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课件(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课件(2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3.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3-06 20:00: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观察七年级历史单元主题,你们能发现什么,哪一个词是核心?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多民族国家,自秦汉以来,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上长期相互依存,不可分离,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
中国古代史单元目录节选
七上第三单元:秦汉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七上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七下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七下第三单元:明清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目录
第一篇:历史与延续
第二篇:统一与自治
第三篇:繁荣与发展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石榴子紧紧抱在一起,
形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
第6课 艰苦探索与建设成就
历史与延续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历史与延续

武力
和亲

和亲
设立机构

册封
设立机构
册封
册封“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设驻藏大臣、伊犁将军
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设立安西、北庭都护府等;册封怀仁可汗等
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昭君出塞;张骞出使西域;设西域都护府
设立机构
◎列举我国古代汉、唐、清朝与边疆少数民族的典型事件
一:背景:①历史特点: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多民族国家
第6课 艰苦探索与建设成就
历史与延续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历史与延续
背景②现实情况(民族分布):我国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的民族分布特点。
◎观察地图,联系地理课所学,说出我国的民族分布有何特点?
根据我国民族问题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中国共产党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立法自治权、经济自治权、文化管理自治权、变通执行权、其他自治权
前提
区域(聚居≠居住)
主要依据
三级: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
权限
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在哪些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的依据?
民族自治区域有哪些不同级别?
民族自治区域有哪些权限?
统一与自治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统一与自治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概况
阅读教材60页,回答以下问题:
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
新疆维吾尔
自治区
1955年10月1日
宁夏回族自治区
1959年10月25日
内蒙古自治区
1947年5月1日
广西壮族自治区
1958年3月5日
西藏自治区
1965年9月9日
1.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
2.在淮安居住的少数民族可以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吗?
不可以,居住≠聚居
3.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哪三级?划分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少数民族聚居区人口的多少、区域面积的大小
4.少数民族有声望的首领可以自行与他国元首进行会晤吗?为什么?
×
5.广西将“壮族三月三”确定为假期,自治区内全体公民放假2天,可以吗?为什么?
知识竞答

阅读课本60页第二段梳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地位和形成过程?
1949
1954
1984
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载入宪法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共同纲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地位: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地位和形成过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
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为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奠定了基础。
从制度和政策层面保障了少数民族公民享有平等自由权利以及经济、社会、文化权利。
材料研读:谈谈你对民族区域自治的认识?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禁止
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
为。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
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
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
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实行区域自治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
繁荣发展


基础
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党采取了哪些措施?
第6课 艰苦探索与建设成就
繁荣与发展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繁荣与发展
新中国成立前,我国各民族面临怎样的发展状况?
新中国成立时,少数民族有四种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
封建地主经济占统治地位的有30多个民族,当时有3000多万人口;
处于封建农奴制的约400万人口;
处于奴隶制的当时有100万人口。
保留原始公社生产方式残余的,当时有60万人口。
云南佤族
原始社会
云南景颇族·原始社会
西藏·农奴制
四川大凉山山区的彝族
(奴隶社会)
少数民族的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
各民族发展很不平衡
阅读课本,从政治、经济、文化、政策方面找出我国为推动各民族共同发展采取了哪些措施?
方面 措施
政治
经济
文化
政策
因地制宜,进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
采取许多优惠政策,派出大批人员,通过技术、资金、物资等多种方式,加强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
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西部大开发、兴边富民行动
第6课 艰苦探索与建设成就
四川大凉山山区的彝族
(奴隶社会)
西藏地区民主改革(1959-2019)
农奴制下西藏人民的悲惨生活
体现了民族平等
政治上: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
1959—1961年西藏民主改革运动,彻底废除西藏的封建农奴制度,百万农奴和奴隶成为自己命运和社会的主人。1965年9月,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实现了西藏历史上划时代的伟大变革。
西藏百万农奴翻身解放
各族人民翻身做主人,迈进了社会主义社会
第6课 艰苦探索与建设成就
四川大凉山山区的彝族
(奴隶社会)
举例:孔繁森【援藏】
医疗支援
教育支援
物资支持
经济上:国家采取许多优惠政策,派出大批人员,还通过技术、资金、物资等多种方式,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各民族也根据本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发挥自身优势,发展经济。
广西螺蛳粉
西藏特色产业:旅游业、藏医药业
从“菜比肉贵”到“直销港澳”
文化旅游、高原特色农牧业等
年份 农业生产总值(亿元) 工业生产总值(亿元)
1952年 46.5 11.4
1978年 155.6 212.1
2014年 11352.3 64369
民族地区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文化上:国家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①按照自愿原则,帮助少数民族创制文字;
蒙古文
藏文
维吾尔文
壮文
②尊重各民族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保护少数民族历史文化遗产;
回族信仰伊斯兰教
傣族的泼水节
彝族火把节
朝鲜族姑娘表演跳板舞
③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的搜集、整理和出版工作;
蒙古族史诗《江格尔》
柯尔克孜族史诗《玛纳斯》
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
体现了民族团结
政策上: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兴边富民行动
西部大开发战略覆盖了5个民族自治区、27个民族自治州和83个民族自治县,还有3个民族自治州参照享受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
西部大开发战略影响?
西部大开发为民族地区的加快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历史机遇。
在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教育和文化卫生事业等方面建设了一大批项目,极大地带动了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第6课 艰苦探索与建设成就
四川大凉山山区的彝族
(奴隶社会)
兴边富农行动
兴边富民行动,是1999年发起的一项“振兴边境、富裕边民”的扶贫发展行动计划。
在全国脱贫攻坚战中,28 个人口较少民族全部整族脱贫,一些少数民族实现了从贫穷落后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第6课 艰苦探索与建设成就
四川大凉山山区的彝族
(奴隶社会)
西部大开发典型工程
青藏铁路
西电东送
西气东输
青藏铁路世界之最
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1142公里
穿越冻土里程最长:达550公里
海拔最高的火车站:唐古拉站海拔达5068米
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结束了西藏没有铁路的历史,从根本上改变了西藏交通落后的状况,大大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促进了青海、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共同繁荣)
(1)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为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指明了方向。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3)各民族团结奋斗,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直接原因。
作为当代青少年,你应该为维护民族团结做些什么呢?
1、做到“三个尊重”,即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
2、要坚决反对一切危害各民族大团结的言行。
合作探究
素养提升
比较经济特区和民族区域自治异同
项目 经济特区 民族自治区
不同点 目的 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的共同利益
城市或者地区
特点 相同点 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都从国情出发,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自治权
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不享有自治权)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岛
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五个自治区
知识梳理
意义
实施
含义
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共同富裕奠定了基础。
进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
民族区域
自治制度
共同繁荣发展
采取多种优惠政策,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
全国建立内蒙古、宁夏、新疆、西藏、广西五个民族自治区。
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背景
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
背景
各民族发展很不平衡、生产力水平落后。
措施
政治:
经济:
文化:
战略/政策:
地位:基本政治制度
西部大开发战略、兴边富民行动。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