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9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PPT课件
8《土地的誓言》
1.感知文意,品味作者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深厚情感。 (重点)
2.感受课文独特的多角度的抒情方式。(难点)
3.理解作者对故乡挚痛的热爱之情和强烈的爱国情怀,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学习目标
新知导入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森林煤矿,
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梁。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我有的同胞,
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九一八”,“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脱离了我的家乡,
抛弃那无尽的宝藏,
流浪!流浪!
整日价在关内流浪!
哪年,哪月,
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
哪年,哪月,
才能够收回那无尽的宝藏?
爹娘啊,爹娘啊,
什么时候,
才能欢聚一堂?!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者强行进攻沈阳,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当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祖国东北大地的时候,无数的东北同胞被迫背井离乡,远离故土家园。一位流浪关内的东北作家怀着难以抑制的思乡之情写下了这篇激情飞扬的文章。
今天,我们就来感受一下眷恋故土的东北同胞的心境。
新知导入
端木蕻(hóng)良(1912—1996) ,原名曹京平,辽宁昌图人,作家。他和萧军、萧红、舒群、骆宾基、白朗等人被称为“东北作家群”。1932年发表处女作《母亲》。其作品大都以东北为背景,场面宏伟,笔调细致,善于营造气氛,注重运用方言,在小说体式上有新的创造。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科尔沁旗草原》《大地的海》《大江》,短篇小说集《憎恨》《风陵渡》,童话《星星记》等。
作者简介
本文选自《中国新文学大系1937—1949·散文》卷一
(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有改动。1941 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已经过去了整整十年,抗日战争正处于十分艰苦的阶段,流亡各地的东北人依然无家可归。作者怀着复杂的心情写下了这篇文章。
创作背景
知识链接
挚痛( ) 泛滥( )
呻吟( ) 嗥鸣( )
谰语( ) 怪诞( )
亘古( ) 蚱蜢( )
镐头( ) 碾( )
辘辘( ) 污秽( )
zhì
fàn làn
yín
háo
lán
dàn
ɡèn
měnɡ
ɡǎo
niǎn
lù
huì
学习字词
理解词义
泛滥:江河湖泊的水溢出,四处流淌。也比喻坏的事物不受限制地流行。
斑斓:灿烂多彩。
谰语:没有根据的话。
嗥鸣:(野兽)大声嚎叫。
亘古:远古。
污秽:肮脏的东西。
默契:双方的意思没有明白说出而彼此有一致的了解。
必须:表示事理上和情理上的必要;加强命令语气。
怪诞:荒诞离奇;古怪。
思考3:这些誓言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思考1:如何理解本文的标题——“土地的誓言”?
思考2:作者向家乡的土地发出了怎样的誓言?
思考问题
速 读课 文
请同学们初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做好批注。体会作者的感情,思考这篇课文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
整体感知
1.划分课文层次。
2.画出课文中运用修辞方法的句子。
3.标记出有疑问的地方,在旁边批注问题。
批注要求
划分层次
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包含哪些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第一部分(1)
第二部分(2)
写“我”常常想起关东原野上的一切,时时听见故乡的呼唤,内心为之汹涌澎湃。
故乡美好的生活令“我”魂牵梦绕,“我”发誓要为解放故乡而战斗。
如何理解本文的标题——“土地的誓言”?
《土地的誓言》,从文章来看,标题的要点应在于“誓言”。这“誓言”是作者对着土地发出的。作者在文章末尾壮怀激烈地发誓:“我要回到她的身边……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这种掷地有声的誓言读者可强烈地感受到。因此,这一标题应该理解为“面对土地发出的誓言”而不是“土地自身发出的誓言”。没有了土地也就无所谓国家,所以作者把它放在题目上,突出了它在一个爱国者心中的地位。
整体探究
作者向家乡的土地发出了怎样的誓言?找一找原文中的句子。
我要回到她的身边,我答应过我一定会回去。
我必定为她而战斗到底。
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
这些誓言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表达了作者失去家乡的悲愤之情,对家乡的热爱与眷恋,以及愿为家乡的解放牺牲一切的决心和勇气。
文章开头一句有什么作用?
结构上
内容上
抒发了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总领第1段。
品味第一部分
“挚痛的热爱”奠定了全文的基调。
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
“无时无刻不”意思是时时刻刻都,表示不间断。两个“无时无刻不听见”运用双重否定,加强肯定的语气,强烈地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拟人。将土地比作“母亲”。
两个“无时无刻不”妙处在哪里?
怎样理解“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中的“泛滥”?
“泛滥”一词原意是“江河水溢出,淹没土地”,又引申为“思想、事物到处扩散”,是贬义褒用。这里是无法操纵与控制的意思。它比用“澎湃”“涌动”等词语更多了几分野性和难以驾驭的力量。表现出作者的心情正如决堤的洪水不可遏止地向四下泛滥奔流,一发不可收拾。体现出作者极其强烈的思乡之情。
作者在表达对土地的誓言的时候,列举了哪些景物
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听见蒙古狗深夜的嗥鸣和皮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我想起红布似的高梁,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斑斓的山雕,奔驰的鹿群,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带着赤色的足金;我想起幽远的车铃,晴天里马儿戴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狐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怪诞的狂风……
白桦林
黑土地
高粱
马群
蒙古狗
大豆
煤块
鹿群
作者列举这些景物时用了哪些修辞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从视觉、听觉、嗅觉等角度,全面而生动地描绘了广袤的关东原野上美丽的风光、丰饶的物产,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热爱与思念之情。作者将极富地域特征的景色与物产进行罗列,造成强烈的冲击力,给读者身临其境之感。
比喻
拟人
排比
作者为了表现关东大地罗列了许多景物,有人说排列的词语过多,不够简洁,可以删除些。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为什么?
不能删除。因为这些都是关东大地的代表事物,代表着关东大地的特征。作者选择典型的景物组成叠印的一个又一个画面,像电影镜头一样闪现。这样密集的呈现可以使读者充分了解关东大地,感受关东大地的美丽富饶。大信息量带来的冲击也可以唤起读者的想象。
这时我听到故乡在召唤我,……我总是被这种声音所缠绕,不管我走到哪里,即使我睡得很沉,……这种声音已经和我的心取得了永远的沟通。
分明是作者思念故乡,为什么作者却说故乡在呼唤自己的名字,召唤自己
这是移情于物的写法。这样写,可以使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更加浓烈、深挚;也表现出赤子与故乡紧密相连,有呼有应。如果只写自己眷念故乡,就只能表现单方面的情感,而写故乡对自己的召唤,就极为深刻地揭示出故乡和自己的那种“默契”关系。
分析“不得不回去” “应该回去” “必须回去”三个短语。
三个短语的感彩层层递进,表现出作者态度愈加坚决,情感愈加强烈。
不得不回去
带有强迫意味
应该回去
理所当然
必须回去
命令语气、态度坚决
当我记起故乡的时候,我便能看见那大地的深层,在翻滚着一种红熟的浆液,这声音便是从那里来的。在那亘古的地层里,存着一股燃烧的洪流,像我的心喷涌着血液一样。
为何多次写“这种声音”?为什么说“这种声音”来自“亘古的地层”
“这种声音”是故乡的召唤。多次写“这种声音”,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无比眷恋和怀念之情。说“这种声音”来自“亘古的地层”,是一种联想。地下岩浆为“红熟浆液”“燃烧的洪流”,作者内心正如地下岩浆一样在燃烧、在沸腾。这块广阔的关东大地,仿佛有了生命,有了情感,像人一样召唤着“我”,激励着“我”,为之奋斗,为之牺牲。
第二段中“埋葬过我的欢笑”中用了“埋葬”,作者为什么不用“飘荡着我的欢笑、回响着我的欢笑”之类的词语呢?
“埋葬”的本义是用于形容已经死去的事物,在文中的含义为:昔日在田垄间留下的欢笑已经“死了”,早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只有凄苦、哀愁和悲愤。
作者的欢笑只属于失去的故园,它被埋葬在故乡的田垄间。用“埋葬”更使文章多了一层沉重的感觉和悲愤的情感。
品味第二部分
第1段和第2段都具体描写了故乡的美景,两次描写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都是先直接抒发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然后回忆,最后直接抒情。
相 同
都有对故乡的回忆和描述。
不 同
回忆中选取的景物不同。前者选取东北特有的物产,并采用景物的叠加,应用排比,加强了对读者情感的冲击力;后者选取了春、秋两季的景物,但没有采用排比的手法。
第1段和第2段都具体描写了故乡的美景,两次描写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
人称的变化实际上是情感变化的结果。文章开头用第三人称“她”,是因为感情起初比较平稳,随着情绪的变化,感情逐渐强烈,作者改用第二人称“你”,直接与自已所叙述、所怀念的对象进行对话交流,情感表达更加直接而迫切,具有强烈的抒情效果。
呼告
文章开头用“她”称呼“关东大地”,这里为何改口称“你”?分析这句话的修辞方法及作用。
作用:对土地以“你”相称,把希望故乡获得解放的迫切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两个“必须”强调了解放家乡、收复故土的坚定决心和必胜信念。
结尾反复写“我答应过”,强调“我”一定会回去,这样写有何作用?
作者面对土地发誓:为了解放故乡,“愿付出一切”。这几句话感情逐渐增强,作者的豪情壮志自然流露了出来。
精读课文
作者向家乡的土地发出了什么誓言?用原文回答,并谈谈你的理解。
我要回到她的身边,我答应过我一定会回去。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
作者愿意为了土地不惜奋斗,为了美丽的东北故乡而奋斗,甚至不惜牺牲自己。表达了强烈而深沉的爱国之情。
概括主题
作者以倾诉式的语言描绘了昔日故乡的美丽、丰饶及自己在故乡的成长足迹,抒发了“九一八”事变之后东北流亡青年对国土沦丧的压抑之情及对已被日本侵略者强占多年的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色彩。
学后感悟
感悟①:
9月18日是中国的国耻日。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者公然侵略东北三省。大片的土地沦陷,大批的难民流离失所。这段历史是中华民族的耻辱,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耻辱。所以,每一个中国人都不要忘记“九一八”事变。
学后感悟
感悟②:
如此美丽的家园突然遭到了侵略和践踏,原因就在于当时的中国积贫积弱,任人宰割。今天的祖国繁荣昌盛,已为世界所瞩目。今昔对比,我们倍感振奋。
写作鉴赏
1.呼告手法的运用。
文章运用“呼告”手法直接对着土地倾诉自己的热爱、怀想、眷念,并且将倾诉对象拟人化,以“你”相称,将土地比作“母亲”。
2.语言凝练,饱含深情。
本文饱含了对家乡的热爱、感恩,并要为之奋斗的激情。那一声声发自内心的召唤与自己时时对家乡的回忆,再加之排比、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更增加了感情的强度,增添了内容的饱满度与感情的真挚度。
3.寄情于物,波澜起伏。
文章的感情表达不是空洞的、抽象的,而是寄情于物,使自己的感情表达得贴切与自然。例如作者选择了有特征、有意味的景物组合叠印成一幅幅画面,展现在读者面前,给人造成一种视觉上的冲击力,而作者的感情就包含其中,那些景物里都有他火热的心。
家乡,是我们的母亲!曾几何时,我们的前辈们为保卫家乡而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今天,我们要好好学习,为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美丽而贡献青春与智慧。
课堂小结
土地的誓言
思忆故乡
眷念故土
爱国情深
挚痛的热爱
激情的赞美
深切的怀念
热血沸腾
发出誓言
与土地关系密切
回忆成长的足迹
面对土地发誓
忧伤愤怒
板书设计
一、下列词语填入句子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 )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 );我看见( )似的马群,听见蒙古狗深夜的嗥鸣和皮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 ( )的山雕,奔驰的鹿群,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带着赤色的足金。
A.笔直 嗥鸣 奔流 斑斓 B.标直 呻吟 激流 斑斓
C.溜直 嗥鸣 奔流 斑斓 D.标直 呻吟 奔流 斑斓
D
跟踪检测
二、下列对课文的分析,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标题“土地的誓言”应理解为“土地自身发出的誓言”。
B.这是一篇抒情散文,充溢着饱满、深沉的爱国热情。
C.文章大量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形成连贯、逐渐增强的气势。
D.作者将倾诉对象拟人化,以“她”而不是“它”相称,隐含将土地比作“母亲”的意思。
A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
我爱这土地
艾青
东北王张作霖有一次给日本人题字,落款“张作霖手黑”,他的秘书在旁小声提醒,应是“手墨”而不是“手黑”。 张作霖眼睛一瞪,故意当着日本人的面大声训斥道:“‘墨’字下带‘土’,这‘土’也能送给日本人吗?”
警告日本人不要侵占中国的土地。
一、阅读下面的小故事,想想画横线句子的言外之意。
画横线句子的言外之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作业
二、当年的那段苦难历史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铭记,而如今的中国富强、和平、美好,请你同样以《土地的誓言》为题,写一篇作文,可以抒发爱国情感,也可以表达对家乡的赞美。字数不少于800字。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