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部编版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素养本位真实情境
多元评价深度学习
素养本位
O1
历史解释
唯物史观
O2
家国情怀
O3
课程标准
通过契丹和西夏文字、货币等图片及相关史料,了解契丹族和党项族的崛起及政权的建立。
通过《北宋时期形势图(111年)》,了解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情况。
正确评价“澶渊之盟”及宋夏议和的内容、影响。
认识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都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各民族友好交往始终是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认识北宋面临的新形势,了解辽、宋、西夏的并立
史料实证
素养目标
真实情境
一、契丹族与党项族
时空观念
1、契丹的兴起
结合材料,概括契丹生产生活的变化。
正式见于
史籍记载
与汉族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紧密
北方汉人避乱,北出长城,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活方式。
契丹已有农耕、冶铁、纺织等产业,开始建造房屋、城邑。
公元389年
隋唐时期
唐朝末年
9世纪末
农耕、房屋的出现
冶铁业发展
10世纪初
建立
统一契丹,916年 建立
契 丹 国 (辽)定都 。
阿保机就是辽太祖。
耶律阿保机
上京临潢府
变化: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契丹族由游牧和渔猎生活向农耕生活转变
措施
阿保机建国后,发展生产,创制文字,国力不断增强。
真实情境
一、契丹族与党项族
史料实证
2、西夏的建立
材料 党项,汉西羌之别种……世代割据相袭……1038年,李元昊建国,以夏为国号,称“大夏”。又因其在西方,宋人称之为“西夏”。(都城:兴庆) ——《西夏王国与东方金字塔》
西夏符牌西夏王朝的符牌用以证明持牌者身份和所负使命,一般由两个能套合在一起的圆形铜牌组成。
时间
人物
都城
措施
11世纪前期(1038年)
兴庆(今宁夏银川)
元昊(拓跋氏)
元昊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创制西夏文字
结合材料,认识西夏的建立。
真实情境
一、契丹族与党项族
历史解释
3、西夏的建立
结合材料,归纳辽、西夏在仿效中原方面有何特点和作用
民族 措施
辽
契丹
学会农耕冶铁、纺织等。发展生产,创制文字,国力不断增强。
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并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还创制了西夏文字。
影响:辽、西夏不断发展壮大
特点:学习中原汉族的文化
真实情境
一、契丹族与党项族
拓展提升
政权 名称 建立 时间 建立者 民族 都城
辽
916年
耶律阿保机
契丹族
上京临潢府
北宋
960年
赵匡胤
汉族
开封(东京)
西夏
1038年
元昊
党项族
兴庆府
西夏
辽
北宋
三大政权并立示意图
真实情境
二、辽与北宋的和战
史料实证
1、宋辽矛盾的原因
燕云十六州,也叫“幽云十六州”,是五代后唐将领石敬瑭割让给契丹的十六州的总称,大致相当于今北京、天津及河北、山西北部一带。燕指幽州,云指云州。石敬瑭以割地为条件,借助契丹兵力,当上后晋皇帝,将燕云十六州割给契丹。
辽占领燕云十六州,从此,辽与中原王朝的冲突加剧。
真实情境
二、辽与北宋的和战
史料实证
2、宋辽战和
结合视频,梳理宋辽战和关系。
①宋太祖——“和”:北宋与辽保持友好关系,双方互通使节。
②宋太宗——“战”:宋向辽发动数次战争都失败,只好采取防御政策。
③宋真宗——“战”到“和”:辽大举攻宋,澶州之战与澶渊之盟
宋太祖
宋太宗
宋真宗
真实情境
二、辽与北宋的和战
史料实证
3、澶渊之盟
结合材料,概括澶渊之盟的内容,并分析其影响。
材料一 大宋皇帝谨致书大契丹皇帝阁下,共遵成信,虔诚观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第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 ——《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二 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苏辙《栾城集》
和约 时间 内容 影响
辽宋
澶州之盟
1005年
辽宋为兄弟之国;以白沟河为国界,双方撤兵;宋朝给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双方于边境设置榷场,开展互市贸易。
①澶渊之盟开启了辽与北宋长期和平的局面。
②加强了辽与北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民族交融和各民族的进步。
真实情境
二、辽与北宋的和战
史料实证
宋辽双方大致保持了百余年之和平这对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民间交往和各民族之间的融合是非常有利的。
观点一:我认为宋辽达成澶渊之盟是好事。
观点二:我认为澶渊之盟对宋朝是屈辱的,对宋朝的百姓也很不利。
真宗在有利的军事形势下屈辱求和的结果,对宋而言这是丧权辱国的,不仅燕云十六州的失地未能收回而且要输金纳绢以求辽国不再南侵此后辽更是不断需索使北宋国威扫地。岁币加重宋朝的百姓负担。
如何评价“澶渊之盟”?
真实情境
三、西夏与北宋的关系
史料实证
1、背景
李元昊建国后,多次发动战争攻打北宋,如三川口之战、好水川之战、麟府丰之战、定川寨之战等四大战役中,宋军屡战屡败。但西夏立国时间短,人力、物力有限,也遭受很大损失。
元昊称帝后,多次亲率军队进攻北宋,宋朝损失惨重。西夏也遭受很大损耗,人民处于困苦之中。
真实情境
三、西夏与北宋的关系
史料实证
2、宋夏和议
庆历四年(1044年),北宋与西夏订立和约,元昊向宋称
臣,宋给西夏岁币。议和后,宋夏边境贸易兴旺。
和约规定:夏取消帝号,宋册封其为夏国主,许自置官属,名义上向宋称臣,奉正朔;宋朝每年赐给西夏银7万两,绢15万匹,茶3万斤;另外,每年还在各种节日赐西夏银22000两,绢23000匹,茶1万斤。
宋“岁赐绢十三万匹、银五万两、茶二万斤”,另有各种生日、节庆所赐银、绢、茶,以及衣著杂帛等,总计二十五万五千。
真实情境
三、西夏与北宋的关系
知识拓展
北宋与辽、西夏订立和约,对社会经济和民众生活有什么影响
材料一 宋辽、宋夏议和后,边境榷场贸 易迅速发展,北宋政府用香料、犀角、象牙、茶叶、瓷器、稻米和丝织品等,与其交换羊、马、骆驼等牲畜,民间贸易很发达。
——陶晋升《宋辽关系史研究》
材料二 契丹的乳酪等饮食文化、服饰传入中原;契丹与汉族通婚....
——《中国通史》
材料三:
社会经济:保持和平稳定局面,促进了边远地区的开发,有利于经济交流和发展;
民众生活:促进了民族融合;但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
多元评价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图片反映了契丹人哪一生活习俗。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一生活习俗的历史背景。
澶渊之盟(1005年)以后,宋辽双方达成协议,在河北沿边陆续开放了雄州(雄县)、霸州(霸县)、安肃军(徐水)、广信军(保定西北)等四处榷场,其中以雄州榷场最为重要,双方交换的主要商品,宋方有香药、茶叶,犀角、象牙,漆器、瓷器、麻布和儒家典籍等,辽方有牛、马、骆驼、银子等。
——摘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饮茶;
宋辽之间实现了长时间和平,宋辽之间进行了长期的经济文化交流。
多元评价
中考真题
1.(2023·湖南长沙·4)在历史故事分享会上,同学们讲述了唐朝文成公主入藏、辽宋澶渊之盟、元朝回族的形成等故事。这场故事会最恰当的主题是( )
A.政治互鉴 B.中外交流
C.政权并立 D.民族交融
3.(2023·湖南邵阳·3)哈佛大学教授艾利森说,我也从中国智慧中学到很多经验,比如1005年的澶渊之盟,交战双方提出,我们不能够打败对方,但可以商讨一个条约,形成对抗的伙伴关系,在一些领域里激烈敌对,但在另外一些领域内结为伙伴。艾利森对澶渊之盟的叙述( )
A.比较符合历史史实 B.完全违背历史真相
C.是研究澶渊之盟的重要史料 D.属于恶意诋毁中国的言论
2.(2023·四川德阳·3)西夏崇宗在位时,建“国学”,学生300人,以习儒学为主。后来又建有宫学、太学,州县则普遍设立小学。这些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
A.缓和宋夏矛盾 B.学习先进文化
C.推动北人南迁 D.完成国家统一
D
B
A
深度学习
碰撞中的融合
西夏(党项)
1044年
订立和议
1005年
澶渊之盟
辽(契丹)
北宋
建立时间:1038年
建立者:元昊
都城:兴庆
建立时间:916年
建立者:耶律阿保机
都城:上京
西夏
辽
北宋
WWW.
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