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单元脉络: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
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
西藏和平解放
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签订停战协议,抗美援朝结束
土地改革
抗美援朝
1952年底
1953年7月
1951年
1950年10月
1950年6月
1949年10月1日
1949年9月
新中国成立的准备工作
标志新中国成立
巩固政权
土地改革
抗美援朝
西藏和平解放
彻底摧毁了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营造了相对和平稳定的环境
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
旧中国农民的生活常态
悯农二首 (其一)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根源:封建土地制度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
在不同时期分别提出实行过哪些土地政策?
国共十年内战时期 (1927-1937)
全面抗战时期 (1937-1945)
解放战争时期 (1946-1949)
打土豪、分田地
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没收地主土地,实行耕者有田
基本国情是国家制定政策的依据
农民土地所有
地主土地所有
农民土地所有
学习目标
1、从史料实证和时空观念的角度,了解土地改革的必要性、了解土地改革的开展及基本完成;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及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2、从史料实证与历史解释的角度,加深学生对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必要性及其历史意义的理解和认识。
3、认识土地改革的胜利,进一步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为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准备了条件,从而体会到党和政府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英明决策,体会党的伟大。认识到土地问题一直是中国农民高度关心的问题
湖北农民
大地主
一、土地改革的背景/原因
①新解放区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改,获得土地
东北农民
1.土地改革的原因:
老解放区
已完成土改
王老汉的朋友圈
直接原因
材料:为什么要进行这种改革呢?简单地说,就是因为中国原来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这就是我们民族被侵略、被压迫、穷困及落后的根源……这种情况如果不加以改变,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就不能巩固,农村生产力就不能解放,新中国的工业化就没有实现的可能,人民就不能得到革命胜利的基本果实。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资料,全国土地改革前在农村占农户总数不到7%的地主、富农,占有总耕地的50%以上,而占全国农户57%以上的贫农、雇农,仅占有耕地总数的14% ,处于无地少地状态。
7%
50%
57%
14%
1.土地改革的原因:
②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根本原因
一、土地改革的背景/原因
知识拓展:你知道贫雇中农怎么划分的吗?
农村阶级成分的划分标准
地主 占有土地,自己不劳动或只有附带劳动,靠剥削为生,剥削的方式主要是地租
富农 一般占有土地,也有租入土地的,自己参加劳动,但以剥削为其生活来源的一部分或大部分,剥削的方式主要是剥削雇佣劳动
中农 多数占有土地,也有租人土地的,主要靠自己劳动,不剥削他人,也不出卖劳动力
贫农 占有一部分土地或没有土地,一般需要租人土地耕种,或出卖部分劳动力,受剥削
雇农 一般全无土地,完全或主要靠出卖劳力生活
1.发展生产力: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满足农民要求:新解放区的亿万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3.巩固新生政权:为社会主义工业化铺平道路,进一步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新解放区
3亿人口
土地改革势在必行
一、土地改革的背景/原因
二、土地改革的过程
1.起止时间:
2.法律依据:
3.核心措施:
4.具体措施:
5.结果:
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
同时也分给地主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在劳动中改造自己。
1950年——1952年底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到1952年底,除部分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获得土地
获得农具
获得牲畜
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
(获得土地、免除地租)
二、土地改革的过程
翻身农民在丈量土地
进行合理分配土地
分到了土地、耕畜和农具
第一次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劳动
土地所有权证和房屋执照
二、土地改革的过程
土地改革前后的变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改革前 改革后
土地占有者
地主阶级 与农民关系
分配方式
土地性质
最大变化
地主阶级
农民
剥削与被剥削
平等
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劳动成果
土地归私人所有
封建地主所有制变成农民所有制
土地归私人所有
二、土地改革的过程
广东花县(今花都区)的土地改革是从1951年2月开始。
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开始:1950年6月28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八次会议讨论并通《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6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正式颁布。
1959年西藏地区进行了民主改革,中心任务是把封建农奴主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彻底消灭封建农奴制度。
三、土地改革的结果
广东花县(今花都区)的土地改革是从1951年2月开始。
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开始:1950年6月28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八次会议讨论并通《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6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正式颁布。
1959年西藏地区进行了民主改革,中心任务是把封建农奴主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彻底消灭封建农奴制度。
三、土地改革的结果
西藏地区的民主改革
1959年西藏地区进行民主改革,中心任务是把封建农奴主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彻底消灭封建农奴制度。建立人民政权,经过民主改革,百万农奴翻身当家做主。
知识拓展
对地主:没收地主一切财产→没收地主多余财产
对富农:没收富农多余财产→保护富农财产
目的:减少土地改革的阻力,有利于土地改革的顺利完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第二章思考对地主和富农的态度,结合相关史事说说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第二章
第二条 没收地主的土地、耕畜、农具、多余的粮食及其在农村中多余的房屋。但地主的其他财产不予没收。
第六条 保护富农所有自耕和雇人耕种的土地及其他财产,不得侵犯。
减少改革阻力,促进生产恢复和发展
为有利于恢复和发展生产,这次土地改革注意保存富农经济,在政治上中立富农,与过去的土改政策有所不同。这样做可以使中农放心,他们的利益不会受到损害,也有利于稳定城市中的民族资产阶级,孤立地主阶级,减少土地改革中的阻力,从而有利于发展生产。
知识拓展
贫雇农得地开心,中农有利放心,富农不动定心,地主劳动回心。
根据材料,结合课本归纳土地改革的意义
材料一: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这样,当做一个阶级来说,就是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样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1.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
材料二:土地改革后,过去制约农村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得到调整,农民作为土改最直接受益者,在拥有自己的土地后,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土地生产关系变革,促进了农业生产空前发展。
2.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三、土地改革的意义
根据材料,结合课本归纳土地改革的意义
材料四:三年来的实践证明,土地改革大大促进了整个农业生产力的迅速恢复与发展,保证了全国人民粮食的需要量,增产了工业原料作物。农民的购买力也迅速提高了,1951年全国人民的购买力较之1950年增加25%左右……这就给我国的工业产品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国内市场。
——《中国土地改革史料选编》
4.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材料三:时任中共山西省委第一书记的陶鲁笳 说:“农民得到了土地,我们的党就得到了农民的拥护。全国农民拥护的事情,那个时候,没有办不成的。所以说,这是一次彻底的最全面的最成功的一次土地改革。”
3.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三、土地改革的意义
土地所有制:彻底摧毁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
农民地位: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国家政权: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
经济发展: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三、土地改革的意义
乡村振兴——深化农村改革
谈谈你对农村振兴有什么好的建议。
坚持党的领导,深化农村改革,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实现科技兴农,完善乡村治理体系等。
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要围绕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带来的新形势、提出的新要求,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持续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让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共享发展成果,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掉队、赶上来。 ——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封建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
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实行
土地改革
1952年底全国大陆
基本完成了土改
1950年颁布
《土地改革法》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意义
标
志
核
心
土地所有制
农民地位
国家政权
经济发展
课堂小结
抗美援朝战争
土地改革运动
二者几乎在同一时期(1950年)开展,有什么关系?
土地改革的开展,有力地配合了抗美援朝战争;
这两个史事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
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合作探究】
归纳总结
时间 历史事件 意义
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国家赢得独立
1951年 西藏和平解放 统一大陆,民族团结
1952年 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彻底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1953年 抗美援朝胜利 保家卫国,提高中国的国际威望
第一届中国人民
政治协商会议
开国大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筹备
建立
巩固
政治上:西藏解放
军事上:抗美援朝
经济上:土地改革
第一单元体系建构
课堂练习
1.新中国成立后,为完成对旧乡村的改造,彻底废除在我国延续了两干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中央人民政府( )
A.推行土地改革 B.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C.掀起“大跃进”运动 D.引导农民走集体化道路
2.从下列一组老照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的共同历史内涵是( )
A.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有力推动者
B.工人阶级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力军
C.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D.农民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保障
A
A
3.1950年,辽宁金县三十里堡梅家村的翻身农民,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把1000多亩盐碱地改变为良田,种上花生和棉花。这一现象反映了( )
A.土地改革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农业合作社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
C.改革开放加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D.包干到户带来了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
4.图片承载着历史。对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的主题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巩固
D.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C
A
5.用漫画的形式呈现历史,让学史更轻松,让漫画更深刻。与下边漫画所反映的史实相关的法律文献是( )
A.《中国土地法大纲》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
6.毛泽东曾经告诉美国记者斯诺:谁赢得了农民,谁就会赢得中国;谁能够解决土地问题,谁就会赢得农民。因此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赢得农民”的主要举措是( )
A.引导农民走合作化道路 B.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C.推动农民参加人民公社 D.鼓励农民创高产的大跃进
B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