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学年第一学期质量监测九年级历史
说明:1.考试时间60分钟;全卷满分90分。
2.请选出1—25小题的答案,并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选项的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其他答案。
3.26—28小题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作答。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如图是尼罗河水位变动与古埃及文明演进历程示意图。据此推断正确的是( )
A.尼罗河水量丰富时,古埃及经济发展、政治稳定
B.尼罗河水量不足时,古埃及经济发展、政治稳定
C.尼罗河水位情况与古埃及经济、政治无关
D.尼罗河河水枯竭,导致文明没有延续下去
2.某部法典序言中声称,“令正义出现在大地上,摧毁罪恶,使强者不能欺凌弱者”。它是古代两河流域涉及范围最广、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整的法典。这部法典是( )
A.《新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法理概要》 D.《汉谟拉比法典》
3.以下是九年级某同学编写的有关古印度种姓制度的剧本情节,符合种姓制度规定的是( )
A.不同等级相互通婚 B.商人弃商从政 C.等级身份世代相袭 D.国王掌管祭祀
4.苏格拉底对雅典简单多数的民主制提出诸多批评,引起雅典人的反感,70岁时被以引进新神和腐蚀青年思想的罪名判处死刑。这主要反映了雅典( )
A.专制主义的盛行 B.津贴制度的实行 C.城邦内部的混乱 D.民主政治的弊端
5.如图是一枚古罗马货币,上面绘有罗马公民在围成圆形的栅栏内进行投票的场景。该货币可以用于说明古罗马( )
A.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 B.开创了古代民主制度
C.公民拥有一定的政治权力 D.商品经济的高度发达
6.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以下表述中推论合理的是( )
选项 史实 推论
A 《荷马史诗》叙述了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9世纪期间古希腊人的社会情况 《荷马史诗》是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状况的宝贵资料
B 德谟克利特提出了“原子论” 他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C 罗马建筑和希腊建筑都运用了石质梁柱 希腊建筑吸收了罗马建筑的特点
D 凯撒命人编制新的历法,称“儒略历” 凯撒运用了计数法中的60进制
A.A B.B C.C D.D
7.腓尼基人在西亚和埃及两大文明影响下发展出了最早的字母文字——腓尼基字母。希腊人改进了腓尼基字母而创造了希腊字母,伊达拉里亚人又改进了希腊字母创造出拉丁字母,成为后来多数欧洲语言采用的字母系统。由此可见( )
A.文化交流促进文明进步 B.世界从分散走向了整体
C.贸易交流促进经济发展 D.欧洲文明源于亚非文明
8.亚非文明诞生于大河流域,同时又各具特色,产生了金字塔、楔形文字、佛教、青铜器等人类文明的象征。这说明( )
A.人类文明都源于大河流域 B.古代宗教建筑丰富多样
C.东西方文明在交流中发展 D.早期人类文明的多样性
9.如表中所列内容为欧洲封建时代某个国家所带来的影响。据此判断,该国家是( )
·政治上,它奠定了欧洲的封君封臣制度 ·经济上,它开启了欧洲封建制的大门 ·疆域上,它奠定了近代西欧诸国的基础
A.法兰西 B.拜占庭帝国 C.意大利 D.法兰克王国
10.《劳役图》中的执行官正在监督农奴在领主的土地上收割稻谷。图中描述的情形最可能发生在( )
中世纪时期的《劳役图》
A.西欧庄园 B.自治城市 C.手工工场 D.租地农场
11.在中世纪西欧城市里妇女可以从事众多不同行业的工作,《行业书》中列举了巴黎100个行业中,妇女参与其中的就有86个;女工的工资收入除能够养活自己外,还有一定的养家能力。这表明( )
A.城市禁止如女从事手工生产 B.教会束缚了妇女的人身自由
C.妇女主导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D.城市提升了妇女的社会地位
12.中世纪的国王和教皇们认为,大学里培养出来的官吏和法学家们办事效率和素养更高,而且其中大多数人通过自己的努力而不是依靠出身获得社会地位,因此也更忠诚。据此可知,中世纪大学( )
A.促进城市工商业的发展 B.有利于统治者巩固政权
C.推动欧洲文化向外传播 D.有利于自由城市的兴起
13.拜占庭通过输送古籍、接纳西方学者留学,以及在拜占庭领土上开展希腊化学术活动等渠道,使古典文化与意大利保持了密切联系。这说明拜占庭帝国( )
A.为文艺复兴提供了精神营养 B.是欧洲文艺复兴的发源地
C.促进了阿拉伯文化的传播 D.处于世界文化中心地位
14.据史书记载:“我(日本人)闻海西有大隋,礼仪之国,故遣朝贡。我夷人,僻在海隅,不闻礼仪……冀闻大国惟新之化。”这表明( )
A.日本效仿唐朝的典章制度 B.日本人积极学习外来文明
C.遣唐使促进日本大化改新 D.幕府统治促进日本的发展
15.《天方夜谭》以波斯故事为蓝本,吸收印度、阿拉伯、埃及、希腊等地童话、传说、传奇等,是东西方文化的结晶。这说明阿拉伯人( )
A.敢于冒险与挑战 B.追求统一与扩张 C.热衷征服与重建 D.擅于交流与创新
16.绘制知识结构图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举握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如图①中应填写的是( )
A.手工工场主 B.佃户 C.租地农场主 D.商人
17.布鲁尼(1370—1444年)曾说:“财富是哲学家的朋友。哲学家只有有了丰富生活的必需品,从恐怖的精神状态中解脱出来,才能潜心研究。”这反映出的生活态度是( )
A.鄙视财富价值 B.反对苦行禁欲 C.提倡神权至上 D.逃避现实生活
18.某历史公众号推送了以下专题资料。据此判断,该专题是( )
A.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B.走向近代 C.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D.启蒙运动
19.16世纪时,“旧大陆”的牛、马、羊、大麦、小麦、葡萄及各种蔬菜种子源源进入新大陆;与此同时,“新大陆”的玉米、花生、土豆、可可等也陆续传入“旧大陆”。上述材料可用于直接论证的主题是( )
A.资本主义的发展 B.丝绸之路的拓展 C.殖民争霸的加剧 D.世界物种的交流
20.制作历史示意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图反映的是(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 B.日本大化改新的过程
C.法兰西第一帝国走向覆灭 D.美国独立战争的爆发
21.美国在1787年制宪会议上数次面临崩溃、解散的局面。面对这种情况,富兰克林说:“如果我们要做张大桌子,可是发现相拼的两块木板边缘不相配,通常匠人就得在两头分别去掉一些,才能拼得合适。”据此可知,美国1787年宪法的制定( )
A.体现了分权制衡的原则 B.体现了相互妥协的艺术
C.损害了地方各州的权利 D.体现了人民民主的原则
22.对同类事件进行分析、比较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某同学在复习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内容时,对两者相同点进行归纳,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
A.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 B.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C.都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D.革命都具有双重性质
23.某文件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文件表示“政府的正当权力,系得自被统治者的同意。如果遇有任何一种形式的政府变成是损害这些目的的,那么,人民就有权利来改变它或者废除它,以建立新的政府。”该文件是( )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1787年宪法
24.英国制造商博尔顿具有极高的商业智慧,1775年成立新公司,他在推销产品时,用了这样的广告词:先生,我在此卖全世界都想拥有的东西——力量。此“力量”是( )
A.凯伊发明的飞梭 B.中国人发明的指南针
C.瓦特改进的蒸汽机 D.哈格里夫斯的“珍妮机”
25.毛泽东诗词有云:“国际悲歌歌一曲,狂飙为我从天落。”“国际悲歌”指的是悲壮感人的《国际歌》,它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歌曲,也是全世界共产党人的正气歌。《国际歌》的创作背景是( )
A.十月革命的爆发 B.国共合作的失败 C.巴黎公社的失败 D.宪章运动的开展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26.解读历史人物对研究历史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表是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历史人物及其评价(部分)。
历史人物 评价
A____ 创立了伊斯兰教,并成为最有力量的政治领袖。
B____ 使希腊文明和中东文明发生密切的接触,极大地丰富了这两种文化。
C____ 是法兰克国王,被称为“罗马人的皇帝”,是欧洲历史上最重要的统治者之一。
D____ 在编纂罗马法典中发挥重要作用。该法典是罗马司法的天才杰作,后来成为欧洲许多国家法律发展的基础。
——摘编自麦克·哈特《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
材料二 从1804年到1814年拿破仑被彻底打败,贝多芬对他的态度逐渐发展到憎恨,正是在这样的心境之中,贝多芬写下了《战争交响曲》。但后来随着欧洲封建势力的复辟,贝多芬认识到,如果拿破仑回到现在,他必定会在欧洲受到欢迎;拿破仑理解这个时代的精神,而且知道如何牢牢统治这个时代,打击封建体制,重视发展经济。
——摘编自柯莉《从<英雄交响曲>到<战争交响曲>:贝多芬对拿破仑态度的两次转变》
(1)从下列选项中选取合适的人物填入材料一的空格中。
亚历山大;苏格拉底;屋大雏;耶稣;查理曼;查士丁尼;穆罕默德;拿破仑
(2)根据材料二、指出贝多芬对拿破仑态度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态度前后变化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解读和评价历史人物的认识。
27.蔗糖生产的历史与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密切关联。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没有蔗糖就没有黑奴。”16—19世纪,一座又一座热带岛屿的森林被欧洲殖民者砍掉,开垦成甘蔗园。蔗糖的制作费时费力,对劳力有特殊的要求。一经开发出甘蔗种植园,便有成千上万的黑奴从非洲来到岛上。在此过程中,世界被联成一体。以英国为例,商船从利物浦出发,带上机械制品、火器、酒等非洲需要的物品,到西部非洲交换或猎捕黑人奴隶,然后将之贩运到美洲,再收获蔗糖、烟草、棉花等,返回利物浦。
——摘编自夏路《物质小视角下的全球化大历程》等
材料二 蔗糖的制造和消费与资本主义的兴起关系密切。从建立殖民地、捕获奴隶、积聚资本、保护船运以及所有实际消费都是在国家的羽翼之下成形的,这一过程的每一环节在充满了经济意味的同时,也富于政治意味。
——摘编自王宏宇、张亚辉《从西敏司<甜与权力>看世界体系的权力文化网络》
(1)指出材料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并绘制其示意图。(要求:示意图要呈现出三个洲的大致方位、航程方向和运输物品等)
(2)评述材料一中“没有蔗糖就没有黑奴”的观点。
(3)综合上述材料,简述16—19世纪蔗糖生产发展的影响。
28.历史图片蕴含着丰宫的历史信息。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作品及说明
①威廉和玛丽加冕 ②攻占巴士底狱 ③斯蒂芬森试验蒸汽机车
④但丁与《神曲》 ⑤哥伦布登上美洲大陆 ⑥《共产党宣言》
(1)按照图片所反映历史件发生的时间先后进行排序。(写出序号即可)
(2)选择材料中至少两幅相互关联的图片,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1.A
【详解】据图片看出,尼罗河水量与古埃及文明发展息息相关,尼罗河水量丰富时,如公元前3000年以前、新王国时代、后埃及时代,古埃及经济发展、政治稳定,A项正确;根据上述分析,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尼罗河水位情况与古埃及经济发展息息相关,排除C项;导致埃及文明没有延续下去的原因有很多,并不仅仅因为尼罗河河水枯竭,排除D项。故选A项。
2.D
【详解】根据题干“它是古代两河流域涉及范围最广、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整的法典”和所学可知,古代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颁布的《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法典刻在一块黑色石柱上,除前言外,正文共有282条,内容十分广泛,从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D项正确;《新法典》由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命人将自己执政时期的法令编辑而成,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法理概要》由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组织一个由10名法学家组成的委员会编成,是指导学习法律的文献,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
3.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在这一制度中,第一等级是婆罗门,掌管祭祀;第二等级是刹帝利,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第三等级是吠舍,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第四等级是首陀罗,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种姓制度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世代相袭。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C项正确;不同等级不得通婚,排除A项;等级身份世代相袭,排除B项;婆罗门掌管祭祀,排除D项。故选C项。
4.D
【详解】根据题干“苏格拉底对雅典简单多数的民主制提 出诸多批评,引起雅典人的反感,70岁时被以 引进新神和腐蚀青年思想的罪名判处死刑”可知,苏格拉底因批评雅典的民主制被判处死 刑,主要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D项正确;题干材料不能反映雅典专制主义的盛行,排除A项;津贴制度的实行,保证了贫穷公民参政议政,排除B项;题干材料不能反映城邦内部的混乱,排除C项。 故选D项。
5.C
【详解】根据图示可知,这枚罗马货币上面绘有罗马公民在围成圆形的栅栏内进行投票的场景。该货币可以用于说明古罗马公民拥有一定的政治权力,享有投票权,C项正确;公民大会是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且从货币图案无法直接说明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排除A项;雅典开创了古代民主制度,排除B项;仅通过题干货币图案,不能说明古罗马商品经济高度发达,排除D项。故选C项。
6.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荷马史诗》是宝贵的文学遗产,也是了解早期希腊 社会的主要文献。故C符合题意;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 前9世纪的希腊因《荷马史诗》而被称作“荷马时代”。 这是因为《荷马史诗》是一部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重 要文献,A项正确;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是亚里士多德,与德谟克利特无关,排除B项;罗马建筑吸收了希腊建筑的特点,排除C项;两河流域人苏美尔人运用了计数法中的60进制,与凯撒无关,排除D项。 故选A项。
7.A
【详解】根据材料“腓尼基人在西亚和埃及两大文明影响下发展出了最早的字母文字-雕尼基字母。希腊人改进了雕尼基字母而创造了希腊字母,伊达拉里亚人又改进了希腊字母创造出拉丁字母,成为后来多数欧洲语言采用的字母系统”可知,字母文字在不同地区的传播和改进,促进了文明的进步,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世界从分散走向了整体,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贸易交流促进经济发展,排除C项;欧洲文明源于亚非文明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8.D
【详解】题干信息“同时又各具特色,产生了金字塔、楔形文字、佛教、青铜器等人类文明的象征”反映了早期人类文明的多样性,D项正确;“亚非文明诞生于大河流域”,但并非“人类文明都源于大河流域”,排除A项;仅凭“佛教”,无法得出“古代宗教建筑丰富多样”的结论,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东西方文明在交流中发展”,排除C项。故选D项。
9.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了改革,逐渐形成了封君封臣制度,开启了欧洲封建制的大门,奠定了近代西欧诸国的基础,D项正确;法兰克国王查理大帝统治时期建立查理曼帝国,但是843年,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以后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雏形,排除AC项;拜占庭帝国形成了独特的拜占庭文化,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故选D项。
10.A
【详解】 由图片和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庄园”“农奴在领主的土地上收割稻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在西欧庄园中,庄园的居民包括自由的农民和 缺少自由的农奴,二者均为庄园领主的佃户; 庄园土地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由领主自己保 留,直接经营,称为“直领地”收入全部归领主所有;剩下的耕地是佃户的“份地”,佃户 取得份地的条件是义务耕种领主的“直领 地”,因而农奴在领主土地上收割的稻谷归属 于领主,A项正确;题干没有体现城市获得一定的自由和特权,排除B项;收割稻谷属于农业范畴,排除C项;租地农场采用雇佣关系,排除D项。故选A项。
11.D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在中世纪西欧城市里妇女可以从事众多不同行业的工作,《行业书》中列举了巴黎100个行业中,妇女参与其中的就有86个;女工的工资收入除能够养活自己外,还有一定的养家能力”,可知材料表明城市提升了妇女的社会地位,D项正确;城市禁止如女从事手工生产,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教会在题干内容中没有反应,题干内容反映的是“妇女参与其中的就有86个;女工的工资收入除能够养活自己外,还有一定的养家能力”,排除B项;妇女主导了城市经济的发展,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故选D项。
12.B
【详解】根据题干“因此也更忠诚”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世纪大学有利于统治者巩固政权,B项正确;城市孕育了大学,而大学促进了城市的发展,但材料中没有涉及城市发展的相关信息,排除A项;大学促进欧洲文化发展,但材料中没有涉及文化向外传播,排除C项;自由和自治城市孕育了大学,城市居民采取各种方式反抗,争取城市的自由和自治,常用的手段包括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排除D项。故选B项。
13.A
【详解】根据题干“拜占庭通过输送古籍、接纳西方学者留学,以及在拜占庭领土上开展希腊化学术活动等渠道,使古典文化与意大利保持了密切联系”可知,拜占庭帝国保留的古希腊文化为文艺复兴提供了精神营养,A项正确;意大利是是欧洲文艺复兴的发源地,排除B项;题干没有体现阿拉伯文化,排除C项;题干没有体现拜占庭帝国处于世界文化中心地位,排除D项。故选A项。
14.B
【详解】根据题干“我(日本人)闻海西有大隋,礼仪之国,故遣朝贡。我夷人,僻在海隅,不闻礼仪……冀闻大国惟新之化。”可知,日本人对于中华先进文化充满了憧憬,“故遣朝贡。我夷人,僻在海隅,不闻礼仪……冀闻大国惟新之化”表明了日本人积极学习外来文明,B项正确;“闻海西有大隋”表明题干中的朝代是隋朝,不是唐朝,AC项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AC项;幕府统治开始于12世纪晚期,与题干中的朝代隋朝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15.D
【详解】根据题干“《天方夜谭》以波斯故事为蓝本,吸收印度、阿拉伯、埃及、希腊等地童话、传说、传奇等,是东西方文化的结晶”可知阿拉伯人善于交流和创新,吸收外来文化形成了独特的阿拉伯文化,D项正确;题干没有体现敢于冒险与挑战、追求统一与扩张、热衷征服与重建精神,排除ABC项。故选D项。
16.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4世纪中叶以后,越来越多的领主出租自营地,他们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再参与生产管理。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户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他们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雇用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C项正确;题干材料反映的是租地农场主,不是手工工场主,排除A项;题干材料反映的是租地农场主,不是佃户,排除B项;题干材料反映的是租地农场主,不是商人,排除D项。故选C项。
17.B
【详解】根据题干“财富是哲学家的朋友。哲学家只有有了丰富生活的必需品,从恐怖的精神状态中解脱出来,才能潜心研究”可知,体现的是反对苦行禁欲,追求现实的生活,B项正确;根据题干“财富是哲学家的朋友”可知反映的是对财富的追求,排除A项;题干未涉及“提倡神权至上”的相关知识点,排除C项;根据题干“财富是哲学家的朋友。哲学家只有有了丰富生活的必需品,从恐怖的精神状态中解脱出来,才能潜心研究”可知,反映的是追求现实生活,排除D项。故选B项。
18.B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达·芬奇绘画作品集、《哥 伦布航海日记》、《海上马车夫》视频、《中世纪晚期欧洲经济社会史》”可知涉及的是文 艺复兴、新航路开辟、早期的殖民扩张和中世纪晚期的欧洲社会经济,体现的是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走向近代”符合题干信息,B 项正确;“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是早期的资产阶级革命,而题干未涉及,排除A项;.题干涉及的都是欧洲的历史事件,未涉及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排除C项;题干未涉及“启蒙运动”,排除D项。 故选B项。
19.D
【详解】题干信息“‘旧大陆’的牛、马、羊、大麦、小麦、葡萄及各种蔬菜种子源源进入新大陆;与此同时,‘新大陆’的玉米、花生、土豆、可可等也陆续传入‘旧大陆’”反映了新航路开辟后世界物种的交流,D项正确;“资本主义的发展”材料没有体现,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与“丝绸之路的拓展”无关,排除B项;“殖民争霸的加剧”材料没有体现,排除C项。故选D项。
20.A
【详解】根据图示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40年,议会重新召开,揭开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1649年,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1688年,英国发生“光荣革命”,1689年,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A项正确;从646年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项;1815年,法兰西第一帝国覆灭,与题干时间信息不符,排除C项;1775年,美国独立战争的爆发,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21.B
【详解】根据题干“通常匠人就得在两头分别去掉一些,才能拼得合适。”可知,富兰克林强调的是美国1787年宪法的制定过程中采取妥协的手段完成宪法的制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实行联邦制,这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结合,体现了相互妥协的艺术,B项正确; 材料侧重的是制定过程中的妥协而不是宪法内容上体现的权力制衡,排除A项;“损害了地方各州的权利”与题干“在两头分别去掉一些”不符,排除C项;题干没有涉及宪法的具体内容,且题干强调是宪法制定过程中采取的相互协调,相互妥协,与“人民民主”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22.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独立战争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法国大革命推翻了封建主义的阻碍,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C项正确。美国独立战争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排除A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排除B项;美国独立战争既是资产阶级革命,又是民族解放战争,具有双重性,法国大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排除D项。故选C项。
23.B
【详解】根据题干“如果遇有任何一种形式的政府变成是损害这些目的的,那么,人民就有权来改变它或废除它,以建立新的政府”和所学知识可知,体现了人民主权的观点,要求建立新的政府,这是美国《独立宣言》的内容,B项正确;《权利法案》中没有主张推翻现政府并建立新政府,排除A项;《人权宣言》中没有主张推翻现政府并建立新政府,排除C项;美国1787年宪法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部分,使其民主制度呈现出权力制衡的特点,排除D项。故选B项。
24.C
【详解】根据题干“1775年成立新公司,他在推销产品时,用了这样的广告词:先生,我在此卖全世界都想拥有的东西——力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后期,瓦特改进了蒸汽机,使蒸汽机的效率大大提高,为机器提供动力,代替了原来的水力、人力等,所以博尔顿推销的产品“力量”应是蒸汽机,C项正确;1733年,凯伊发明的飞梭,提高了织布速度,但没有解决动力问题,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中国人发明的指南针主要应用于航海等方面,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1765年,纺织工人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标志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始,但没有解决动力问题,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
25.C
【详解】根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71年3月18日,法国工人阶级在巴黎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5月28日,凡尔赛反动军队攻陷巴黎公社的最后一个堡垒,革命失败,在这样的形势下,欧仁·鲍狄埃创作《国际歌》的歌词,鼓舞无产阶级的斗争,C项正确;十月革命爆发于1917年,《国际歌》创作于1871年,排除A项;1924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汪精卫召开“分共会议”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失败,1946年内战全面爆发,标志着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失败,排除B项;宪章运动是1836—1848年英国工人们为得到自己应有的权利而掀起的工人运动,排除D项。故选C项。
26.(1)A穆罕默德;B亚历山大;C查理曼;D查士丁尼。
(2)变化:从憎恨到欢迎。原因:憎恨是因为拿破仑称帝,实行独裁,且被彻底打败。贝多芬认为拿破仑称帝是一种历史的倒退(或称帝将可能使法国大革命已获得的民主权利成果被践踏等);欢迎是因为随着欧洲封建势力的复辟,贝多芬认识到,只有拿破仑知道如何牢牢统治这个时代,打击封建体制,重视发展经济。
(3)认识:解读和评价历史人物,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一分为二的观点,从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的积极性和消极性等方面全面评价。
【详解】(1)A:根据材料一“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历史人物及其评价(部分)”中的“创立了伊斯兰教,并成为最有力量的政治领袖”信息可得出这个历史人物是穆罕默德;B:根据材料一“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历史人物及其评价(部分)”中的“使希腊文明和中东文明发生密切的接触,极大地丰富了这两种文化”信息可得出这个历史人物是亚历山大;C:根据材料一“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历史人物及其评价(部分)”中的“是法兰克国王,被称为‘罗马人的皇帝’,是欧洲历史上最重要的统治者之一”信息可得出这个历史人物是查理曼;D:根据材料一“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历史人物及其评价(部分)”中的“在编纂罗马法典中发挥重要作用。该法典是罗马司法的天才杰作,后来成为欧洲许多国家法律发展的基础”信息可得出这个历史人物是查士丁尼。
(2)变化:根据材料二“从1804年到1814年拿破仑被彻底打败,贝多芬对他的态度逐渐发展到憎恨,正是在这样的心境之中,贝多芬写下了《战争交响曲》”可得出贝多芬对拿破仑的态度是憎恨;根据材料二“但后来随着欧洲封建势力的复辟,贝多芬认识到,如果拿破仑回到现在,他必定会在欧洲受到欢迎;拿破仑理解这个时代的精神,而且知道如何牢牢统治这个时代,打击封建体制,重视发展经济”可得出贝多芬对拿破仑态度的变化是从憎恨到欢迎;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贝多芬对拿破仑态度的态度前后变化的原因:憎恨是因为拿破仑称帝,实行独裁,从1804年到1814年拿破仑被彻底打败,欢迎是因为随着欧洲封建势力的复辟,贝多芬认识到,只有拿破仑理解这个时代的精神,而且知道如何牢牢统治这个时代,打击封建体制,重视发展经济。
(3)开放性回答,言之有理即可。综合上述材料,可得出解读和评价历史人物的认识: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一分为二的观点,应从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的积极性和消极性等方面全面评价,等等。
27.(1)事件:三角贸易;示意图:
(2)评述:因为欧洲人喜欢糖,所以需要大量的劳动力种植甘蔗,而美洲殖民者对印第安人实行种族灭绝政策,导致美洲劳动力大量的缺乏,所以,就有三角贸易,就有了黑奴。
(3)影响:蔗糖贸易为欧洲积累大量财富的同时,也极大地刺激了奴隶贸易。奴隶贸易使非洲丧失了大量劳动力,给非洲造成了深重而持久的灾难。
【详解】(1)事件:根据材料一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三角贸易。示意图:根据材料一“以英国为例,商船从利物浦出发,带上机械制品、火器、酒等非洲需要的物品,到西部非洲交换或猎捕黑人奴隶,然后将之贩运到美洲,再收获蔗糖、烟草、棉花等,返回利物浦。”可知,示意图为
(2)评述:根据材料一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因为欧洲人喜欢糖,所以需要大量的劳动力种植甘蔗,而美洲殖民者对印第安人实行种族灭绝政策,导致美洲劳动力大量的缺乏,所以,就从非洲贩卖黑人到美洲,这就是三角贸易,就有了黑奴。
(3)影响:综合上述材料可知,16-19世纪蔗糖生产发展的影响是蔗糖贸易为欧洲积累大量财富的同时,也极大地刺激了奴隶贸易,给非洲造成了深重而持久的灾难。种植甘蔗需要庞大的劳动力。欧洲许多殖民国家,尤其是英国,为了生产蔗糖,把数以千万的非洲黑人当作商品来对待,将他们贩运到大西洋彼岸,驱入甘蔗种植园,强制其进行极度惨无人道的劳作。奴隶贸易带走了大量的非洲人口,尤其是正值盛年的青年。据统计,从16世纪到19世纪,被贩运至美洲的黑人奴隶,至少有1000万人以上。这也是非洲很多地区直到现在仍然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28.(1)排序:④⑤①②③⑥。
(2)示例
选择:④但丁与《神曲》 、⑤哥伦布登上美洲大陆。
观点: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论述:14世纪兴起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涌现出许多文学家、思想家和艺术家,推动了欧洲思想文化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综上可知,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详解】(1)排序:根据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①威廉和玛丽加冕发生在1688年,②攻占巴士底狱是在1789年,③斯蒂芬森试验蒸汽机车是在1825年,④《神曲》写于1307年至1321年,⑤哥伦布登上美洲大陆的时间是1492年,⑥《共产党宣言》于1848年发表,故正确顺序是④⑤①②③⑥。
(2)观点及论述:本问属于开放性设问,只要从六幅图片中选取两幅相互关联的图片,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即可。如:
示例
选择:④但丁与《神曲》 、⑤哥伦布登上美洲大陆。
观点: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论述:14世纪兴起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涌现出许多文学家、思想家和艺术家,推动了欧洲思想文化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综上可知,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