中国共产党诞生
2.(唯物史观)“1949年革命的胜利,结束了中国近百年来的内部衰败化和半边缘化,第一次实现了国家的高度政治统一与社会稳定。”由此可知,“1949年革命”( )
A.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实现了祖国大陆的统一
C.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D.实现了祖国富强
A
C
新中国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五四运动;新中国成立
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使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巩固了新生政权。
站稳了---人民政权的巩固
贰
问题:提取两则地图呈现的时空信息,概括建国初期存在哪些问题?
内忧:①国民党残余部队盘踞在华南、西南地区;
②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还没有完成;
③财政经济上千疮百孔,财政困难;
外患:④美国发动侵朝战争威胁国家安全。
二、人民政权的巩固
时空观念
三、析形势,巩固政权除忧患
【课标:3.认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正义性。】
抗 美 援 朝
原因
目的
中国军队
概况 (1)开始: ,以_______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
(2)中朝并肩作战,五战五捷,把美国侵略者赶回到“三八线”附近;
(3)结束: ,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①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派兵侵略朝鲜,朝鲜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②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中国安全。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中国人民志愿军(被誉为“ ”)
彭德怀
1950年10月
1953年7月
最可爱的人
(地图出处:《中国历史地图册》八年级下册第7页)
巩固知识,实战演练
1.(2019深圳)1953年6月,朝鲜政府追授杨根思“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彭德怀赞誉他是“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子,国际主义的伟大战士”。根据材料判断,杨根思所属的部队是( )
A.中国工农红军 B.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C.中国人民解放军 D.中国人民志愿军
D
三、析形势,巩固政权除忧患
抗美援朝精神: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以及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
山河无恙
英雄归来
中国人民志愿军
从2014年至2021年连续8年,已有八批共825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的遗骸回到祖国,并安葬于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
2014年,第一批437位
2015年,第二批68位
2016年,第三批36位
2017年,第四批28位
2018年,第五批20位
2019年,第六批10位
2020年,第七批117位
2021年,第八批109位
《永远的军魂》(李明峰创作油画)
巩固知识,实战演练
4.(2020广东·史料实证)下表为1951年6月至1952年底全国捐献战斗机统计情况。这一情形出现的原因是( )
A.土地革命 B.抗美援朝战争 C.三大改造 D.人民公社化运动
B
三、析形势,巩固政权除忧患
结合材料和所学,分析抗美援朝胜利的原因。(从人民、军队、领导者、战争性质等角度思考)
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中朝军民的英勇斗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指挥、战争的正义性等。
抗美援朝战争
三、析形势,巩固政权除忧患
【课标:4.了解土地改革运动。】
土 地 改 革
实施背景 ① 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 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 获得土地。
开始标志 年,颁布
具体内容 废除 土地所有制,实行 土地所有制。
结果 到 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历史意义 彻底摧毁了 ,消灭了 阶级;
翻身做主;巩固了 。
大大解放了 生产力,促进了 的恢复和发展,为国家 准备了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地主
农民
封建土地制度
新解放区的广大农民
1950
1952
封建土地制度
地主
农民
人民政权
农村
农业
工业化建设
实质:对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
启示:
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制定国策要从国情出发……
(地图出处:《中国历史地图册》八年级下册第10-11页)
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与解放战争时期土地改革的比较
项目 1950~1952年土地改革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不同点 目的 发展农村经济,巩固新生政权 巩固解放区
范围 新解放区 解放区
法律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中国土地法大纲》
影响 有利于巩固人民政权、支持抗美援朝 有利于支援解放战争
相同点 (1)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的,是对土地政策的调整,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2)激发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3)有利于支援战争
认识 (1)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 (2)农民在社会发展与进步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世庆儿:
……接到你这封信才知道你光荣的参加了志愿军……扫尽美帝残余,让娘及劳苦大众们过着幸福自由的生活……
现在后方的情形,因为有了毛主席的领导,是大大变了样……就我们乡的情形来说,去年三月间土改,农民分了土地屋宇耕畜粮食家具……基本上农民生活好转,再没有一个缺衣少粮的人了……真达到“耕者有其田”。
母字,五二年三月 ——选自《中国当代史研究(一)》第349页
1.根据材料,这封信是谁写给谁的。你的依据是什么。
2.根据材料,这是一份什么类型的史料。可用于研究什么时期的历史。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土地改革的内容和影响。
史料实证
二、人民政权的巩固
(二)土地改革
1.后方的母亲写给在前线朝鲜战场的儿子
2.一手史料/文献史料;新中国初期的历史;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土地改革
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统治地位
摧毁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1911年
1915年
1950年
1952年
政治
思想
经济
事件
意义
1949年
政治
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对中国人民的压迫
新中国成立
在方框内填写近现代以来促进中国封建社会瓦解的重大事件。
结合所学,归纳提升
新中国的成立给我们什么启示?
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28年的成果,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生命换来的;我们更应该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历史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腾飞了---人民政权的发展
叁
70年前的今天,毛泽东同志在这里向世界庄严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一伟大事件,彻底改变了近代以后100多年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
70年来,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取得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伟大成就。今天,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 ---《习近平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人民政权的发展
家国情怀
材料2:经过两年半的奋斗,现在国民经济已经恢复,而且已经开始有计划的建设了。---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协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38次会议上的讲话,1952.8.4
材料1:这是新中国民族政策的胜利,从而实现了祖国大陆领土上和主权上的统一。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增订版第三卷第830页
材料3:从此,帝国主义再也不敢轻易地作出以无力侵犯新中国的尝试,保证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得到了一个长时间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增订版第三卷第878-879页
总结
根据材料,归纳新中国初期的历史阶段特征。
经济: 经济得到恢复
政治:建立和巩固政权
军事:保卫了国防安全,提供了相对和平的和平环境
政治:建立和巩固政权
经济: 经济得到恢复
军事:保卫了国防安全,提供了相对和平的和平环境
(1)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召开,通过了《共同纲领》,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好了准备;
(2)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宣告了新中国的成立;
(3)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1)在新解放区推行土地改革运动,废除封建土地剥削制度,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经济得到恢复发展。
(1)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就其每一项展开陈述,可以采用哪些具体史实?
当堂反馈
建立人民政权
巩固人民政权
发展人民政权
人民政权的建设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腾飞了
站稳了
站起来了
开国大典
西藏和平解放
土地改革
抗美援朝
......
中国的昨天已经写在人类的史册上,中国的今天正在亿万人民手中创造,中国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 ---习近平
总结
易混易错提示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不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标志;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作用往往是失分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前,《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但不是宪法;
3.中国入朝作战部队的名称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参加作战的士兵被称为“最可爱的人”。注意:是一个团体,而不单指某一个人;
4.在新中国成立后进行的土地改革,范围是在新解放区进行,不是在全国开展土地改革;结束了2000多年封建土地制度的是土地改革。(区分:结束2000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是辛亥革命。)
核心素养专练
(历史解释)1.1951年,著名民主人士梁漱溟参加西南地区土地改革之后对毛泽东说:“土地改革是深得民心之举,很必要,也很及时。”同时,他也谈到土地改革有过火现象。毛泽东说:“你说的情况别的地方也有发生......关键是土改工作队的干部,只要他们能执行好政策,就出不了大的偏差。”这表明()
A.土地改革只在西南地区进行
B.梁漱溟极力反对土地改革
C.各地土地改革没出现任何偏差
D.毛泽东对土地改革工作充满信心
D
核心素养专练
[史料实证]
2.1950年6月,新中国在新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到1952年底土改完成时,全国粮食总产量由1950年的1.32亿吨增长为1.63亿吨,人均粮食由1950年的239.4公斤增长为285.2公斤。这从本质上反映出
A.新中国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
B.生产关系的变革对生产力的推动
C.土地改革促进了国家工业化建设
D.生产的发展推动了新政权的巩固
B
材料题解题技巧
材料二 在我看来,自从1949年10月1日——这具有历史意义的日子以来,中国最伟大的转变就是我们的国号中有史以来第一次有了“人民”这两个字。这两个字不是为了装饰点缀,它的重要意义在于同样有史以来第一次表明我们政府巨大力量的所在——人民。……使我们跨过了一个世纪的门槛,走向未来,走向人民的时代。
——宋庆龄
(2)材料二中,宋庆龄为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而感慨?结合材料二概括这一事件的重大意义。
重大事件:
新中国成立(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重大意义:
中国人民真正成为新中国新社会的主人(或: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材料题解题技巧
材料二 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同时规定,把过去征收富农多余土地财产的政策,改为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以便更好地孤立地主、保护中农和小土地出租者、稳定民族资产阶级。归根到底,是为了有利于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土地改革的内容。
内容:
没收地主土地,把土地分给农民,保护富农和中小土地所有者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1)以上材料出自哪年颁布的哪部法律文献?
(2)依据这部法律,我国进行了什么改革?这次改革是什么时间基本完成的?它的完成使哪一阶级退出了历史舞台?
(3)这次改革对当时的三农问题起了什么作用?(三农:农民、农村、农业)
1950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土地改革 1952年底 地主阶级
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
材料题解题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