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导 学 案 设 计
科目 语文 年级 三年级 备课人
课题 9、古诗三首 送元二使安西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审核人 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2. ( http: / / www.21cnjy.com )感悟诗歌的内容, 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 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
3.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 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感悟诗歌的内容, 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 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
导 学 流 程
学 案 导 案
自主学习 你们在课外都积累了哪些古诗?
学生反馈背诵 ( http: / / www.21cnjy.com )。由旧知引入送别诗。
指导读诗题,解诗题。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读读课题,想想怎样读比较好?
学生思考:从课题中读懂了什么?学生反馈。教师提醒:诗题告诉我们是谁送谁到什么地方去?
师指导读课题
学生齐读课题。
本环节通过学生积累的一系列古诗,引导学生走进美妙的古诗世界,创造学习古诗的氛围。
合作探究 一、学生自由读古诗,要求读 ( http: / / www.21cnjy.com )准字音,读通诗句。现在请同学们把书翻到101页,我们一起来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习这首诗,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谁来读读阅读提示?(提醒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注意两个生字和几个多音字的读音。)(2)学生自由读诗,教师巡视,发现问题。(3)指名学生读诗,适时纠正错误读音。二、学生默读古诗,要求结合注释,理解诗意。(1)请大家默读古诗,联系生活实际,思考这首诗讲了什么?提醒学生结合注释。(2)同桌之间先试着说一说。(3)指名学生说全诗大意。
老师发现学生理解的难点,并适时指导理解难理解的词语。(如朝雨、轻尘、故人等)
(4)指名学生具体生动地概括诗的大意。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同桌交流,小组讨论,达成共识,然后汇报。
展示交流 学生同桌互读,要求读出感情,注意节奏。 ( http: / / www.21cnjy.com )
1)师配乐范读古诗。(背景音乐:《阳关三叠》)
2)学生多种方式读诗,教师指导有感情地读诗。(学生互读、师生共读、教师范读、指名读)。(背景音乐:《阳关三叠》)
3)学生配乐齐读。从这首诗中,我们体会到了离别时朋友 ( http: / / www.21cnjy.com )之间的依依不舍,请大家看大屏幕,你们又会有什么感受呢?
引导学生感受:渭城距安西路途遥远,自然环境恶劣,一路上交通不便,元二孤身前往安西,远离朋友,举目无亲,作为朋友,王维心中一定充满牵挂和担忧。出示后两句,教师范读。启发学生思考:这一杯杯的酒中包含着什么?师生引读后两句。 通过自读、指名读、范读、齐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能够把诗读得字正腔圆、有板有眼。在读的基础上,学生交流已读懂的内容,教师适时点拨,
巩固练习 摘抄名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背诵《送元二使安西》。 学生自主完成。
达标检测
1、古诗中还有许多是写送别的,请同学们读一读你们课外所搜集到的送别诗。
2、背诵《送元二使安西》。3、除了饮酒,他们彼此之间还会说些什么?说一说,演一演。
4、小练笔:试着把这首诗改写成为一篇记叙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善于利用文本,充分挖掘教材的有利资源,填充“空白”的过程本身激越创造性思维的实际操作行为。
盘 点收 获 学习收获、总体评价: 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在 方面的表现很好,在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 引导学生自主完成,然后汇报交流。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