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学习目标
1.知道安史之乱的过程,分析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了解安史之乱的影响。
2.知道黄巢大起义,了解黄巢起义爆发的原因和影响。
知道唐朝灭亡的史实;
3.知道五代十国,了解五代十国时期中国的政治局面。
4.感悟政治清明与王朝兴盛的关系,体会农民起义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认识到一个统治者影响到国家的兴亡,从五代十国的藩镇割据战事不断,国家统一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一、安史之乱
强盛、繁荣
战乱、衰败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仓廪俱丰实。
——杜甫《忆昔》(节选)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
我里百馀家,世乱各东西。
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
——杜甫《无家别》(节选)
对比杜甫的两首诗,分别描述了唐朝怎样的景象?
同样的作者,
不同的心境。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悲剧?
一、安史之乱
1.背景:
①开元末年以后,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趋腐败。
唐玄宗
(685-762)
李隆基,712年(27岁)至756年(78岁)在位。唐朝在位最久的皇帝。庙号"玄宗",又因其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故又称唐明皇。
713年
741
742
756年
年号:开元
年号:天宝
《长恨歌》(唐)白居易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宫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去,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头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前 期
后 期
一、安史之乱
1.背景:
②社会上矛盾尖锐,边疆形势日益紧张。
材料1: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
材料2:从713—755年,唐对吐蕃用兵26次,对突厥用兵12次,对契丹用兵9次,对南诏用兵6次,……在这些战役中,唐朝军队是经常吃败仗的……再有其他方面的部族的反抗斗争,唐朝的边境局势是烽火不断,战火连绵。
民族矛盾
阶级矛盾
一、安史之乱
1.背景:
节度使“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
——《新唐书》
河东
范阳
平卢
安禄山
长安
③外重内轻局面的形成:各地的节度使逐渐集军权、行政权和财权于一身,势力膨胀。中央与地方的力量对比失去平衡,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
边镇军:49万人
中央军:8万余人
安禄山一人担任范阳、河东、平卢三地节度使,拥兵15万
平卢 范阳 河东 朔方 河西
3.75 9.14 5.5 6.47 7.3
陇右 剑南 北庭 安西 岭南
7.5 3.09 2万 2.4 1.54
一、安史之乱
什么是安史之乱?
“安”:安禄山
“史”:史思明
安史之乱:是755--763年,由唐朝将领安禄山和部将史思明向唐朝中央政府发动的、争夺权力的战争。
安禄山
史思明
安禄山(703年—757年),本姓康,名轧荦山。
安禄山之父死得早,他从小随母在突厥人部族生活。唐代藩镇割据势力之一的最初建立者,也是安史之乱的祸首之一,并建立燕政权,年号圣武。
安禄山长得痴肥,眼盲后,长期靠心腹小宦官为其穿衣。后来被宦官李猪儿在替他穿衣时,以刀刺其腹而死。
一、安史之乱
安禄山
2.过程:
①起兵:755年,安史叛军起兵河北,大举南下
②攻城:攻占洛阳,攻下潼关,逼近长安。
④唐军应对:唐玄宗仓皇逃往四川。太子李亨北上灵武,被拥立为帝,即唐肃宗.
⑥结局:安史之乱于763年被平定
⑦性质:企图夺取唐中央政权的叛乱
③安禄山称帝;756年,安禄山称帝,建立燕政权。
⑤唐军反击:在(回纥)军队的援助下,反击叛军,安史叛军接连内乱
太子李亨北上灵武,被拥立为帝,是为唐肃宗
平叛将领:郭子仪、李光弼
3.影响:
材料三:比较一下安史之乱前、后期唐朝统治局面的变化。
材料一:安史之乱前,全国户数890多万,乱后仅剩190多万。北方黄河流域所受破坏最重,“北自覃(tán)怀,经于相土,人烟断绝,千里萧条”。
——《旧唐书》卷一二〇《郭子仪传》
材料二:安、史乱天下,至肃宗大难略平,君臣皆幸安,故瓜分河北地,付授叛将,护养孽萌,以成祸根。乱人乘之……效战国……讫唐亡百余年,卒不为王土。
——《新唐书·藩镇魏博列传》
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
②唐朝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
③唐朝的中央权力衰微,节度使权势加大,地方逐渐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一、安史之乱
渐趋衰落
恢复并走向强盛
755年
618年
907年
贞观之治
武则天统治
开元盛世
安史之乱
藩镇割据
农民起义
建立
618年
巩固
贞观之治
衰弱
安史之乱
灭亡
907年
鼎盛
开元盛世
发展
贞观遗风
知识拓展
一、安史之乱
藩镇割据通常指的是某些藩镇的将领拥兵自重,在军事、财政、人事方面不受中央政府控制的局面。唐末出现普遍的藩镇割据,最终导致唐朝灭亡。
安史之乱,标志着唐朝国势由盛转衰!
二、黄巢起义
1.人物扫描:
黄巢,山东曹州冤句县人。出身盐商家庭,善于骑射,粗通笔墨,少有诗才。黄巢曾几次应试进士科,皆名落孙山,于是他满怀愤恨地写了一首《不第后赋菊》后离开了长安,后继承祖业成为盐帮首领。
875年六月,响应王仙芝起义。878年,王仙芝战死后,成为起义军领袖,号称“冲天大将军”。880年进入洛阳,突破潼关,进入长安,即位于含元殿,国号“大齐”。
在唐朝将领李克用等人的猛烈进攻下,起义军退出长安。884年,黄巢战死,时年六十五岁。至此唐末农民起义结束。
黄巢(820--884年)
《不第后赋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表现了黄巢等待时机改天换地的英雄气魄。
2. 背景:
地方
宦官专权
兼并战争
①唐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权;
统治腐朽
唐朝后期政治
藩镇割据
②藩镇割据态势严重,相互之间发生兼并战争,中央无力控制;
百姓生活
赋役繁重
生活困苦
连年灾荒
农民起义
(黄巢起义)
③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又遇连年灾荒。
中央
二、黄巢起义
起义地
称帝长安
唐
僖
宗
逃
往
四
川
二、黄巢起义
2. 经过:
(1).时间:唐朝后期
(2).人物:黄巢——农民起义军领袖
(3)过程:起义军在黄巢的率领下,转战南北,并攻入长安,建立政权。884年,黄巢在泰山兵败自杀。
(4)结果:①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②被朱温与其他藩镇联合镇压了.并没有让唐王朝灭亡
朱温(852—912)
朱温的传奇人生
参加起义军
875年
同州防御使
882年
投降唐军
882年
篡位
建后梁
907年
三、唐朝灭亡
1.唐朝灭亡
(1)时间:907年
(2)经过:①镇压黄巢起义后,朱温逐渐控制朝政,陆续兼并了北方的大小割据势力。②907年,朱温建立了后梁政权,唐朝至此灭亡。
(3)标志:朱温建立了后梁政权,唐朝灭亡
907年,朱温废唐称帝,国号梁,史称后梁。唐朝灭亡。
后梁
东京
四.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1.五代十国:
①北方: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②南方: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北汉(北方割据太原)
五代有更替
梁唐晋汉周,
前边都有后。
十国分南北
前后蜀,南北汉。
南唐南平曾为伴。
吴越吴闽楚十国,
割据混战天下乱。
1.五代十国:
四.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③政权君主: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武将,之前都是是节度使
④政权实质:五代十国是唐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⑤北方特点:北方政权更迭,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
政权 开国君主 即位前的官职
后梁 朱 温 宣武节度使
后唐 李克用 行营节度使
后晋 石敬瑭 河东节度使
后汉 刘知远 河东节度使
吴 杨行密 淮南节度使
闽 王审知 武威节度使
南汉 刘 隐 静海军节度使
南平 高季兴 荆南节度使
⑥南方特点:受战乱影响较小,政局相对稳定,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也有一定的发展。
北方
南方
实质: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四.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北方:五代相继建立
政权更迭频繁,政局动荡
南方:十国先后并存
政局相对稳定,经济发展
960年北宋建立
979年北宋统一南北
9.历史发展趋势:北方政权更迭,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南方受战乱影响较小,政局相对稳定,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也有一定的发展。统一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分析《五代十国形势图》和《北宋形势图》,概括五代十国基本的特征?
从国家角度,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要居安思危、防止腐败、注重民生、要协调好中央与地方的平衡……
从个人角度,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
在取得成就时,我们要保持戒骄戒躁的恭谨态度; 人生应该始终如一地坚守自己的信念……
907年
武则天
唐玄宗
唐太宗
618年唐高祖
唐朝建立
贞观之治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开元盛世
安史之乱
唐朝灭亡
在唐朝兴亡的学习中,可以获得哪些启示?
知识拓展
后周世宗柴荣的改革
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修订法律;
经济上注重发展生产,兴修水利,减轻农民负担;
军事上整编中央禁军,削弱地方兵权。
使后周强大起来,为此后北宋的统一打下了基础。
背景
人民渴望统一;本人宏大志向
措施
影响
后周
第一,在取得成就时,我们要保持戒骄戒躁的恭谨态度。
第二,艰苦朴素的作风不能丢。
第三,人生应该始终如一地坚守自己的信念。
第四,亲近贤达之人,远离奸佞之徒等。
唐玄宗的前半生和后半生的不同作为,导致不同的结果,他的作为对我们有何启示?
知识拓展
治安则骄奢易生,骄奢则危亡立至
——唐太宗·李世民
课堂小结
黄巢起义
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黄巢起义——致命打击
朱温建梁——907年,唐朝灭亡
十国:
五代:梁、唐、晋、汉、周
安史之乱
原因:统治腐败,矛盾尖锐
影响: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
经过:安禄山联合史思明叛乱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楚、前蜀、吴越、闽、南汉、吴、荆南、后蜀、唐、北汉
实质: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课堂巩固
1、五代十国是个大混乱大破坏时期。这一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实质上是( )
A.豪强地主势力发展的结果
B.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
C.汉族政权和少数民族政权的并立
D.唐末藩镇割据的继续和扩大
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唐朝衰落的原因( )
A.统治者不再励精图治
B.地方军事势力逐渐强大,威胁中央政权
C.北方少数民族南下,中央无法与之对抗
D. 宦官专权使朝政更加黑暗腐败
D
C
课堂巩固
3、下列关于五代十国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延续
B.五代政权在北方,而十国则都在南方
C.这一时期北方战乱不断,南方相对安定
D.统一始终是客现存在的必然趋势
B
4、黄巢起义最突出的特点是( )
A.沉重打击了地主阶级 B.采取流动作战方针
C.建立农民政权 D.瓦解了唐朝政权
5、下列事件按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唐朝灭亡②唐朝打败叛军 ③黄巢建立政权④安史之乱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①②④ D.④②③①
B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