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中考复习 新思维 专题3 压力压强
一、选择题
1. 如图所示的各种做法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
2. 一场大雪过后,在公路雪地上行驶的小汽车,车后都常常会有雪附着在上面,对于这种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汽车与空气摩擦而吸引雪 B.车上原来有雪
C.司机为了保持车体干净而故意做的
D.汽车行驶时,车体两边的空气流较大,是气压差的作用把雪掀起附着在上面的
3. 2020年6月1日1起,公安部交管局在全国开展“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要求骑电动车等必须戴头盔(外部材料坚硬。内部材料松软),开车必须系安全带。戴头盔、系安全带能保护人的生命安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发生碰撞时,头盔可增大头部的受力面积,从而增大压强
B.发生碰撞时,头盔可减小头部的惯性,从而减小撞击力
C.系安全带可减小人体的惯性,避免出现安全事故
D.系安全带可防止汽车紧急刹车时由于惯性导致的伤害
4. 小辉在晚会上表演了一个节目,如图所示.他一只手握住胶管的中部,保持下半部分不动,另一只手抓住管的上半部,使其在空中快速转动,这时下管口附近的碎纸屑被吸进管中,并“天女散花”般地从上管口飞了出来.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由于( )
A.下管口空气流速大,导致下管口的压强大于上管口的压强
B.下管口空气流速大,导致下管口的压强小于上管口的压强
C.上管口空气流速大,导致上管口的压强大于下管口的压强
D.上管口空气流速大,导致上管口的压强小于下管口的压强
5. (2023 亭湖区)如图所示,欢欢小组在做“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的实验,发现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和所处深度有关,欢欢将探头放入水中的某一深度处,记下U形管中两液面的高度差h。下列关于此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将探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高度差h变小
B.探头在液体中位置不变,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高度差h不变
C.探头在液体中深度不变,把烧杯中的水换成密度大的盐水,高度差h变大
D.探头在液体中深度不变,改变探头在液体中方向,高度差h变小
6. 如图所示,将一底面积和敞口容器相同的圆柱形冰块放入容器中,冰块对容器底的压强为p1,待冰块融化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p2,关于p1、p2的大小,正确的是( )
A.p1>p2 B.p1=p2 C.p1<p2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7. 把装满水的杯子浸入水中,口朝下,如图所示,抓住杯底向上提,在杯口离开水面之前,杯子露出水面的部分( )
A.充满水 B.没有水
C.有水,但不满,水面上方是空气 D.有水,但不满,水面上方是真空
8.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一长为L,质量分布均匀的木板M,右端与桌边相齐,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M的右边沿直线向右匀速离开桌边一小部分。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 )
A.M对桌面的压强变小,压力不变 B.M对桌面的压强不变,压力不变
C.M对桌面的压强变大,摩擦力不变 D.M对桌面的压力变小,摩擦力变小
9. 如图所示,一个装有水的平底密闭矿泉水瓶,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再倒立放置。两次放置时,瓶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甲和F乙,瓶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则( )
A.F甲>F乙 B.p甲>p乙 C.F甲<F乙 D.p甲<p乙
10.某同学在水平道路上骑自行车,当车胎发生慢漏气时,车胎对地面的压强将(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不好确定。
11.(2022隆回县)如图所示,三块完全相同的砖a、b、c叠放在水平地面上,砖的密度为ρ砖,平放时长、宽、高(厚)之比为4:2:1.设a、b间的压力为Fa,压强为pa;b、c间的压力为Fb,压强为pb;c与地面间的压力为Fc,压强为pc.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Fa=Fb=Fc,pa=pb=pc B.Fa<Fb<Fc,pa=pb>pc
C.Fa<Fb<Fc,pa>pb=pc D.Fa<Fb<Fc,pa<pb<pc
12.(2021鹿城区)在图所示装置中,粗细均匀的细玻璃管上端塞有橡皮塞,管内一段水银柱将一部分气体封闭在玻璃管内。已知玻璃管和橡皮塞总重为G,管的横截面积为S,水银柱高为h,水银的密度为ρ,设当时大气压为p0,管内空气重力不计,则整个装置平衡时,弹簧秤的示数应为( )
A.G B.G+ρghS C.G﹣ρghS D.G+ρghS﹣p0S
13.(2023诸暨市)如图所示,倒置的玻璃瓶内装有水,瓶塞内插着两根两端开口的细管,其中一根弯成水平,且水平端加接一段更细的硬管作为喷嘴,水从喷嘴射出。在瓶中水面降到A处以前的一段时间内( )
A.瓶内水面上方的气压始终等于大气压强 B.瓶内B处的压强越来越小
C.从喷嘴射出的水流速度越来越小 D.从喷嘴射出的水流速度不变
14.(2023章贡区)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有四个底面积均为0.01m2的薄壁容器,当在其中一个容器中装入0.9kg的水后,水对杯底产生的压强为1200Pa;则这个容器的形状可能是下列图中的( )
A.量杯 B.烧杯 C.锥形瓶 D.量筒
15.(2023 新市区一模)甲、乙两圆柱形容器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容器内分别盛有体积相同的不同液体,将一小球放入甲容器内,待其静止后如图所示,此时甲、乙两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大小相等。如果将小球从甲容器中取出并放入乙容器中待小球静止后(无液体溢出),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强的变化量分别为Δp甲和Δp乙,则关于Δp甲和Δp乙的大小关系,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Δp甲一定大于Δp乙 B.Δp甲可能小于Δp乙
C.Δp甲一定等于Δp乙 D.Δp甲一定小于Δp乙
二、填空题
16.如图是电影《银河补习班》中一个情景,演员邓超借助一根水管在水塔上找同一水平线上 A、B两点作为爆破点。你认为影片中演员采用的方法 (填“可行”或“不可行”),你的判断依据是 。
17.[2022·舟山·嘉兴] 滑雪是冬奥会的重要比赛项目,在训练与比赛中都蕴含丰富的科学知识。
(1)如图是运动员在风洞中训练的场景,让不同速度的风吹向静止在室内地面的运动员。若以风为参照物,则运动员是__ __的,从而达到与户外训练相似的效果。
(2)滑雪时,运动员穿着长长的滑雪板,其目的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减小__ __。当运动员用力向后蹬雪地使自己向前运动,此时滑雪板对雪地的力F1和雪地对滑雪板的力F2的大小关系是F1__ __F2。
18.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将两端均开口的长玻璃管下端用轻薄塑料片托住,插入水中一定深度,发现塑料片不会脱落。如图所示,如果在玻璃管中缓慢倒入水,当 时,塑料片将刚好脱落,说明液体内部压强与
______有关。如果在玻璃管内倒入盐水,当塑料片当好脱落时,发现管内液面 管外液面(选填“高于”或“低于”或“相平”),说明液体内部压强还与液体的 有关。
19.如图所示,密闭的玻璃罩内放有三个小实验装置:一个是充气的气球,一个是弹簧测力计测重力,另一个是装满水的杯子,杯口用塑料薄片盖并倒置悬挂在玻璃罩内。在用抽气机不断抽去罩内空气的过程中,猜想一下,观察到的现象是:
①充气的气球 。
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选填“明显变大”、“明显变小” )。
⑧玻璃杯中的水和塑料片 ,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研究表明,阳光照射到物体表面上会产生压强,其值约为9×10﹣6帕。科学家制造出“太阳帆”,在太空利用太阳光的压力来推动航天器的航行。上海市宇航学会曾设计出边长为100米的正方形“太阳帆”,该“太阳帆”在太空中所受阳光的压力约为 牛。
21.如图甲,在一档中央电视台拍摄的节目中,实验员正在亲身实践:当汽车被水浸没,该如何逃生(此操作危险,切勿模仿)。工作人员将汽车缓缓浸入水中,坐在车里的实验员尝试推开车门逃生他们用传感器测出了车门受到的外部水的压力,如图乙。如果某个时刻,车门底部处在水下10厘米处,则车门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强为 _______ 帕。我们从图乙中看到,当车门受到水的压力为9.19千牛时,门打不开,而当车门受到的压力增大到10.06千牛时,车门反而打开了,猜测此时车里 (选填“充满水”或“没有水”),解释此时可以打开车门的原因 。
三、探究题
22.(2023平阳县期中)小科用图甲装置探究“当气体的质量与温度不变时,压强与体积的关系”。在环境温度为T1时,将活塞移动到注射器最大刻度,接上软管和压强传感器,记录此时注射器内被封闭气体的压强p和体积V;推动活塞压缩气体,记录多组气体的压强和体积。改变温度为T2(T1<T2)重复上述实验,计算机生成不同温度下的压强p与体积V关系如图乙。
(1)下列关于本实验的基本要求中正确的是 (多选)。
A.要尽可能保持环境温度不变
B.实验前给注射器活塞涂凡士林可以提高装置气密性
C.实验过程中要尽量用手握紧注射器并快速推拉活塞
D.实验前必须测出注射器内封闭气体的质量
(2)分析图乙,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为 。
(3)小科分别在环境温度为T1、T2(T1<T2)时完成上述探究活动,气体压强p随体积V变化规律图丙。某次实验中发现体积增大时,气压变化不大,根据图丙所示结论,可能的原因是 。
23.图1是表演“睡钉床、砸石板”的节目:一个人躺在若干钉子做成的“床”上,身上盖一块石板,旁边一个人用大锤去砸石板结果石板被砸烂了,而人安然无恙。老师为此做了几个模拟实验。
( 1)探究人睡在钉床上为什么不受伤:
实验一︰在大小相同的两块平板上,用约100颗钉子做成了钉床甲,6颗钉子做成了钉床乙,如图2所示(钉子规格相同)。将一个塑料袋装满水封好(代表人体),先后放到两个钉床上,发现它放到钉床甲上未被扎破,而放到钉床乙上却被扎破了。所以睡在钉床上的人不受伤,是由于接触面积________,压强___________的缘故;
(2)探究石板的作用:
实验二:如图3中的两个鸡蛋,其中一个的蛋黄和蛋白已经被取出,只剩下一个空壳,质量是7g;另一个完好无损质量是66g。把它们并排放在桌子上,然后沿图示箭头的方向用嘴吹一下,发现空壳立刻转动了起来,而另一个几乎不动。说明质量大的物体,惯性_______﹔而惯性______的物体,运动状态_______________
实验三︰如图4,将钉床甲放在地面上,在钉床上放装满水并封好的塑料袋,再在上面放一块石板,质量为1657g,然后用锤子敲石板上面的核桃,结果核桃被敲碎了,塑料袋完好:将石板换成一块木板,质量为142g,用几乎一样的力敲核桃,结果核桃未碎而塑料袋破了。
综合以上两个实验,你认为石板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保护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下面三个事例中与实验二、三所探究的问题不一样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篮球比铅球掷得远
B.乒乓球离开球拍后还能继续运动
C.同一辆自行车,一个人骑比两个人骑更容易刹车
24.如图所示,小玮想估测大气压的大小,她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
A .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这就是大气对吸盘的压力。
B.将蘸水的塑料挂衣钩的吸盘放在光滑玻璃板上,用力挤压吸盘。
C.用弹簧测力计钩着挂钩缓慢向上拉,直到吸盘脱离玻璃板面。
D.量出吸盘与玻璃板接触面的直径:计算出吸盘与玻璃板的接触面积为S。
E.根据p=F/s,计算出大气压的大小p。
(1)小玮由于疏忽,将前三项的顺序写颠倒了,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小玮将蘸水的吸盘放在光滑玻璃板上,用力挤压吸盘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实验中小玮所用的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0~5N,吸盘与玻璃板的接触面积是10cm2,她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测出大气压的大小。(设大气压约为1.0×105Pa)
(4)要测出大气压的大小,你认为实验中所选吸盘的面积应尽量________________(选填“大一些”或“小一些”) 。
四、计算题
25.“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一直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是他毕生的追求,如图所示,某地用收割机收割杂交水稻,为了防止对耕地过分压实,影响秋作物的播种,收割机对耕地的压强一般不超过8×104Pa,已知空载收割机与人的总质量为700kg,履带与耕地的总接触面积始终为0.2m2(g取10N/kg)。求:
(1)收割机对耕地的压力不能超过多少牛?
(2)收割机粮仓中的水稻不能超过多少千克?
26.为提高车辆通行量,宁波市交警支队将人民路、迎宾路等10条车流量较大的路段打造成绿波带。在市区建成的绿波带道路上,车辆只要保持绿波速度就能一路绿灯通行。如图所示为某路段的绿波速度标牌,质量是1.2t的汽车,经过绿波路段上相距3.6×103m的两个路口,用时200s。问:
(1)汽车的重力是多少?
(2)该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是否“绿波通行”?
(3)若汽车轮胎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是0.2m2,汽车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27.阿根廷工程师设计了一款新型家用电梯,该电梯外形是长圆筒,升降过程不使用线缆,而是靠气压驱动。需要上楼时,抽气泵启动,抽走顶部空气,此时底部与顶部就会形成气压差,底部空气推动电梯室往上升,需要下楼时,顶部充气,气压增大,使电梯往下降。底部高压区始终与外界联通,外界大气压为1×105Pa,电梯室质量为100kg,电梯室与圆筒壁之间的摩擦力为200N,底部和顶部面积均为0.9m2. (g=10N / kg )
(1)若质量为60kg的人乘电梯匀速上升,则顶部低压区的气压为多大
(2)抽气机最多能把低压区的气压降到9.5×104Pa,则该电梯匀速下降时能装载的物体的最大质量是多少
2024中考复习 新思维 专题3 压力压强(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答案】B
【解析】难度 简单 考点 改变压强的方法
答案 B
解:
A、用很细的钢丝切肥皂,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A错误;
B、铁轨铺在枕木上,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B符合题意;
C、压路机笨重的滚捶,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故c错误
;D、图钉头比较尖,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D错误
故选:B。
2. 【答案】D
【解析】【答案解析】D 当汽车行驶过后,行过区域的空气流速快于两侧,形成气压差,所以两侧的气体涌向中间,把雪掀起附着在车后
3. 【答案】D
【解析】难度 简单 考点 改变压强的方法 惯性
答案 D
A、头盔的作用是在人的头部受到撞击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对头部的压强,对驾驶员起一个保护作用,故A错误;
BC、惯性大小只与质量有关,质量不变,惯性不变,所以头盔和安全带只能减少人受到的伤害,不能减小惯性,故BC错误;
D、汽车在紧急刹车时,人由于惯性会继续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向前运动,容易撞上挡风玻璃而飞出车外,系安全带可以避免人由于惯性飞出车外,故D正确。
故选:D。
4. 【答案】D
【解析】【答案解析】解:由于在空中快速转动上半部,上面的空气流动速度快,压强小;下面的空气流动速度小,压强大,纸片在压强差的作用下,被压向空中出现天女散花.
故选D.
5. 【答案】C
【解析】【解答】解:A.U形管中两液面的高度差h代表探头处液体压强的大小,将探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探头距离水面的高度h′变大,由p=ρgh′可知,压强变大,因此高度差h变大,故A错误;
B.探头在液体中位置不变,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则探头距离液面的高度h′变大,由p=ρgh′可知,压强将变大,高度差h变大,故B错误;
C.探头在液体中深度不变,把烧杯中的水换成密度大的盐水,由p=ρgh′可知,压强变大,高度差h变大,故C正确;
D.探头在液体中深度不变,改变探头在液体中方向,因同种液体同一深度处,各个方向压强相等,故压强不变,高度差h不变,故D错误。
故选:C。
6. 【答案】A
【解析】【解答】解:设冰的重力为G,容器底面积为S,则冰对容器底的压强为P1==;
冰熔化后,质量不变,即水的重力也为G,但根据题目中容器的形状,水产生的压力要小于其重力,即F水<G;故水的压强P2=<=P1;即P1>P2;
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7. 【答案】A
【解析】【考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分析】抓住杯底向上提时,杯内是充满水而没有空气的,故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水柱不会下降。
【解答】解:当抓住杯底向上提时,杯内水柱有个向下的压强,但这个压强远小于大气压,所以水柱不会下降,故杯内仍然是充满水的。故选:A。
8. 【答案】C
【解析】【分析】(1)木板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等于木板的重力,而压强的大小受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影响,由接触面积的变化,再利用压强公式p=可求得压强的变化。
(2)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受力面积无关。
【解答】解:(1)木板向右运动的过程中,对桌面的压力始终等于木板的重力,而木板的重力大小不变,所以这一过程中木板对桌面的压力不变;
由于这一过程中受力面积逐渐减小,由p=可知,木板对桌面的压强逐渐变大;
(2)因为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都不变,所以木板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不变,故C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压强公式的应用和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此题中要先分析压力的变化,明确压力是不变的,再根据压力不变时,压强与受力面积成反比,判断出压强是增大的。
9. 【答案】D
【解析】【解答】解:AC、水瓶放在水平桌面上,它对桌面的压力等于水瓶的重力,即F=G,正立和倒立时,水瓶的重力不变,压力大小也不变,即F甲=F乙,故A、C错误;
BD、由公式可知,在压力F一定时,受力面积S越小,压强p越大,水瓶倒立时桌面的受力面积更小,压强更大,即p甲<p乙,故B错误、D正确。
故选:D。
10.【答案】B
【解析】【解答】解:当车胎缓慢漏气时,车胎变扁,与地面间的接触面积(受力面积)增大,在同样压力(车加人重相同)的情况下,减小压强。故选:B。
11.【答案】B
【解析】【解答】解:
方法(一):压力分析:Fa=G;Fb=2G;Fc=3G,所以Fa<Fb<Fc;
压强分析:可以利用等效转换:Pa等效于高度为4的柱体压强;Pb等效于两块砖侧放,即相当于高度为4的柱体压强;Pc等效于三块装平放,即相当于高度为3的柱体压强。所以pa=pb>pc。
方法(二)(1)设一个块砖的重力为G,a对b的压力为a的重力,b对c的压力为a和b的重力,c对地面的压力等于a、b、c的重力。所以a对b的压力为G,b对c的压力为2G,c对地面的压力为3G.则Fa<Fb<Fc,
(2)砖的密度为ρ砖,平放时长、宽、高(厚)之比为4:2:1,所以砖块平放、侧放、立放时的面积之比为:4:2:1,所以a对b的压强,b对c的压强,c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pa:pb:pc=::=1:1:=4:4:3.则pa=pb>pc。
故A、C、D错误,只有B正确。
故选:B。
12.【答案】B
【解析】【考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分析】通过分析图中的装置可以看出,无论气压如何,管内水银柱、空气柱的压强如何,整个装置所受的重力都要通过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体现出来。因此,我们应将整个装置看做一个整体来进行分析,通过给出的量计算出水银柱的重力再加上玻璃管和橡皮塞的总重,即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解答】解:
将整个装置看做一个整体,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等于装置的总重力G总。
管内水银柱的重G水银=F=pS=ρghS,
管和橡皮塞的重加水银重:
G总=G+G水银=G+ρghS。
故选:B。
13.【答案】D
【解析】【解答】解:A、由图可知,B处所受的压强等于瓶内气压与水的压强之和,也等于外界大气压,所以瓶内水面上方的气压始终小于大气压强,故A错误;
B、瓶内B处的压强始终与外界大气压强接近相等,而不是越来越小,故B错误;
CD、由于瓶内B处所受的压强始终保持相等,所以从喷嘴射出的水流速度基本保持不变,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14.【答案】C
【解析】【解答】解:水的质量m=0.9kg=900g,水的密度是1.0g/cm3,水的体积:V===900cm3,
容器的底面积s=0.01m2=100cm2,如果装在烧杯和量筒中,水的深度h===9cm。
此时水倒入容器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强是1200Pa,
根据液体密度得,则水的深度h'===0.12m=12cm,
h<h',则水装入下宽上窄的容器中,装入容器C中。
故选:C。
15.【答案】D
【解析】【解答】解:设甲乙容器内的不同液体体积均为V,小球的体积为V0;
则将一小球放入甲容器内后(浸没),甲容器里液体的深度h甲=,乙容器里液体的深度h乙=;
将一小球放入甲容器内后两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相等,即:p甲=p乙;
根据p=ρgh可得:ρ甲gh甲=ρ乙gh乙;则:ρ甲g×=ρ乙g×;整理可得:=;
由图可知:h甲<h乙,则根据ρ甲gh甲=ρ乙gh乙可得:ρ甲>ρ乙;
小球放入甲容器内后(浸没)下沉,则浮沉条件可知:ρ球>ρ甲;所以,ρ球>ρ乙;
根据浮沉条件可知:将小球放入乙容器中待小球静止后会沉在底部;
由于容器是柱状的,则Δp甲=ρ甲gΔh甲=ρ甲g×;Δp乙=ρ乙gΔh乙=ρ乙g×,
则:===<1;
所以,Δp甲<Δp乙。故选:D。
二、填空题
16.【答案】可行;水管两端开口,下部连通,构成了连通器。
【解析】【分析】上端开口,下部连通的容器叫做连通器,连通器里只有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的情况下,连通器各容器中液面总是相平的。
【解答】解:水管两端开口,下部连通,构成了连通器,根据连通器的特点可知,当水管内的水不流动时,水管两端中液面是相平的,因此借助一根水管在水塔上找同一水平线上 A、B两点作为爆破点,演员采用的方法是可行的。
故答案为:可行;水管两端开口,下部连通,构成了连通器。
【点评】此题考查连通器原理的应用,重点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掌握连通器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17.【答案】(1)运动 (2)压强 等于(或=)
【解析】[命题考向: 考查参照物、压强的影响因素、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解析:(1)风吹向静止的运动员,以风为参照物,运动员与风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故运动员是运动的。(2)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滑雪板对雪地的力与雪地对滑雪板的力属于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故答案为 (1)运动 (2)压强 等于(或=)
18.【答案】管内外液面相平;液体深度;低于;密度
【解析】【分析】根据液体压强的特点分析:
①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②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③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深度一定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解答】解:如图所示,如果在玻璃管中缓慢倒入水,当管内外液面相平时,塑料片将刚好脱落,说明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深度有关。如果在玻璃管内倒入盐水,当塑料片当好脱落时,发现管内液面低于管外液面,说明液体内部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故答案为:管内外液面相平;液体深度;低于;密度。
【点评】本题考查液体的压强,关键知道影响液体压强的因素有液体密度和液体深度,要研究液体压强与其中一个量的关系,先保证另一个量不变,还要学会应用控制变量法解决问题。
19.【答案】①膨胀变大;②明显变大;③会落下来;塑料板受到水向下的压力与向上的大气压力保持平衡,当不断抽去罩内空气时,罩内压强减小,大气压力减小,塑料板会落下来,水会流出来。
【解析】【分析】对三个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它们都受到了大气压强的影响,当用抽气机不断抽去罩内空气的过程中,罩内气压减小,据此分析。
【解答】解:①当不断抽去罩内空气时,罩内压强减小,气球内压强大于外部压强,气球会膨胀变大;
②当不断抽去罩内空气时,罩内压强减小,物体受浮力减小,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示=G﹣F浮,重力不变,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要增大;
③塑料板受到水向下的压力与向上的大气压力保持平衡,当不断抽去罩内空气时,罩内压强减小,大气压力减小,塑料板会落下来,水会流出来。
故答案为:①膨胀变大;②明显变大;③会落下来;塑料板受到水向下的压力与向上的大气压力保持平衡,当不断抽去罩内空气时,罩内压强减小,大气压力减小,塑料板会落下来,水会流出来。
【点评】解决此类综合性的题目,要知道各种现象与大气压的关系,利用相关的物理知识去分析解答。
20.【答案】0.09
【解析】【解答】解:由p=可得该“太阳帆”在太空中所受阳光的压力:
F=pS=9×10﹣6Pa×100m×100m=0.09N。
故答案为:0.09。
21.【答案】980;充满水;车里充满水时,水对车产生一个向车内方向的压力差减小,于是就可以打开车门。
【解析】【分析】(1)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gh即可求出水的压强;
(2)由于最初轿车沉入水中时,车内没有进去水,此时车外水的压力大于车内空气的压力,由这个压强差产生一个向车内方向的压力差,门打不开,待水进入车厢后,随着车内水面升高车内的压强随之增大,故车内外的压力差变小了,则车门反而打开了。
【解答】解:(1)车门底部处在水下10厘米处,水的压强:
p=ρgh=1.0×103kg/m3×9.8N/kg×0.1m=980Pa;
(2)轿车沉入水中时,水对车的压强大于车内空气的压强,会产生一个向车内方向的压力差。当车门受到水的压力为9.19千牛时,打不开车门,是由于此时水对车会产生一个向车内方向的压力差;待水进入车厢后,随着车内水面升高,虽然车门受到的压力增大到10.06千牛,由于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即此时车里充满水,车内的压强增大了,这样车内外的压强差变小,水对车会产生一个向车内方向的压力差减小,于是就可以打开车门。
故答案为:980;充满水;车里充满水时,水对车产生一个向车内方向的压力差减小,于是就可以打开车门。
【点评】此题考查了影响液体压强和固体压强的因素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现了学习物理的重要性,是一道基础性题目。
三、探究题
22.【答案】(1)AB;(2)当气体的质量与温度不变时,压强与体积成反比;(3)实验过程中漏气。
【解析】【解答】解:(1)A、本实验探究“当气体的质量与温度不变时,压强与体积的关系”,所以实验中要尽可能保持环境温度不变,故A正确;
B、为保证封闭气体的气密性,应在活塞与注射器壁间涂上凡士林,故B正确;
C、用手握注射器再推拉活塞,会对气体的温度造成影响,且快速推动活塞容易使气体温度发生变化,与实验等温条件不符,故C错误;
D、本实验探究“当气体的质量与温度不变时,压强与体积的关系”,所以实验中保持注射器内封闭气体的质量不变,但不用测量出注射器内封闭气体的质量,故D错误。
故选:AB;
(2)分析图乙,pV乘积为定值,故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为:当气体的质量与温度不变时,压强与体积成反比;
(3)小科分别在环境温度为T1、T2(T1<T2)时完成上述探究活动,发现体积增大时,气压变化不大,即pV的乘积变大,可能的原因是实验过程中漏气。
故答案为:(1)AB;(2)当气体的质量与温度不变时,压强与体积成反比;(3)实验过程中漏气。
23.【答案】(1)增大 减小 (2)大 大 不容易
(3)质量大的石板压在塑料带上,能将塑料袋压平,增大了受力面积,减小了压强,所以有保护租用
(4)B
【解析】难度 中等 考点 改变压强大小的方法 惯性大小的影响因素
答案 (1)增大 减小 (2)大 大 不容易
(3)质量大的石板压在塑料带上,能将塑料袋压平,增大了受力面积,减小了压强,所以有保护租用
(4)B
解:(1)钉床甲100颗钉子做成,钉床乙6颗钉子做成,由此可知,将一个塑料袋装满水封好(代表人体),先后放到两个钉床上,甲的受力面积大于乙的受力面积,在压力不变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所以发现它放到钉床甲上未被扎破,而放到钉床乙上却被扎破了;
(2)因为惯性的大小与质量有关,并且从短文中也可以看出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而惯性大的物体,运动状态不容易改变。质量大的石板压在装满水并封好的塑料袋上,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石板将塑料袋压平,从而增大了受力面积;
将石板换成一块木板,与石板相比,质量小,对装满水并封好的塑料袋的压力小,当用几乎一样的力敲上面的核桃时,石板下面的塑料袋受到的压强小,木板下面的塑料袋受到的压强大,所以核桃未碎而塑料袋破了。
(3) A.篮球比铅球质量小,使用同样大的力篮球比铅球掷得远,说明质量小的惯性小,越容易改变其运动状态,故A不符合题意;
B.乒乓球离开球拍后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能继续运动,没有涉及到质量的大小,故B符合题意;
C.同一辆自行车,一个人骑比两个人骑,质量小,越容易改变其运动状态,即更容易刹车,故C不符题意。
故答案为:(1)增大;减小;(2)大;大;不容易改变;质量大石板压在装满水并封好的塑料袋上,将塑料袋压平,从而增大了受力面积,减小了压强;(3 )B。
24.【答案】(1) BCA;(2)尽量将吸盘内的空气排干净;(3)不能;(4)小一些。
【解析】解析
难度 中等 考点 大气压
答案 (1) BCA;(2)尽量将吸盘内的空气排干净;(3)不能;(4)小一些。
解:(1)前三步的目的是为了测量拉力F的大小,所以应先挤压排气,再拉,再记数,正确顺序应为BCA;
(2)蘸水和用力挤压吸盘都是为了尽量将吸盘内的空气排干净,这样里面没有气压,外面的大气压才能将其紧紧压在玻璃板上;
(3)根据公式F=pS=1.0×105Pax10×10-4m2=100N,至少需要一个量程为100N的测力计,所以用量程0-5N的弹簧测力计是不能测出大气压的大小的;
(4)依据上面的计算,吸盘的面积越大,受到的压力越大,对弹簧测力计的量程要求越大,所以小一些的吸盘更切合实际;
故答案为:(1) BCA;(2)尽量将吸盘内的空气排干净;(3)不能;(4)小一些。
四、计算题
25.【答案】(1)收割机对耕地的压力不能超过1.6×104N;
(2)收割机粮仓中的水稻不能超过900kg。
【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可知收割机对耕地的最大压强和轮胎与耕地的总接触面积,根据F=pS求出收割机对耕地的最大压力;
(2)收割机和粮仓中水稻的最大总重力等于收割机对耕地的最大压力,根据G=mg求出收割机和粮仓中水稻的最大总质量,然后求出收割机粮仓中水稻的最大质量。
【解答】解:(1)由题意可知,收割机对耕地的最大压强:
p大=8×104Pa,
由p=可得,收割机对耕地的最大压力:
F大=p大S=8×104Pa×0.2m2=1.6×104N;
(2)因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
所以,收割机和粮仓中水稻的最大总重力:G大=F大=1.6×104N,
由G=mg可得,收割机和粮仓中水稻的最大总质量:
m总大===1600kg,
则收割机粮仓中水稻的最大质量:
m水稻=m总大﹣m车=1600kg﹣700kg=900kg。
答:(1)收割机对耕地的压力不能超过1.6×104N;
(2)收割机粮仓中的水稻不能超过900kg。
【点评】本题考查了压强公式和重力公式的应用,关键是知道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
26.【答案】(1)1.2×104N;(2)64.8km/h,不是“绿波通行”;(3)6×104Pa。
【解析】【解答】解:(1)汽车的重力:G=mg=1.2×103kg×10N/kg=1.2×104N;
(2)由图知,绿波速度为50km/h,该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v===18m/s=64.8km/h,
因64.8km/h>50km/h,所以,该汽车不是“绿波通行”;
(3)汽车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G=1.2×104N;
汽车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6×104Pa。
答:(1)汽车的重力是1.2×104N;
(2)该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是64.8km/h,不是“绿波通行”;
(3)汽车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6×104Pa。
27.【答案】(1)若质量为60kg的人乘电梯匀速上升,则顶部低压区的气压为9.8×104Pa;
(2)抽气机最多能把低压区的气压降到9.5×104Pa,则该电梯匀速下降时能装载的物体的最大质量是370kg。
【解析】解: ( 1 )人和电梯的总重力:G= ( m0+m人)g= ( 100kg+60kg )×10N/kg=1600N;
人乘电梯匀速上升时,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下的摩擦力、竖直向上的大气压力的差,故气压差:F1=G+f=1600N+200N=1800N,
设顶部低压区的压强为P1,则气压差产生的向上的压力为
F1=(p0-p1)S= ( 1×105Pa-p1 ) x0.9m2=1800N,则顶部低压区的气压:p1=9.8×104Pa;
(2)电梯匀速下降时,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摩擦力、竖直向上的压力,
电梯受到的向上的压力为F2=(p0-p2)S= ( 1×105Pa-9.5×104Pa ) ×0.9m2=4500N;
电梯匀速下降,摩擦力方向向上,G总=F2十f=4500N+200N=4700N;
总质量为: m总=G总/g =4700N/10N/kg=470kg;
则下降时能装载的物体的最大质量为: m2=m总一m0=470kg-100kg=370kg。
答:(1)若质量为60kg的人乘电梯匀速上升,则顶部低压区的气压为9.8×104Pa;
(2)抽气机最多能把低压区的气压降到9.5×104Pa,则该电梯匀速下降时能装载的物体的最大质量是370kg。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子非鱼伴你成长