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古代诗歌五首《登幽州台歌》课件(共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1 古代诗歌五首《登幽州台歌》课件(共1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06 10:43:53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17张PPT)
登幽州台歌
唐 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
唐 陈子昂
台,观四方而高者也。(《说文解字注》)
凤凰台
郭隗[wěi]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 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战国策·燕策》)
幽州台又叫黄金台,亦称招贤台,战国时期燕昭王筑,为燕昭王尊师郭隗之所。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登幽州台歌
唐 陈子昂
一、初读诗歌
阅读诗歌题目,结合注释,了解主要内容。
歌,
古体诗格律自由,不要求对仗、平仄,押韵较自由,篇幅长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体和杂言体,也说古风、古诗。
曹植在《杂诗》中说“高台多悲风”,自古诗人词客,善感多思。每当登高望远,送目临风,必然兴起无穷的思绪。家国大事涌上心头,奔来眼底的是家国之悲,身世之感,古今之情……错综交织,所怅万千。
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向前见不到往昔招贤的英王,
先后看不到后世求才的明君。
想到历史上的那些事无限渺远,我深感人生无奈,
独自凭吊,我眼泪纵横凄恻悲愁!
课文精讲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登幽州台歌
唐 陈子昂
思考:
1. 诗中的“古人”和“来者”指的是哪些人?
2. 诗人为何“独怆然而涕下”呢?
二、品读诗文
1.诵读诗歌文本,整体把握,发现理解难点。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商汤三聘伊尹
周文王招贤姜子牙
刘备三顾茅庐
……
“古人”,像燕昭王一样的古代礼贤下士的圣君;
“来者”,未来若干年后也将出现的重视人才的明君。
那么,诗人此时的时代呢?
武则天时代属契丹以营州叛,建安郡王武攸宜亲总戎律,台阁英妙,皆置在军麾。时敕子昂参谋帷幕。军次渔阳,前军王孝杰等相次陷没,三军震慑。子昂进谏曰:“……乞分麾下万人以为前驱……”建安方求斗士,以子昂素是书生,谢而不纳。子昂体弱多疾,感激忠义,常欲奋身以答国士。自以官在近侍,又参预军谋,不可见危而惜身苟容。他日又进谏,言甚切至。建安谢绝之,乃署以军曹。
(卢藏用《陈氏别传》)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登幽州台歌
唐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二、品读诗文
2.细读诗歌文本,知人论世,理解诗歌内涵。
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绵长。
天地之“悠悠”与人之茕茕“独”影,互为映照,诗人把个人存在广漠的宇宙空间下,衬托出人的孤单渺小。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登幽州台歌
唐 陈子昂
二、品读诗文
3.探索诗人内心,情感代入,体会诗歌意境。
袁行霈教授说:“欣赏以感受为基础,没有真切的感受就没有艺术的欣赏。因此,从自己的感受出发,进而探索作者的用心,不失为艺术欣赏的一条途径。”
二、品读诗文
3.探索诗人内心,情感代入,体会诗歌意境。
反复诵读《登幽州台歌》,静下心来,设身处地想象自己在古代,是那样寂寞地独自登台远望,瞬间感到天地无穷,人生有限。试试看,你能否进入并体会诗歌的意境?是否理解诗人为何“独怆然而涕下”?
他像一座石雕一样,孤零零的矗立在幽州台上,那神情和气概有点像屈原又有点像李白,风雅中透出几分豪情,激愤中渗出一丝悲哀。他的眼睛深沉又惆怅,正凝视着无尽的远方,他回想自己24岁考中进士,胸怀大志,屡次上书指论史正都没有被录用,甚至还牵连入狱的不幸;想到此次以参谋随军出征,在前方屡败的情况下,接连两次进谏请求率领万人为前驱都遭到拒绝并被降职而苦恼着,也为一个带有哲理意味的问题而困惑着;又想到当年燕昭王礼贤下士的故事,深深的触动着他的心,报国无门使他愈加悲愤,于是泪流满面的唱出了这首《登幽州台歌》。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生不逢时、抑郁不平
无可奈何、慢声长叹
二、品读诗文
3.探索诗人内心,情感代入,体会诗歌意境。
1.“怆然而涕下”写出了什么?
(神态描写)形象逼真地描写了诗人热泪飞洒的情态和悲愤。
2.“独”有什么作用?
渲染了诗人心中不可名状的孤独和悲愤。
3.赏析第一句和第二句诗。
从时间角度表现了主人公的孤独,为下文抒发悲怆的心情做铺垫。
4.诗人的形象是什么?
怀才不遇的孤独和悲愤的形象。
课堂练习
1. 意境:
天地人三位一体,创造出辽阔幽远,空旷苍茫,慷慨悲凉的意境。
2. 本诗情感:
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孤独和悲愤。
3. 深刻典型的社会意义:
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那些品行端正,富有治国才能的知识分子,处处遭受打击的现实,表达了他们在理想破灭时孤独悲愤的心情。
课堂练习
诗歌表现了诗人怎么样的情怀?
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慨以及对赏贤任能的英明君王的渴盼,也表达了人生的孤独感 。
课堂练习
作业:
1.请描述“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所展现的画面,并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2.阅读《登飞来峰》《望岳》体会同样的登高,不同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