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鄂教版(2017秋)小学科学 五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制作省力装置》单元备课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鄂教版(2017秋)小学科学 五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制作省力装置》单元备课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4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鄂教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3-06 10:35: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单元(整体)备课
第 五 单元
单元(主题) (一)指导思想 “从做中学”,将学生的学习过程视为科学探究的过程。教学中要引领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发展学生科学核心素养。 (二)理论依据 理论依据:本单元在《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属于“技术与工程”领域,《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提到:技术与工程领域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有机会综合所学的各方面知识,体验科学技术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技术与工程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体会到“做”的成功和乐趣并养成通过“动手做”解决问题的习惯。
背景分析
课标要求 本单元在《课标》中属于技术与工程领域,主要概念为:12.技术、工程与社会领域 12.2.3知道技术对提高生产效率或工作效率的影响,应用所学科学原理设计并制作出可以提高效率的作品。 13.2.4利用示意图、影像、文字或实物等多种方式, 明自己的创意,初步认识设计方案中各影响因素间的关系 13.2.5基于有说服力的论证,认同或质疑某些设计方 案,并初步判断其可行性和合理性。 13.3.5利用工具制作简单的实物模型,根据实际反馈结果进行改进并展示。
内容分析 本单元是五年级下册的最后一个单元,属于技术、工程与社会领域。 根据《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技术与工程领域的相关内容,小学高年级学生要知道完成某些任务需要特定的工具,并能使用杠杆、滑轮、轮轴、斜面等简单机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根据现实的需要设计简单器具、生产物品或完成任务。为了落实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本单元结合前一单元《简单机械》的学习内容,模拟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情境,要求学生完成一项工程技术任务——运用简单机械知识、帮助在学校楼顶施工的工人叔叔设计一个能提升重物的省力装置,把建筑材料运上楼顶。 基于这样的设计意图,本单元围绕制作省力装置的任务设计了两课,包括第 15课和第16课。 第 15 课是《设计与制作》。面对"设计一个能提升重物的省力装置"这样二个工程任务,学生将在教师的引导下,搜集信息资料,观察工地上的起重机、脚手架上的斜面、施工升降机等省力机械的结构特点,了解相关的背景知识(如动滑轮、斜面等简单机械能省力),然后开始设计。设计是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关键环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设计方案,画出设计图、并通过交流发现设计图中的问题和可以借鉴的经验,不断完善自己的设计方案。待设计方案确定后,再根据设计方案准备材料,制作模型。模型完成后,学生还要进行展示、交流,通过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改进自己的设计和模型。 为了加深学生对工程设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本课拓展与应用部分介绍了詹天佑和"人"字形/铁路的故事,引导学生关注工程设计工作的创新特点,体会工程设计与科学探究过程的不同之处。 第 16课《测试与改进》是第 15 课的延续。学生完成设计与制作任务,只是设计与制作省力装置工作的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学生还要对做好的装置模型进行用力情况的测试,并与不用省力装置模型得到的测试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对比实验结果,评估设计方案是否可行,通过反思找出设计和制作中的问题,并进行改进。测试用力情况时,要用到以前用过的测力计,教师应适时引导学生复习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及对比实验的方法和要求等,注意测量并对比使用省力装置提升重物时的用力情况和不用这些装置提升重物时的用力情况,在客观地分析测试结果的基础上作出评估,得出结论。
学情分析 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其思维可以摆脱具体的思维内容,进入形式运算阶段。学生能够摆脱现实的影响而关注假设的命题,可以对假设的命题做出逻辑的和富有创造性的反应,进行基于假设的演绎推理。学生可以基于假设提出各种解决问题的可能方案,可以系统地对各种解决方案进行评价和判断,展开合理的推论,最终选择合理的解决方案。 之前积累的科学学习经验使得学生已经基本了解了科学探究过程,初步了解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推理、类比等思维方法,其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小组内的沟通合作等能力都有一定的基础。
教学目标与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一)科学观念 1. 知道完成某些任务需要特定的工具。 2. 知道杠杆、滑轮、轮轴、斜面等是常见简单机械。 3.了解杠杆、滑轮、轮轴、斜面等简单机械在工程技术领域的应用。 科学思维 1.能根据对比实验结果,简单评估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2.能发现设计、制作、测试等环节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3.能根据完成任务的需要,搜集资料,了解相关知识,设计省力装置,并用文字和图形等表达设计方案。 (三)探究实践 1.能使用滑轮、斜面等简单机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能根据设计方案选择材料和工具,制作省力装置模型,并通过交流吸取他人经验,对设计方案和模型进行改进。 (四)态度责任 1.乐于利用所学知识,认真完成设计、制作省力装置的任务,体会工程设计与制作的乐趣。 2.在设计与制作过程中,具有合作与沟通的意识和能力。 3.能认真反思设计、制作与测试过程,如实记录发现的问题,客观分析其中的原因。
教学重点 能简单评估产品的可行性,并提出改进建议。学生能够根据测试结果,认真反思并如实记录、客观分析设计与制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教学难点 能简单评估产品的可行性,并提出改进建议。学生能够根据测试结果,认真反思并如实记录、客观分析设计与制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整体教学框架(流程图)
作业设计规划及作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